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图有“大美”——换个角度来逛馆
https://mp.weixin.qq.com/s/glZ54wi6feXuKOMI87n12w
文化——一座城市的灵魂与品质,也集中体现了城市的精、气、神。因为,对城市文明程度的衡量,不仅要看人口的密度、楼房的高度、车道的宽度,更要看其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文化空间的开拓。而今,朔州市图书馆无疑是这座城市的新地标与新名片。徜徉其间,品读门类齐全的精美图书自然会使每位读者获益匪浅。即使不读书,来这里随便走一走,也会令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多处极富朔州文化元素与特色的设施就是不错的看点之一。
《祥云律动》
步入一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铜质浮雕《祥云律动》。朔州历史人物构成了浮雕的主体,从左至右依次为最早的朔州先民——黑驼山下“猎马人”,西汉雁门楼烦才女班婕妤,祖籍朔州的东汉史学、文学名家班固与班昭兄妹,唐鄂国公、中华门神尉迟恭,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张辽,西汉著名“和平使者”王昭君,唐代“百部论师”窥基和尚,辽兴宗耶律宗真皇后、应县木塔倡建者萧挞里,明代著名政治家、万历朝首辅王家屏。在祥云的簇拥之下,这些“朔州老乡”穿越时空隧道,以鲜活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无论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土著,还是手握书卷的墨客文人与驰骋疆场的赳赳将帅,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整个浮雕也构筑了一座生动形象的历史画廊,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朔州的古风古韵与源远流长的文脉。
峙峪遗址
张辽画像
朔州,地灵人杰,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的“峙峪遗址”表明,早在两万八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源远流长的文明孕育出无数风流人物。春秋更替,贤达们或开启文明,或辅佐君王,或禀赋出众,或建功树勋,或砥行立言,或志秉忠贞,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丰富与充实着博大精深的朔州历史文化。
巨幅羊皮卷图《疆域山川名胜古迹全图》位于二楼北侧,该图始见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朔州知州汪嗣圣纂修的《朔州志》之中。本幅巨图是以羊皮做旧,拼接缝合而成的。全图气势恢宏,形式新颖,图文清晰可辨,文化气息浓厚。
朔州市政区图
内长城朔州段(局部)
神头泉域
朔州山河壮丽。地当山西北部、桑干盆地西南端,内外长城之间。控长城,连大漠,背居延而面燕京;右偏关而左雁门,南峙宁武,居三关之中。襟山带水,四塞为固。古墩野戍,回环盘护,壮雁门之藩卫,启云中之唇齿。系三晋门户,世人关注,兵家必争。阴山山脉列其北,管涔山脉绕其西,恒山山脉屏其南,洪涛山脉卧其腹。千峰争雄,万壑比幽,群石竞奇,披翠滴绿。境内碧波荡漾的神头海,群泉喷涌,飞珠吐玉;分属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的26条较大河流不舍昼夜,流淌不息。汹涌澎湃的桑干河,左环右绕,穿境而过,滔滔东去。山川之壮美,河湖之灵秀,将朔州装点得风光无限。
杀虎口远眺
崇福寺远眺
朔州名胜古迹众多。杀虎口地当要冲,历史悠久;金沙滩古已扬名,今更壮观;应县木塔享誉中外,举世无双;崇福古刹规模宏大,名作荟萃;清凉山风光深藏闺中,秀丽可掬;神头海景区如诗如画,秀比江南……它们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将朔州大地装点得无比的秀美多姿。
水墨画《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二楼南侧,该画出自少林三十一代皈依弟子德统(原名铁石,师从石鲁、王雪涛、谢瑞阶诸大师,其画作被多家博物馆与文化机构收藏)之手。画作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将壮美雄奇的佛宫寺释迦塔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释迦塔夜景
佛宫寺在应县城西北隅,寺中有中外驰名的释迦塔。寺建于辽代,初名宝宫禅寺。元延祐二年(1315)奉旨改“宝宫”为“佛宫”。寺院原建规模较大,塔前有山门、东西配殿与钟鼓二楼。塔后有大雄宝殿(俗称九间殿)。金时,僧侣众多,拥有土地15顷。自明成化以后,逐渐衰落。清代,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七珍八宝与佛牙舍利
