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大桥风流录 | 镶嵌在水底的丰碑
编者按
沿着津市澧水大桥由北往南数,着落在澧水河床的主桥北桥墩,编号:13号。
13号桥墩,这是大桥设计者的编排。
有人说,这是犯了忌。在美国、在西欧、在所有穆斯林国家,都称“13”为不吉利的数字。人们忌讳它、提防它、躲避它,有的干脆在序列排号上废除了“13”的存在。
也许是东方和西方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各自都有不同的忌讳和吉祥物;也许是大桥的设计者根本就不信上帝不信天命。13,这个在西方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数字依然如故地编排在津市澧水大桥墩号的序列之中。然而,当我采访完13号桥墩修建的全部经过后,惊讶地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巧合。毕竟,13号桥墩的修建是艰难的,曲折的,它历尽坎坷......
▲工地不眠之夜(王明亮 摄)
﹏
﹏
﹏
﹏
1
13号桥墩着落在澧水河床的北边。这里是皇姑山滑坡底段,水深20余米,是澧水最深水区,且地质构成复杂。在工程地质结论中有如下表述:
“主桥位于澧水河段狭窄处,南岸淤积,北岸冲刷,主桥墩将压缩河床横断面,导致局部冲刷加剧……”
“河床南部基岩主要为砾岩,北部为粉土岩,其下也为砾岩,应采用沉井加桩基础,桩尖抵达砾岩内一定程度……”
“13号墩下地质构造较复杂,为防地震活动,设计时须搞基本烈度考虑设防措施……”
为了提高大桥的抗震强度和韧性,桥梁专家们对13号桥墩的设计进行了多次的论证和研究,并确定了整体施工采用双壁钢围堰加钻孔桩基础的施工方案。这是全国少有,省内唯一的桥墩设计。
13号桥墩身高63米,水位标高41.27米。人们通常能见的墩身高24米,水底有厚4米的承台。按照通常的桥墩设计,只由承台和墩身组成。然而,13号墩基地质差,砾岩层的承受力大大低于一般承受力标准。这样,不得不在承台下连接直径为1.35米的19根嵌岩桩,直插地层深处35米,紧锁4层不同地质的地层,构成坚实的梅花桩式基础。
13号墩基础不仅以其精妙的设计闻名遐迩,全国罕见,其桩数之多,密度之大,立桩之深给施工带来的艰难更是引人瞩目。特别令人发怵的是,复杂的地质结构,这一几乎迫使大桥停建的论断并非“纸上谈兵”,如同一头凶猛的“地老虎”,一开始就堵住了大桥建设者向地层钻进的路。
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一日,13号墩基础第一根桩首先在10号中心桩孔位开钻,相继开钻的还有1号,19号桩孔。三台3吨冲击钻头随着有节奏的机声伴唱向地层深处挺进。指挥部里红色的示意箭头显示着钻进位置……。
按照施工方案,钻孔已穿过封底混凝土层、砂质泥岩层、砂质混岩夹砾岩层、砾岩层,钻进灰岩层1.5米。10号中心桩首先终孔,标高一21.4米。钻工们随着钻机急速旋转的心平静下来。50天的净钻并非一帆风顺。然而,毕竟初见成效。接踵而至的将是清孔、下钢筋笼,灌水下混凝土。只有完成全部工序,一根桩才算大功告成。
正当桥工紧张进行下一道工序时,最让人担心的事发生了:10号孔取渣清孔后,孔底沉淀50厘米!沉淀是由塌孔现象造成。塌孔是因为地质结构太差。按照规定,清孔后的沉淀量不得大于5厘米。怎么办?“停止另外两台钻机,减少振动。”“再用吸泥机吸出沉淀的泥浆及钻渣补进清水!”……
桥工们使尽浑身的解数,一切可能施用的措施都用上了,无济于事。孔底沉淀增加,孔内标高不断上升!8月18日凌晨三点,标高上升到+2米!10号桩孔因塌方而前功尽弃。为了防止封底台下塌,只好往桩孔里回填土。像是自己给伤口抹上一把盐,刺心的绞痛使桥工们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平日里高昂的吊车低下了头,13号桥墩工地失去了往日的欢腾。
2
13号桥墩发生塌孔,指挥者们心急火燎。第二天,大桥指挥部和担任施工任务的桥五处负责同志分赴长沙和武汉,向省交通设计院和铁道部大桥局汇报,寻求对策。
长沙。枫林宾馆。赵庆兴副指挥长及其同行的工程人员下塌的房间。混浊烟雾掺合着呛人的辛辣味没有散尽。房中央充当会议桌的低矮茶几上摆着十多杯尚未喝尽的茶水,被撂在一边的床铺上被裤被碾坐得狼籍不堪。整个房间己失去了整洁、舒适、安宁的特色。
赵庆兴送走客人回房见到这般情景,心中一阵痉挛。他不敢相信,刚才这里挤坐着省内十几位桥梁专家,是那些搁置了自己的工作而赶来研究解决塌孔问题的专家?
