衡阳县这个偏远山村四季都有美丽风景,每年吸引5万游客
(来源:衡阳县电视台)
白石园村,地处衡阳县杉桥镇西北,辖30个村民小组,村民947户3980人。耕地面积有2760亩,林地面积7990亩。
白石园村大力发展稻鸭稻鱼生态共养,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华丽蝶变为衡阳市旅游度假村,村民生活越来越红火。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
2017年3月,村民肖胜利家承包80多亩稻田,开始搞稻鸭稻鱼生态共养。今年,又流转稻田104亩,其中,稻鱼共养40亩、稻鸭共养50亩。除去购买禾花鱼苗、鸭苗等成本,全年预计纯收入在7万元左右。
“今年,全村村民共种植稻田2760亩。其中,生态稻种植2000余亩,稻鱼、稻鸭生态共养近200亩。”村党总支负责人介绍,生态稻亩均增收300元左右,稻鱼、稻鸭生态共养亩均增收800元左右。
稻鱼稻鸭共养红红火火
白石园村位于衡阳县西北部的雷祖峰下,地处偏远,四面环山,交通闭塞。2014年,该村由杉桥镇原白石、石园、杨桥三村合并而成。
过去,白石园村以传统的“稻谷+稻草”为主,其他产业一片空白,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驻村第一书记刘云华介绍,2014年,该村被识别为衡阳县贫困村,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泥巴路,土坯房;支口锅,铺张床,有女不嫁白石园”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穷则思变。2015年,村支两委提出,白石园的劣势在山,优势也在山。村民要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还是要做好田里和山上两篇文章,搞好稻鱼稻鸭生态共养和乡村生态旅游两个产业,从田里淘金、山上赚银,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说干就干!白石园水源充沛,村里有一座蓄水量2万多立方米的白石园水库,一条5公里长的杉旭河贯穿全村。
2019年11月,白石园村支两委积极争取县农业建设项目事务中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组织专业施工队,对杉旭河进行清淤,衬砌渠道,平整河堤两岸的机耕道和坑洼的稻田,实施小田改大田,为全村粮食增产增收夯实基础。
有了水,通了路,如何盘活稻田资源,在田里淘金?2017年3月,白石园村支两委通过湖南角山米业牵线搭桥,邀请湖南农大黄璜、陈灿教授技术团队前来村里谋划产业发展。两位教授提出建立“高校+企业+农户”的产业模式,发展稻田生态立体种养,促进农田增效和农民增收。“白石园村通过发展‘稻田+鱼’‘稻田+鸭’生态种养模式,每亩稻田综合收益比传统稻田提升1000多元。”村党总支负责人介绍。
乡村旅游一浪高过一浪
在海拔500多米高的雷祖峰山顶上。站在观景台上远眺,阡陌小路、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位于曹家组的“樱花大道”,长约5公里,两旁栽种了近3000株晚樱,150余盏太阳能路灯耸立在道路两侧。倘若四五月份到村里来,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一朵朵粉红色的樱花竞相吐芳争艳,异常美丽。每逢节假日,慕名到村里观赏樱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赏樱的高峰期,正是农户销售农副产品的好日子。村民把自家产的中草药糄粑、手工米面、腌菜、土鸡蛋、蔬菜等摆在村口,游客边赏樱花边挑选原生态农副产品。“每到樱花盛开的季节,村民销售农副产品、开办农家乐收入达50万元左右。”刘云华介绍。
该村还有种植油菜的传统习俗,播种面积达1500亩,每年3月至5月,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整个村庄都成了一片金灿灿的花海,“村民就像生活在花园里。”
独特的田园风光,每年吸引了5万多名游客来村里度假观光。央视前来白石园村拍摄《春天的中国》等专题片,带火了白石园村的乡村旅游。
乡村要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白石园村除发展稻鸭稻鱼生态种养和乡村旅游,还种植了油茶、莲藕等,养殖了三黄鸡、鸭子等。今年,该村还从衡阳云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新型瓜果类产品瓜蒌。
白石园村,旧貌换新颜,先后获评衡阳市、衡阳县文明村,“衡阳县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关于衡阳县一名密切接触者的情况通报
名单公布!衡阳县249名教师受表彰,有你认识的吗?
总投资55亿!衡阳县又签下一个大项目
即日起!全县范围内专项整治
这个比赛在衡阳县举行!全市的高手都来了
来源 |湖南日报 (作者:陈鸿飞 唐春晖 王勤)
编辑 | 王靖
责编 | 刘剑光
三审 | 李建华
监制 | 黄承慧
Hash:a7b2cb495e6c182f3c64d950999e05d889006d2b
声明:此文由 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