释迦塔位于应县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建筑宏伟,艺术精巧。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在建筑技艺上,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全塔没有一枚铁钉,全靠构件互相铆榫咬合。共使用54种不同形式的斗栱,种类之多,国内罕见,被称为“斗栱博物馆”。在近千年的岁月里,木塔风吹不动,雷击不燃,虫驻不腐,地震不倒,历经战争破坏而不毁,傲然屹立,成为千古奇迹。塔内佛像中发现的两枚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被誉为“宝中之宝”。
《马邑古风》(局部)
中国画《马邑古风》也位于二楼南侧,该画艺术地再现了古朔州——马邑的迷人景象:远处的长城横亘于起伏的山峦之上,近处的马匹膘肥体壮,神形各异,栩栩如生。
马邑古城
朔州历史上的马邑,最早可追溯至秦代,是一座以马命名,因马驰名之城。据《后汉书·郡国五》注释载:“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之马邑。”此虽系据传言所载,然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其真实来历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蒙恬见桑干河盆地水草肥美,非常适于养马,便下令在今朔州境内筑土城养马,所筑之城,名曰马邑,即包括今古城墙在内的朔州老城。
自二万八千年前的“峙峪猎马人”始,朔州大地就与马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缘。时至今日,马文化与朔州大地水乳交融,马也成了朔州人的精神图腾。
四楼设有仿铜浮雕《朔州景韵》、巨幅油画《广武长城》与立体木雕《融合之墙》。
《朔州景韵》(局部)
《朔州景韵》主题雕塑,以“煤、电、奶、瓷、绿”朔州五大特色产业为主体构成元素,突显了其在朔州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不或替代的作用,也谱写了一曲现代朔州经济发展之歌。
怀仁大旺火
新时期的朔州,煤炭产能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新兴“煤都”名声赫赫;电力工业占据全国重要位置,华北“电都”气势煌煌;奶牛养殖成为全国优势基地,农区“奶都”风采熠熠;陶瓷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关外“瓷都”规模泱泱;生态建设成林成片强势推进,塞上“绿都”春意浓浓。朔州,正向建设生态环境美、城乡面貌新、人民生活好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进。
《广武长城》
巨幅油画《广武长城》中的长城色彩明丽,气势雄壮,横亘于茫茫群山之巅,随山势的曲折而起伏,宛如一条不见首尾,腾腾欲飞的巨龙。
长城与旧广武古城
山阴境内的广武长城修筑于明洪武七年(1374),属内长城。西起白草口,东至胡峪口,全长5.3公里,城墙高6至8米,底宽5米,顶宽3米,全部为砖石结构,上有敌楼16座,其中5座保存尚很完整,并筑有易守难攻的腰门等建筑。虽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但风貌依旧。是山西省境内明代长城的代表作,更属内长城之珍品,极具军事科学研究与旅游观赏价值。广武长城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像一部厚厚的史书,能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其与众不同的分量。
《融合之墙》(局部)
立体木雕《融合之墙》以朔州历史上曾经出现与现存的稀有姓氏为表现主体,表达了对朔州文化的深深追溯。作为整体雕塑的单个元素,各个不同的姓氏独立雕刻,做工精细,极富立体感。它们尤如一个个用于印刷的字模,也暗含了其发展、演化过程的曲折与复杂。
朔州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圈,表现在民风民俗方面,有着鲜明的边塞文化特色。在现今的汉姓中,仍保留有历史上诸多少数民族的古姓。如春秋时期的戎、安、米、狄,秦汉时期的党、单,北魏时期的元(由“拓跋”所改而来)、蔚(“尉迟”改为“蔚”或“尉”)、穆(由“丘穆陵”所改而来)、郎(“叱奴”改为“狼”,后又改为“郎”)、艾,明代的丁(由“获独步丁”所改而来)、麻、贴,清代的金(清开国以“爱新觉罗”为姓,“爱新”满语为“金”意,故后又改姓“金”)、罗(取“爱新觉罗”之“罗”)、洪(由“爱新觉罗”所改而来)、荣、富(“富察氏”改为“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朔图有“大美”!不是吗?
Hash:1b84fd84b9c1d5a5b3531d3ce31880e1d662453e
声明:此文由 朔州市图书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