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尘道人说《道德经》系列四:到哪里去寻找众妙之门?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字面上的翻译就是: 这两者本质相同,只是显露出的状态不同,所以称呼不同,但同样是奥妙无穷。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此两者”是那哪两者?

大多数人都认为“此两者”是“有”和“无”。

其理由是“无”和“有”只是一种事物的两种状态,状态不同,故名称不同。但两者可相互转化,玄妙不可测,故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比如水,凝则成水,散则成气,状态虽然不同,但本质却一般无二。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有据,但细思之后你会发现,它和上面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明显脱节,显而易见,这种解释并不符合老子的原意。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其意思是:我时常将心安于“无”,目的是观“道”的妙处,我时常将心安于“有”,目的是观“道”的徼处。

前者是 “观无”,后者是 “观有”。

“观无”,讲究的是心中一念不生,从而窥见虚无中生生不息的造化之机;“观有”,讲究的是精思入神,从而穷通世间万物之理。

如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是为“观无”;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是为“观有”。(具体意思,我们后面会说到)

佛家说“定能生慧”,是为观无。

儒家说“格物致知”,是为观有。

但无论是“观无”还是“观有”,其中的关键都在于 “安心”,只是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而已。

由此可见,“此两者同”的“此两者”便是“观无”和“观有”。

此两者同为体道深玄之路,所以老子说“同谓之玄”。

我们再看最后一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 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天地万物之奥妙的门径。

这句话的重点,是如何理解玄之又玄。

说一个人人皆知的禅宗公案:

禅宗五祖弘忍欲传衣钵,于是让众弟子作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谁作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于是,大弟子神秀便写了一首: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

然后,时为火头僧的慧能大师作了另外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两首对比,高下立判。

神秀之法是有为之法,而慧能之法是无为之法。

由有为,到无为,是为玄之又玄;

再 由无为到无不为,才可见众妙之门。

那么,

何为有为?

何为无为?

何为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后面会说到。

在系列一里我们曾说过:

《道德经》的一开头,老子就说了 “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不可道,那么5000余字的《道德经》究竟是在说什么?

答案很简单: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虽自古及今注解者无数,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

它是一门“内圣外王”的学问。

所以老子并非是在说什么是“道”,而是让你怎样去见“道”,并徇道而行,以达到 “修之于内则为圣,施之于外则为王”的目的。

这一点,和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无二致。

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道德经》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总结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道之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道之用。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为入道之要。

【第一章完】

Hash:2d4bfe201bc29d9377f102be1d4af272937dab24

声明:此文由 诗词自有痴情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