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桃花潭镇的文物古迹(上)

查从俭

第1073期

桃花潭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域范围的桃花潭两岸龙潭村、桃潭村皆为中国传统村落,村内古建成群。这些古建虽不是世界遗产,甚至没有一处国保单位,并不说这些古建不够格,而是我们对其认识不足,实际上我国文物界的泰斗人物罗哲文、谢辰生都对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给予极高评价。在新形势下,要加大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力度,既要警醒生在斯长在斯的当地民众,爱护先民的馈赠,把古建筑做到敝帚自珍,更要鞭策文物工作者、镇村工作人员努力努力再努力,千万不能再出现将扶风会馆悬山式改成歇山式破坏性的修复事件,好心做坏事,做到保护文物,职业又专业。

桃花潭镇全景

义 门

桃花潭畔垒玉墩和彩虹岗之间的彩虹桥风景优美,溪水、石桥、古树、民居构成了最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面,使人流连忘返。但此处让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义门建筑,高耸的义门如鹤立鸡群,它左邻哈溪(又称前溪),门楼正面对着桃花潭,背面朝向万村村,实际上也是万姓村落的村门。

义门是一左右绝对对称的两层高的门楼,正面由三方到顶的山墙构成八字形,正面墙稍高,设有门洞,门洞上有“义门”二字的嵌方。地坪以上正面二米为石墙,八字两侧面一米为石墙,显得主次有别。石墙以利防洪和御敌,又显得敦实,给人笃行义方的寓意。石墙以上为磨砖贴面,做工精细,立面高耸。义门建得绝对对称,目的是显示其严肃性,这是对皇帝圣旨的绝对敬重,也显示出自身家族的荣耀。这与踏歌岸阁南阳镇门楼和桃潭西岸门楼的矩形平面是不同的。

额方上有“唐贞观五年旌表,乾隆壬辰岁重修”题字,很可能此处不是义门原址。根据传说,宋元之间万氏生活在祥滩头,明初大水毁去村庄,风三公搬迁到月形山下,赵四公迁移到万村渡侧,形成后万、前万二村,那唐朝的建筑肯定不在此处。扶风会馆处曾出土刻有“文德戍申年工匝陈玄人户造”古砖,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考证认为“此砖确是唐僖宗李儇时代制造,而且此砖多为王公府邸园林所用”,此砖可能就是当年义门的建筑用砖,也只有如此才能凸显皇家诏建的尊荣。

此地距祥滩头不远,处于村头位置,在此建显耀的义门,可谓万氏的地标建筑,彰显门风地位。现在的义门可能是明朝建筑的遗址,清顺治年间这里曾发生战争,义门毁损。清乾隆年间,翟、万为水面所有权发生争讼,同时代诗人赵际飞写诗道:“万村渡口趁轻风,千尺桃潭水自东。但有汪伦皆可住,何须更问主人翁?” 诗中称“万村渡”,暗寓对翟氏强势的不满。事件发生后,万氏重建义门,既明确界限,又彰显祖上荣光,以表对当政者之不满。

扶 风 会 馆

扶风会馆坐北朝南,位于泾县桃花潭西岸东园古渡下游,万村村的北尽头。左邻青弋江,中隔有门楼,刻有“桃潭水碧,槐里风清”楹联,右前方为后万祠堂孝义堂(已毁去)。后院墙紧邻月形山下来的一条溪水,溪水汇入青弋江的出口处有扶风桥(俗名河口桥),应是锁水口的建筑之一。据万氏孝义堂民国廿年碑记记载,会馆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其作用为“联情谊,集众志,以谋利益”。明初洪水后,万氏散徙各地,大宗族没有合建宗祠,一直把会馆作为大宗祠而用。

现会馆是民国二十年重建的,原会馆可能毁于咸丰年间的兵燹。会馆为三开间三进两个天井,外加一个小广场、一个小院门和一个内院的小建筑群。会馆虽建于宗族势力削弱时期,所以并不高大,但一、二进仍装饰有船篷轩,二三进间设园门,两侧开小门,旁设雕栏,比较精致。解放前至上世纪末,扶风会馆一直作为万村小学的校舍。1997年4月中旬,万氏村民清扫扶风会馆,在馆中墙壁中发现了秦汉以来各朝古币;并在馆基处挖掘出一块古青砖,上刻有“文德戍申年工匝陈玄人户造”,收藏于泾县文物所。

