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对诏安的第一次入侵及诏安保卫战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也是日寇对诏安第一次入侵后,我军民收复县城、取得保卫战胜利的80周年。硝烟早己散去,作为中国人,尤其是诏安人,不应忘记日寇对我们美丽家乡的践踏,不应忘记日寇对我县的狂轰滥炸、奸淫掠夺、烧杀残害;更不应忘记为保卫诏安安危,与日寇浴血奋战、流血牺牲、为国捐躯的抗战英烈。

日寇入侵诏安 铁蹄践踏县城

日军在入侵诏安之前,已多次派遣飞机对诏安县进行狂轰滥炸。从1939年6月开始,至诏安县城沦陷半年中,诏安县已受到日机51架次的严重轰炸及骚扰。他们投下炸弹64枚,炸毁房屋139间,破损房屋17间,炸坏父子进士坊南侧一根石柱和中下梁一部分,炸死伤48人,炸伤牛7头、猪3头。造成诏安人民处于动荡的日子,生活在居无定所、水深火热之中。

1939年11月间,日本侵略军从广东汕头潮州等地继续向东北部逼进,企图攫取我县作为跳板,以实现其魔爪伸向漳州泉州福州直至全福建的美梦。由日军大佐山本募任总指挥官并率日军180多人,大汉奸黄大伟任总司令的伪中华和平救国军第一集团军,率所辖的特务营、警备团、特务团和新5团官兵2千余名,于11月28日从广东澄海出发,进犯诏安。

当时,诏安县境内只有临时调来应敌的国军新编20师1个营(部分官兵尚在途中),第75师一个连和一个排,以及县保安中队等地方团队。

11月30日下午,日伪军在汉奸提乾元(江苏东台人,20世纪20年代曾两度出任诏安县知事)的引领下,从饶平县黄岗镇派出先遣部队400多名,在5架日机轮番低空盘旋的掩护下,开始进犯诏安县的汾水关。

位于闽粤边界的诏安县汾水关

当时诏安军政当局已进入防御,加强部署防御力量。在日伪军发起进攻汾水关之前,诏安县政府已动员了壮丁团队4000余名,协助已出发第一线的500余名正规军作战。担任后方勤务的还有3500名,在汾水关至县城沿海一带层层设防,分派驻兵把守。其中保安队第一分队驻防大玄钟,归75师225旅449团3营李营长指挥,担任海防防御。

日伪军在30日下午2时开始向汾水关进攻,诏安军政当局以最大的决心进行紧急设防,抽调所有兵力到汾水关,全力以赴阻止日伪军进犯,死守防线,以待后援部队增援。

县长陈荫祖亲率军事科长和保安队40名,义勇警察80名,开赴汾水关督战。午后2时,陈荫祖从县城出发,敌机5架从西南入侵诏安,陈率领的兵力缓慢前进,至庄上村,听到汾水关方向密集的枪炮声响彻云空。显然,汾水关防守部队与日伪军的先头部队在开战。陈被迫在华表村停留,一面派义勇警察中队向汾水关右翼增防,一面派联络兵回报。

在日伪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防守部队不得不放弃汾水关的防线,75师任排长所部及薛冠熏所率领的常备中队撤出后,由汾水关右翼高地向永茂营方向转移撤退,当晚8时,汾水关落入日伪军控制之中。

当晚,陈荫祖率领诏安县军政人员在华表村召开紧急会议,出席的有:张伯民营长、王连长、任排长、县军事科长沈澄清等。翌日凌晨2时,张营长在华表村会议上决定重新部署,分区设防,以公路左右两边设防,张营附子衡担任左翼指挥,右翼由该营第九连的全连及第八连的任排长和县保安队合编,由张伯民担任指挥,在西坑、虎跳溪、庄上、尖山笼、郭厝寮一线布防。陈荫祖、张伯民在3时移驻郭寮村。

12月1日早晨7时,九金山一带枪声响起,逐渐向琉璃岭一带转移。至12时,日伪军沿九金山一带山地压迫过来,在白厝村分二路进犯,一向南山,一向双港。

我军缓慢地向新寨转移,准备在新寨一线阻击日伪军的进攻,再退回良峰山以最后防线守城。

日伪军在4架日机掩护下,以钳形之势进犯诏安城,在陈荫祖、张伯民尚未到新寨,日伪军已占领新寨,随后又登上良峰山,控制了制高点。日伪军控制良峰山后,于下午2时入侵诏安城区。这时国军75师所部只得放弃诏安县城,退到四都马厝城一带。县城居民也大多数避难于邻近乡村。

诏安县城陷落后,日伪军肆行奸淫掠夺,滥杀居民,无所不为,罪恶滔天。地方上的一些土劣,如林星玉、徐再仓、许镜堂、沈丹九、陈少阶、陈少衡、沈炳光、郑邦颜、林材、许员、沈炳煌等,奴颜婢膝,甘当汉奸走狗,在诏安文昌宫址筹组所谓“诏安维持会”,进行强化统治。日伪还强迫壮丁在良峰山、东溪堤一带构筑防御工事,以防我反攻;还计划开辟飞机场,筹办干部学校,妄图以诏安作为扩展侵略的基地。日机起初低空盘旋示威,后来又向西路、港头、溪东、东沈、仕江、溪南等一带乡村扫射轰炸,肆意破坏,炸死炸伤百姓,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我军英勇奋战 收复诏安县城

