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固院城隍古庙沿革及大事记
于都固院城隍古庙沿革及大事记
一、沿革
“雩自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立邑於东溪之阳(即古田坪)。陈永定二年(558年)徙县治於大昌村。(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再徙东溪。唐武德五年(622年),迁复(大)昌村。至贞观五年(631年),始迁今治(今贡江镇),即灌婴旧垒。”(清同治版《雩都县志·城池志》)
“固院城隍庙: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迁县於此,同建。后县迁而庙仍存,乡人至今祀之。”(清同治版《雩都县志·祠庙志》)
“城隍庙:在起元坊高街下。明洪武间,令宋宏建。后相继重修”(清同治版《雩都县志·祠庙志》)。此庙在20世纪50年代初毁。
历史上,于都县同时出现了新老两座城隍庙,这是于都城隍文化发展上特有的、颇具戏剧性的现象。随着岁月流逝,县治迁走,固院早已是普通的乡村。与县内其他乡村比较,唯一不同之处是,这里作为古代城市的特定建筑——城隍庙,在历经隋、唐、五代、两宋、明、清、民国各朝,依然存在,至今已1457年,而这在其他乡村是不曾存在过的。
清朝道光年间,固院城隍庙有较大损坏,固院的下潭村村民曾锡朝率众将城隍庙修复。
民国时期,由城隍会掌管会田出租,如罗牙岔、公堂前、高陂等村都曾有过会田,租谷供庙内正常开支。城隍会每年定期集中一天发文书(祭祀、上表)。
民国年间,固院村城隍庙的房屋曾用作学堂。但主殿仍保存完好,民众因袭清朝的风习,自发保持对城隍神的祭祀及供奉,一直未曾中断。
1948年,由于受战乱影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农历10月,为济世度人,保地方平安,固院白竹围李仁祥、中坊易文炳等一些士绅发起,在城隍庙举行过一次7天8夜的大道场。当时设了3个法坛。道教师傅为主,设坛于主殿,另设2坛为释、儒师傅主管。
1949年于都县解放前夕,窝里黄华阑(又名东福仔)担心兵荒马乱会损坏城隍庙,将城隍神雕像和庙里古匾藏于自己家中保护。“文革”时,黄华阑曾因此事遭到批斗。
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城隍庙被潭芫小学占用作校舍,但正殿仍由民众用作祭祀场所。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在反对“四旧”的风潮中,城隍庙的一些器具、日用品被毁坏,庙内的祭祀活动不得不停止。
1978年,首士温景春等人募资重塑城隍神木雕像,各地民众又陆续开始到庙里进香,祭拜城隍神。
1992年,首士张益民等人募资对城隍庙进行初步维修,工程于1993年完成。
1998年,重修两侧酒楼、住宿用房。
1999年,重修门楼。
2003年, 城隍庙理事会在梓山供电所的大力支持下,架设了白石岭子至城隍庙的三厢四线低压线路一条,解决了城隍庙用电问题。城隍庙从此告别了用油灯照明的时代。
同年,重新雕刻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四尊神像。至此,城隍神的吏役神像已全部复位。
2004年,首士周汉寿等人募资在主殿南侧修建城隍庙“积德堂”。
同年,江西省进行文物普查,于都县博物馆长李德阳来到城隍庙普查,确认城隍庙是文物,应当予以修缮保护。
2006年,以首士李普元为首的城隍庙理事会,在专业人士、已退居二线的原博物馆长李德阳、彭碧莲的指导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率众重建城隍庙仿宋古门楼。自此,理事会决定募集巨资,开始对城隍庙进行全面修缮。
同年底,为了进一步对于都的城隍文化进行保护、发掘、整理和研究, 在原于都县博物馆馆长李德阳、彭碧莲和原于都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张文钧等有识之士的提议和指导下,决定在城隍庙理事会的基础上组建于都县城隍文化研究会。理事会推举李普元、李磊、曾普光、刘地发等人为筹备小组负责人。
2007年以来,在理事会的不懈努力下,为城隍庙重新添置了不少桌、椅、橱、柜,以及招待客人的被褥、席子等生活必需品和办公用品,并为庙里安装了自来水。同年,为保存城隍庙建筑的完整美观,村名郭辉将紧邻戏台南侧的店房出让给庙里。城隍庙理事会拆除店房,改建成接待室兼办公室,与城隍庙其他建筑紧密连接,浑为一体。
2007年元月,由李磊起草编写城隍文化研究会的章程、制度,元月27日向于都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都县文化局、于都县民政局提交申请报告。8月28日,于都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下发《于社字【2007】04号文件》,同意成立“于都县城隍文化研究会”。11月13日,于都县文化局批复,同意成立城隍文化研究会,挂靠县文化局,属文化局下属单位。
2008年1月15日,于都县民政局正式下文,批复同意于都县城隍庙文化研究会成立。