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考证后道:“此砖确是唐僖宗李儇时代制造,而且此砖多为王公府邸园林所用,扶风会馆采用此砖足见其规模宏大。”罗哲文教授又道“此砖可以证明扶风会馆是唐代以前就存在的,并说明唐代桃花潭地区古建艺术已十分先进。”由此可见,称“扶风会馆”为中国会馆的鼻祖毫不为过。

扶风会馆对研究客家文化以及隋唐时期家族如何聚族敦睦具有重要意义。

踏 歌 岸 阁

位于桃花潭东岸,三间,两侧为上下楼梯,中间两层,系楼阁式砖石木结构,俗称骑马楼、走马楼,整个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汪伦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之称邀来李白游桃花潭,并盛情款待、作陪。李白离去时,汪伦率村人踏地为节,挥手作歌相送。李白为答谢汪伦,在此写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著名诗篇。后人为纪念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称此处为“踏歌古岸”,水东翟氏家族于岸上建此“踏歌岸阁”。

踏歌岸阁,在位置选择、平面布局、设计造型等方面均独到奇特,精巧雅致。阁高两层,底层是人行通道。位置选择在东园古渡岸边,踏入门洞即到南阳古镇正街,出则可上船过渡。两侧有条石凳供路人休息;楼上设有栏杆、窗台,游人凭栏、凭窗可俯瞰桃花潭碧波烟云以及对岸的各种胜迹;历史上还兼具供奉财神与文昌星君神龛之用。

踏歌岸阁旧称中骑马楼,因上下沿江皆建有骑马楼。该楼既具方便行旅,又兼顾观瞻之功用。楼阁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建,道光二十六年翟金生督修石座,民国初年重修。阁上原悬有当地书法家翟容书写的“踏歌古岸”横匾,因年久原匾额已毁。1984年,安徽省文物局和泾县人民政府又拨出专款重修,并由省政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恺帆重书此匾置于阁上。修复后的踏歌岸阁,保持了原有古阁的风貌,是桃花潭一处靓丽的风景线。

翟 氏 宗 祠

翟氏宗祠坐北朝南,由翟台牵头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始建,二年后基本完工,在泾县的家族中是较早建祠的,但里面构造的适用性可能有些许之不足。它除了特别大外,与泾县其他家族的宗祠有三个明显不同之处: 一是过厅很大,有三柱落地,前面还有“一”字型大天井,特别明亮; 二是享堂后没有专门的太师壁,而是一个完全隔断的屏风。 由于开间大,屏风上开三门,通达三进寝室楼。 这种设置宜于曝光寝室楼情况,于是在享堂增设了碧纱橱装饰; 三是寝室楼有九开间,其数字有僭越之嫌疑。

碧纱橱又叫纱橱,与太师壁一样,都是古代建筑内檐柱间装修的一种工艺形式。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曹庭栋在其《老老恒言•卷四》中有碧纱橱的详细记载:“有名纱橱者,夏月可代帐,须楼下一统三间,前与后俱有廊者,方得有之。除廊外以中一间左右前后依柱为界,四面绷纱作窗,窗不设櫺,透漏如帐。前后廊檐下俱另置窗,俾有掩蔽。于中驱蚊陈几榻,日可起居,夜可休息,为销夏安适之最。”由此可知,碧纱橱确是一间屋子,是一统三间之中间一间,四面绷纱透漏如帐。碧纱橱里还可设床榻、桌椅,日常起居及夜间休息都在里面,在宋李清照的词中与《红楼梦》书中多有提及。

碧纱橱除发挥隔断遮掩作用,翟氏家族还匠心独运,将碧纱橱加以改进开发出另一作用。过去大年边,在祠堂中除了祭祖,还搭台唱戏娱祖。祁门县祠堂中把戏台作为标配,泾县云岭陈氏宗祠茂林吴氏宗祠也都设戏台。翟氏家族祭祖后将碧纱橱移到下堂,相对着寝室楼,这时碧纱橱就不是作为休息间而是变成了唱戏的戏台。

