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清代以来民居遗垣

2021年文学季刊《豆沙关》第一期封面图片 老县城

豆沙镇清代民居建筑

盐津县豆沙关历史文化名镇起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从秦开五尺道之后,这里就有了集镇雏型,最先住民是僰人、相继汉族(东汉)、哈尼族彝族入住,奠定古镇构架应在唐初设石门县年间,古镇因古道而诞生。盐津的历史文化是由通道文化、移民文化和地缘文化构成的。豆沙关古镇民居建筑和丰厚的文化遗存,是通道文化、移民文化、地缘文化的产物。远古的民居建筑已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失,现存的民居建筑是清代民国共和国时期的,在上世纪末的古镇民居普查中,全镇有民居建筑123间,其中清代时期65间,民国时期16间,共和国时期42间。在清代民居建筑中周世全家的这座民居建筑最具代表性,它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坐落在古街中偏西南临江街面上,其式样古朴,工艺精细,造型美观,大方实用。这是清代八省移民带来的建筑上的凝固音乐和石木艺术的代表作。

普洱箭坝民居建筑

普洱箭坝民居建筑坐落在箭坝古镇上,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钟灵毓秀之地,人杰地灵之乡。其有两条小河流过,一条环绕古镇而成弓形,一条直流古镇而成箭形,故名之箭坝。在古镇四围群山簇拥,两河汇流后从坝中曲线流出,形成一幅天然八卦图。其远代住民详不可考,据史载,乾隆卅六年移民时,贵州之民居住箭坝,修有会馆黑神庙。从清代至民国这里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古镇住民达百余户,生产发展,商贸繁荣,文化发达,人民富裕。其中尤以赵氏家族最为兴旺,清代出了赵廷恺、赵廷献两个举人,民国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1927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赵师孝,台儿庄战役抗日英烈赵师韩。现赵家留存下的碉楼和树有石桅杆的祖墓可窥一斑。这现唯存的几间彭氏民居建筑,古镇昔日的繁荣与沧桑都镌刻在上面,是箭坝的一张名片

花包村梁氏家族祖上古宅第

盐井镇花苞村梁氏家族祖上古宅第,坐落在一处环水护拥的关河西岸半山平台上。宅第坐西南向东北,由三间正屋带两偏两厢房一天井组成,层高一底一楼。它建于清代,距今约三百年历史。整座宅第组合传统,材质优良,构思缜密,做工精细,雕刻精湛,装饰古雅,内涵丰富,功能齐全,是我国江南民居的典型形制,是移民文化落地生根的史据。据主人介绍,初建好时的宅第房柱、板壁、门窗及一切装饰物件都涂上金粉,远近望去金碧辉煌。这上面的金粉保留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收金而刮去,现在只有左厢房的书房板壁的一个雕刻装饰件上,因当年被烟熏黑而留下了金粉色泽,让人可一斑而窥全豹。这座古宅第在我县境内留存的古民居中是绝无仅有的,周边邻县也尚无殊闻。更为难得的是在那四围山水护卫下,蓝天白云映照中,一枝独秀,熠熠生辉,富丽堂皇,相得益彰,它是一座风水绝佳,胜景独占的豪宅门第。虽然年久失修,些许淡凉,但仍不失当天风貌,置身于此,有感于梁氏祖上当年积金累玉之富,雅趣鉴赏之兴,从而留下深深的触动与叹服。

民居槽门建筑风格

盐津清代八省移民入住后,因地势所限散居而不成寨,为防抢窃,富裕人家的民居建筑风格多是外修围墙槽门,内建三间或五间一字式,三间正房套两厢房三合头式,四合院式和碉楼房屋。这些清代、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多已废弃不用,成为残垣断壁,但它却是这一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与特色的实物证据,其中槽门尤为气派。今收入的普洱箭坝万氏、彭氏,串丝下营盘三座槽门,是盐津槽门建筑文化的代表作。石质槽门有六大要件,一是两个门墩,长方体,外方内圆,装以纹饰;二是门坎,带半弧形,外弧内直,卡于门礅间;三是两条石门枋,树于门礅上,刊刻楹联;四是门枋上面左右各一短条门梁石,外连围墙,内压门枋而又造形;五是一条通石门梁,压定小门梁,连接围墙使门牢固,上刊刻联额,也有拱成孤形的;六是内装木质门,上闩上环,构成气派,牢固、美观、实用的槽门风格,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居碉楼建筑风格

