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固院城隍古庙祭祀
于都固院城隍庙坚持接纳信士的自愿祭祀活动,长年有不分时日与昼夜的零散祭祀。同时,城隍庙仍保留着诸多重要祭祀习俗。这些活动一般由理事会安排,主要有祭祀法事、城隍出巡、城隍寿诞、点长生灯、求签问卜、城隍庙戏、神像沐浴、送年送节、会缘等。
一、祭祀法事
1、城隍庙常用的斋醮科仪
做法事,俗称做道场,是城隍庙重要的祭祀活动。按信徒的要求,在道士主持下,以“济世度人”为宗旨,严格地按道教斋醮科仪的程式举行,一般有大型与小型之分。
大道场,是严格意义上的斋醮科仪。斋醮的场面,人神交接,讲究规矩,怠慢不得。它是由一群道士通过建坛、设置用品、诵经拜忏、踏罡步斗、捏诀念咒来完成。
信徒有阳事与阴事之求,斋醮即有清醮与幽醮之分。阳事科仪,是为信徒祈福谢恩、祛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消灾解厄、祝寿庆贺的法事,主要有玉皇朝科、三元(即天、地、水三官)科仪、诸真(神灵)科仪等。阴事科仪,是报本追先,寄托哀思,追荐先灵,施食炼度,超度生方的法事,可简可繁。城隍庙的法事,都采用清醮。斋醮用的供器有香炉、烛台、花瓶、香筒等,供养有香、花、灯、水、果五种。法器有二类:一类为仰启神仙、朝观祖师以及驱恶镇邪的器物,如朝简(圭简)、如意、玉册、玉印、宝剑(法剑)、令旗、令箭、令牌(召遣神将之牌)、天蓬尺(法尺,是桃木长尺)、镇坛木等;一类为打击乐器,如铙、铛、镲、铃、鼓、钟、螺、磬等。另有幢幡、符简、章表、法水(净坛用水)、手炉(即有手柄之香炉)等。
在斋醮科仪中的运作形式有二,即外在的咒诀罡步、香赞礼表,以及内在的存想运讳、叩齿集神等修功。
1948年,战争频仍,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农历10月,为济世度人,保地方平安,固院白竹围李仁祥、中坊易文炳等一些士绅发起,在城隍庙举行过一次7天8夜的大道场。当时设了3个法坛,道教坛设于城隍庙主殿,儒教坛设在庙内戏台上,释教坛设晒布岗上。道坛念道经,释坛念佛经。以道坛为主,参加的道士也多,由曾道存、刘真法两师率12人。儒教念皇经。当时,戏台上挂了砻钩与米筛,以砻钩在米筛上划字,先生认字,念对了打“0”,念错了打“×”。
第一夜要“迎帝接驾”。道士在庙门外搭了台,上迎客香,接驾入主殿内,然后请神安座,上表。第二天黎明前,要烧文书(《状》,含各神仙名、事件及愿景,共24张)。接着,上黑、红两幡(以整根苗竹分别挂黑、红布,顶端立一纸鹤),栽在庙门口。随后几天,均按斋醮科仪程式进行。斋醮中期,要在晒布岗用竹子围成城池,外裹黑布,有东南西北4扇城门。道士在圈内做法,唱、喊、舞蹈。斋醮科仪中,主要有禁坛、搭天桥、为城隍福主拜寿,以及演绎“九曲黄河”、“目莲救母”、“破煞决狱”、“莲灯答祖”、“蒙山施舍”等环节。
从那以后,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至今未能再举办这种大型斋醮科仪活动。
上世纪70年代末,城隍庙恢复正常活动。此后,每月少则几天,多则连续十几天甚至几十天做法事,鞭炮、颂经声、锣鼓唢呐声几乎终年不断。这种法事,规模较小,以念经上表为主。一般是在城隍庙主殿香台设坛,由1-4个道士操作,以客家方言诵经上表的程式,为某人或某家消灾祈福。一般以做一天法事为主,偶尔也会由理事会安排为群体祈福,作二天三夜法事。
当今做法事,主要由城隍庙理事会根据信士的意愿,统一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一类是百姓私人出钱,请道士在城隍庙内做,或单独,或几家合做一天的法事;还有一类是城隍庙理事会在筹得的善款中拿出一部分钱,为写缘捐资给庙里数额较多的信众请功祈福,需做二天三晚。
