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新乡•历史事件之汲冢竹书出土

1993年版《卫辉市志·大事记》: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出土先秦竹简数十车。后整理出《汲冢书》又称《竹书纪年》。

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一说太康二年),汲郡(今卫辉市)人不准趁着夜色偷偷掘开了位于今卫辉市娘娘庙村南约200米处的魏襄王(一说魏安釐王)墓。墓穴被打开后,由于墓中漆黑,不便寻找随葬品,不准顺手从墓中摸了一把竹片点着用来照明,结果发现墓穴里有大量的竹简。不准将值钱的宝物洗掠一空,把对他来说毫无用处的竹简置之不理,弃之而去。

村民们看到被打开的古墓和散落的竹简,便立刻告知了官府。官府得到消息后,前来清理墓葬,得到竹简数十车,这些竹简皆以古文(比当时通用的文字还要古的战国文字,或说“蝌蚪文”,或说“古文”,或说“小篆”,不一而足)写成。

汲冢出土竹简之后,西晋朝廷极为重视,把这批竹简由汲郡运到京师洛阳,晋武帝命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荀勖、和峤等人对残简进行初次整理,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晋惠帝时期,秘书丞卫恒奉命考证竹简,但是八王夺位、永嘉之乱爆发,卫恒工作尚未完成便在政治斗争中遇害。此后,其好友佐著作郎束晳接替卫恒继续考证工作。经学者们20余年的整理考证,最终写定先秦古书十余种,共七十五篇,因竹简是在汲郡墓冢里发现的,故被称为《汲冢书》。其中最重要的是魏人所撰史书《纪年》十三篇(有学者校正为十二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人称《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编年体著作,史学界把《竹书纪年》与甲骨文敦煌藏经洞、孔壁藏书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

Hash:a5499bd29e3de2f0add812edd84c7b7ae0b9763a

声明:此文由 史志新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