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脉——化羊庙

提示 : ↑ " 家在鄠邑 " 免费关注

难觅当年化羊人

——走进化羊庙

秦岭七十二峪,每一个山谷,都是一个故事。

七十二峪,峪名便是河名,而每一个河名峪名都有典故来历, 或相关地貌、 或相关历史、 或相关人物。在这些峪、 这些河中,流淌着化羊河的化羊峪,从名字便能看出些特立独行来。

何况,这里面还有一座同名的“ 化羊庙”。

化羊庙的传说

西安城,沿太白路西沣路一路向南,到关中环线再一路向西,在编号四五七村道的路口折向南山,名字叫“ 化羊”的系列地方便接踵而至。率先要上的那个坡,叫作化羊坡,路过的那个村子,叫作化羊村,化羊村再向南大约五百米,鼎鼎有名的化羊庙, 便矗立在化羊峪峪口的鸡头山和牛首山之间。

这地方算是和动物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村、峪、庙都是属“ 羊”的,环抱着化羊庙的两座山又是一座属牛,一座属鸡。想必,当年牛、羊、鸡三大家畜家禽相约这里聚会各自“ 占地盘”,也是一番其乐融融的景象。

当然这只是想象,其实化羊峪最早并不叫化羊峪,而是叫作鄠阳峪。这个老名字倒是切合地理实际,因为此峪地处鄠邑。现在很多陕西人都知道鄠邑在改区之前叫户县,但未必知道户县原来叫鄠县,比户县这个名字更早更悠久,还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夏朝的属国扈氏国。扈氏国是此地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鄠邑地名的由来。按中华文化的地理传承,山南水北为阳,鄠阳峪如此得名,顺理成章。

鄠阳峪之所以变身化羊峪,似乎有一点谐音因素。但是,三个神奇的传说,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三个传说,自然都和“ 羊”有关。

第一个传说— — 有一个牧童在这里给地主家放羊,遇到了豺狼袭击,很多羊被狼吃掉或者咬死了。小牧童伤心欲绝,这可怎么跟东家交代啊?一年的工钱肯定没有了,还要给东家赔羊,可是自己家怎么赔得起,妈妈还在等自己放羊的工钱去抓药,妹妹还在等这份工钱买一件像样的过年衣裳。小牧童坐在山坡上哭,牛首山的牛和鸡头山的鸡也陪着他哭。一位神仙见此情景,弹指神通一点又一点,山上的一个个石头化成了一只只羊,帮他凑齐了羊数。鄠阳峪从此也就变成化羊峪。

第二个传说— — 金峰寺和牛头山的祖师在山中下棋,一个放羊娃在旁边观战入了迷,腹中饥渴顺便吃了两位祖师盘中的一枚鲜桃。等到棋局结束回到拦羊的地方,发现拦羊的棍子和绳子都在, 可是羊却都变成了石头。等他回到村里,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村里的人都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村里的人。问起自己的父母,村人说那都是上几辈的人,去世多年了。原来,这个放羊娃吃的桃子是仙果,仙界悠悠一日,世上倏忽百年。化羊峪便因此得名。

第三个传说— — 说是有个叫黄初平的牧童,15岁时在山中放羊,在山洞里撞见一位道士正在讲经,便把羊圈在山坡,自己去专心听经,听完后再去找羊,哪里还有羊的影子,只看见满坡的石头,羊都化为石头了。丢了人家的羊,他也回不去了,便跟着道人云游天下去也!

第二三个传说,都是羊化成了石头,虽然不及第一个“ 化石成羊”温馨,但蕴含的哲理似乎更有深意。

化羊峪

以上都是和化羊峪有关的传说,而和化羊庙有关的,还有另外一个传说。

据说,化羊河的龙王是一条得了仙气的百年蛟蟒,得了仙气却不干好事,经常兴风作浪,使河水泛滥,两岸百姓吃尽苦头,很多人甚至因此流离失所。某年某月某日,东岳大神来此巡视,百姓纷纷向他诉苦。大神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即招来化羊河龙王进行问责,并下令河水改道,出峪口改向东行,从无人居住处流过。大神临走时还不放心,又派遣泰山东岳庙前一座石狮负责守护监视, 并将一只凤凰定在峪口作为副监督。从此果真不再有水患,逃走的百姓也返回家园安居乐业。乡亲们感激东岳大神造福于民的大恩大德,便在峪口河岸修了东岳行祠(也就是化羊庙)来纪念。

化羊河

化羊庙里的那些牛人

传说虽然是传说,但矗立在化羊峪口的化羊庙,却是实实在在的千年存在。

化羊庙,又称化羊宫、 华阳观、 东岳庙、 天齐庙、 泰岳行祠等。虽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人们普遍认为,化羊庙最早修建于北宋真宗年间。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先后七次重修,原有庙宇一百三十多间,现有四十九间。即便在今天仍然是一处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东岳献殿是现存的主要古建筑,呈现元代时期的建筑风格。