现在,常年在城隍庙主持法事的道士有两班:一班是以中心村道士曾德辉(此为法号,俗名盛久)为主,一班是以山峰村道士刘法印为主。
2、常用的科仪程式
⑴念一天经的科仪程式:
早晨 安神位、设供品(红枣、花生、桂圆等),然后启神(请神)、上香、颁《状》(焚烧)。
上午 开锣、吹香赞,念经,上《表》。
下午 开锣、香赞,念经,颁《疏》,定位(定生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预卜事主未来定运气)、准筶(分阴筶、阳筶、顺筶)。
此类祀典,一般由4个道士、2个唢呐手共同按一定的程式来完成。
⑵“做香火”的科仪程式:
晚上 安神位。开锣,上表,敬香,请神,焚表、禁坛(收煞)、安奉。
深夜2-3点 开锣、香赞,行三跪九叩礼,焚文书。
第一天黎明 开天门,照粥(用24碗粥、24品香烛、24吊金银钱敬奉24位神)。
上午 念经,上表。
下午 拜忏(玉皇忏10本)。
晚上 开锣、香赞,请神(城隍司),摆放各种供品,即香、茶叶、贡果、寿饼、面粉之类。
第二天早上 开锣、启神,焚表。
上午 拜忏(祖师忏3本、三元赐福保命忏3本、观世音大师宝忏、玉枢谢罪宝忏),焚符(三元考较符)。
下午 香赞,念经,拜忏,放河灯(120盏莲花灯)。
晚上 做蒙山科(供米果3碗,36品香1扎、60品香两扎、小烛60品分两扎,由10人分列2排站门外两边),送神,安奉。随着唢呐的《香赞》声,主持道士念诵:“安奉钱财,任凭火化。物凭一炁,神化无方。以火化钱,灿烂祥光。钱归洞府,永降吉祥”。结束时,主持道士祝赞城隍、缘首(十方信士的代表),作揖辞坛。
诵经的过程当中还会“上表”。所谓上表,是用黄纸正楷书写成奏疏由道士在神座前跪着念出,内容一般是奏请禀告城隍爷等神仙,来念经上表的人家住在哪个乡、哪个村、哪个屋场,并将其全家人姓名列上,请求城隍和众神祇保佑。念的经文都是道教的经书,是历代道教宗师沿袭的经典。道士又是道教的弟子,由弟子通过念经上表为某家祈福,理所当然的能得到作为道家神祇的城隍神和道家圣贤祖师诸位神灵的格外眷顾,为一家免除晦运,消除灾障,带来好运,降下吉祥。
3、常用的阳醮科仪文献
⑴部分经文目录
斋醮科仪使用的经文,主要分阳醮进表科、阴醮进表科、祝寿科、勸酒科等,特别丰富多样。城隍庙做法事常用的有:
太上三元三品三官赐福消灾延生保命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南斗六星延寿益算保命妙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保命妙经 太上灵宝许真君显化度人正印妙经
太上玄灵北斗九皇延生解厄上道保命妙经上清日宫月后大阳阅严帝君妙经
太上灵宝说常清静妙经 太上灵宝说禳灾度厄消灾金子妙经
太上老君说补谢土府八阳妙经 太上老君说镇宅龙虎妙经
太上三元赐福谢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度王妙经
南无大慈大悲灵感观音大士宝忏
⑵ 常用的《状》、《表》、《疏》格式
《保家清泰事》状
三天金阙门下臣谨状为颁
恩诵经植福祈保 家清泰事 今呈
道秉烛诵经植福保泰信人
是以仗道於庙唪唸
诸神宝经一天随力见功酌水献花以此上叩
天庥下祈安泰等因以今肇启之初未敢自专
为此具状伏地上
闻右小臣曾 惶悚顿首百拜上进
上穹乾盖大道高真下极坤舆师雷列圣 圣前 是早恭迎
帝驾光降斋坛主盟唪诵 伏望
千真万圣齐临法会庶微忱而上达祈
恩命以下颁咸叩
洪 慈 洞 回
昭 格 谨 状
【先天无极都雷府印】天运 年 月 日 右 叩 首 再 拜
《保运限光亨事》表
三天金阙门下 谨表为颁
恩祈保运限光亨事 今呈
江西省赣州府雩邑 奉
道秉烛拜表植福保泰信人
即日拜干
