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故事:来书院门听南岩讲故事,大篆大赚大家喜欢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破四旧,D到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传统文化遭受灭顶之灾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南岩在父亲的书桌上看到了郭沫若的《甲骨文编》、唐兰的《金文编》康殷的《古文字源流浅说》许慎的《说文解字》……
南岩是幸运的,受到家学熏陶,在考古专家父亲的指导下,他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他至今都记得父亲的一句话:“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要从古文字入手,这样才能牵住文物、文化研究的牛鼻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随父亲到临潼一起参加了“秦始皇兵马俑坑遗址的发掘工作”,亲眼目睹了秦始皇“扫六合”统一中国的陶俑上镌刻的“秦篆”!
父亲告诉南岩这些灰陶片的文字可能是两千多年前塑制这座陶俑的工匠的名字,也可能是这个勇敢的秦国士兵的名字……父亲领着他从用红砖砌成的临时研究修复室里出来,走到正在发掘的俑坑边继续说:“这些叫秦篆的文字来源于《石鼓文》,它是秦统一华夏文字的源头……”
南岩的父亲不能与王懿荣、夏鼐、沈从文、斯坦因、斯文赫定这些中外著名的金石、田野考古研究、发掘学者、专家比肩,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早已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正是成千上百个“他们”,在寂寂无名中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七十年代末的陕西考古研究所大院住着陕西考古发掘的开拓者石兴邦,陕西油画第一人,我国著名油画家任国钧,张伯驹的女儿张传彩一家,我国著名油画家蔡亮一家,南岩有幸和张伯驹的外孙楼朋文,蔡亮的儿子蔡鹏,还有石兴邦的儿子石慧成为发小,还见到了曾住在女儿家的耄耋老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老先生。
一代传统文化大师张伯驹先生 图/@网络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 石兴邦先生
考古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道光版的古籍善本《康熙字典》冬天返潮,在五单元门口铺了张凉席晾晒,旁边坐了个长脸、满脸皱纹的老大爷就是张伯驹……还有和南岩家同住四单元三楼的,楷书受到周恩来总理赞赏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著名楷书书法家赵敏生。在赵敏生老先生的指导下南岩开始练习书法。
石兴邦的儿子石慧带南岩去家里玩,见到沙孟海、启功的书法大家的真迹。在任国钧(儿子任小明)家见到了范增早年的人物画《农夫与狼》真迹。还有南岩的父亲从省文化局带回来的国画大师石鲁山水立轴《华岳松风》!
后来发小们自发成立了美术组,练毛笔字,学习画画儿。考古大院艺术艺术氛围为南岩日后的石鼓文大篆艺术道路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父亲带着他去南院门的西安古旧书店买字帖画册。父子俩在只有几间低矮的平房的书店里买到了清末陕西学政吴大瀓编纂的《金文古籀编》、和苏联人编写的《怎样画油画》两本书。南岩第一次看到了用克罗版印刷的全本《石鼓文》拓片,当时他上三年级。
西安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赵敏生先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到南岩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他已经练习《石鼓文》大篆有十多年了。
1988年陕西高校书协在西北大学历史系老师温友言的倡议下,得到了陕西高教委孙平主任的支持,在西北大学成立。参加成立大会的各高校书法家代表有刘自犊、杜中信、南岩等,省市书协与会的有薛铸、吴三大、傅嘉义,赵熊等行业前辈,会上推举孙平为省高校书协主席,温友言为秘书长,各高校来的代表和书家畅所欲言。
刘自犊做了题为《石鼓文直通书画印三绝的几点认识》的精彩讲话,目睹了刘自犊书写的石鼓文大篆书法“,吴三大也现场书写了一幅“草篆”。
南岩任教的大学与刘自犊先生工作的西安工业学院仅一墙之隔。高校书协成立后,南岩专程去西工院拜访老先生,在刘老住的、仅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小方桌的斗室里,刘老提出了加强高校书法教育,同时应注重篆书教学的观点,并推荐南岩读吴大瀓的《恪斋集古录》。
南岩长期对《石鼓文》以及金文大篆的苦练追摹,使他和那些不知名姓的金文、古籀书书者成为穿越时光隧道的朋友。
为了继续深造学习,南岩向校方提出了报考研究生的申请,没有被批准。他在系里和校方奔走,找系主任说明情况,找书记、找校长申诉理由,但都石沉大海,没有回应。南岩应该等待,熟悉和适应大学、以及体制内的秩序、人还有事……等待时机成熟再做决定。但他却匆忙地选择了辞职,永远地告别了大学。
“一叶浮萍归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失去了铁饭碗,南岩为一家人生计劳碌奔波,来到书院门文化艺术市场谋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市场化社会野蛮、血腥!丛林法则把人的兽性最大化,弱肉强食、尔谀我诈、你死我活,位于艺术市场尖端的艺术从业者,为了出名、牟利,使出浑身解数“挖坑”、“埋雷”,压榨、挤压甚至陷害基层的“草根”艺术从业者……
南岩在书院门街上谋生,目睹社会万象,人间悲欢。书院门街头艺术家艰辛、苦难和败走书院门的现实版悲剧令南岩久久难眠。在南岩的面前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正在徐徐开启……
南岩自身不也是这个画卷中的一份子吗?苦难,心酸、自我谋生之艰辛,磨炼出他创作出“老辣、沧桑,万岁枯藤”一样“苍润”的书法线条艺术质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几十年对石鼓文大篆书法研习钻研,兼容吴昌硕石鼓“圆笔”使转技法的精髓,并且旁及秦权诏版、汉碑摩崖诸石刻结字。使南岩初步形成了他个人大篆书法“味道”。他秉持“一手抓传统,一手抓市场”的理念,走出了一条自由书法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道路。
书院门文化街 图/@西安旧事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南岩也充分利用这一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宣传推广他的大篆书法艺术,把自己的作品远销到欧美、日韩等五大洲、四大洋。开拓了中国古老的大篆艺术的市场空间,以市场求生存。
2018年三月,在长安少陵塬华严寺举办了“心印华严、同臻彼岸”百幅真行隶篆书法艺术个展,受到各方好评。
2019年5月在西安书院门举办书法艺术个展。同时在书法学术专刊《碑林》上发表“佛意书法”、“苏轼书法艺术的禅宗意蕴”、“康有为书法之于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在《陕西宗教》上发表“佛教的自我超越思想在历史上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等系列有关书法艺术创作,创新的学术论文。
2017年六月出版长篇小说《书院门》,陕西广播电视台“秦韵之声”连续两次连播了这部小说。南岩又成为弘扬当代关学文化和西安城市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Hash:6e32f519599a97b00267cc64fd4c01b104255827
声明:此文由 李连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