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这座城

修水浓青,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

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苹。

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櫺。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

堪听。

微雨过,媻姗藻荇,琐碎浮萍。

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

重开宴,瑶池雪沁,山露佛头青。

——宋 黄庭坚 《满庭芳·修水浓青》

修水

▌这就是修水

▌修水从古艾侯到红色故土

修水县江西九江市下辖县,国史有上望之称,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西部,修河上游,地处幕阜山与九岭山山脉之间。是(赣、湘、鄂)三省,(靖安奉新宜丰铜鼓平江通城崇阳通山)九县的交界处;三个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南昌)的中心点,自然地理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修水历史悠久,商封艾侯国,春秋为艾邑,先后属吴、楚、越管辖。汉建艾县,隋代并入建昌县,唐代为武宁县,800年(唐德宗贞元年间)析武宁县西八乡建分宁县,唐宋两代因之,均为县等上望的泱泱大县。元代升为宁州,1801年(清嘉庆六年)改名义宁州。1912(民国元年)改名义宁县,1914年改名为修水县,因境内修河得名。

修水因是江西西北门户,故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汉代以来,屡有重大兵事发生。明清时期,多次高悬过李自成、石达开、李秀成等王师义旗。土地革命前后,修水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秋收起义首先爆发和湘鄂赣省委及省苏维埃的驻扎修水,使该县成为湘鄂赣根据地的中心和著名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修水是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色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在南昌起义后,散落其余几县的武装人员为了策应南昌起义,爆发了秋收工农革命武装起义,修水是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之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这里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这里组建,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全县有10余万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其中在册烈士10323人。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60余处,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被授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红色景点”。

让修水由此一举成为“军旗诞生的地方”。从此,修水以“军旗城”驰名天下,彪炳史册。

▌以山为纲,以水为骨

修水是个比较典型的山区县,以山为主,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境内四周群山环绕,北有幕阜山,南有九岭山,均为东北——西南走向,从四周向中心依次是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地形。

修河是境内主要水系,修河及其11条支流,流贯全境。修河发源于幕阜山东麓,上游又称渣津水,汇合司前水,大桥水,东港水,东津水,山口水,北岸水,杭口水,奉乡水,安溪水,三都水等,蜿蜒曲折,呈树枝状分布,向中心河谷辐合。在曾家桥起称修河,向东北出境,流经武宁、永修,在吴城汇合赣江后注入鄱阳湖。西部汨罗水,发源于黄龙,经水源、大桥和湖南平江,注入洞庭湖

▌物华天宝

地表水资源

平水年地表水总量37.4万万方,已利用的有2.67万万方,利用率为7.14%。与全国12%比,利用率低。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受气候、岩性、构造、地貌等多种因素控制,富水性极不均一,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全县总量为4.78万万方,已利用1563.5万方,利用率为3.27%。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如白岭温泉有三处,水温40℃以上,总出流量1.656升/秒,渣津司前株树下温泉,水温21.5℃,出流量20.268升/秒;黄沙汤桥温泉,水温62℃,出流量3升/秒。

水能资源

修水县境内河流众多,水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蕴藏量达3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0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51.28%。水能分布以山口水、东津水最多。

林业资源

根据中国林业部“八、三、二、五”的标准,修水县被定为中国江南48个林业县之一。据该县林业局的资源调查,全县林木种类有91个,320属,714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97.7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3.69%。活立木蓄积量736万立方米,全县人平均山地5亩多。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07.7万亩,占山地的62.02%,疏林地面积37.7万亩,占山地的7.56%;灌木林24.5万亩,占4.94%;无林地123.5万亩,占24.81%。全县天然林占林地的93.09%,人工林46.8万亩,占林地的6.91%,经济林40万亩,其中:油茶35.7万亩,占88.53%。全县荒山牧草地123.4万亩,大部分适宜林木牧草生长。