天鉴右信言念一诚祈祷九首颁 恩情因信 名下推卜星辰少顺
运限欠亨以致事出蹊跷难以遂心合室惊惶特发诚心恳颁
而默佑幹运旋星全仗 力以劻扶亨通顺度
移凶作吉化难生祥是以仗道具修表文 恭就
台前呈进丹函以此上叩
天庥下祈景福等因 领词虔切依科奉行为此具表伏地上
闻右 (道士法号)惶悚顿首百拜上进
敕封显佑伯鉴察民司城隍辅德显忠灵王 殿前 恭望
天慈俯垂省览 伏愿
恩同日月
德并乾坤
俾信 名下运转鸿钧四季无灾害吉星高照八节有祯祥运限亨通星辰
顺度再祈合家清泰老幼安康凡有未言全干
庇佑谨表以
闻
【先天无极都雷府印】 天运 年 月 日右叩首再拜
《保泰延龄事》疏
清微玄教臣谨疏为颁
恩旋度厄保泰延龄事 今呈
江西省赣州府雩邑 居住 奉
道秉烛圆经呈疏植福保泰信人
即日上叼
恩光主照右信言念遥瞻 天阙俯呈葵情欲祈五行顺遂全仗
神恩庇佑尤怀命运光辉皈叩 星皇春垂敬伸特颁於
中天端盖斡旋於命运移星易宿益算延龄是以仗道於庙关赞
星灯呈进文疏颁 恩俯为信人 家名下祈顺
天星解年月日时之厄恳旋 地曜消身命运限之灾四时八节
永保安康右具文疏俯拜上奉
上清宫主命十一道曜星君
南北东西中五斗星君
当生本命元辰星君
普天星斗河汉高真
敕封灵佑伯鉴察民司城隍辅德显忠灵王 咸叩
洪 慈 洞 回
昭 格 文 疏
【先天无极都雷府印】天运 年 月 日 右 叩 首 再 拜
4、道场音乐及常用唢呐曲牌
二、城隍出巡
城隍神出巡是城隍庙自古沿袭至今的一项重大祭祀活动。
古时,城隍神主要在固院靠贡江南岸一带村庄出巡。清代至民国,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开始,由乡民请出城隍神坐入轿内,由几个人抬着,,排着全副仪仗,包括幡、旗、禁牌、法器等,一路上锣鼓唢呐响起,浩浩荡荡前往罗牙岔。到达目的地后,将城隍神及一应器物安顿好,直到正月十六日再打道回宫。
出巡期间,罗牙岔人山人海,一边请班子唱大戏,一边开赌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十六日是回宫的日子,全套人马原路返回,到潭头圩游街,沿途村民、商家店铺纷纷焚烧香烛、金银钱,点燃鞭炮,抬出祭品,在自家门前迎神。游街结束后,一众人才将城隍神像抬回到城隍庙归位。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1966年才停止。
1982年开始,恢复了每年正月城隍神的出巡。但根据村民的意愿,出巡点作了调整。正月初三在李屋。由于李屋地处城隍庙附近,这天城隍神仍驻在庙里。初四日,停巡。初五日,迎往周屋驻一晚。初六日,巡至大树下驻一晚。初七日,出巡至江坝下及上、下刘屋。初八日,巡至石库内。初九日,驻窑前。初十日出巡罗牙岔、黄竹陂、围岽脑、塔脚下,驻在罗牙岔。正月十六日,从罗牙岔到潭头圩游街,然后回庙归位。
出巡前,百姓们纷纷拿着三牲祭品及香烛,涌到城隍庙里烧香上供、磕头叩拜。出巡时,形如古代阳世官员出巡,前面有人开道,后面有人护卫,旌旗、幡幢、官牌、枪戟,前呼后拥,威风凛凛。有唢呐锣鼓、龙灯随队相伴。一路上到处都有百姓们夹道欢迎,拦路焚香朝拜, 争先恐后,川流不息。城隍神经过之处烛光冲天,人影匝地,烟光缭绕,鞭炮如雷。
城隍神的出巡,犹如官府巡视下情,宣示城隍神的恩德,视察社风民情,安抚百姓。同时,借以彰显城隍神之威灵,驱逐邪鬼魍魉,消除灾瘴,不允许任何妖魔鬼怪、瘟疫瘴疠为殃作祟。
三、城隍寿诞
