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 传承千年书院文化
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今属江西九江市)的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11月4日,中国网“走进四大书院”采访团一行走访了遐迩闻名的白鹿洞书院,在白鹿洞书院管委会主任黎华的陪同下,分别参观了先贤书院 、报功祠、朱子祠、礼圣殿、明伦堂、白鹿洞、御书阁、东碑廊、延宾馆、棂星门等主要建筑。先贤书院分前、后两进。门楼上“先贤书院”横额为明代李时达所书。这里有意思的是“贒”字,此字据查是生造字,分别由“忠”“臣”“贝”三字组成,喻为忠臣是宝贝,是人才,忠臣才能成为“先贤、贤人”,由此可见封建教育制度的一些斑斑点点。门右侧“朱熹纪念馆”匾额为国务委员李铁映所题,李铁映同志于1992年九江举办全国龙舟赛期间来我院考察,并拨专款为我院购置理学、史学等方面书籍。
朱子祠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朱熹离开南康后,诸生为他立祠,朱子知道此事后,很生气,修书当时的洞主令撤除。今祠明代修建,近代维修。祠内有朱子自画像石刻,上悬清康熙皇帝手书的“学达性天”匾额。性天,宋朝理学家常用的术语,意即天性、自然的本性。此匾是赞颂朱子的学问境界很高,已经能够与天地相融合。朱子像右侧是重修朱子祠记,左侧是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也称朱子教条或白鹿洞教规。朱熹于淳熙六年至淳熙八年知南康军三年,他用一年的时间,在白鹿洞修复了数十间房屋,再用一年时间征集图书,招收生徒,聘师讲学,并且亲任洞主,在总结前人办学制订规章制度、包括禅林教规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制定教规,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揭示》,白鹿洞书院之所以盛名一时,这与《教规》的制订有很大关系,因为《教规》成为七百年间封建教育办学的指导方针。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深感当时官学衰落,科举腐败,不能为国家培养人才,以书院教育来补救官学之不足,纠正科兴的弊病。二是受到佛教禅林的刺激和影响,想以书院为基础发展儒学,宣扬理学,与佛道争夺在政治思想和学术文化上的领导地位。事实上庐山作为千古文化名山,白鹿洞书院的儒学,东林寺的佛学,仙人洞的道教都已成为庐山文化上的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致。
先贤书院
报功祠 明代建筑,近代维修,亦称先贤祠、三贤祠,最初祀李渤,后祀历代有功于书院的仁人志士。现为书院史陈列室,重点陈列版面有一版、四版、五版、六版、七版。
一版:白鹿洞四面环山,中间低凹,俯视似洞。唐贞元年间,洛阳书生李渤及其兄李涉于此隐居读书。渤驯养一头白鹿,能听人使唤,常替主人去附近办事购物,当地居民以为神鹿,故称李渤为白鹿先生,李渤隐居处也被称为“白鹿洞”。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自此以后,白鹿洞作为一所“大学”而担负起了教育的重任,北宋时,开始称为白鹿洞书院。以后,书院虽历经元、明、清几朝,有九兴九废之说,但一直是全国享有盛名的书院,特别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兴复,使白鹿洞书院成为以后七百余年封建教育的典范。白鹿洞书院于清光绪二十九年正式停办,清宣统二年改为江西省高等林业学堂,至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四版:书院在明代有过几个办学高潮,最盛时期数弘治年间,房屋校舍达360余间,楼台亭阁24座,在读生员527人(枕流桥头摩崖石刻有载)。元代兵火甚多,文物资料荡然无存,世人大都认为元人只是些“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其实元代成吉思汗灭宋时,有三种人是不杀的,一是手艺人,一是医生,再就是读书人。作为教书育人的白鹿洞书院应该是得到保护有所发展的。白鹿洞书院自宋至清保留了50余处摩崖石刻,其中珍品有朱熹手书的“白鹿洞、钓台、枕流”等等。
五版:清代学生试卷,白鹿洞书院在1992年征集到两份清光绪年间的学生试卷,我们知道,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后世沿袭。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此份试卷乃系先生布置的当堂作业,相当于现在的课堂作业,在试卷上加盖了书院红色方印和兰色条印,并注明了考试的等次和名次,然后按成绩的好坏发给膏火银两,也可以说是现在大学里面的奖学金。膏火指学校的一切费用(如灯油费、伙食费、学费、每月伙食加餐费),当时在校读书每月考试都得杀猪给学生吃,不收钱。
六版:庐山申报世界遗产照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1996年5月到庐山考察,第一站就是白鹿洞书院,并且住在白鹿洞书院延宾馆,书院幽雅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历史文化打动了每位官员,他们连声不断地“OK”,白鹿洞书院的表现,为庐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争取了关键的一票。
七版:经费、学田。书院办学一般有四种方式,一是民办;二是官办;三是民办官助;四是官办民助。白鹿洞书院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民办官助或官办民助的时间长些,所以在学员办学经费上有时是地方政府拨钱或是直接划田地与书院,有时是地方士绅购田捐给书院,然后书院靠田地出租获取办学经费。为什么政府或绅士们较少捐钱呢?正所谓“持钱买水,不如掘井取水”。学田租钱才是书院长远发展的经济保障。书院学田记中说“院有田,则士集,院无田,则士难集,院随以废。”
礼圣殿
礼圣殿是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歇山重檐、翼角高翅,回廊环绕,又名大成殿。“大成”取意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始建于南宋,近代维修。礼圣殿是祭祀孔子及其门人的地方。殿正中有唐吴道子所绘孔子行教图,左右分列四圣像即颜子、思子、曾子、孟子。孔子像上悬清康熙帝手书“万世师表”匾额。四圣像后两侧分列十二哲人,也称十二贤,除宋朱子外,其他皆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殿后壁左右两侧有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白鹿洞书院每年新生入学行祭祀活动,书院的祭祀活动仪式很隆重,根据朱熹的意见,书院祭祀不设塑像而改立木牌位(或石碑牌)以示区别于佛、道。关于礼圣殿最初的筹建,至今还有一个悬案,就是朱熹担任浙东提举时拨付了三十万钱给白鹿书院兴建礼圣殿,这笔钱是公款、私款,宋以后朱子门人都末解释清楚,当时有人控告朱熹十罪中有一条就是朱熹把朝廷钱粮尽与其徒,而不及百姓,恐怕与这三十万钱有关。
