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大丁祠堂等四处最新入选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链接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博士辈出的大丁村奥秘篇

【邓教之窗】走进大丁博士村实拍

【邓教之窗】大丁丁氏祠堂实拍+河南邓州现“博士村” 连出20个博士、23个硕士

【邓教之窗】昔日大丁村博士辈出,只因该村有一所远近闻名豫斌中学;今日大丁村,范仲淹公学拔地而起,蓬勃向上将成为新时代精英的摇篮。

最新!邓州4处古建筑入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附介绍)

穰原之声2021-12-25 21:48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

通  知

2021年12月24日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政府核定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351处(见附件1),其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5处,石窟寺及石刻9处,古建筑128处,古遗址78处,古墓葬21处;另有与现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5处(见附件2),现予公布。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17日

01

汲滩山陕会馆

明清时期,邓州经济活跃,在邓州兴建的会馆有15处之多,在这些会馆中,以汲滩的“陕山会馆”最讲究。会馆内有大殿、拜殿、戏楼、钟楼、鼓楼春秋楼及石牌坊等,气势雄伟,巍巍壮观。汲滩镇紧靠湍河,又是赵河入湍处,且东边与新野的上庄、王集乡毗邻。全镇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湍河自西由后湾入境,赵河自北由李洼入境,至后湾汇入湍河,东流折向南,过刁堤入新野县境。在清代湍河水深,汲滩镇是邓州水路货运的集散地,非常繁华,有“小汉口”之美誉。因此,陕山会馆当时经济是很活跃的,有大批商贾集此地。

现存的陕山会馆,中线上有卷棚三间,大殿三间。大殿两侧各有陪房两间,构成一个整体,全系砖瓦结构。主房全出前、后檐,歇山式。卷棚进深8.7米,长11.6米,高7米;前有月台,月台高0.5米,宽4米,长9.5米;大殿进深11.6米,高8米,陪房进深6.5米,长7.2米,高5米。卷棚与大殿间有近2米的间隔,房檐相接,显得紧凑,建筑高大雄伟,结构严整,保护较好。

02

唐王四桥

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载,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将其第二十三子朱槿封为唐王,当年在南阳城内通育街南阳卫指挥使司建唐王府,有宫室800余间,府后用太湖异石筑假山一座,即今南阳市内所存王府山。明嘉靖四十二年,唐王朱槿后裔唐顺王朱宙永西去淅川香严寺拜佛,一路车马难行,便在沿途建筑石桥,其中在邓州境内建四座桥,即邓州穰东镇九龙桥、白牛乡阜民桥、文渠乡得子桥、九龙普济桥。据说每座桥上都有帝王才能用的龙头,是难得一见的、保存下来基本完整的帝王系列御用石桥。

▲四座唐王桥的分布

九龙桥位于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穰东高级中学西200米处,东西横贯护城河(原淇河)之上,为单孔大拱券桥,下部用圆形石头堆砌,上部用青石,清代重新用青砖砌筑,桥面有石制栏杆,桥长20米,宽5米,高5.5米,因桥身原镶有九个龙头,故名“九龙桥”。现桥面缺石,栏杆多毁,有的石头已朽,七个龙头仍存。九龙桥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阜民桥位于白牛镇白西村街上的严陵河故道上,该桥桥身由青石砌成,长45米,宽8米,高10米,为三孔拱形石桥,桥身正南北各有一龙头。现桥面石板缺损,栏杆尽毁,护坡部分塌陷,成了一座险桥。

得子桥横贯在得子河上,东西长15米,南北宽6米,高4.4米,单孔拱桥式青石筑桥。据《明史·诸王列传》载,唐顺王朱宙永西去香严寺,文渠镇段营村得子桥自然村西的得子桥途中丁妃娘娘在此拜佛求子,后生一子即唐端王朱硕璜。此桥因故取名为“得子桥”。

普济桥位于九龙镇半店街西刁河上(也叫唐王桥)。1972年12月在南阳的主持下厚坡、九重划归淅川,邓州市和淅川县以此桥为界。该桥长33米,宽12米,高3米,9孔,全部由青石砌成。桥身结构严谨。桥面较好,但栏杆全无,龙头丢失,河里条石比比皆是,桥西北边护坡青石滑落。这座桥的所在地,曾称古塘原,是1500年前南北朝北魏皇帝孝文帝的驾崩之地。

03

大丁祠堂

丁氏宗祠历史悠久,在邓州湍河北岸大丁的村子中央,两棵直径各一米多的古柏苍翠欲滴,遮天蔽日。古柏旁边就是邓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500多年历史的丁氏祠堂。大丁村从明朝以来先后出知州以上官员50余人,举人1人,拔贡、岁贡等36人,廪生、增生等321人。近代以来,该村出了20个博士、23个硕士、90多个大学生,在当地被称为“博士村”。

04

邓州清真西寺

西清真寺,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团结西路(小西关)南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年间),原有房屋28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另有石碑8通,木制匾额21块,明未遭兵焚,清道光四年重修。

西清真寺,几经沧桑,现有礼拜堂、望月楼和卷栅9间,据民国十七年(1939年)重修望月楼时邑庠生马昂所撰《重修望月楼碑记》载,此楼系掌教麻兴义(实为“龙”)于道光年间募集款项重修,尚无考据。西清真寺,1946年前后,国民党将领白崇禧,得知部下兵士有扰乱寺内秩序的行为,立即写块令牌:“国军不能入寺内”,保存至50年代末。

....................来源:网络汇总.................

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文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为读者了解更多信息,如有不妥之处,请您第一时间告知我们,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点亮

为邓州教育加油 ↓ ↓

一路同行,芬芳与共!

Hash:1076a2c421d897e32c9252ab1a2c8112ca878b42

声明:此文由 每日一个教师说话技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