草场资源

修水县草场面积69.3万亩,可利用面积59.7万亩。可分为六大类:即低山丘陵草丛草场,面积29.5万亩,占42.6%;低山丘陵疏幼林草丛草场,面积16.1万亩,占23.2%;农隙闲地草丛草场,面积8.9万亩,占12.9%;低中山草丛草场,面积8.8万亩,占12.8%;低中山丘陵草丛草场5.8万亩,占8.4%;人工草场,面积555亩,占0.08%。

水产资源

修水县水域面积15万余亩,占全县总面积2%。其中河流面积11.2万亩,水库面积3万亩,池塘面积1.2万亩,可利用养殖面积3.2万亩,占水域面积的16.58%;水产动、植物资源:鱼的品种有草、青、鲢、鳙、鳊、尼罗罗非鱼、镜鲜、红荷苞鲤、银鱼、日本鲫、东北鲫、鳜等30多种。贝类有圆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河蚬、田螺等。水生植物有莲藕茭白菱角水浮莲、细绿萍、红萍等多种。

生物资源

修水县自然条件适宜多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野生动物资源:哺乳类主要有金钱豹、梅花鹿、獐、山獾、黄麂、南狐、貂、水獭等;爬行类主要有蕲蛇、金环蛇、银环蛇等;鸟类主要有环颈雉、相思鸟、猫头鹰、鹦鹉、斑鸠等。

野生植物资源:珍稀树种有53种。其中:属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钟萼木、香果树、银杏、鹅掌楸、罗汉果、天竺桂、青钱柳(即甜茶树)。野生木本粮品种有茅栗、板栗、棠葛粉、蕨粉、细叶木诸等。可以制酒的有金樱子猕猴桃、野葡萄、枣子、柿子杨梅等。特别是猕猴桃资源丰富。野生药材有1000多种,主要有杜仲、白术三尖杉、厚朴、黄芪、川芎、桔梗金银花、土茯芩、淮山、黄莲等。此外野生豆类有艮豆二种、绿豆一种、豇豆三种、小豆五种、扁豆二种、米豆一种。

矿产资源

修水县矿藏储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35种,矿种多、分布广、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主要矿产有钨、铀、石英、金、大理石、长石、石煤、石灰石、铍、钼、瓷土、云母、花岗岩青石板等。

钨矿储量丰富,总储量约24.4万多吨。主要分布在港口、布甲、黄港、黄坳等地。香炉山钨产品位最高,储量最大,由中国五矿公司开发利用。

石英资源可采储量达200万吨,远景储量3000多万吨。石煤是该县非金属矿的主要矿产,分布很广,可靠储量47.7亿吨,石煤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钒、铀、铬、铝。

石灰石是石煤中的伴生矿,分布也很广,全县可靠储量约50亿吨,是石灰和水泥的原料,还可以加工轻质碳酸钙,为化学工业提供原料。

瓷土储量约2500万吨,分布在古市、义宁等地;陶土储量7000万吨。

大理石分布在港口、横山、四都等地,储量丰富。

▌人杰地灵

自唐宋至清代,本县共有进士201名,举人317名,仅宋代即有进士160名。

北宋一朝,双井村出进士48名;历代有丞相2名,尚书16名,正一品官员3名,从一品1名,正二品5名,从二品4名;知名文学艺术家21名。

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宋代名臣徐禧布衣腾达,胸蟠甲兵,殉节永乐城,有“宋殒长城”之叹。

徐禧儿子徐俯,官至参知政事,又是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名句流传至今。

余玠,南宋政治家、军事家、四川按抚置制使余,治蜀10年,屡挫蒙军。

明代周季麟、周季凤兄弟,均官至左都御史,史称“双凤”。

清万承风,为宣宗侍读。

近代以来,更是名人迭出。

桃里陈氏一门,有4人名载《辞海》,

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支持维新变法,向光绪帝推荐维新人才,在湘办新学兴新政,为全国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从事变法者。

其子陈三立,为同光体诗派领袖,清末民国初诗坛泰斗。

陈三立长子陈衡恪(师曾),近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

三子陈寅恪,闻名海内外的史学大师,著名教授,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古琴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查阜西,曾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

