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百阶冢,福建最大宋元古陵园的发现之迷
百阶冢
福建最大的宋元古陵园
百阶冢,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当豪坑,面积约30亩,是开闽王王审知的第十世孙、宋末年汀州府连城县令王九三与妻陈氏合葬墓。
陵园呈圆孤形,面朝东北方,四面群山环绕,绿树成荫。坟冢依宋制砖砌有百级,由泮月池、牌坊前方埕、陈道、牌坊、100米神道、陵前大埕、上案、17级通堂石阶、垂带踏垛、肖生埕、享堂、坟凳、83级须弥座砖阶,围扰、天池、坟界及排水系统等17部分组成。
古陵园设计奇特,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冢依宋制,砖砌数重,坟前砌阶百级,俗称“百阶冢”,是福建省迄今发现的宋元之际规模最大的古陵园。2009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王遗迹
闽王王审知治理闽地的传奇故事在福建广为人知。
千百年来,闽人对王审知心怀崇敬,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仅三明境内,就有多处凭吊闽王的遗迹,如今尚存于将乐闽王当年游猎的“乐野宫”遗址、传说中闽王遗落在金铙山上的金铙、永安青水畲乡闽王母亲的墓葬、闽王第十代孙王九三的百阶冢等等,其中一些甚至成为了极具价值的历史文物,成为考古的重要物件。这也充分说明了今人对闽王的怀念与爱戴。
而位于岩前村的百阶冢,那种雄伟的气势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交融而成的景观,让人心生震撼,不仅目睹了闽王后代的墓葬威仪,还感受到了一种对古人智慧与创造力的仰止与敬畏。
据三明市文物专家介绍,百阶冢是我省迄今发现的宋元之际规模最大的古陵园。
发掘之谜
百阶冢前的百米神道
规制堪比皇家陵园
这座古陵园是怎样发现的呢?
据岩前王氏族人、三明市王氏宗亲联合会会长王本增介绍,岩前村当豪坑的王氏陵墓是开闽王王审知的第十世孙王九三之墓,每年则由当地的王氏后裔进行祭扫。岩前村王姓村民很多,2400多名村民中一半以上都姓王。这座杂草丛生的古陵园就离岩前村数里之遥,陵园周边有高大的乔木掩映。每年中秋时节,许多王氏后裔都聚集到古陵园进行祭扫,年复一年,近乎习惯成自然,也就没有太多探究祖先陵园秘密的兴趣,大家只知道这陵墓自古以来称为“百阶冢”,而“百阶冢”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却没有人去刨根问底探个究竟。
2007年中秋祭扫前夕,王本增带了几个人到祖墓“百阶冢”劈草,对古陵园的淤土动用挖掘机进行清理。随着挖掘机工作的深入,一铲下去,忽闻“咔嚓”一声响,竟从泥土底层挖出了一铲的青砖。时任岩前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本增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很强,猛地想起了2000年全程参与万寿岩古人类遗址开发时,三明市文管部门“以后有发现古文物遗迹要特别注意加以保护”这句嘱托,立即警觉起来,示意挖掘机停止工作,改由人工挖掘,用锄头轻轻往下挖。当翻开50多厘米厚的土层时,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从挖出青砖的现场顺藤摸瓜,一直挖掘到山坳出口处,纵向100多米的狭长地带都有竖铺的青砖。王本增大喜过望,急忙连夜电告三明市文物管理部门,并请两名考古专家前来考证。
王氏族人年年前来祭扫
而此前却未发现这里埋藏着惊人的秘密
经专家证实,这座古陵园是福建省迄今发现的宋元之际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陵园,具有较高的历史与科学价值。经整理修复后发现,这条与众不同的竖铺青砖小路是古陵墓的“神道”,足有百米之长。
王氏族人年年来此祭扫,看似平凡的一座古墓,无意之中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这让大家都惊诧不已。这座规模巨大的古陵园占地30亩,约合两万多平方米。古陵园设计奇特,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它经历了700多年风雨的侵蚀,依然雄姿不逊当年,气韵尚存,威仪不减。
岩前王氏族人王源楠、王本增等人传承了客家人敬祖睦宗的优良传统,带头发动族人集资30多万元,并领头到古陵园参与修复工作。他们谁也没有认真计算修复古陵园的时间,然而,事有凑巧,从开始修复到全部工作结束,竟是整整百日。经过大规模的修复,这座南宋晚期和元代早期的大型古陵园面貌逐渐清晰,终于将其宏伟的真颜展现于蓝天白云之下。
神秘符号
古阶冢前的半月潭与牌坊
