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地名录】小停八景
◎ 郭圣买 任崇敏 薛锁寅 郭录文 薛印廷
小梁乡小停村建于哪朝哪代已无从考究,但从历年来出土的文物验证,在汉代即有该村存在;遍布全村的殿、庙、寺、庵、舞台、碑楼、碑厅等多达四十余处。这样多的建筑绝非一朝一代所成,足见该村的古老。
但凡古老,便会生出好多神奇的故事和美好的传说。“小停八景”便是小停人千百年来茶余饭后闲暇聊天口口相传而得。
景一 南天门
小停村是个古老的村落。解放初,尚存有大小庙宇三十多个,古老的舞台六个,深井八眼。南天门更是一处奇特的景观,它位于小停村南沟的上部,处于河津市与万荣县交界,是一处险要壮观的自然遗产。
传说大禹治水,水位下降,河流两岸,沟壑纵横。划田置野,耕作、行人,诸多不便。在汾河之阴、小停村南的半沟偏上处,不知何年何月,自然出现一个大洞,真是天造地设,别有洞天。站在洞顶仰望,蓝天白云,神怡心旷;往南远眺,孤山清亮,左右九沟十八岔,活像飞凤。此处地势奇险,但历经千百次地震,仍巍然不动。这里原是古老的交通要道。从河津县城出发,涉滩、登坡、步垣,约二十五华里,越过此处,经太赵,到万泉县城,过泓芝驿,即安邑县城。
游人云:进了南天门,观望蛟龙柏,上有八仙殿,怀抱一颗印。神来仙往朝玉皇,出入过往南天门。人杰地灵多圣人,吩咐轿夫小停会。
景二 伯王庙
“西伯仁风薰古里盛世文明润康庄”这是村人为伯王庙写的一副春联。
小停伯王庙是为纪念周文王而建。据老人们说,该庙约建于明朝末期,毁于何时不得而知。今人所见到的只是残垣断壁、破砖烂瓦,只有明万历四十八年所建舞台基本保存完好。
庙院所占面积约三亩有余,建有正殿、献亭及东西耳房,均坐北朝南,其规模虽小,但布局严谨、风貌秀丽。不论从砌砖布瓦或木刻石雕,都表现出极高的工匠艺术,可见时人对文王的无限崇拜与敬仰。
正殿雕塑的文王坐像仪容大方,神态慈祥,二目炯炯有神,威仪非常;两旁站神亦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东西耳房分别供奉着姜子牙与闻太师的塑像,贴金饰彩,庄严肃穆。
南面舞台与山门并列,台上木雕花板图案设计为浮雕和透雕。构思巧妙,雕工精湛,令世人叹为观止。
舞台壁画以工笔重彩的手法绘制出姜娘娘抱火斗;炮烙梅伯;烽火戏诸侯等故事,反映商纣的无道与暴虐。
院内一棵参天古柏枝繁叶茂苍健挺拔;两棵古槐弯腰昂首,姿态龙钟,别有一番情趣。
景三 蛟龙柏
在小停村西的土地庙前长有两棵古柏,高约一丈七八,粗约二尺有余,相距一丈五尺,分东西排列。
两树的长势非常奇特,面南的树枝叶都相当繁茂,而且其形状极像龙头,昂首直视孤峰。树的内侧各有一条枯枝伸向对方,互相交叉成交臂式,状似龙爪。每临夜晚,红光闪现犹如龙睛,真乃活龙活现,神气十足。
因其长势奇特、又为两棵,故名“蛟龙柏”,取一蛟一龙之意。有诗赞曰:
不畏寒霜历沧桑,红光闪闪照峨岭;
柏舟之节是古礼,常饮柏叶保安康;
吐纳潮汐显神威,屹立海口守家门;
钟鼎篆文世少有,宝地俯卧虬龙魂。
景四 蟾池
位于村西有南北长五十米;东西长百余米;占地七千多平方米的一个大神池。此池无雨不枯、雨涝不溢,池水常年洁净如镜,清澈见底。