相传,宋真宗赵恒乏嗣无子,眼看大好江山面临继承之忧,皇帝也便当得闷闷不乐。

这时,该鄠邑的第一位牛人出场了。这人,叫作杨砺。

杨砺

京兆鄠(今西安市鄠邑区)杨家堡人杨砺是宋朝大名人,他在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而立之际高中状元,是大宋朝如假包 换的状元第一人。

杨砺主要的政绩显现在真宗时期,这并不是说他对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有意见不愿意贡献聪明才智,而是其刚刚中了状元就接连遭遇丧父失母之痛。杨砺是个大孝子,父亲去世时悲痛欲绝,竟多日水米不进。因为这些家庭变故,他先是辞官守孝,后又辗转地方为官,等到进入中央,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进了朝廷中央,杨砺仍然谦逊低调。后来,宋真宗赵恒得知这个小老头竟然是大宋第一位状元,对其从不倨傲的品德大为钦佩,对杨砺也是极为敬重。

这份敬重,很快产生了君臣间的信任。常为后继无人而苦恼的赵恒,无意间向杨砺说起自己的烦恼。杨砺建议,可以向东岳大帝祈祷求告。赵恒按他的建议去做,果真解决了后顾之忧,一方面赏赐表彰杨砺,一方面下令在全国广修东岳庙,东岳泰山肯定要修, 大功臣杨砺的家乡京兆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修庙之所。华阳峪口的化羊庙便告诞生。这也是化羊庙之所以又叫东岳庙、 泰岳行祠的原因所在。

杨砺去世后,宋真宗十分悲痛,对诸大臣说:“ 杨砺耿直清苦,正欲重用之时却不幸去世。”并亲自冒雨前往杨府吊唁,因车驾进不了胡同,便徒步走到杨砺灵前悼念追忆,同时追赠其为兵部尚书,并诏令罢朝致哀。

化羊庙比其他东岳庙更为尊贵,在东岳正殿的西边偏角,原有宋真宗亲书“ 东岳天齐仁圣帝”金字牌匾。这块“ 万岁牌”高七尺,宽一尺,牌座高五尺,雕刻精巧,书法挺秀。据说,因为牌匾上有“ 圣旨”两个字,山中的飞鸟都不敢在上面栖息歇脚。

而化羊庙又被称作化羊宫,这一称呼最早出自明代王九思的《游山记》:“ 由金峰东行半里许即化羊宫”。

王九思,便是和化羊庙有关的又一个鄠邑牛人。他是明代文学家、 旅游达人,字敬夫,号渼陂。从这个号就可以看出其籍贯所在。没错,王九思正是陕西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弘治九年(1496年)考中进士,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并称“ 前七子”,著有诗文集《渼陂集》、杂剧《沽酒游春》《中山狼》及散曲集《碧山乐府》等。

王九思出身关中书香之家,天资聪明,学识渊博,尤其长于文学。他青年时热衷功名, 后来, 因为老乡关系, 受宦官刘瑾( 陕西兴平人) 案牵连被贬官发配, 后来甚至被罢官。经此磨难,王九思逐渐看穿官场、 看淡仕途,便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提升文学造诣和游山玩水陶冶情操上。中年之际,王九思回到故土, 家乡的山山水水更为其所喜,与化羊庙有关的《游山记》,便是其在家乡的游记之一。

除了纵情山水和文学创作,王九思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乡建设上,他带领乡亲们修涝河桥,为父老乡亲施舍医药,为家乡学子传经授学,一做就是大半辈子,直到以84岁高寿辞世。

王九思

风霜磨砺中的古庙

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化羊庙,依然可觅杨砺和王九思当年所在的痕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样清晰可见。

其中,东岳献殿是陕西现存少有的元代建筑。献殿共五间六楹,单檐式庑殿顶,进深6米,明间宽4米,次间宽2.8米,建筑面积 107.73平方米,属厅堂构架。整个建筑古朴厚重、 雄伟壮观。献殿前矗有元代石碑一通,上部蒙文,下部汉文,记载献殿修建过程。另有《重修古迹东岳庙记碑》一通,明景泰三年(1452年)所立。

化羊庙东岳献殿

化羊庙有据可查的重修记录,包括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景泰二年( 1451年)、嘉靖十一年( 1532年)、隆庆二年( 1568 年)、万历四十年(1612年)及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宣统二年(1910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在1988年和198年进行过两次大的整修。

修旧如旧,化羊庙现存古建筑包括:东岳献殿五间,金刚殿五间,戏楼三间,东岳殿山门三间,菩萨殿山门三间。存石碑三通,即《重修古迹东岳庙记》《化羊峪补修东岳庙记》《蒙汉文碑》。

