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庄河青堆子
每一次旅行,都与你同在
青堆之美,美于古,美于朴,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唐朝之前,青堆被叫做青口。由于那里从海上看去是一片迷蒙的青色,有如一个巨大的青色石碓,因而在唐朝贞观年间,青口被改叫为青堆。
清朝康熙年间,青堆镇达到了繁华的鼎盛时期。当时青堆不仅有近百家的手工业作坊,而且钱庄、当铺、药店等商铺生意,也在交错的人流中格外红火。
古镇青堆,宛似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浪花绽放的黄海之滨,西部依托于大连,东边毗邻于丹东,距新兴的海滨城市庄河仅三十公里之遥,被划为大连东部的中心重镇。境内人烟阜盛,气候宜人,物产丰饶,交通便捷酣畅,民风淳朴,政通人和,极尽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
行走在青堆古老的街巷,两边的石墙和脚下的石阶路,青砖垒砌且装饰朴素,默默书写着青堆的沧桑。青堆古镇现今所存的具有清、民国老式古建筑,其规模、数量、面貌完整程度在整个辽南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
青堆镇具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保存完好,老街内有普化寺、清真寺、基督教等庙宇,有建于明代和清代的民居,每逢农历4月18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都会齐聚老街内赶庙会,好不热闹。
这里的庙会,是指天后宫庙会。
青堆子天后宫是乾隆末期修建的,至1987年改为普化寺。
普化寺:根据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庄河县志》记载:清咸丰三年《青口普化寺重修碑》:自古寺刹之设,有创必有因。创者难,因者亦诚不易...自金元以来已有故址..明正德年间,自地掘铜鼓一面,上有铸词云:是寺之建,肇自元至正三年,地名三林,寺名普善...乾隆二十六年,僧行缘托钵至此,废者修之,缺者补之...
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二年(1852年)、1921年重修。
天后宫庙建成后,住寺修行为比丘尼。至香火旺盛后,比丘尼欲扩建天后宫,将天后宫庙东侧约二十米的普化寺纳为其中,并使用创建年代最早的普化寺冠名,所以天后宫对外更名为普化寺,但天后宫内仍按旧称。
普化寺是佛教寺庙、天后宫供奉的是海神娘娘,再加上旁边又有城隍庙、玉皇殿、火神庙等建筑,反应是当时多神祗信仰的风俗。
青堆镇目前共发现4处文化遗址,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大架地文化遗址1处,座落在三和村西北架地山顶;青铜时代遗址3处,分别在三和村西山、孔家村偏脸地和高岭中学西山。
全镇拥有海岸线23.6公里,浅海面积25.4平方公里,滩涂11500亩,虾圈 98个,专业海洋捕捞船300多条。渔业包括渔业生产和渔业旅游,生产包括水产养殖和海上捕捞。水产养殖主要以海蜇、海参、杂色蛤为主。旅游包括傍海的滨海公路,乘船海上兜风、垂钓,品尝新鲜的渔家饭菜等。
在青堆古街看青砖黛瓦、翘脊硬山式建筑,恍若回到了明清时代。
当年沿街鳞次栉比的商铺,后面的住宅及仓库、加工厂,历经岁月变更交替,仍是旧影留痕。
青堆
有时在喧闹的城市待久了,总想找个安静的古镇住上几天,哪怕只是短暂的逃离,也是极好。
只闻佛音,不谈悲喜。远离城市纷扰,安静地生活一段日子。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底蕴,因为有历史的沉淀,青堆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在历史云烟的熏染下显得愈发厚重。
青堆的美,远不止这些古街、庙宇,千万种风情,只有走进才能体会得到。
愿你能在这古镇里,寻一隅安宁,消去眉间的忧愁,让生活开出繁花朵朵。
---------
图片来源网络
Hash:8eb0b9b8539e136c604dc6bd719fa26ca663126f
声明:此文由 大连市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