相传池内曾栖居神蟾两只,一曰金蟾,一曰银蟾。每至傍晚,二蟾浮出水面,戏嬉游玩,香气氤氲,灵光四射。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保佑着一村四季平安,食足衣丰。
后来,不知何方两位红衣喇嘛,探知小停有两只神蟾,便施用法术,将蟾盗走。自此神池南堰溃烂、池水奔流而出,并在村中间冲开一条深沟,将村廓一分为二,形成了今天的沟南沟北两个自然村。
另一说是嫦娥久居月宫,孤独寂寞,便令仙童盗取神蟾带上月宫,日日赏玩,解闷取乐。有诗曰:
珍池神水映人寰,金银二蟾佑文翰;
试问红衣何所有,单向我池索金蟾;
夜深天碧映蟾宫,风碎玉波闪金光;
玉池玉水养玉体,光照峨岭富福亭。
景五 西爷庙
“如来佛殿”俗称西爷庙,别称不二庙。位于村西北董子斜地,面积约有十余亩大,庙宇宏大,气势恢宏,坐北向南,前有山门一座,后有正殿五间,建筑结构严谨,所用木料量多而庞大,砖瓦古老,方砖形似汉砖,正殿塑有约五米高的如来佛像一尊,两侧塑着十八罗汉,身高丈余,塑艺高超,巧夺天工,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使人走进殿堂,阴森可怕,不寒而栗。
景六 青龙寺
青龙寺位于村东北角,坐北向南,面积约有五亩之大,分前寺和后寺,清代末期尚有和尚与住持,前寺有三尊佛坐像,高约丈余。中间是无量寿佛,东边是文殊菩萨,西边是地藏菩萨。在大柱大梁上、下、周围塑有小佛像数百个,神态各异,表情不一,动姿万变,可谓千佛大寺。两边柱上塑有两条青龙,其形状活龙活现,异常逼真。后寺释迦牟尼塑像更大,坐像近两丈高,前后寺殿门均有对联,其前殿联曰:花外梵音留慧日,阶前树色绕慈云。
后殿联曰:正法眼常明慧灯不灭,无漏身自在性海遥通。
景七 慈寿庵
慈寿庵位于村东“门前沟”边,坐北朝南,内有三间养心殿,还有观音菩萨塑像一尊,面积约一亩多大,大门一副门联曰:慈目净心法相,和风甘雨祥云。
景八 魁星阁
魁星阁俗称“夫子庙”,别称“文昌阁”。东堡子里有一高大的魁星阁,约建于明朝期间,其阁建筑规模宏大,底座八米见方,高约三米,上有神阁一座,高七米,五米见方,其中神阁二米,外围四面自下至上砖砌到顶,全用红色绘涂。阁内塑有神像一尊,是传说中的奎星,是管文运的宿星,是文人们奉敬的神。但神像不是文质彬彬,而是足登鳌头龇牙咧嘴瞪眼,奇姿怪状,它一手执笔,一手拿斗,单足着地,一足上翘,扭腰翘腿,形同跳舞,赤黑色脸庞,赤黑色头发蓬乱竖立,目蕴锋光,眼珠突出而不转睛的凝视前方,其形十分吓人。
以前,在清末民初的农历二月初三,是夫子爷会,(文昌帝君诞辰)当天由学董(管学校的负责人)、师傅(教师),带领学生到魁星阁拜谒,有的学生拿一支毛笔,换取夫子爷手中的笔,以示像夫子爷的文风博学,另有学生又换取夫子爷手中笔,以次轮回换取,回校后,学生、师傅、学董一起联欢,并改善一次生活。有诗曰:
白虎七星奎为首,专管文章劣与优,
汉时已封为夫子,手拈华笔写春秋;
高耸入云真崔嵬,奎章已拜谢龙恩,
五经魁首鳌头站,曲屈相钩似华笔。
Hash:b0e47a14dc974eda17e27bf8de21a8274d0f87e1
声明:此文由 河津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