作为典型的东岳庙,东岳大殿供奉的东岳大帝也就是东岳大神,是道教所封的泰山神,掌管人间生死。关于东岳大神到底是谁一直颇有争议,有说是金虹氏的,有说是太昊的,有说是盘古化身

的,有说是上清真人的,有说是山图公子的,有说是天帝之孙的, 还有说是《封神榜》中的黄飞虎的。

不管东岳大帝到底是何方神圣,其掌管人间生死,刚正不阿, 是好神仙不是坏神仙,历代帝王都对其尊崇有加,唐代封为“ 天齐王”,宋代晋为“ 仁圣天齐王”“ 天齐仁圣帝”,元代加封为“ 天齐大生仁圣帝”,明代又恢复为东岳泰山神。

与其他东岳庙不同,化羊庙大殿里,东岳大帝左边还配享主司文运的文昌君,右边配享的便是鄠邑牛人、 “ 大宋第一状元”— —杨砺。

此外,东厢房“ 神仙殿”还供奉着黄帝炎帝、 嫘祖、 伏羲氏、 燧人氏、 神农氏、 仓颉、 后稷、 鲁班、 范蠡、 蔡伦等12位华夏始祖先贤,西厢房“ 十殿阎君殿”则供奉着阎君王、 转轮阎君、 平等阎君、 泰山阎君、 宋帝阎君等十大阎王,每人名字后还注明“ 刀山斧劈”“ 解锯研磨”等不同职司。

东偏院在殿东台阶下,这里东排房屋是东岳寝宫,供奉着东岳大帝和娘娘。北排房屋是送子娘娘殿,两壁彩绘《二十四孝图》, 南排房屋是王母宫和福禄寿殿。如果游客来到化羊庙,福禄寿殿一定要进,因为这里还供奉着齐天大圣孙悟空,这在全国的庙宇中极为少见。大圣高高在上,增添不尽趣味。

千年化羊古庙会

化羊庙庙会

化羊庙的庙会,也在千年间传唱不绝,是化羊庙显著的文化特征之一。

化羊庙会是鄠邑最大的民间盛会,也是关中地区最具特色的民间庙会之一。庙会每年两会,第一会农历正月二十起,会期十天, 正月二十八为正会;第二会农历六月初十起,会期同样十天,正会一般在六月十五。

正月会是年的延续。古语云“ 不出正月都是年”,抓住年的尾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通过庙会聚起来,听大戏,聊家常,好吃好喝好玩的互通有无。嗨过了正月,化羊庙前的早春花已然吐蕾,化羊河畔的新柳已然泛绿,吃过了、 喝过了、 唱过了,又该撸起袖子加油大干新的一年。

近年来,随着“ 西安年·最中国”的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走红叫响,化羊庙庙会也完美融合在“ 西安年”之中,让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体会到浓浓的关中庙会风情。

六月会则是忙罢会。经历了半年的辛劳,收割了麦子,一粒粒饱满的麦粒收进了粮仓,种下了包谷和水稻,看着它们在田野里茁壮成长荡漾着希望的绿色,乡亲们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犒劳下自己,新麦子磨的面烙出香甜又好看的曲连馍,送给出嫁的闺女,送给成长的外甥。有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生活,怎么办?过庙会,唱大戏,化羊峪口,化羊庙前,又一次热闹起来。这时候,庙会上的吃食,又比正月多出了很多新鲜时令的东西。

当然,传统的庙会祭祀活动必不可少,庙会期间,各村男男女女,高举旌旗,敲着锣鼓,列队前往,在鞭炮声中,上供进香,谓之“ 送钱粮”。殿宇内,燃烛烧香,鸣放鞭炮,悬匾酬愿,聚会念经,表达美好诉求。庙会期间的很多民俗,对研究关中民俗心理、民俗文化、 宗教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每年两季的化羊庙会,原来还有承担农民购置农具的集市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庙会逐步演变成为以农副产品、 山货、 农作物良种、 土特产苗木花卉、 日用百货、 家电、 服装美食娱乐等相交融的综合性物资交流会。

千年的庙不变,不论风风雨雨就矗立在这里,千年的庙会却不断吸纳着时代特色。不管是不变的庙宇,还是与时俱进的庙会,都在见证着历史,传承着文化,讲述着故事,唱着悠悠的岁月之歌, 赞着发展的时代伟业。

千年化羊庙,在岁月的长河中,注视着化羊河流淌不息,见证着化羊村乃至秦岭山下的沧桑巨变。

来源 :在长安

,让更多人看到↓↓

Hash:f18b22415532ccdd4d1d30df5ebc16219b0086b8

声明:此文由 北方人的线上宝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