至于这座碧纱橱是明代万历皇帝赐给授命去云南镇藩的大将军翟国儒作为点将用的,又名点将台,此类只能作为民间故事。试想此种笨重之物在云南大山作战中如何运作,况翟国儒其人前文已详细叙说,其为官地根本与云南无关联。还有皇帝赏赐,从京城将碧纱橱运回途中,一路收到捐资而得以建祠的传说,翟氏宗祠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万历三十五年中武进士的翟国儒此时还没有功名出仕呢。只是壁纱橱作为室内装饰在当地极为少见,用在祠堂中更是稀有,因此附会上了许多故事与猜测。

文 昌 阁

文昌阁传说是翟氏为显扬其家族科举昌盛而建,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厚岸王氏在乾隆年间也建有文昌阁,其家族直到清同光间才出了二名进士。实际上建文昌阁是为了供奉文昌星君,邑人朱珔在洪村新建文昌宫记曰:“(文昌)星位隶紫微垣下,有三师三公之职也,北有内阶天星之陛也,地望尊贵,故世人以为握功名得失之权,竟相崇奉,临上质旁稽首恐后。”后来嘉庆皇帝重视文治,下诏天下郡县都要建文昌宫。泾县知县清善曾给翟氏文昌阁题“乐义培风”匾额,清楚的告诉了我们建文昌阁是为了培厚文风的。确实,水东翟家自建了该文昌阁,科举就特别兴盛,翟槐、翟绳祖、翟发宗、翟奎光、翟惟善、翟松从乾隆四十一年(1775)到道光十六年(1836)六十二年时光中高中了6位进士,还有翟承眷、翟皋、翟槰、翟梦槐四人被钦赐为翰林。

文昌阁于清嘉庆四年(1799)、道光二年(1822)、民国27年(1938)曾3次重修。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政府也先后二次重修。1989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 阳 镇 门 楼

南阳镇门楼为一正一侧两间组成。正间两层,下为门洞,门洞矩形加半圆,线条很美。门洞两侧设有条石便于进入该村的人歇脚和出村时家人送行。门洞正面上方镶有一块“南阳镇”砖雕额方,起标识作用。二层为设有财神神龛的过楼,财神面朝村内。过楼内侧为敞开到边的栏杆式窗台,并饰以雕梁画柱,以此突出神明保佑村落的主题。此门楼外实内虚,给人有安内御外的亲切安全感。侧间单层,位于正间西侧,内侧开一小门,内设很陡的踏步和楼梯,供人们上二层之用。

南阳镇门楼没有按着中国传统建成对衬式建筑,可能是因为人口繁衍太快,地皮紧张所致。

桃潭西岸门楼

“桃潭西岸”门楼位于桃花潭西岸,面河,有踏步与渡口、码头相连。入门南为翟店街,西拐为万村街。门楼是一两层高的过楼建筑,上为阁楼,下为门洞。门洞正上方有翟容书写的“桃潭西岸”嵌方,背面墙上写有“翟店街”三个字。门楼东侧的墙是设有坐凳的一框很大的窗洞,它与相邻民居的墙只有1米不到的距离,此间设置了一个很小的天井,过去栽有竹石,从万村街来到门楼之前,不进门楼就能看到一框郑板桥的竹石画,还能倚框少坐,稍事休息,十分惬意。整个门楼立面高耸,位置险要。

此门楼建于民国期间,据说当时分别位于桃花潭东西两岸的翟、万二村为争桃花潭的归属而诉讼。万姓称桃花潭为“万村潭”,翟姓称桃花潭为“万寸潭”。因当地百姓的口音“村”、“寸”两字的谐音而分不清,最后官府按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采信了翟氏家族的“一千尺正好是一万寸”的依据,判定翟姓赢。翟姓建此门楼以纪之。但此案发生于清乾隆年间,是有诗为证的。所以很可能是翟店街引发的新争讼,结案后建此门楼来明确界限。后来万姓紧挨门楼建了一个大仙庙,天天烧香,以克其扩展,至今老人犹耳熟能详。

(作者系泾县文旅委副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感谢翟军先生提供部分图片)

制作:童达清

Hash:dab99d4a2c2bdb0866836c1577a69365ab96e0ed

声明:此文由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