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最有文脉的古村,“文房四宝”书写历史,却有神秘的传说

最美乡村婺源旅行,选择游人较少的未开发古村落,沱川乡的篁村,就是此行的目的地。村庄,以“笔、墨、纸、砚”设计布局,用“文房四宝”书写古村文脉历史。最有书卷气的古村,却有个“重臣”祖先的神秘传说。

江西婺源很多古村落,已开发成热门景区,游人如织。而我偏喜欢未开发的村庄,原汁原味。从清华镇出发去沱川,被路边的一个小村所吸引,森林、高山、云海,层层递进。白云深处有人家,高耸的山峰,云雾缭绕,几栋粉墙灰瓦的徽派建筑,散落在高山下,构成“远山、田园、村落”的诗情画意。

小村名为“篁村”,婺源的“篁岭”,闻名遐迩,游人聚集。而“篁村”,却少有人知,无游人。村口,古树苍劲,一座“大夫弟”廊桥,静卧篁溪之上。桥两端门额上分别题有“凤鸣篁墅”、“鹤和松林”八个大字,以及“廊引篁溪水,桥渡有缘人”对联,透出文人墨客的雅致与境界。

若是夏天,田野旁、古树下、廊桥上,听着潺潺水流、柔柔风声、啾啾鸟鸣、朗朗书音,是否很惬意?婺源自古是书乡,“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折射出古人耕读传家的好习惯。

村庄有棵罗汉松,枝繁叶茂,高大挺拔,像撑开的巨伞,投入片片绿萌。生长极慢的罗汉松,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多少年呢?892年!村庄的历史从这棵树开始。

安徽桐城读书人余道潜,与理学家朱熹的父亲朱松是同科进士,精通天文地理,在浙江为官,因不愿与贪官合污,辞官归隐。当他经徽饶古道吴楚分源的浙岭,看到沱川一片修林茂竹时,似乎找到了归隐地。在溪边倒插一棵罗汉松,几个月后竟然成活长出新芽。从此,他选择这里安居,成为余氏祖先。

而为什么取“篁村”呢?历史并没有明确答案。但从“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古诗中,或许契合余道潜的意境。

余氏先祖用“笔墨纸砚”设计,门口笔架山,半月池为砚池,田畈为纸,红豆杉为笔,“文房四宝”俱全。村舍阡陌纵横,书写古村山水人文。

不仅在设计上体现风水学,余氏宗祠门楼,建筑更为气派。建于明代的“五凤楼”,雕刻图案,仍然精美。凤、鹤、麒麟莲花砖雕,栩栩如生。“始基甲第”的浮雕大字,宗祠开始建的当天,村庄接到有人中了状元的喜讯。

除余氏宗祠之外,篁村还有“翰林院”、“正中堂”、“祥流屋”等明清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站在高处,俯瞰村庄,白墙黛瓦的民居,保留着原汁原味。

村庄文脉发达,曾出现“兄弟文武登科”、“金殿传胪”等荣耀,篁村的余棐在嘉靖年间考取进士。余煌,清仁宗嘉庆三年中举人,精通天文历算,著名科学家。

最有书卷气的古村,民间却有个“神秘”传说。相传篁村的祖先是秦侩的后裔,为避祸而改姓,去了“秦”字头,改为“余”,而将村庄取名“篁村”,与“皇”谐音,或许心中惦记着帝皇的权势与宫廷的繁华。

隐藏最深的古村,朝廷“名臣”后裔,改姓隐名千年?问当地村民,祖先是否真是秦侩?村民并不回答。或许祖先是谁不并重要,过着平静安宁,不被打扰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你来过神秘的古村吗?

Hash:130836e1918f05018544940ff9db09de04c3e1e2

声明:此文由 詹爱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