2月,在城隍庙隆重举行了挂牌仪式和成立大会。研究会的成立,给城隍庙赋于了新课题,增添了新内涵,有利于提高于都城隍庙的软实力和知名度,也有利于改善于都城隍庙的整体形像。这是城隍庙自建立至今1400多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一件新事、大事,是于都城隍文化发展史上一次重大革新。
2010年后,理事会又着手改善周边环境,在城隍庙前新开辟了广场,使城隍庙拓展了整体空间, 扩大了活动范围。同时,新修通了从庙门前坪地连接老柏油公路的通车道路,方便了群众来城隍庙参观游览,进香朝拜。在广场西端新建了一座大戏台,使城隍庙唱戏和看戏的场所大大改善。而且,必要时还可以庙里庙外两座戏台同时唱戏,容纳更多的民众看戏。广场南侧靠老柏油公路新建起了一排两层楼房,可作城隍庙接待客人的招待所和膳厅,为远路来庙里的客人提供膳宿和购物的方便。
二、设置
固院城隍庙在于都县城東面约10公里处的梓山镇潭头圩。这里背靠缓坡,水陆交通便利。后有民居拱卫;前有田野铺锦。庙的南边,紧邻着323国道,朝夕车流滚滚。北邻贡江,直达于都县城。庙东3百米,是赣南有名的集镇—潭头圩。赣南自古有“头唐江、二古陂、三小溪、四潭头”之说,潭头圩在古代赣南的百余处圩镇中排名第四,颇负盛名。每逢农历一、四、七日就是圩日,潭头圩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城隍庙里也车水马龙,信众云集。本地乡民和许多外乡人往往利用到潭头圩赶集的机会,来城隍庙进香祈福。
城隍庙整个建筑占地约7000平方米,包括城隍庙,以及广场、戏台、办公室与膳厅等,.规模较为宏大。
城隍庙主体建筑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三进结构,由门楼、大殿、老戏台、廊房组成,面阔20.9米,进深33.3米,占地面积695.97平方米。
大门曾于1993年修复成旧时模样。由于原规模略嫌矮小,2006年,理事会根据各方面意见进行了重修。拆除门额以上部分,新建成四柱三间三楼的仿宋式門楼,高6.6米,宽8.4米。門额上嵌有砖式牌匾,上有仿宋体楷书大字:“雩都县城隍庙”,旁有小款:“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大門两边嵌对联:“善恶定有报;祸福岂无凭”。
走进门楼,南边紧连戏台。戏台正面隔中殿与主殿相望。戏台南侧是接待室和城隍庙理事会办公室。门楼北边紧连厨房。
第二进是中殿,长约15米,宽4.5米,高6.3米,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新建于2009年冬,2010年春竣工,投资约10万元,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无墙式殿堂,硬山顶。前后各有4个八角形柱子承重,横排呈3间,正间中央有木构仿古式藻井,两侧间是木构卷棚式面。每根柱头朝门一面挂着木质刻字楹联。
第三进居中是主殿。中殿与主殿之间放置了带庑殿顶的鼎式铁香炉。主殿系清代建筑,长22.2米,宽9.9米,高约8米,占地面积约219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殿内靠东墙设4.5米长的神台及神龛,主祀城隍爷及配祀神。木雕的城隍神像,正襟危坐,冠带执笏,像貌端庄威严。两旁有木雕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吏役侍立。神龛前面两侧安放着两座尖锥形旋转式长生照明灯塔,灯塔上排满了捐资点长生灯的善男信女们的姓名。灯塔前分别摆放着兵器架,有刀、棒、及“肃静”、“回避”等仪仗器具。大殿门额悬挂着清乾隆元年(1736)于都知县胡锡爵题写的“砥柱东流”木匾(原匾现存于都县博物馆)。殿前檐廊的红麻石柱上阴刻对联。殿两侧是卧室及杂物间,通常为庙祝居住。主殿南侧卧室再靠右是积德堂。墙壁上排满了大理石功德碑,上面镌刻着捐资者的芳名。
从第一进南边的接待室连接第三进南边的积德堂是一排两层建筑,上层是几间客房,下层是走廊。第一进北边的厨房连接第三进北侧杂物间的是木阁楼式的酒楼。古时,地方上的一些头面人物或来庙里的重要客人,可以在酒楼上一面看戏,一面喝酒聊天。酒楼下面是走廊通道。走廊的墙面上绘有彩色的十殿阎王图,并配有解说的七言诗,用以劝世。
城隍庙门楼前有一块约40平方米的砖铺坪地,坪地中央安放着三个铁铸的宝鼎,供香客插放香烛和焚烧纸钱。坪地前面低2米是新修建的广场,占地约十余亩,投资约38万元。
2011年,在广场北侧新建了一栋两层楼房,2013年竣工。楼房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6米,宽11米,高6.8米,占地面积约616平方米,砖混结构,硬山顶,投资约80万元。楼房耸立迎宾,可供四方来神庙参观瞻仰或进香朝拜之人膳宿。兴建楼房的同时,在广场西侧,面对主体建筑新建了一座戏台,坐西朝东。新戏台长14米,宽13米,高6.8米,占地面积约182平方米,投资约40万元。台基高 米,砖混结构,歇山顶。广场直通柏油公路。
三、大事记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
颖阴侯灌婴定江南,分淮南置豫章郡,始立县於东溪之阳。以北有雩山,故名‘雩都’。今古田坪即治所也”。
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
