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曲沃 读春秋历史② | 古今风韵看晋博

山西,又称“三晋”。三晋之源,唐晋启始之地便是今日曲沃一带。上个世纪,在位于曲沃翼城交界处的“曲村——天马遗址”发现了九组晋国早期的晋侯墓葬,2009年,曲沃以此为基开工兴建全省第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馆——晋国博物馆

国博物馆共设晋国历史文化展、“曲村——天马遗址”发掘史展、晋侯墓地遗址展三个展区。展区以晋国600多年历史和晋侯墓地50多年考古历程为主线,在8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运用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陈展手法,纵横交错,虚实相间,穿越时空,对话天地,生动的诠释了晋国从兴到衰的源流关系,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演绎精彩传奇

煌煌春秋三千载,悠悠晋国六百年。从公元前1039年叔虞封唐到公元前376年三家分晋,晋国历时600余年,其都城也从最初的唐地,到翼城、曲沃、侯马,历经多次迁都。这期间,晋国励精图治,开疆拓土,从百里小邦到雄霸天下,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有的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格局,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晋国历史文化展厅以“华夏故国三千载,风云春秋六百年”为题目,将这段历史分为桐叶封唐、曲沃代翼、文公称霸、迁都新田、三家分晋等晋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以精选出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各个时期的1000多件代表性文物为主体,以历史故事和考古现场的实景图片为背景,将展出内容融合在一起。整个展厅,既庄重恢宏如殿堂,又曲径通幽如探秘;既虚幻空灵,神秘莫测,又雄浑厚重,古朴大气。

揭开尘封历史

汾浍奔腾,滔滔不辞涓流;岱岳凌云,巍巍桥山帝丘。在千年古县曲沃的北侧一隅,便是晋侯墓地的所在地曲村——天马遗址。这里北靠桥山,南照滏河,西看吕梁,东望太行,在这片沃野下,埋藏着从旧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大量的古文化遗址。从1962年开始,到2002年,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曲村——天马遗址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大规模发掘,取得了一个个重要的考古成果。特别是以晋侯墓地为代表的考古成果,揭开了尘封千年的古晋国的神秘面纱。在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2001年又被评为“中国20世纪一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曲村——天马遗址发掘史展厅是一条长长的展廊,在展廊上方,用灯光铺射出蓝天白云,一侧用田野实景照片打造出一片考古发掘的实地场景,让人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考古发掘现场。另一侧以晋侯墓地历次发掘的现场图片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考古工作的一个个事实,回顾了三代考古工作者50多年来筚路蓝缕,博览地书的艰辛历程。这个展览是遗址类博物馆陈展的一大创新,设计风格既真实形象,又引起思考,既讲述了考古成果来之不易,又给观众普及宣传了考古成果和考古知识。

展示恢弘画卷

数件文物谈古今,一方遗址望千年。从1992至2001年初,晋侯墓地进行了7次发掘,共发掘出晋侯及夫人墓九组十九座,陪葬墓、祭祀坑各数十座,车马坑10座。这是迄今为止西周考古最重大的发现,它不仅证实了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关于晋国世系记载的正确,复原了西周晋国历史,还为西周考古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分期标尺。作为以展示晋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晋国博物馆将已发掘的9组墓葬和9座车马坑遗迹,一部分放在室外进行标识性展示,一部分在室内进行复原性展示。其中室内的一号车马坑,共有48辆车、105匹马,是目前已发掘西周时期最大的车马坑,比秦始皇兵马俑还早600年,学术价值极高。这个展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已建成开放的两周时期遗址博物馆中,展示遗迹最多、展示方式最丰富的陈列。这些考古成果的展示,不仅为研究晋文化早期面貌、追寻晋文化根源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史料,也将考古成果回报给了社会。

探索全新路径

穿梭于晋国博物馆,源和流,远和近,虚和实,内和外,古和今,都得到了巧妙融合,这无疑为展示晋文化做出了成功示范。然而,从深层次挖掘、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来看,从推进产业转型、打造文化品牌、塑造地域文化形象的长远目标来看,如何整合资源,融入国际国内考古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设高潮中来,是当前曲沃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放眼全国,以“曲村——天马遗址”为代表的曲沃、侯马、翼城古晋国遗址群既是晋文化的起源之地,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之一,已经具备了遗址保护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今年,曲沃县委立足于此,高远定位,一方面以晋国博物馆为依托,全力打造升级版的晋文化研究、展示平台;另一方面以“曲村——天马遗址”为主,在过去50多年发掘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该遗址的文化面貌,为下一步古晋国遗址发掘做好准备;同时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进来,一同探讨文化遗址的开发保护之路。相信经过科学的论证规划,加之久久为功的不懈努力,曲沃定能鉴古开今,整合资源,做大品牌,蹚出新路,在新时代赋予三晋之源新的生命力。

Hash:fdc667d0708f4d840aab8da46b42904ecb7a124d

声明:此文由 曲沃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