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核定公布第六批(2006年)①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类型:古遗址 时代:周至

地址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

上郭古城址位于上郭村,在村东10米处发现古城址的北墙,墙残长500米,宽7―8米,高0.5―3.5米,夯层厚为7―15厘米。村南100米处有西墙暴露部分4―5米,残高3米左右。上郭遗址南北长5000米,东西宽1500米,总面积750万平方米,为春秋时期的古曲沃城址。上郭村向北的墓葬为西周、东周时期,遗址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等遗物。

邱家庄墓地位于闻喜县官庄乡邱家庄村北100米战国汉墓群,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0米,分布在村西、村北的丘岭上,断崖暴露大量的土坑竖穴和砖室墓。

白台寺

类型:古遗址 时代:金至清

地址:新绛县泉掌乡光马村西南

寺创建年代不详,据碑刻记载,重修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金大定明昌间重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局部重葺,明清两代补修。

寺址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有山门、三滴法藏阁、释迦殿、后大殿。三滴法藏阁,为二层楼阁式,屋顶三层重檐歇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六椽,下塑观音及侍者,上供“西方三圣”;释迦殿为金代建筑,三间见方,单檐九脊顶,供释迦佛、二弟子、二菩萨、六罗汉;后大殿为元代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塑一佛二菩萨。寺内存有唐、宋、元、明、清碑碣7通,唐九级造像幢一座,还有北宋经幢和云牌等珍贵文物

后稷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至明

地址:闻喜县阳隅乡吴吕村

该庙创建年代无考,中轴线上仅存有后稷殿、戏台。后稷殿坐东朝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斗四铺作单下昂,右门墩石上有“至元二十九年五月”所建题记。戏台上有明清两代重修题记。

黄河栈道遗址

类型:古遗址 时代:汉至清

地址:平陆县三门乡至曹川镇老鸦石沿河北

古栈道地处三门砥柱以东的深山峡谷之中,依山傍河,由西向东,时断时续,发现古栈道遗迹20余处,累计长3000余米。栈道大多数先依山腰向内开凿成“凹”型通道,然后在通道岩石上开壁孔,再插以木梁,梁上铺板,形成完整的栈道。在山崖凸出的栈道拐弯处、内侧岩壁上均发现纤夫挽船时纤绳磨下的深深槽痕;在绳槽最多的位置还发现一种立式转筒状机械装置痕迹;在五一石膏厂和老鸦石村附近栈道岩壁上分别发现“唐总章三年”和“宋绍圣元年”题记。

舜帝陵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至清

地址:盐湖区北相镇西曲马村南

据庙内明清重修碑记载,该庙创建于唐开元年间,元末毁于兵火,明万历年间重建,清顺治十年、康熙三十五年、雍正六年、乾隆八年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有布局。

舜帝陵坐北朝南,面积2.7万平方米,由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组成。庙内砖砌方形墓冢即帝陵,高3米,周长51米,正面立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有虞帝舜陵”石碑。

陵前嵌“有虞氏陵”石碣一方。享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前后檐敞朗,西山墙嵌“鸣条舜陵者略”石碑4通。后部为皇城,中轴线上布列戏台、献殿、正殿,两厢为配殿、钟鼓楼,主从有序,布局严谨。庙内现存明、清、民国时期重修碑刻7通。

龙香关帝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至民国

地址:新绛县店头乡龙香村

该庙创建于宋,后历代予以重修,现仅存戏台、献殿、正殿,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清代所建。庙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有戏台、献殿、正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式屋顶,四铺作单下昂斗,补间仅施一朵斗,殿内用减柱法,梁架结构为四椽通檐用三柱,用材粗大。殿内有关羽、周仓、关平等彩塑7尊,均为元代作品。

崔家河墓群

类型:古遗址 时代:周

地址:夏县埝掌镇崔家河村东北部埝掌河与青龙河夹峡的丘岭之上

墓区东接崔家河水库,北接东下冯遗址,西接埝掌河,南接崔家河遗址。墓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墓葬多为竖穴墓,随葬品以铜鼎、豆、壶为主,还有石罄、玉、骨圭和铜贝、石贝、骨贝、贝币、玉饰等。铜器纹饰为云雷纹、蟠螭纹等。

根据墓葬结构和随葬器物的形制,墓群时代为东周时期或偏早,墓群对研究东周早期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乔沟头玉皇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至清

地址:新绛县泽掌镇乔沟头村

该庙创建于唐,金元时期、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修。现存大殿、舞台、马王殿、献殿等建筑。大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

与大殿相对的连三舞台(中舞台已拆除)为明代遗构,后台留有清光绪时演出题记。

马王殿内东西墙留有清代壁画17平方米。

新绛龙兴寺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至清

地址:新绛县城北大街尽头塬上

寺坐北朝南,大殿前左右有关公殿、娘娘殿,左侧留有山门,前有韦陀楼及西厢房三间,殿后有十三级龙兴宝塔,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670年,唐高宗改称龙兴宫,后因宋太祖赵匡胤寓此,又改名龙兴寺。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五铺作双下昂,为元代遗构。殿内后槽设佛坛,内塑有三世佛等彩塑。

寺内存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及民国时重修碑记3通,经幢1座。

妙道寺双塔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临猗县北街双塔学校内

西塔原属妙道寺内建筑,东塔在寺外,寺已毁,仅双塔幸存。

据西塔地宫出土的地宫碑记载,西塔创建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东塔形制与西塔相近,建造年代应相隔不远。

两塔东西对峙,相距约80余米,皆方形楼阁式砖塔。西塔坐西朝东,原九级,现存六级,余高22米,一层西壁辟有拱券门,塔中为佛龛,二至七层为实心。东塔坐东向西,七级,高23米,现保存完好。

稷山稷王庙

类型:古建筑 时代:元至清

地址:稷山县城西大街

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现存建筑中轴线依次有献殿、正殿、姜嫄殿等,两侧配有钟楼、鼓楼。献殿面阔六间,单檐悬山顶,琉璃瓦饰,东西两面山墙嵌有巨幅石雕。正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踩单翘斗,四周回廊,殿前有4根浮雕蟠龙石柱,有石雕花柱20根,以52块雕有图案的石板构成屏形栏杆。姜嫄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覆顶。庙内现存清代碑碣8通。

via运城日报

Hash:4e61d22ed5ec689011e40697c26a0934ad5b3abc

声明:此文由 李耀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