徙县治於大昌村(后代习称“固院”)。同年,在此建雩都县城隍庙。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
又徙县治於古田坪。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
再徙县治於大昌村。
唐贞观五年(631年)
县治垫於洪水,安抚使任怀玉奏迁今治(古灌婴壘),即今贡江镇。
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
析雩都九州镇地置会昌县。当是时,雩都一县盖兼宁都、安远、瑞金、石城、会昌之域。吴赤乌以后,乃渐分而为六耳。(据清同治版《于都县志·沿革志》)
明太祖洪武年间
宋宏在今雩都县城的起元坊高街下,重建城隍庙。
清乾隆元年(1736年)
于都知县胡锡爵为固院城隍庙题匾:“砥柱东流”。
清朝道光年间
下潭村曾锡朝为首士,率众捐修固院城隍庙。
民国年间
固院城隍庙的房屋曾用作学堂。但神殿仍保存完好,民众对城隍神的祭祀、供奉一直未曾中断。
1948年
农历10月,为济世度人,保地方平安,固院白竹围李仁祥、中坊易文炳等一些士绅发起,在城隍庙举办了7天8夜的大道场。
1949年于都解放前夕
窝里黄华阑(号东福仔)担心兵荒马乱会损坏城隍庙神器,将城隍神雕像和庙里屏障藏于自己家中保护。
1950年—1966年
城隍庙被潭芫小学用作校舍。
1958年
大跃进开始后,城隍庙的牌匾、屏障被当地生产大队搬到公路旁边,改为标语牌使用。久之,无人问津。江埧下李××将“砥柱东流”牌匾取回家,用作楼板。其它的即不知所踪。
1966年
“文革”掀起,城隍庙像其他许多寺庙一样,神像、法器悉数被烧。
1978年
曾金寿生、李地福生、李应辉、吴炳文、温景春等,募资重塑城隍神木雕像。附近民众又开始陆续到庙里进香,祭拜城隍神。
1981年
以张益民、曾来发、周期永、曾子贤、刘明耀为首士,募资初步维修主殿。李××家中的“砥柱东流”牌匾归回城隍庙。
1983年
于都县博物馆在文物普查发现“砥柱东流”牌匾后,收归为馆藏文物。
1992年
以张益民为首组建第一届理事会。重修城隍庙工程开工。
1993年
重修城隍庙工程竣工,刘焕有记。
1998年
重修酒楼“酔仙楼”成,刘秀文有记。
1999年
重修城隍庙门楼及其它实施,刘恩宇有记。
2003年
以周汉寿为首组建第二届城隍庙理事会。在梓山供电所的大力支持下,架设了白石岭子至城隍庙的三厢四线低压线路一条,彻底解决了城隍庙用电问题。城隍庙从此告别了用油灯照明的时代。
同年,重新雕刻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四尊神像。至此,城隍神的吏役已全部复位。
2004年
募资重建城隍庙积德堂。
同年,江西省进行文物普查,于都县博物馆馆长李德阳等确认城隍庙是文物,应当予以修缮保护。
2006年
以李普元为首组建第三届城隍庙理事会。重修城隍庙仿宋古门楼。同时,理事会决定募集巨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城隍庙进行全面修缮。
10月3日,理事会出版第一期会刊。
2007年
8月28日,于都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下发《于社字【2007】04号文件》,同意成立“于都县城隍文化研究会”。
11月13日,于都县文化局批复,同意成立城隍文化研究会,挂靠县文化局,属文化局下属单位。
在理事会的不懈努力下,城隍庙重新添置了不少桌、椅、橱、柜,以及招待客人的被褥、席子等生活必需品和办公用品。同时,利用梓山镇开展改水工程的有利时机,为庙里安装了自来水。
2008年
1月15日,于都县民政局正式下文,批复同意于都县城隍庙文化研究会成立。
2月19日,于都县城隍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城隍庙隆重召开。
2009年
城隍庙理事会主持新修中殿。
于都县城隍文化研究会与城隍庙理事会合编彩版册页1万份,对外宣传于都城隍文化。
2010年
组成以李普元为首的第四届城隍庙理事会。
同年,理事会分别与有关各方协商签约,征用庙前6000余平方米土地,扩建城隍庙广场等附属建筑,改善周边环境。
8月30日,出版第三期《城隍文化专刊》。
2012年
1月12日,于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于府办字【2012】15号》文件,公布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固院城隍庙”列入保护单位。
理事会主持新建戏台、会议厅与膳厅、广场。
9月20日,出版第四期《城隍文化专刊》。
(选自《于都县城隍庙志》,李磊主编;供稿:于都县志办)
◆来源:(供稿:于都县志办)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备注:本文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Hash:76f6d4fff1d4a76871d7e2c8ff8429859144db3f
声明:此文由 于都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