那么,白鹿洞又是因何而来呢?白鹿洞最初并无洞,明嘉靖九年南康知府王溱辟一山洞,嘉靖十四年南康知府何岩又凿一石鹿置洞中。到明万历四十二年,参议葛寅亮认为书院本无洞,辟洞凿鹿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遂将石鹿埋于地下,直至1981年维修礼圣殿时在地下挖出,又重新安放洞中。此石鹿为明代遗物,取跪式,竖耳昂首,双目静视前方,犹显端庄安祥,喻示书院希望所出弟子均温顺听话,效忠国家。思贤台在鹿洞之上,王溱辟山洞时,筑台其上,取见鹿思贤之意。思贤台为书院最高处,登临可观书院全景。
历经数千年后的今天,白鹿洞书院是否只是作为文物单位供人们旅游参观呢?据了解,近五年来,白鹿洞书院在庐山管理局党委、庐山管理局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除了继续加大了对古建维修、旅游接待、环境整治、防火抗旱等方面的投入工作,在文化交流与研究方面更是大添手笔,先后促成中国人民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教育学院、九江学院与白鹿洞书院的合作和交流,在传承和挖掘白鹿洞的文化内涵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白鹿洞书院这颗庐山文化的明珠,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国网记者采访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黎主任
为此,记者采访了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黎主任,请他聊聊书院的文化传承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记者:“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书院在我国古代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大约与现代的大学类似,然而,现代的书院早已失去它直接的思想传播功能,只能成为后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号。”对这一说法,您怎么理解?
黎主任: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古代书院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在书院的教学中,学者自选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兼容并蓄的论坛。这种论坛在当时对促进思想交流,百家争鸣,繁荣学术研究起过一些积极性。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朱子读书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现代的书院绝大多数失去其教学这一功能,但其思想传播的功能并未失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既是后人精神瞻仰的地方,也是继承、弘扬和发展的圣地。
记者:九江拥有白鹿洞书院以及书院文化这项资源非常难得、珍贵,如果仅是作为文物单位参观旅游十分遗憾,请问在白鹿洞书院的文化传承方面,还有哪些构思与思路,目前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黎主任:九江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上也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九江市市委、市政府各级对文化事业非常重视,在保护、继承、弘扬与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实质性的工作。庐山白鹿洞书院不仅仅是作为庐山文化旅游的一个景,重要的是它还肩负着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化挖掘与发展的功能。在文化传承方面,我院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发展传统文化事业,开拓文化产业方面加大力度,目前也是按计划在逐步实施。
记者:九江市对白鹿洞书院的宣传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具体举措。
黎主任: 九江市对白鹿洞书院的宣传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在文化建设上,旅游推广与宣传等方面都离不开白鹿洞书院,如:九江市博物馆展示厅内用大篇幅来介绍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与文化,2007年4月成立九江学院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等。
记者:请谈谈对书院文化的宣传还有哪些创新思维?
黎主任: 对书院文化的宣传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之外,我们
所做的创新有:
(1)在全国各大知名度高校聘请传统文化研究方面专家作为白鹿洞书院的客座教授,共同挖掘书院文化内涵。
(2)继续做好《中国书院论坛》编辑、出版。
(3)出版白鹿洞书院系列丛书。
(4)制作书院宣传片。
记者: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哪些有影响力的活动?
黎主任: 白鹿洞书院在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大量见成效的工作。主要有,每年多次外出参加传统文化学术会议。从90年代至今召开了二十多次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刘梦溪、朱高正、方志远等来院进行国学讲座。1996年书院碑刻到北京故宫等地参加巡回展览,获得较好的社会效果。2008年—2010年韩国绍修书院多次来白鹿洞书院进行文化交流。2010年10月我院应韩国荣获市市长之邀前往绍修书院进行学术交流。2014年9月28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四大学院”联合直播祭学活动。
记者:在书院文化传承这方面,谈谈还有哪些需要做的工作?
黎主任:在书院文化传承方面要做的事很多,在保护和弘扬上要加大力度,传统文化精髓还要深度挖掘、发展。白鹿洞书院现正在与广州泗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常态化、公益化的开展一系列的国学论坛。
虽然现在的白鹿洞书院已不再像过去一样有学子入读,但是走进白鹿洞书院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字气息,不论是别样的景致还是蕴藏的书画文字皆流露出不一样的精神力量。今后,我们还需开创性思维,加大宣传力度,让白鹿洞书院的精神文化可以永不间断地传承下去,而不仅仅是作为旅游景观供人们参观欣赏。
原标题【白鹿洞书院 传承千年书院文化】
Hash:e5c29c2a258a651f68c1d8d4af836de861a87241
声明:此文由 中国山东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