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你不知道的祠堂 ,岳西又一重大人文发现

古老的安庆,人文汇萃,古迹众多。而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除“中央独立师红二十五师司令部”汪氏宗祠以外,还有一处古迹藏在深山人未知,她就是抗日工作团驻地旧址:刘氏支祠集成堂。

祠堂建于公元1914年,占地面积两千平方米,距今百余年,粉墙黛瓦,室内雕梁画栋,做工精巧,三进两厢式四合院,典型的徽式建筑。而斑驳的墙面及东头的大柏树好像在无声诉说着一百年以来的沧桑。

感念先贤:刘掷声,刘月亭,刘用其等前辈们,是他们殚精竭虑不懈努力以身作则号召众裔孙捐款捐物,辛苦地建成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祠堂。可以让后辈们在这里面祭祀、瞻仰、怀旧、议事。 祠堂是一座丰碑,而建祠修祠护祠的人们更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2001年太平小学从这里搬走后,祠堂一度人去楼空,面临倒塌。刘氏族裔有识之士:刘炳文、刘汉鼎、刘雨生、刘叶鹏、刘会六、刘圣银(小白)、刘丽华、刘会根(扬口)等等是他们贴钱贴饭号召附近宗亲捐款或帮工,抢救性维修,支祠才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还有在背后一直默默关心支持祠堂建设并做出过大量积极有效工作的:刘成林、刘正念、刘雨阳、刘圣俊、刘岳林、刘志平等刘氏后人。

以后,刘氏族人又经过不懈地努力,积极为宗祠申请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黎阁启书香,人文奕憩源流远, 蒲鞭留惠政,世胃云礽似继长。 祠堂里木柱上的一幅对字不仅抒写了前辈对后人的殷殷希望,也恰恰反映出刘氏子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情怀。

一座祠堂是一份乡愁,这里有着许多童年的记忆。 走进祠堂,就是走进了往昔。 走进祠堂,就仿佛看到了祖先们的身影,听到了祖先们的声音。 不论身居何处,千里万里,职位再高,钱财再多,走进祠堂,你也会六根清静,心生肃穆。 因为这里不仅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这里的每一幅对字,每一幅雕花故事,浓郁的文化氛围,总令你凝神驻足,沉思忘返。 这里也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一个知识的殿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五任县委书记的所在地,中共开展秘密会议、先烈们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 在这里,1927年至1936年的白色恐怖时期,沙村人民与反动势力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人抛头颅、洒热血,在为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征途中,牺牲了141位有名有姓的烈士。 1929年著名的请水寨暴动就曾在这里组织谋划的,祠堂是见证者。而刘中一、刘正北、刘国鼎、刘国鼐、刘雨润、刘汝聪、叶朗清等等就是其间最杰出的代表。 这里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抗委会:抗日三十一工作团驻地旧址。 1938年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王榕为团长的抗日宣讲团进驻沙村刘氏集成堂。董绍基、都志、乐治权等一群热血青年,以此为驻地,四处宣传抗日,激发了一批又一批志士奔向抗日战场。 其中,沙村的刘柱锋就是这一时期秘密发展的优秀中共党员,后做地下工作,被误杀。 抗日三十一工作团于1939年夏调走。

抗战时期,这里在原湖村乡小基础上成立了岳西县历史上(安徽省也不多见的)第一所抗日完全小学,刘跃、刘智是当时的教官。这里也曾培养出过许多优秀的学生,如刘果芝、刘雨晴、刘鸣胜、崔达德、王东升、储诵如等等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 国共合作时期的湖村乡乡长刘芬兼抗日完全小学校长,刘仕华为副校长兼教导主任。他们同时为革命、抗日做过不少积极有效的工作。 这里也是新四军第四支队伤病员治病疗伤的地方,被称为大后方医院。(新四军四支队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他们的前身是活跃在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八军高敬亭、刘正北的部队)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硝烟散尽,忠魂何处寻? 欣慰的是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了。 抗战时期,集成堂中厅左右木柱上曾抒: 神力驻彭城,千百世,调神兵遣神将,一股神通攻日本; 主张辉祖国,亿万年,言主忠行主信,三民主义振中华。

一副对字不仅写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更抒发了刘氏族人的家国情怀及对日本人的愤慨之情。

那深深刻入墙上的繁体“战”字及手书的“抗战到底”更是表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八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字迹依然醒目。

很喜欢前厅木柱上的一副对字: 集合光灵,遥瞻禄阁腾辉墨壮焕彩, 成全后嗣,惟愿五忠继起七叶常新。

2016年的冬天曾写一首即兴打油,愿与诸君共勉: 集成新火 世事沧桑往如烟, 百年祖祠依巍然。

愿与诸君多努力,

集成薪火代代转。

壮哉,刘氏支祠~集成堂! 一百余年来,您不仅承载着刘氏精神文化的沿袭,忠实履行着自己的使命,经历过刘氏一脉的一应大小事务,更是见证了旧中国到新中国全民文化教育的历程。 亦是土地革命及抗战时期皖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反动势力、日寇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一部缩影。

抚摸墙上的系马石,仿佛曾闻当年战马出征时的嘶鸣。

展馆里的枪械曾经历过当年的刀光剑影,斑斑铁秀与血迹再现出当时战斗生活的场景。一件件旧物,仿佛无声地为你讲述着那曾经的艰苦岁月、曾经的人和事。令人感慨万千思绪连连…………

往事如烟,遥远岁月里曾经的一些人和事在这里总也挥之不去。时间仿佛倒流,时空仿佛在这里驻足。

巍巍大别山, 美丽的沙村河。 壮哉,刘氏集成堂!

后记,文中提到的刘氏族人,他们都是昱公裔孙,集成堂人,在刘氏一脉里他们是其中最亮的星辰。

烈士亲属刘雨阳曾深情赋诗曰: 悼念先烈 红色沙村红土地, 革命烈士血染成。 忠肝侠胆求真理, 钢筋铁骨战恶神。 风华正茂无所惧, 满堂忠烈集成人。 继承先烈革命志, 强国富民慰英灵。

Hash:a59626d52823eb30ab7851ee9b5a1673de41b4b4

声明:此文由 掌上岳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