碉楼又叫印子,因是一个正方体如一枚印章而得名。碉楼的功能是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盐津地势无法建村寨聚居,民居建筑散布山上、坪坝、河渠、田畴、山峦翠微之间,构成山水画卷之美,成为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起伏地带的一种民居独特建筑风格。因散居,清代民国时期的匪患兵灾侵扰较多,人们建筑碉楼而防御。碉楼有高有低,高则七层,低则三层。建材,有的用规格条石砌成,有的用毛石砌成,顶上造形盖瓦,内设瞭望窗,炮口、枪眼,有侵犯者方便自卫还击。全县过去碉楼很多,由于失去功能,居住不便或自然灾害而早废。今选录的五座碉楼,从式样到质量都颇具代表性,里面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他们是盐津清代民国时期碉楼的代表杰作。

柿子镇水银村椅子社严氏碉楼,建于清末光绪年间。碉楼层高三楼一顶,用规格砂石砌成,每层设有瞭望窗和枪眼,顶为人字形水面,盖青瓦,特别是碉门用细錾路条石砌成,十分大气和牢固。整座碉楼矗立在柿子上街的河对岸半山坪台上,象一位威武彪悍,不可撼动的猛士,守护严氏家族的百年基业和叙述着已过的春秋往事。

柿子镇中坪村张家沟张氏碉楼

柿子镇中坪村下白岩张氏碉楼,建于清末民初。碉楼坐落在张家沟小河边的三合头院落的左角上,门对右厢房,中间是天井坝子,护卫着这座院子。楼用规格角石和片石砌成,层高三楼一顶。这座碉楼的特点在屋顶,先在屋顶墙四面架檩盖瓦,再从檩上立四柱上顶架梁四面盖瓦,形成错落的两层瓦水屋面,下大上小,屋顶瓦面与墙沿瓦面间四方设窗,这样既增加美感,又便于观望、采光、通风。形似一位维吾尔族汉子,头上戴了一顶小花帽,举目在向柿子街上瞭望,期盼家人归来似的,为这个院落增加了几分人文情趣。

普洱镇串丝村老营盘吴氏碉楼建于民国初年,坐落在串丝河岸边坪台上。碉楼层高三楼一顶,一二层用规格条石砌成,三层以上用规格角石和片石砌成,每层设有窗口和枪眼,人字形瓦水,上部片石墙抿糊石灰,下部条石墙用石灰勾缝,屹于一个大院落内。站在三楼俯瞰四方,有高屋建瓴之势,对来犯者有极大的威慑作用。

普洱箭坝村街子赵氏碉楼,建于民国年间,碉楼层高三楼一顶,用青砂条石砌成,碉门为上圆下方的卷洞门,每楼设有瞭望窗口和枪眼,屋顶人字形瓦水面,屋梁做有屋脊,四角有翘水,碉楼后面设有走廊,使其不仅限于防御功能,平时有观光和纳凉的作用。这座碉楼是盐津最早的共产党员赵师孝,台儿庄抗日英烈赵师韩的故居。它不仅是古建筑碉楼,而且是革命人物、抗日英烈的历史文物,应加以保护。

兴隆兴隆村中坝朱氏碉楼,碉楼座落在一个四合院侧面,层高原有七层,屋顶人字形瓦水面,现尚存有六层,屋面拆除,彻底废弃。四合院已被拆除,只剩下了一个天井和几段残存围墙。这座碉楼除了与其它碉楼相同的功能外,具有防御工事个性。一是屋基高出地面两米以上设门,基地是一个高出地面的坚固整体,超出一般人高,接近也无法进入或进行破坏;二是墙体下厚上薄,逐层递减,一二层墙厚1.5米至1.3米,三至六层厚0.5米,在当时的进攻武器都无济于事;三是碉楼用料十分规整,外形垂直,内墙减薄层面留在楼面,每层垂直,没有上宽下窄的视角感;四是整座碉楼用料考究,结体严密,工艺精细,气势雄伟,独出心裁,别居一格。为研究我县的碉楼建筑文化增添了新的结构模式和适用功能水准,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知识史料,应加以保护,以上碉楼均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盐津县融媒体中心 盐津县文联 唐永贤

编辑发布:西部移动传媒

Hash:529c67ab1728d22d1544943cb9a99b56169d4343

声明:此文由 西部移动传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