古时,固院城隍神在农历七月寿诞。七月俗称“鬼节”,民间相传农历七月阴曹地府会打开鬼门关,放鬼魂出关回阳世收取亲人焚烧给自己的“金银、钱包”和各种礼品。所有鬼魂都要到城隍神那里去领取回家的“路引”。有了路引,鬼魂才能一路畅通地回到阳世老家,不被各地的地方神阻拦。因此到了七月,许多百姓纷纷到城隍庙杀鸡宰鸭,烧香上供。有的还请戏班唱戏,或请道士做香火为城隍爷做生日。一是感谢城隍神以往对自己死去的亲人诸多关照,二是希望城隍神今年能继续关照,在”鬼节”期间给予在冥府的亲人以种种方便。城隍庙理事会也会请道士来庙里做大型法事,祈祷城隍神保佑于都风调雨顺,岁熟年丰,百姓健康幸福,社会安定祥和。后来, 好几个在城隍庙附近居住的百姓说城隍爷托梦给他们:“农历七月城隍神的公务实在繁忙,希望能将庆寿诞之事改到农历八月去做”。城隍庙理事会了解这种情况后,觉得城隍神这一吩咐合情合理,充分考虑了民间的客观实际情况。因为农历七月为城隍神做寿诞要请道士做法事,而在此期间却因老百姓请道士做法事的实在多,道士们常常昼夜不停、忙得不可开交,往往无法分身,抽不出空来。经常有人为请不到道士做法事而发愁。既然城隍老爷有意将寿诞改到农历八月,大家自然“恭敬不如从命”。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将为城隍庆寿诞由农历七月十三日改到八月十三日。现在每年从农历八月十一日起,举行盛大庙会。少则一星期,多则近半个月。八月十三日百姓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赶到庙里来杀鸡宰鸭, 用最好的三牲供品来祭拜城隍神。城隍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为城隍做寿诞,成为城隍庙每年必不可少的重要祭祀活动。
四、点长生灯
所谓点长生灯,就是让寺庙的灯长明不灭、永远放着光辉。也就喻示着佛光或神光永远照耀着世人。城隍庙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点长生灯的专项写缘募捐和会缘活动,将捐钱人的姓名写在圆锥形灯塔周围,据说点长生灯的信民会永远沐浴在神光里,无病无灾,灯长明,人长寿。后来城隍庙里通了电,点长生灯改用电灯,长年四季不灭。
五、求阡问卜
城隍庙主殿神案上都放着阡筒和筶,供信民求阡问卜。阡和筶都是庙里的神器。传说阡和筶制作后,必须由法师通过神明开光等程序才灵验。
阡筒里装着用薄薄的长条竹片制成的一百支阡。每支仟大概有七八寸长、约一指宽,上面用墨笔依序分别写第一阡至第一百阡不等。另外有一本阡簿,上面写着每支阡的内容,一般都是四句七言诗。这些诗,分别暗示出各阡主何吉凶祸福。为方便信士检索,城隍庙用纸分别印上每支阡的内容挂在墙面上。
求阡的人遇有疑难事或欲问自己的吉凶祸福,可到神座前诚心叩拜祷告,将所问之事诉于城隍神,请神明示。然后拿起阡筒来不停地摇动,直到有一支阡从阡筒里掉到地上,再将阡筒放回神案上去,拿起地上的阡来准筶。筶是用两块木块做成的,长约二、三寸,宽约一寸多,厚约几分,一面呈平面,一面呈园凸形。信民将筶拿在手上向神明祷告后将筶掷在地上,看神预示的结果如何。如果筶片一块向上、一块朝下叫做“圣筶”,说明摇出来的那支阡是对的,就可以去墙上挂着的阡纸中或阡薄上找到自己所求之阡的内容。如果摇出的阡、准筶时掷出的筶两块都向上,叫“阳筶”;或两块都朝下叫“阴筶”,就说明摇出的那支阡不对,需要重新摇阡准筶,直到摇准“圣筶”的阡为止。
阡薄或阡纸上的七言诗都比较含蓄、深奥难懂,有的虽然看起来似乎意思比较直白,其实是另含深意。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神机莫测”。这时,便需找比较有学问或通晓禅机的人才能读懂阡的真正含意。这个过程叫“解阡”。
六、城隍庙戏
每逢农历正月城隍神出巡和农历八月(以前是农历七月)城隍老爷庆寿诞,城隍庙里都要举行盛大庙会,请剧团来庙里唱戏。这种所谓“人神同乐”的习俗自古就有,一直沿袭至今。