著名中医徐瀛芳,民国期间,是全国中医委员会七委员之一,

被医界誉为“中医科学化先锋”。

当代著名作家胡旷,所著《潘虎》等文已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文艺性革命斗争回忆录的代表作。

现代名人有著名科学家,原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封怀,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绮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蜚秋等。

古代和近代县人留下各类专著272部1198卷,这些都被修水人民引为骄傲。

文物古迹

修水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结束的全县文物普查中,

收集流散文物750件,

全县有古文化遗址116处

其中上奉山背跑马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最著名。

1978年被命名为山背文化。

龙山黄龙寺

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黄龙宗的发祥地,

是宋代江西四大丛林之一。

黄龙宗宋时传入日本,在日本犹有15个支派,

龙山有晋葛洪,宋黄庭坚等名人石刻和众多名胜古迹

南山

曾是黄庭坚读书之地,

现已辟为黄庭坚纪念馆

馆藏文物丰富,

其中以众多黄庭坚碑刻、墓志、著作等资料,最为著名。

自宋代以来闻名朝野的双井村,

黄庭坚陵园以及石刻等遗址遗迹。

清水岩内有周敦颐等名人题刻。

近代陈宝箴父子故居及遗迹,保存完好。

革命历史文物和遗址,

以县城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和上衫乡的湘鄂赣省委省事苏旧址最著名。

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和烈士馆,

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修水10324名革命烈士树起巍巍丰碑。

渣津的兜率寺

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是修水佛教传播最早的弘法道场。

唐宋达到鼎盛时期,宋代为本县六大禅院之一,历代高僧辈出。

僧墓、古迹众多。2002年释法照禅师主持投入巨资重建梵宇。

2007年9月,由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授牌为“江西省重点寺院”。

▌修水特色

修水盛产茶叶,“双井茶”早在宋代就名誉京师;

“宁红”茶叶也一向以“茶盖中华,价压天下”而称著于海内外

修水哨子”是修水的地方小吃

“哨”字应该是“食”字偏旁,

那个“哨子”的“哨”(shao)字是方言,

普通话中没有这个字的。

修水哨子是修水县一种历史悠久而富有特色的美味食品。

凡到修 水的人无不想美餐一顿哨子,

而好客的修水人常以哨子佳肴来礼待自己的客人。

只要是亲口尝过哨子的人,

又无不为其皮嫩、馅香、爽口而称赞不绝。

修水的香艾糯米果形状如一个表面光滑的小笼包

色泽翠绿,闻之清香,

食之柔软,韧而不腻。

不仅能充饥,还能温肺暖脾,

散气降湿,有防病保健之功能。

修水山区的河流港汊中有一种棍子鱼,长五、六寸,背部微黄,少有鳞,

全身是肉,只有背脊上一根主刺。

这种鱼由于长期生长在无任何污染的山沟清水里,

因此鱼肉格外鲜嫩,鱼汤格外鲜美,

许多来修水的常客都喜欢点食这种鱼,

并根据各人爱好,采用不同烹调方法,做出不同味道。

修水黄沙、黄港和上奉、何市一带分别称安乡、奉乡,是粮食充足的地方。

安乡、奉乡人喜酿制一种糯米甜酒,这种酒红红的颜色,浓浓的酒香,甜甜的味道。

名叫红娘过江酒!

这红娘过江酒的酒名据说是清朝道光皇帝的老师万承凤取的。

▌修水展望

修河边,秋水旁,历史与未来的隔江对话正在上演。

南岸,是风景,北岸,是文化!

中间的修河,是那底蕴,源远流长!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就是修水。

编辑:胡宇伦。

版权归原作者,请勿商用。

-END-

西风东尚不定时推荐原创作者、作品,欢迎投稿!

Hash:5381220983e25e960d0b3d22fcab23849037d9e3

声明:此文由 西风东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