是的,是他们。是我们自己请来的嘛,专家们严肃的态度忘情地争论,冷静地思索,大胆地决策,一幕又一幕地映现在他的眼前。这就是我们津市澧水大桥建设的靠山啊!他不由自主地用手指捏了捏有些发酸的鼻孔,张口想向同伴们说点什么,却又象被什么堵住了咽喉。
他想说什么呢?他想检讨对客人们的失礼行为,不用说招待、连个起码的会议场地都没有安排好,他想尽情地倾吐自己对专家们的感激之情,就是代表全市人民也不为过。他后悔,这些话他当时都没有说,他和同事们一样,脑子里只有13号墩的塌孔问题。问题太严重、太紧急了。
他什么也没有说。最要紧的是迅速返回津市汇报、实施13号墩基础采用的新的施工方案。直接控制整个建桥工期的13号墩嵌岩桩的施工引起了铁道部大桥局的密切关注。局总工程师粟杰等专家专程来津。他们在现场视察了大桥施工,听取了汇报之后,与五桥处及二队的负责同志一道,在省交通设计院专家们意见的基础上,商定了具体的施工方案:
①、采用牙轮钻机钻透封底混凝土层,防止水下混凝土破碎;
②、用钢套筒跟进法,每钻三米,便将钢套筒下沉三米,强行控制塌方;
③保证4台钻机同时使用,不灵时加大工作平台,增加钻机数量,力争每月完成3.1根桩,抢回失去的时间;
④、增调一台6吨的单打锤和一台40吨的震动桩机,保证钢套筒顺利下沉;
⑤、必要时,将首先开钻的孔由原定下沉标高一12.43米,下到设计标高一21米。
新的施工方案己定,这将是怎样的一场攻击战呢?
3
随着13号墩嵌岩桩施工新方案的诞生,一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密锣紧鼓地展开了。新的施工方案首先需要钢护筒。指挥部为了争取时间,一手抓材料组织,一手抓加工厂家的落实。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内,就组织了急需的五个品种,七、八种规格的钢材一百多吨,从而保证了第一批钢护筒和送桩简的加工,同时选定了市自来水公司为加工厂家。自来水公司本来不是专门从事机械加工的单位,但自来水公司的干部群众对大桥工作都有一副热心肠,只要有为大桥建设作贡献的机会,总是竭尽全力。当这个公司接到加工钢护筒的任务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人员不够,就从科室抽调了八名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组成加工小组,并雇请十名民工承担搬运等辅助工作,日夜加班,节假日也不休息。设备不够、公司抽出部分资金自行添置了三台电焊机和其他设备投入加工制作,并对自制的卷板机进行彻底维修。为了保证质量,他们集思广益,采取土法上马的办法,自制了两套筒易模具,既保证了加工质量,又保证了加工时间。经过他们的努力奋战,在短短的十天时间内,便制作出了第一个钢护筒。
一九八八年四月七日下午六点零五分,澧水河上骤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13号桥墩的工作平台上,桥工们欢唱着,呐喊着,蹦跳着。有的青工用钢筋敲击铁管伴奏,汇成一般狂欢的热潮,以此庆祝攻克13号墩桩基础施工这一特大难关的胜利。
桥工自有桥工的胸怀和情操,还有什么更能激发他们的如此激情和狂欢呢?望着这一群情激昂的场面,桥五处副处长尹望东,这位亲临基层蹲点在津市澧水大桥工地施工的最高指挥者,此时此刻,也情不自禁地揭下了安全帽,高高地指挥舞着,欢笑着,人们发现,在他那黑里透红的脸颊上闪烁着两串感情结晶的明珠……
尹副处长心里亮堂得很,他知道,人们最出色的成绩往往不是顺境而是在逆境中做出的。对于大桥局五处二队这支优秀的桥梁施工队伍来说,建队三十余年来,跑遍了大江南北,修建铁路桥、公路桥20余座,并参与过南京、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然而,他们在艰难逆境中掌握了在复杂地层结构施工的技术技能和施工经验,拿下了国内罕见的桥墩基础施工工程。无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建桥史上辉煌的一页。
难怪桥工们如此狂欢、如痴如醉哟!
