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地名故事之十六  仁义井村的守望

汝南县三桥镇臻头河村,距离县城九公里。臻头河村有一个毗邻古车马道的自然村,叫“仁义井村”。村子不大,有三四十户人家。仁义井村的村名得益于村东头的那口“仁义井”。

“仁义井”的井壁由大青砖砌成圆形,直径有一米多。水面离井口约两米,井水一年四季纯净甘冽。古代常在井口备一个系着麻绳的瓦罐,方便路人饮水解渴,不远处的两棵大柳树下还有石条石凳。供南来北往的行人歇息。

说起“仁义井”的来历,村民们如数家珍,兴奋的表情洋溢着自豪和骄傲。传说是当年王莽撵刘秀时,烈日炎炎,人困马乏,刘秀实在走不动了。突然间,看见马的前蹄蹬出了一个泉眼,泉水汩汩往上蹿。刘秀喝后浑身是劲,神清气爽,后跃马扬鞭,躲过了追兵。刘秀登基后,感念泉眼的救命之恩,就派人到泉眼处修一眼井,赐名“仁义井”。

这个传说给“仁义井”罩上了神秘的光环。“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在中原大地流传甚多,比如汝南县东官庄镇的“马蹄湖”、河南林州市的“马刨泉”以及内乡县宜阳县孟津县等地的“扳倒井”等等,其故事的核心都是:万物助刘秀,王莽空徒劳。这些传说表达的是百姓最纯朴的情怀,那就是期望和爱戴圣君明主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据悉“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在2007年4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炊烟袅袅岁月悠,晨昏交替日月长。“仁义井”的神秘来历让人会心一笑,“仁义井”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话说东汉时期那年夏日,少年郭林宗(山西人)千里迢迢到汝南访黄叔度,酷暑难耐,路过这口井时取水解渴,未曾想黄叔度也游学归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两位贤士就这样邂逅井边,一路说说笑笑回了慎阳(今正阳县)黄叔度家。二日后,复到井处,又以水代酒话别。这两位名士于井边巧遇又道别的趣事,一时成为美谈。同时也让这口老井声名鹊起。后人又在井旁立一石碑,上书“仁义井”三个大字,另刻小字一行:“东汉郭林宗义访黄叔度处”。

千百年来,黄叔度和郭林宗巧遇的仁义井,成了后人景仰的胜地,亦留下了很多高雅隽永的诗词。“仁义井”里包含的“仁、义”二字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儒家五常”。“仁义井”旁的村落也顺理成章地被唤作“仁义井村”。人们为何怀念黄叔度和郭林宗呢?仁义井无语,仁义井村的村民们的脸上似乎潜伏着答案。

黄宪(109~156)字叔度,号征君。汝南慎阳(今正阳县)人,出身贫寒农家,父为牛医。自幼勤学好读,精研儒学,见解独到,很有名气。被选拔为孝廉,奈何世道浑浊,拒绝入仕,居家过着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生活。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汝南安城人)常说:“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意思是说:我有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鄙视、吝悭的念头就会在心里萌发。戴良(今正阳人)才高傲慢,见到黄宪后回家,怅然似有所失。他的母亲问他:“你是从牛医的儿子那里回来吧?”戴良回答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所谓良之师也”。所以后世就把出身微贱而有声望的人雅称“牛医儿”。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曾经慕名赴慎阳书“汉黄叔度墓”碑五字(今字碑尚存)。清代汝阳知县王元梅在《汝阳怀古》写道:“言论丰裁世所宗,波澄千顷度春容。徵君自是真儒者,莫以牛医笑乃翁。”

另一位贤士郭泰(128年~169年),字林宗。太原介休县(今山西省介休市)人,人称“有道先生”,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与平舆许劭并称“许郭”,位居“八顾”(指能以德行引导人的八个名士)之首。名士范滂评价他说:“隐居像介之推一样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像柳下惠一样,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天子不得以他为臣,诸侯不得以他为友。其他,我就不得而知了。”郭泰闭门教授门生,他的学生数以千计。郭泰去世后,有近万人“负笈荷担弥路,柴车苇装塞涂”前去送葬。名士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撰写碑文后说:“我作的碑铭有很多,都有些感到惭愧,只有作郭有道的碑没有愧色”。

仁义井村的村民世世代代守望着“仁义井”,也守望着和顺善良的仁爱正义,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锦(井)上添花,让“仁义”二字在世人心中生根发芽,光耀千古。

(文/李雪阳 图/孔涛 王虹 )

Hash:d5077c40f927a0b2274db845b84c963c0d0fc561

声明:此文由 凤凰天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