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三河古镇:巢湖岸边的“八古”风韵

古镇三河全貌(9月17日摄)。

巢湖岸边的安徽肥西县三河镇有2500多年的历史,依托水乡古镇,形成了古街、古巷、古桥、古城墙、古庙宇、古戏台、古民居、古茶楼等“八古”独特景观,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三河古名“鹊渚”,最早为巢湖的一座鸟岛,经千年水流冲击积淀成为巢湖岸边的陆地,后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古镇上有10街26巷,明清建筑尚存180余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街道都较为狭窄,均为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铺成,两旁的青砖小瓦民居布满岁月的痕迹,家家户户的门头上都挂着油纸灯笼,古色古香,仿佛诉说着久远的故事。1991年7月,三河曾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但古老的建筑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基本完整留存。保留下来的连片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江淮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上的雕花彩绘以及黑漆鎏金的各类招牌匾额,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呈现在眼前,让人联想起鼎盛繁荣的徽商时代。近年来,三河镇发挥其独特的“八古”水乡优势,整个古镇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三河古镇(9月17日摄)。

巢湖岸边的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有2500多年的历史,依托水乡古镇,形成了古街、古巷、古桥、古城墙、古庙宇、古戏台、古民居、古茶楼等“八古”独特景观,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三河古名“鹊渚”,最早为巢湖的一座鸟岛,经千年水流冲击积淀成为巢湖岸边的陆地,后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古镇上有10街26巷,明清建筑尚存180余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街道都较为狭窄,均为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铺成,两旁的青砖小瓦民居布满岁月的痕迹,家家户户的门头上都挂着油纸灯笼,古色古香,仿佛诉说着久远的故事。1991年7月,三河曾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但古老的建筑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基本完整留存。保留下来的连片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江淮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上的雕花彩绘以及黑漆鎏金的各类招牌匾额,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呈现在眼前,让人联想起鼎盛繁荣的徽商时代。近年来,三河镇发挥其独特的“八古”水乡优势,整个古镇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9月17日,居民行走在古东街上。

巢湖岸边的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有2500多年的历史,依托水乡古镇,形成了古街、古巷、古桥、古城墙、古庙宇、古戏台、古民居、古茶楼等“八古”独特景观,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三河古名“鹊渚”,最早为巢湖的一座鸟岛,经千年水流冲击积淀成为巢湖岸边的陆地,后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古镇上有10街26巷,明清建筑尚存180余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街道都较为狭窄,均为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铺成,两旁的青砖小瓦民居布满岁月的痕迹,家家户户的门头上都挂着油纸灯笼,古色古香,仿佛诉说着久远的故事。1991年7月,三河曾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但古老的建筑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基本完整留存。保留下来的连片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江淮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上的雕花彩绘以及黑漆鎏金的各类招牌匾额,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呈现在眼前,让人联想起鼎盛繁荣的徽商时代。近年来,三河镇发挥其独特的“八古”水乡优势,整个古镇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游人从太平天国城楼前走过(9月16日摄)。

巢湖岸边的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有2500多年的历史,依托水乡古镇,形成了古街、古巷、古桥、古城墙、古庙宇、古戏台、古民居、古茶楼等“八古”独特景观,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三河古名“鹊渚”,最早为巢湖的一座鸟岛,经千年水流冲击积淀成为巢湖岸边的陆地,后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古镇上有10街26巷,明清建筑尚存180余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街道都较为狭窄,均为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铺成,两旁的青砖小瓦民居布满岁月的痕迹,家家户户的门头上都挂着油纸灯笼,古色古香,仿佛诉说着久远的故事。1991年7月,三河曾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但古老的建筑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基本完整留存。保留下来的连片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江淮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上的雕花彩绘以及黑漆鎏金的各类招牌匾额,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呈现在眼前,让人联想起鼎盛繁荣的徽商时代。近年来,三河镇发挥其独特的“八古”水乡优势,整个古镇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9月17日,游人在下横街小巷参观。

巢湖岸边的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有2500多年的历史,依托水乡古镇,形成了古街、古巷、古桥、古城墙、古庙宇、古戏台、古民居、古茶楼等“八古”独特景观,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三河古名“鹊渚”,最早为巢湖的一座鸟岛,经千年水流冲击积淀成为巢湖岸边的陆地,后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古镇上有10街26巷,明清建筑尚存180余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街道都较为狭窄,均为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铺成,两旁的青砖小瓦民居布满岁月的痕迹,家家户户的门头上都挂着油纸灯笼,古色古香,仿佛诉说着久远的故事。1991年7月,三河曾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但古老的建筑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基本完整留存。保留下来的连片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江淮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上的雕花彩绘以及黑漆鎏金的各类招牌匾额,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呈现在眼前,让人联想起鼎盛繁荣的徽商时代。近年来,三河镇发挥其独特的“八古”水乡优势,整个古镇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9月17日,来自河南开封的游客在古南街的一人巷参观。深幽的一人巷长满青苔,仅能一人通过。

巢湖岸边的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有2500多年的历史,依托水乡古镇,形成了古街、古巷、古桥、古城墙、古庙宇、古戏台、古民居、古茶楼等“八古”独特景观,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三河古名“鹊渚”,最早为巢湖的一座鸟岛,经千年水流冲击积淀成为巢湖岸边的陆地,后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古镇上有10街26巷,明清建筑尚存180余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街道都较为狭窄,均为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铺成,两旁的青砖小瓦民居布满岁月的痕迹,家家户户的门头上都挂着油纸灯笼,古色古香,仿佛诉说着久远的故事。1991年7月,三河曾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但古老的建筑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基本完整留存。保留下来的连片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江淮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上的雕花彩绘以及黑漆鎏金的各类招牌匾额,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呈现在眼前,让人联想起鼎盛繁荣的徽商时代。近年来,三河镇发挥其独特的“八古”水乡优势,整个古镇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9月17日,古西街居民黄家翠在加工羽毛扇。三河镇羽毛扇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

巢湖岸边的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有2500多年的历史,依托水乡古镇,形成了古街、古巷、古桥、古城墙、古庙宇、古戏台、古民居、古茶楼等“八古”独特景观,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三河古名“鹊渚”,最早为巢湖的一座鸟岛,经千年水流冲击积淀成为巢湖岸边的陆地,后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古镇上有10街26巷,明清建筑尚存180余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街道都较为狭窄,均为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铺成,两旁的青砖小瓦民居布满岁月的痕迹,家家户户的门头上都挂着油纸灯笼,古色古香,仿佛诉说着久远的故事。1991年7月,三河曾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但古老的建筑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基本完整留存。保留下来的连片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江淮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上的雕花彩绘以及黑漆鎏金的各类招牌匾额,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呈现在眼前,让人联想起鼎盛繁荣的徽商时代。近年来,三河镇发挥其独特的“八古”水乡优势,整个古镇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Hash:6de79bdaae967ab391e63298a00a6353cd33c00a

声明:此文由 新华视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