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故里,在阿坝!

大禹故里

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千百年来阿坝州这片灵山秀水孕育出汉、藏、羌民族众多的优秀人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人物就是先贤大禹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都被当作一个传说流传在阿坝州的汶川县等地

大禹是谁?是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创始人是羌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

大禹故里在哪里?在阿坝州!在汶川

NO . 1[ 从神话到史实 ]

岷江上游古称神禹之邦,汶川称作神禹之乡。

《史记·六国表》中记载“禹兴于西羌”。汉代《蜀王本纪》中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唐代《括地志》中说:“石纽山在汶川县治西七十三里”。

无论是历史资料、还是当代研究,都充分说明大禹故里就在西羌,汶川就在西羌地域。

在禹横空出世之前,岷江文明早已经走过了两千余年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江源文明在此孕育、成熟,并且由此成为蜀文化的发祥地。

走进汶川,就是走进岷江上游这块神奇的土地。在中国,大禹不仅是华夏民族的治水英雄,更是定鼎九州的开国圣君。

如今,汶川县内依旧保存有很多关于大禹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优美生动的神话传说

他治水东迁,经过13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率众疏浚九河,“精一执中,二帝授其道,地平天成”,“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做了禹帝,世称禹王或大禹王。

他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划九州,铸九鼎,第一次确立了君主世袭的政治制度。

汶川作为其生命与事业的渊源,留存着广为传唱的动人事迹。其出生地——石纽山之刳儿坪,因之更加熠熠生辉。

NO . 2[ 大禹生于汶川 ]

汶川绵虒镇的七盘山下有一座石纽山,山中有一处凹进的坳地,是远古的一个露天接生地,人称“刳儿坪”。

刳儿坪

天为罗帐,地当产床,大禹就是在这里呱呱坠地,又义无反顾地反哺汶川,成为岷江河谷开疆拓土的羌族先民始祖和中华民族的万事祖先。

石纽山

在今飞沙关处的悬崖峭壁上,“石纽山”三个大字石刻十分醒目,传为唐李太白隐栖岷山南麓期间所题,字大盈尺,笔力遒劲、浑古,诗仙雄风犹存。

禹穴

位于周王庙址左上角50余米处,禹深丈余宽五尺,可纳八九人栖身。洞穴之岩石上镌刻有“禹迹”二字。字大见方米余。悠悠岁月,漫漫春秋

禹王庙

位于石纽山半山腰上,残垣断壁遗址尚存。据当地羌民讲,禹王庙(古庙)占地数亩,石木结构。庙宇虽朴实无华,但香火兴盛。清时被焚,其后修复,为三楹两进。前殿供大禹,后般供崇伯和圣母。布局严谨,气势古朴,给人以肃穆森严之感。

圣母塔

在绵虒飞沙关上,由清代黄知县捐俸银修建双镇塔,并镌刻碑文。因塔上的刳儿坪建有圣母祠,双镇塔又被称为圣母塔。目前该塔已经毁损,塔座都已不存在了。

圣母祠

据《石纽山圣母祠碑记》载:“石纽山平衍处有祠叫圣母祠,又叫圣启祠。年久已度。”在圣母祠的墙壁上,有文人题诗:“共传大禹产西羌,明德千秋颂莫忘,江水发源神肇迹,休将石纽比荒唐。”灾后,圣母祠已新建,但其内部没有展陈。

王宫

位于汶川城南绵虒镇政府驻地中街。禹王宫明时修建,占地亩余,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川斗木结构。是专为纪念大禹而修,因设有戏台,故名禹王宫。

涂禹山

位于石纽山对面北侧,是涂山候王的部落。又传禹娶涂山候女之地,故称涂禹山。大禹在涂山结婚之后,过了三天,第四天便辞别娇妻,前往治理水患。

时代车轮滚滚而过

英雄精神永垂不朽

只要你我记得,英雄就不曾远去

共同缅怀,遥寄追思

Hash:f815f0470da10df65cf10ba1b8451d7564a70eaf

声明:此文由 行走四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