现在,唱戏的钱都由单个或数个信民自愿奉献,城隍庙仅负责提供场地和戏班膳宿。奉戏的信民,有的是为了表达对城隍老爷感恩戴德之情,并祈求城隍神保佑;有的是为了给生者祈福消灾,希望家中大小平安,事业兴旺发达;有的是为了替死去的亲人消除生前罪过、化解前世冤孽,超度往生,祈求来生福报。早年县剧团一天一夜唱二到三场需二千多元,民间剧团只需一千多元,近年县剧团涨至每演一场要二千多元,而民间剧团演日夜两场也要两千多元了,戏价涨了,但奉戏的信民仍不乏其人。(举例:一年中演出场次、内容)
每年到庙的戏班并不固定,一般请附近的民间剧团,有时也会请县里的大型剧团或外地甚至外省的剧团来演出。剧目以群众喜见乐闻的地方剧种采茶戏为主。隔两年也会请黄梅戏剧团演出黄梅戏。
附:2014年城隍庙神圣诞奉电影、奉戏安排
八月初七,由剧团公演戏1场
初八,罗牙岔李广军、李茂华 奉戏1天;上荷莲山曾春发 奉电影1场。
初九,县城陈永建 奉戏1天;桥子下 李传华 奉电影1场。
初十,新易屋易碧平 奉戏1天;山塘 朱庭元 奉电影1场。
十一,安和村何泽理 奉戏1场;于城黄竹庵刘石发奉电影1场。
十二,石背垄谢石发、陈宗华 奉戏1天;下肖屋 肖瑞年 奉电影1场。
十三,梓山孙贵福、县城钟瑞荣 奉戏1天;荷树坑 黄瑞金 奉电影1场。
十四,罗牙岔李观长 奉戏1天;电影队 奉电影1场。
十五,老圩脑刘生龙、窑前刘锋 奉戏1天;山峰 何全发 奉电影1场。
十六,下刘屋刘自福 奉戏1天;下潭 曾北京 奉电影1场。
十七,罗牙岔李士军、丹水坑周期飞奉戏1天;
七、神像沐浴
八、送年送节
每年农历12月初一至除夕前,固院村民家家户户都择日自发到城隍庙,祭祀城隍庙诸神。俗称为城隍老爷“送年”。一年中,也有许多村民每逢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会到城隍庙焚香叩拜,为城隍神“送节”。
九、会缘上表
城隍庙每年都会发起一至几次写缘募捐活动。首先,由城隍庙根据庙里重大需要,如维修房屋、塑造神像、点长生灯等,向缘首们(写缘的带头人)分发缘薄,在民众中开展募捐。募捐完全自愿、绝不勉强。愿意捐款的人可以当场交现钱,并在缘薄上登记。也可以暂时不交现钱,仅在缘薄上写上认捐多少善款就行,在规定的时间内由持缘薄的缘首统一将捐款收集起来,交到庙里财务上。这就叫“会缘”。会缘时,按事先约定,达到一定捐款数额以上,即可以在庙里聚餐。聚餐时,大家都会先去城隍神座前焚香朝拜,并由道士主持为众人上表。在日常,也有不少善士主动找到庙里捐助善款。
十、附录
(一)祭城隍文
维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敕封显佑伯城隍之神:
惟神保障一邑,捍卫群生,调元赞化,燮理阴阳,彰癉无私,祈祷有灵,佑我雩黎,长获安宁。恭修岁祀,正值良辰,敬洁豆笾,牲帛祗陈。
尚飨!
(原载清同治版《雩都县志·卷》)
(二)祭厉坛文(摘录)
“维年月某官某致祭于敕封显佑伯城隍之神:钦奉圣旨为祭享无祀鬼神事。普天之下率土之上,莫不有人,莫不有鬼。幽明虽殊,其理则一。今国家治民祀神,已有定制。……故钦敕天下有司,依时祭享。着令该处城隍以主其事,镇抚坛场,鉴察诸魂等众。其中果有身为善良死于无辜者,神当迁于所司,使之还之国中咸享太平之福;如有素为凶顽宜死于刑宪者,虽获善终,亦存侥倖,亦当迁于所司屏诸四夷。善恶之报,神其无私。钦奉如此。”
(原载清同治版《雩都县志·卷》)
(三) 祭仪
邑厉坛 岁清明、中元、十月朔三祭。祭先期三日,县牒告城隍。至日,迎城隍神位於坛主之,设无祀鬼神牌於坛下左右。祭品羊一、豕一,果蔬羹饭各十,冥衣、钱锭数百具。县官躬礼之。
(原载清同治版《雩都县志·卷》)
(选自《于都县城隍庙志》,李磊主编;供稿:于都县志办)
Hash:8953cc92802b046082d90ab02a8d1d34cb3cf572
声明:此文由 于都万联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