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这个神秘的古镇连当地人都不知道这里隐藏着众多谜题

哈喽,艾薇巴蒂!欢迎来到小懂的旅行背包世界,这里有最全的旅游资讯以及旅游景点推荐,喜欢就给小懂“揪”个关注吧,放心不疼!

乐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超棒的美食,有美丽的小姐姐还有震撼的乐山大佛

但是今天懂懂要带你们了解的是连当地人都不晓得的神秘古镇—箭板古镇

箭板古镇位于乐山沐川犍为宜宾三地交界的地方,“神秘”是它的标签。没有历史记录,古老的房屋却又暗示着这个古镇的历史悠久。如今的老街还有人居住,却已失去了昔日繁华。川南民居特色的吊脚楼、青石街的古朴风情,河滩上的千万冰臼,让人忍不住遐想过去的繁华。乍看起来只像是座怡然自乐的小镇,但深入其中细究起来,才发现这里不平凡。

是不是很好奇这个古镇到底是有多“神秘”呢?

古镇历史之谜

据说这是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小镇,镇上的居民世代生活在这里,却说不清祖上的来源。

现在唯一能考证到的是,古镇上保存至今的200多间老屋,大多建于清代,是典型的川西南传统民居风格。还有很多是水打火烧基础上建的木板房。

古镇寺观之谜

这座古镇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历史上曾修建过三宫十一庙这样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尤其是以禹王宫、万寿宫、玉皇宫组成的三宫最有名。

不过这些建筑至今一座完整的都没保留下来。只能在一些人家的后院隐隐约约看到些断壁残垣。三宫十一庙中的“宫”这种建筑,是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或道教专用建筑物,但箭板古镇上三个宫中供的却是明朝服装饰的“菩萨”,而不是皇帝或道教角色。那么在偏远小镇修建这么多寺观,供奉一些特殊的神像,究竟是为何?

古镇壁画之谜

禹王宫东、西墙上各有一幅巨型壁画,大约是2003年前后,东西墙的夹壁被雨水冲倒以后发现的。

壁画的内容是用生硬的线条画出了古镇的地图,没有观赏价值、没有叙述什么故事,更没有留下什么有效信息。这两幅用夹壁掩盖的壁画,究竟想表达些什么?

古镇石柱之谜

在禹王宫遗址正殿上有四根巨型石柱,石料用的是灰白色石英质细沙岩,并非箭板本地青灰色砂岩。

在巨型石柱前面居然修建有“小桥流水”,但是水池排水没有找到地漏。水池四周有大量精美石刻,只是现在被毁的很厉害。这四根石柱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一种图腾还是有其他实用价值?

古镇龙形之谜

修建万寿宫的每一块青砖,上面都印有“万寿宫”字样。如此高的待遇,还有专门烧制的砖块。

万寿宫东墙有一个包间。包间的两道防火墙是做成双龙形状,封建时代,龙这样一种象征是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的,但古镇并没有什么皇帝来这修过行宫啊。

沿河主街之谜

镇上沿河而建的主街,从远处望去也像是一条蜿蜒的龙形。到底只是为了装饰、巧合,还是说这个小镇真的和哪位皇帝有什么关系?

众多民间传言到今天,

凝成一个历史故事,

貌似最为接近的一个版本:

当年张献忠看大势已去,就从成都坐船顺江而下,然后拐入与世几乎隔绝的箭板,在此建造了三宫十一庙等建筑群,用以驻扎卫兵队伍。十六年转战7省抢夺的金银珠宝,藏在了箭板某地下洞穴,由于箭板镇通水路运输,日后已好取用。而3宫建成后不得不杀人灭口(无人的大量空船也许就是这样的提示),张献忠在生命结束前,将宝藏的信息的一部分绘入图中,藏在2层墙体之间,欲将历史真相传递后来人。

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

远离城市喧嚣,

去体验的是历史的沉淀~

码头

历史上的箭板镇,依靠龙溪河发展起水运,加上一脚踏三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当时是附近十多个地区的物资交流转运中心。

鼎盛时期,这里每天有十余只载重在5-6吨的货船在龙溪河上来回穿梭,商贸十分繁荣,有“小香港”之称。

现在这条河上修建了三个水电站,水位再不如当年,加之上游有工程修建,水路早已不通,曾经的繁华已然落幕。

老街

古镇有3条街道:桥东街、桥北街顺河街,其中顺河街是最主要的一条。这条1200米长的青石板古街,在沐川至宜宾的公路还未贯通时,要走足足一个小时。

因为那时街道两边全都是商铺,十分繁荣。一路上人挨人,人挤人,甚至有时候脚都挨不着地,完全是被人流推着走,现在还可以见到场镇入口处许多拴马的小石孔。

现在的箭板,清净了太多,街道上时常空荡荡的。只有逢二、五、八日赶场时,能稍微热闹些。

古树

盛夏时候,骄阳似火,镇上却并不是特别热。那些几人合抱的百年老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把太阳都挡得严严实实。

大概数了数,这里百年古树约有30多棵,其中南华宫内有3棵树都有400多年的树龄了,这简直就是镇上的活化石啊。

吊脚楼

站在码头上,就能看到古镇临河的一面全都是吊脚楼建筑。底层堆放杂物,临街的二层都拿去开店铺,三层则用来居住。

在当时,修建一幢吊脚楼算是个大工程了。这些吊脚楼一般高达30余米,底下是石保坎,上面是木板房。没有水泥砖瓦,却能在常发大水的河畔保存至今,也是厉害。

千古冰臼

这里最古老的不是房子也不是树,而是河滩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冰臼。这是产生于第四纪冰期后期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距今有200多万年了。

每至冬季枯水时节,就能在镇边石板滩上看到数千个形状各异的冰臼石坑,有圆形、弯月形、葫芦形、马蹄形等等,冰臼大的直径超过1米,小的只有鸡蛋大小。

我是小懂,享受出行,小懂将持续为您导航!

(图均出自网络 侵删)

Hash:9abef450abe0fea3b7eb46fb3b16d61d3e494d18

声明:此文由 懂懂旅行日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