日伪军入侵诏安城后,中共诏安地下党学校支部发动了诏安中学30多名进步青年学生,组织“抗日救国宣传队”,到溪东美营、沈寨、龙坑、军寮等一带乡村进行敌后的救亡宣传工作,鼓舞人民抗日的斗争意志。同时,学校支部还组织一支10多名青年学生组成“战地服务团”,准备随时配合大军反攻。

早在潮汕日伪军向我省蠢蠢欲动时,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第25集团军总司令陈仪就曾调兵到汾水关应敌抵挡。当诏安县城沦陷敌手,漳州一带岌岌可危之时,陈仪—面电请广东驻军派兵截击澄海、黄冈之敌,断其归路;一面命令正规部队到诏反攻,限期克复。

福建省及闽南司令部在12月2日急电,命令国军75师史克勤旅长,命令诏安军政及保安队由史克勤统一指挥,限期收复诏安城及闽南第一关—汾水关。至5日,史克勤旅长制订出反攻日伪军、收复诏安城与汾水关的计划。

12月6日,史克勤旅长率各部遵照攻击计划实施,于零时开始从四都马厝城出发,向县城发动进攻。凌晨3时,我军开始攻击,旋即攻占风山一带高地,遭遇日伪军顽抗,经过多次拼杀,迫使日伪军退守县城。

拂晓,日军出动飞机4架,对国军阵地猛烈扫射轰炸。国军勇往直前,于上午8时逼近县城。史克勤旅长也在8时登上凤山岭炮兵阵地指挥。75师450团团长金绍文指挥该团进攻诏城东北方向;75师449团团长张灵修指挥该团进攻诏城东南;新20师张一鸣团长指挥该团进攻诏城西南,分一部兵力占据南山,切断敌人归路,一部向汾水关之敌攻击;二面钳制夹攻日伪军,与日伪军展开殊死战斗。

7日零时,国军发起第2次攻击,县地方团队和各乡壮丁也前来参战。凌晨,日伪军开始溃退。午后一时,金绍文、张灵修两团攻入诏安城,诏城光复。县长陈荫祖一行官员乘胜回城,赶办善后。军队则马不停蹄地穷追逃敌。

大部分日伪军向汾水关撤退。小部分日伪军向仙塘、含英方向逃遁,然后逃窜到广东饶平的大埕、所城、柘林,准备渡海到敌占岛南澳。由于敌舰未及时到柘林接这批败兵,这些日伪军便硬抢群众的杉木、门板,甚至大小水缸、打谷桶做渡海工具,在怒海激浪的冲击下,100多名日伪军葬身大海

张灵修团长率449团追击向汾水关方向溃逃的日伪军,日伪军仓皇逃命,溃不成军,死伤惨重。另外,还有100多名伪军误窜到四都余甘岭,被驻云霄白狗洞的国军缴械。最后,汉奸头目黄大伟、提乾元率领剩存的一千四百余名败兵逃回粤东。

一战役,国军缴获无数,大获全胜。但也壮烈牺牲连长两名、排长2名和士兵20多名,阵亡官兵葬于良峰山下。墓前竖起“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

诏安县档案馆收藏的抗战期间缴获的日军指挥刀

诏安城光复后,县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和大力协助下,清查和逮捕了28名为虎作伥,罪恶累累的汉奸。按其罪分别处理:首犯郑帮彦、沈炳光、许员、杨万成等12人,于当天押至东溪沙滩(原城东小学面前)处决,斩首后悬头于中山路示众;徐雨巷等十多人伴斩后,投入监狱;对潜逃的沈迪三、林星玉、许镜堂等通缉在案。

岁月流逝,抗日战争时期的诏安保卫战至今已80年了。 诏籍知名诗人沈汇丰老师近期赋诗一首,纪念诏安军民抗击日寇入侵,收复诏安全境80周年,诗云:

敌强我弱敢牺牲,八十年前复诏城。

粉碎疯狂东战略,赢来福建大安宁。

军民合力寇难遁,国共齐心事可成。

黄土垅中思烈士,悠悠青史耀明灯。

诗注:

1、l939年11月30日,驻广东汕头的日伪军2千余人进犯诏安,因县里防备不严,兵力不够,诏安县城被日伪占领达7天。

2、12月6日凌晨3时,在时任福建省省主席陈仪的严令下,国军75师史克勤旅长率领精兵强将对占领诏安县城的日伪军发起进攻,经激烈战斗,于隔日午后一时终克复诏安县城,日伪死伤无数,余部狼狈逃窜。

3、此役我军共牺牲连长2名,排长2名及士兵20多名,阵亡官兵葬于良峰山下,墓前竖起“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

附注:本文根据《诏安人民革命史》、谢继东《诏安抗战纪略》、谢绍美《抗日烽火中的诏安中学》等相关史料编写,图片来源于诏安县档案馆展厅等。

编写:涂建元 编辑:章燕云 监制:许渊彪

via诏安史志

Hash:2f2afa232fb4321fff2f4254de5ab4e3ec44c7dd

声明:此文由 诏安之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