大浪淘沙,岁月的长河淘尽了人间的许许多多或英雄或悲壮的故事;世事沧桑,历史的烟云湮灭了数不尽的繁华富贵显赫威名。唯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留下了具有创造性和奠基式的功绩,才能与日月同辉,永垂不朽。闽王王审知在八闽大地创造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安定繁荣社会局势,为推进福建的社会进步、文化发展、文明进程立下了丰功伟绩,为世人所推崇和敬仰。而闽王的第十代孙王九三,虽然没有与先祖闽王一样创造出杰出的业绩并流芳百世,但他却独具慧眼,将一座古陵园留给了后人,将一种时代的规制和文化传承了下来,这种功绩依然是不朽的。
古代王侯中间流行一种看法,似乎在人间的荣华富贵也可以带到阴间去继续享受,因此当他们寿终正寝时,为他们筑的陵园里,就会有大量较有价值的物品陪葬。这些被王公们带入坟墓的宝藏从埋入地下开始,就成为了许多人觊觎的对象。王侯们希望得到宝藏来扩充自己的实力,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所需;军阀们希望得到宝藏来扩充军饷,充实部队,以获取战争的胜利;爱钱的官吏们希望得到陵墓中的钱财来挥霍;苦难的百姓们希望得到陵墓中的宝藏来改变生存困境……种种原因驱使着各类人群去盗墓。然而,岩前的“百阶冢”虽然也是闽王后代的王侯之墓,却能经历千年而不被盗墓贼破坏,自然有其妙招。“百阶冢”筑好后,又用泥土覆盖起来,让它返璞归真,外表上看不出有多大规模。况且天长日久,杂草丛生,更是掩盖了它的真实面目,较好地保护了它的原貌。所以,岩前的王氏族人年复一年地来此祭扫陵园,都不曾发现祖先的这座陵园有如此之大的规模。王氏族人尚且不知古陵园的规模,外人就更不会清楚它的真面目了。
冢前台阶上的十个“王”字
暗示了主人为闽王世孙的身份
当然,也可以猜测另外存在的一种可能,由于改朝换代,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已经不再居闽王地位的王氏后人若要建造如此规模的陵园,是有僭越之嫌的,在古代那是要诛九族的罪名。也可能王九三考虑到这潜在的危险,所以要将古陵园用土覆盖起来以遮人耳目。但他也在无意之中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陵园。
人们对闽王的推崇敬仰,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地加深,“百阶冢”古陵园,就成为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互相交融的一种载体。
我们走近它,如走近一个时代的缩影,能观照出1000多年前的人类习俗与文明象征。我们走近它,如走近一部浩繁的历史,可以品读出人类的某些智慧、某些文化的传承以及华夏民族生生不灭的一种精神。
相关链接 · 王审知
闽王王审知画像
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威武军节度使王潮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闽国统治区域与今福建省大致相当。
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征战,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897年(乾宁四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907年(天祐四年),后梁太祖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
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64岁,谥号忠懿王。
闽国(909年—94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先后定都于长乐(今福州)、建州(今建瓯)。由王审知建立,909年王审知受封闽王。后唐天成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建都长乐,年号龙启。王延钧称帝后,追谥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945年,南唐趁闽内乱时出兵将其攻灭。
王审知治闽29年间,促进了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政绩卓越,后人誉称“开闽王”。
岩前王氏宗亲祭祖“开闽三王”活动
▍摄影:杨为春 何松云
▍文字:高珍华 李耿源
¥90
2017年《时代三明》
更多精彩——
Hash:56d58ddcc8bfd1ecf1eaf2cf16532218da18ff1f
声明:此文由 三明新周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