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的八大清真寺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邢台市有回族人1.5万,约占全市人口的0.2%,是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占河北省回族人口的2.7%。邢台市区、威县、临西县是邢台回族人口最多的三个地区,约占全市回族人口的90%以上。下列八大清真寺是邢台市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为清真寺的代表。其中八里圈清真寺被列为河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街清真寺、马市街清真寺、洪官营清真寺、殷庄清真寺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街清真寺始建于元代,是邢台市创建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邢台地区伊斯兰教协会会址设于此。
一、邢台清真寺
二、车站街清真寺
三、马市街清真寺
四、靛市街清真寺
五、黄街清真寺
六、八里圈清真寺
七、殷庄清真寺
八、洪官营清真寺
一、邢台清真寺
邢台清真寺亦称邢台市清真西寺。始建于1923年。1958年至“文革”期间被关闭,部分建筑被毁。1992年迁现址,重建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的寺院。占地3.3亩,建筑面积12O0平方米。礼拜大殿呈方形,正面采用晶莹汉白玉做成多回心的复叶彩卷,上刻经文,精致简洁。整个大殿独特之处是装修简洁,色调明快,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顶层有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顶,顶上均置宝瓶装饰,正中心最高处有月形灯。中间大穹顶象征“先知”穆罕默德,四角的小穹顶象征伊斯兰教的四大教法学派。该寺重建以来,吸引不少国内外游人,成为当地穆斯林举行会礼的重要场所。现有教民1700户,共710O人,其中学董4人,阿訇1人,满拉4人、寺内有阿拉伯文经典15部。
二、车站街清真寺
邢台市车站清真寺,座落于城区西关火车站附近,又称西寺。其周围有车站街、大通街、煤市街、铁工街、西关街、西门里街等街巷回族穆扩林聚居,多姓杨、王、张、何、马、丹、郭等,称“西坊高目”。原籍多为大名、邱县人。1903年京汉铁路通车后,从大名、邱县等地流离至此,大多数是以做装卸工、搬运工或小商饭谋生的贫苦劳动人民。原宗教活动也在北寺,但因生活在底层,又是“外乡人”,颇受歧视,故互助互济,大家募捐,于1923年修建起西寺。该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寺门侧呈张翼形照壁,门楼上建有凸地形云头女儿墙,中置新月装饰。建筑风格同当地其他清真寺不同。过去在火车站上即望见新月标志,方便过往的穆斯林旅客。礼拜殿是三大间起脊瓦房,讲堂和沐浴室为平房。1958年后,该寺关闭。逐渐被车站回民饭店的职工做为住房,近因扩建车站广场,在拆迁范围。市政府妥善安置了其中的住户,在桥西区规划了同样面积的土地,并划拨了拆迁补助费建起现在的冶金路清真寺。
三、马市街清真寺
马市街清真寺位于邢台市南关南部,并与北寺相对,故又称南寺。该寺周围马市街、南头村、楼下道村、羊市街、羊市道、牛市街等街巷村落聚居着丁、马、白、王、吴等姓回族穆斯林,称为“南坊高目”。
马市街清真寺南寺始建年代为清朝初年。马市街清真寺在礼拜殿顶椽上有“清光绪三十年重修”字样。 1981年该寺被关闭,街道曾在寺内办合线厂,后迁出。“文革”中该寺遭到极大破坏,寺内建筑残破不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认真地落实,该寺经全面整修翻盖,经批准于1981年重新开放。如今面貌焕然一新。
马市街清真寺占地面积700平方米,主建筑礼拜殿为三开间,前有古棚。正殿之前北侧为讲堂,南为沐浴室,东向临街有门楼。马市街清真寺原建筑均为起脊瓦屋,院内遍植古槐花木,精巧清幽。寺产原有耕地出租,土改后有房租收入维持从后,积极开展“以寺养寺”活动,经济尚充裕。
四、靛市街清真寺
邢台市靛市街清真寺,座落在旧城南关靛市街,因居南关北部,又称北寺。附近靛市街、靛市水坑、北大街、东大街、花市街、城内府前街、南学街、卫衙街竿地回族穆斯林聚居该寺周围,被称为“北坊高目”。该坊回民多为王、高、陈、郑、刘、石等姓。其中有的旧时代为下层官史,或商人、医生等,但小商小贩等城市平民仍居多数。北寺是邢台市最古老雄伟的清真寺,始建于元初,周围回族群众反映在寺内曾有元代碑刻,可惜的是该碑在“文革”中被毁。该寺经过历代重修,最后一次是清朝光绪初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有门楼、南北讲堂、沐浴室,礼拜殿和古棚等,均是宫殿式歇山顶,高瓴飞檐、雕花门窗,内部装饰则为伊斯兰文化传统。1958年宗教改革后,该寺为市政府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一所清真寺。“文革”时被拆掉,在原址修建了靛市街小学。