4
当桥工们在狂热的情感中欢庆13号墩基础工程的胜利时,肆虐的洪水却在威胁着桥墩的安全。施工又一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3号墩桩基础的完成把承台施工推上了整个大桥施工的焦点。
繁重的任务对于久经磨砺的桥工们来说并不可怕,最为担忧的则是无情的洪水。洪水的灾难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而且将大大推迟施工期。眼下,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抢在洪水之前完成承台施工。
五月的澧水,碧波荡漾。暴雨像是断了线的珠子在往下掉。珠子洒在河面上,象是落到了一盘偌大的青篾筛上,莫非龙王爷在精选宝珠?暴雨下了一整天,停了。而在赵庆兴副指挥长的心里似乎仍在滴滴哒哒。
他身在市建委党组会议上,心却飞向了13号墩工地,惦记着承台上刚刚扎起的四层钢筋网。假如河水暴涨而漫过了钢围堰;假如淤泥淹没90毫米厚的钢筋网而没有浇灌混凝土的钢筋网要全部割断吊出钢围堰的话,那么,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人力、物力、还有宝贵的时间等,其损失将是惨重的。
他清楚,据八O年以来的水文资料表明,五月二十日前的澧水,一般处于低谷状态,工程组的办公室里还张贴着澧水水势图呢。可眼下,不会出现河水暴涨的现象吧?然而,他几次想放下这颗惴惴不安的心总是势得其反,越压越觉得不安。于是一散会,他回家扒了几口饭,便向13号墩工地奔去。
工地上,一切都是那样安祥平静,俯视落差20多米深的承台上,桥工们正在清基。再看看河水,碧波轻轻拍打着钢围堰,水声轻微,象是妈妈荡着摇蓝,嘴里哼着催眠曲。真是神经过敏?不!落了一天的暴雨不可能没有水涨,况且澧水流域都普降了暴雨。有备无患,事之常理。赵庆兴牙齿一咬,决定连夜突击浇灌混凝土。他与在工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队的领导商议决定之后,亲自下到了承台、与桥工一道排水清基。指挥员的行动往往是最坚决的命令。浇灌混凝土的准备工作加快了速度。凌晨一时三十分开盘浇灌,一斗斗混凝土凭借着巨大吊臂的控制力向承台倾泻……
三点三十分,洪水果真来了!洪水,一寸一寸的猛涨。混凝土,一斗一斗倒入承台。五点二十五分,水位达到了32米。钢围堰设计承受压力水位也是32米!两个“32”,一个多么可怕的等式!
万一钢围堰承受不了水的压力的话,那么,正在20多米以下施工的同志将像“包饺子”一样地被吞啮掉!整个13号墩将全部毁灭!怎么办?
赵庆兴和工程组的技术人员都明白,钢围堰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又增强了更大的保险系数,可以承受更高的水位压力。他们在一起交换了意见,又继续浇灌了。但是,水势仍然在猛涨,情况十分严峻!救生船只集结了;观察哨派定了;抢险队组成了;物质准备就绪了……
河水还在涨!涨!指挥部下达了承台操作人员迅速撤离现场的命令。现场没有人操作怎能保证浇灌质量?“共产党员留下,其他人员撤!”承台施工现场响起了一阵吼声。
十多个小时的紧张操作几乎耗尽了工程师肖德艮等同志的全部精力,溅满全身的泥浆已经浸透了他们的内衣,穿着汗湿透水的衣服经冷风一吹叫人直打颤。承台浇灌前他们就下到了现场,紧张而又艰巨的操作弄得他们疲惫不堪。即使不是一座豪华的卧室,只要允许,他们也会毫无顾忌地躺倒大睡一场。然而,眼下,他们却要坚持战斗。承台上留下了肖德艮同志和两名桥工。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在进行一场生与死的搏斗!
胜利总是属于与自然抗争的人们。13号墩承台上的四层钢筋网,经过大桥的建设者们12个小时的拼死奋战,终于全部浇灌完毕,战胜了洪水,胜利完成了任务。
5
历经多次磨难,13号桥墩终于耸立在水上了。如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则是一尊威严的巨灵神,然屹立,甚为壮观!在一个被称为地质结构复杂,不宜建桥的河床上居然桥墩吃立,无异是一大业绩。我由衷地向二队党总支书记曾广林献上了赞美之词。
二队的曾书记望着水中的桥墩不无感慨地说:“大桥就像一个充满刚毅之气的男子汉,讨人喜欢,而又有谁会向它那坚实的脚力投向些许赞赏的眼光呢?”好风趣的话语。北方人豪爽粗犷的性格跃然纸上。如同在广阔的海岸线上倾听波涛一样,我迷上了他那深沉的带着浓厚河南口音的话语:“13号墩耗掉了我们两年的时间。两年啦,差不多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主桥墩的修建工期!还有许多耗掉的数以万计的资金。心疼吗?不心疼也是假呀。庆幸的是,付出的与得到的均等。俗话说是交学费吧,在建桥史上津市澧水大桥拿不到全能冠军,也得在13号桥墩施工上捞个单项奖吧,哈哈哈……”朗朗的笑声代替了千言万语。
难怪桥工们舍不得运走在13号桥墩基地河床里抓起来的巨大卵石,他们想在石上刻字铭文?还是希望将它永久地伴随着大桥?我久久地围着卵石转悠,抚摸着它那带皱的岩面眺望着13号墩,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美的感受,激情难捺。
我想,无须在卵石上刻字铭文了,它——13号桥墩,不正是一座镶嵌在水底的丰碑吗!
来源:津市大桥风流录
Hash:fc0c9dffb056b65e05c999405d0370edc7fac70b
声明:此文由 津津乐道0736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