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昔日繁华 铸就文化传奇丨滑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笔

再现昔日繁华 铸就文化传奇

——滑县运河文化带建设走笔

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王国鸿

大运河滑县段,让九月秋色渲染出一帧丰美画面,在金黄的脉络里,几声清脆的鸟鸣,和着树叶的击掌吟诵,更谱写一曲唯美绝唱。

“昔日运河帆樯如林,不仅兴隆了一个水陆码头道口镇,也泽被了两岸农业,缔造了丰厚独特的运河文化。传承千百年的绝色美味儿、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成了在外滑州人的乡情里不能割离的情怀……”9月5日,来自郑州的滑县籍诗人丁子,徜徉在美丽的大运河畔,感慨万千。

曾经的辉煌水运

大运河滑县段属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个重要点段,持续通航约1800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通道,对于文化交流、政治统一、经济往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河而兴的道口古镇明清至20世纪70年代,商贾云集,贸易繁盛,被誉为“小天津”。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融渗透,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孕育了丰厚独特的运河文化:古老稀有的戏曲剧种,丰富多彩的社火庙会,别具匠心的传统手工技艺,浓郁的民俗风情、饮食文化……

但随着现代化铁路、公路的不断拓展,传统的水运方式日益走向衰败。20世纪70年代,卫河舟楫繁忙、人声鼎沸的繁盛逐渐消歇,道口古镇老街的商号、店铺日渐关张,老街居民纷纷迁往县城新区。

历史照进现实

“漫步于深藏巨大历史信息与民族文化奇妙代码的运河岸上,赏着沿河景色,心里特别美。”生于运河岸、长于运河岸的道口古镇知名画家韩自立自豪地说。

流经道口古镇8.24公里的悠悠卫河,诉说着昔日的繁盛;9座石砌的古码头仿佛还在等待船只的靠岸;3000多米长的古城墙蜿蜒耸立,静静地守护着运河。古河道、古码头、古城墙、古庙宇、古商号、古民居等丰富的遗存唤起无数人对生活的无限爱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渴盼。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获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荣登《世界遗产名录》,滑县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光荣拥有者和守卫者。

运河流淌新梦想

近年,滑县抢抓战略机遇,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着力续写千年运河的壮美篇章,形成了以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为切入点,运河生态带及黄河故道生态带主次串联,全县文化历史符号统筹协调开发保护的发展格局。

2017年11月和2019年6月,“运河·城镇”保护与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滑县)论坛、第五届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先后在滑县成功举办。国内外多名专家学者纷纷支招,围绕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发展重兴如何实现等核心议题建言献策。

滑县运河遗产管理处主任刘守轶介绍,该县将科学合理保护利用运河、促进运河与城市和谐发展、推进运河人文与生态保护、有效实现文化与民生的无缝对接作为永恒目标,谋划县域全面发展,整合梳理区域相关资源,将文化、生态等资源相结合,建设大运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整体形成“一核引领,主次串联”的空间结构,推动“文化滑县”“生态滑县”“诗意滑县”高质量发展。

该县以大运河、道口古镇为支撑,构建以“古运河-古镇”为主题的保护展示体系;以黄河故道、瓠子堤遗存为核心,展现“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的古渡雄风;加强瓦岗军点将台遗址展示,弘扬隋唐忠义情怀;以顺北街整治改造为重点,形成“一街一繁华、一巷一故事、一院一清幽”的道口胡同印象;以百工坊为核心,开启“指尖非遗”的文化创意之旅;以道清铁路文化园、古船文化园为片区引爆点,带动全面建设;以森林公园片区为核心,展现“繁花似锦、绿肥红瘦”的都市森林品牌……建设“文化滑县”。

该县强化23条河流水系治理,构筑3条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带及运河生态保护带,加强农田平原生态涵养区建设,深化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建设“生态滑县”。

该县开发古镇风韵、全民健身、诗意田园3条精品游览线路。一是古镇风韵游览线路,观城墙揽秀、游水旱码头、逛长街灯影、品古镇幽韵。二是全民健身游览线路,举办古镇半马、森林全马、自行骑游等项目。三是诗意田园游览线路,开发“运河+乡村”旅游新业态,开展风吹麦浪、荷塘月色、田园牧歌、桃李春风等诗意田园特色乡村项目,建设“诗意滑县”。

“目前已建成了道口古镇街道景观提升、滑县西纸厂再生改造一期等项目,道口古镇新建停车场及道路改建、森林公园、一系列生态涵养等项目正在实施,西纸厂再生改造二期、大运河百工聚落文化园一期、大运河宋船文化园、宣房宫遗址传承保护利用等项目正在谋划。”该县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李俊说。

如今的运河,虽无“月拥层城万堞开,天垂极浦片帆来”的繁华万千,然已水清岸绿、古雅怡人。古镇又以独有的魅力与光辉始流布人间,原来的外迁居民也陆续回迁,运河岸边变得门庭若市、游人如织。

“黄河、运河孕育了滑州大地的壮美厚重。我们要把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融合推进,续写黄河故道农本担当,绘筑田园运河多彩画卷,在鸟语花香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使文化与技艺相辉映、传统和簇新互融合、豪放与柔情同具有、前史与今日共昌盛,让遗风雅韵彰显品位滑县。”该县有关领导说。

编辑/田启青 实习生/陶兆航

Hash:acba7f2fba9fc89d7255f6fea925d473d4fa865e

声明:此文由 安阳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