五、黄街清真寺
位于邢台市威县黄街村,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由知州王伯大到任时携黄姓阿訇所创建。历代多有重修续建。建筑总面积570平方米,礼拜殿由前、中、后3殿组成,气势宏伟。配有讲堂、沐浴室、大门、二门,呈元末明初建筑风格。殿内原有“清真正教”、“圣教惟真”、“清真无二”等金匾高悬,后毁于“文革”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修复,对外开放。2010年在马凯马阿訇的带领下大殿重新修建。寺院以大殿为主体,配以南北厢房、经学堂,自成体系,主次分明。院内遍植奇松异花,显得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现有教民数千人人,均系回族。学董3人,阿訇1人。邢台地区伊斯兰教协会会址设于此。
六、八里圈清真寺
八里圈清真寺是冀东、鲁西一带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临西县东枣园乡八里圈村西部。东西、南北长阔各57.75米,面积3305平方米。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中殿建于嘉靖年间,清道光年间增建抱厦,清代末年增建后大殿。寺内建筑坐西朝东。自东往西依次分布如下:寺门、古棚出厦、前大殿、后殿、拱窑式殿。原占地规模较大,后被民房所占,现南北、东西各长57.50米,面积3305平方米。主建筑西大殿面积360余平方米,四周建有南北讲堂及对厅、沐浴室共计二十一间。后大殿斗拱木结构及大殿两侧的雕刻刻工精湛。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艺术和宗教历史、大运河史宝贵实物资料。
七、殷庄清真寺
殷庄清真寺位于殷庄村西,历经400余年,保存完好。传说,明清时期,京城修筑皇宫的砖瓦、木料在临清集结,由此装船运往京城。临清的回族与主管物资的官员交往甚密,截留了一部分砖瓦、木料,修建起殷庄清真寺。殷庄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融中国古典建筑与阿拉伯建筑于一体,该寺由大殿、讲堂、水房、门楼四部分组成。大殿为宫殿式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殿顶为木质榫(sǔn)扣结构,呈两脊拱六角型。顶面蓝色雕瓦相衬,清雅美观。顶脊高1米有余,殿顶饰琉璃瓦,上置兽头,昴首相向。殿内置4根立柱,把殿宇分为前殿、后殿两部分。地面铺有木质地樘板。门楣挂有“清真寺”金字匾额。西面有讲堂4间。南面有水房5间。东南角为门楼,门楼两边有石狮一对,威武雄壮。横匾上书“清真寺”三个大字,结构稳健。载为“民国二十三年重修”。沙梦弼訇(hōng)曾驻此寺。沙梦弼,1946年,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建国后,任全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中阿友协副会长,曾随周恩来总理出访西亚各国。
八、洪官营清真寺
临西县洪官营清真寺,位于老官寨乡东南二里多的洪官营清。据《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载,洪官营寺,系山东临清回族洪氏家族捐银所建,“始建于清咸丰年。阿衡为张锡英。大殿足容二百人。讲堂、浴室均齐整。至膳费、薪金,亦如殷庄制度。户口四百三十户,人口九百八十人。学生二人。”由于年代久远,古寺不存。改革开放后,村里决定重修清真寺,1981年动工,1983年7月修缮竣工。重修后的清真寺,寺院内长方形,东西长60米,南北宽27米,面积1620平方米,分正院和外跨院两部分。正院由望月亭、大殿、古棚、平台等组成的建筑群体,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而又紧凑严谨,浑然一体,寺院虽不大,但庄重肃穆、古朴精致。礼拜大殿和前边的穹形古棚相连,同建在一个1米高的平台之上,敬山顶,高6米,面积20O平方米,左右山墙都有角门,既可采光,又是通道。角门上的雨檐全是精美的透雕石刻,殿脊兽头、瓦口都是砖雕精品。望月楼建在大殿后顶之上,高出2米。望月楼内部结构,不像通常的木框托架,而是用百十根两米长的方椽,以螺旋形密排别插而形成顶架,不用一个木楔或铁钉,却坚固异常,是建筑力学和美学的巧妙统一。
Hash:9aa98360d5fef327b8875b0d80e43c7dc0e3f192
声明:此文由 丹枫飞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