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往事|中国之有师范学堂自直隶始
中国之有师范学堂自直隶始
当年,保定是直隶省会,天津为北方重要港口。直隶总督因兼北洋大臣,一般夏秋两季驻天津行馆,冬春二季回保定总督署,故津、保两地成为直隶两个政治中心,这一地位决定了两地在学务新政中所扮演的角色。
优级师范(高等师范教育)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督袁世凯在保定筹设直隶师范学堂,设在城内金线胡同,次年移往北关。该堂始为初级师范,设有完全科与简易科,三十一年升格为优级师范学堂。同年秋,为培养直隶、山东、山西、河南、东三省与西北各省、旗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以及小学师资,在天津府城北新开河设立北洋师范学堂。宣统三年初,直督陈夔龙奏请将该学堂撤销,部分归并直隶师范学堂。
除这些正式的独立师范学堂外,还有附设在普通学堂中的培养机构。光绪三十二年,直隶高等学堂奉令改组为文、理两科,同时将不愿升学者另组师范生一班共42人,期限一年,为各府培养中学师资。三十二年到三十三年之间,北洋大学堂禀准开办师范科,一年期满,仅办二年即裁撤。
初级师范(中等师范教育)
一是普通中等师范教育。津、保地区初级师范办学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初级师范学堂。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在保定城西关设立初级师范学堂,翌年迁入古莲池书院内,直接隶属于省学务处。次年六月一日,为培养天津府及河间府的小学堂师资,在天津城西北角北洋校士馆内创建天河师范学堂,也称天津初级师范学堂,设有完全科和简易科,分别为五年、一年毕业。光绪三十三年废除简易科,进一步设置优级理化选科,为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培养理化教员,并易校名为天津两级师范学堂。
第二种情况是传习所与讲习所。光绪三十年,严修创办师范讲习所一处,毕业学员60人。三十二年到三十三年,天津县劝学所与教育会先后成立,为提高和补充当时小学师资的不足,在天津两级师范学堂内设置天津师范传习所,学习期限十个月至一年。三十四年正月,为解决音乐体育师资不足,天津劝学所在学务公所后院设立体操音乐讲习所,学制二年,首届学员为高等科26人。宣统二年(1910年),直隶省学务公所在天津开办一年制单级师范讲习所,培养各县单级教员。
第三种情况,保定府中学堂附设一个师范班,有学生53人。
二是女子与幼儿师范。女子与幼儿师范在当时的中国比一般新式学堂更令人瞩目。为兴办和普及女子教育,光绪三十年袁世凯等创办北洋女子公学(即天津公立女学堂),次年又创办天津北洋高等女学堂,以及公立初等女学堂五所。三十二年北洋女子公学改名北洋女子师范学堂,专为女子小学堂培养教员。后因学制改变,北洋高等女学堂也并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该堂起初租赁河北三马路西口民房,于6月13日(农历闰四月二十二日)开学,有简易科学生46人,同年七月又增招,总计有107名学生,定期一年半毕业。三十四年春开始招完全师范班,定期四年毕业。宣统二年底,地处天纬路的北洋客籍学堂并入南开中学,北洋女师范学堂遂奉令迁入该处。此外,三十二年十月,直隶布政使增韫在保定设立直隶女学堂,宣统三年六月首招师范本科一班,后添招师范简易科一班。
光绪三十一年,严修在家中设保姆讲习所培养幼儿教育师资,学生二十余人。次年,温世霖在其创办的普育女学堂中添设师范和保姆科。三十三年,直隶布政使设保姆传习所,三个月毕业。
津、保两地师范特点
其一,直督重视,士绅热心,办学氛围浓厚。正如人们所评:“大吏提倡于上,乡人负众望者主持于下,官绅合力,远近同风,不十年间,各级学堂悉备。”据资料显示,直隶总督袁世凯很想将天津学堂办为全省模范,遂筹款拨地任用严修办学;而保定的师范教育从清末直到“七七事变”一直居全省前列。再证以上文,可知津、保两地师范学堂堪称垂范全省。
其二,办学主体多元化,即官方、绅民并办;师资培养多渠道,独立的正式学堂和附属机构共存。
其三,从创始时间看,直隶师范学堂,保定初级师范学堂、严修所办师范讲习所和师范班分别为光绪二十八年和三十年;在三十到三十二年间两既已办起女学、女子和幼儿师范。光绪二十三到三十年(1897~1904年)是中国师范教育萌芽期,其间以南洋公学师范院为肇端相继创办一批师范学堂,但并无正式学制系统,直到1904年“癸卯学制”才建立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1907年清廷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等法令,规定由女子师范学堂培养女子学堂和蒙养院师资,打破了教育上的“女禁”,确立了女子师范和幼儿师范教育制度。
可见,无论普通师范还是女子与幼儿师范,津、保两地都走在时代前列,开全国风气之先,正是在这些实践推动下清廷才确立了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
Hash:9f429368a960f92ea201c2722ec2a06e822632a6
声明:此文由 老牛不吃草_plth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