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城——河西重镇的繁盛与寂寞
〖 锁阳城 〗
河西重镇的繁盛与寂寞
丝绸之路的重镇锁阳,扼守在河西走廊西陲,是通向西域的枢纽。千年时光逝去,此地已了无人烟。但历史会记住,这里经历过无数烽火狼烟,走过川流不息的僧人商旅......这里曾是极旱荒漠中的一片珍贵绿洲。
从河西四郡中部的张掖往西行,黄色变为视野中的主色调。而到了河西走廊的西陲,绿色就更是成了很箸侈的事物。瓜州就处在这条走廊西段的一个小小绿洲之内,如今是酒泉市辖下的一个县城。但是我们的目的地还要从瓜州再往南,一座黄沙笼罩着的废弃城池——锁阳城。
车辆驱驰在原野上,两侧荒漠延伸至天际,望之飘渺无踪。植被也由最初丛生的柽柳,渐次趋于寸草不生。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风蚀黄土台地地貌,一览无遗。这一片叫做“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西是瓜州的旧称,2006年改为今名。由名字便可知其自然条件之艰苦,还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瓜州南部保护区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mm,但年平均蒸发量高达近3000mm,接近降水量的50倍。
满是石砾的戈壁滩上,一条新修的道路保证车辆可以畅通无阻。司机说,这条路今年才修好,是出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我知道,这指的是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获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甘肃省境内包括五处,分别是: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脚下的这条道路便是通往锁阳城遗址。
〖 丝路上的锁阳城〗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锁阳城是必经的重要关城。当我们描述丝绸之路时,常常是说从某地到某地、再到某地,但是具体的路线怎么走,和今天的交通并非完全一致。锁阳城位于东自玉门、西向敦煌的要道上。但这条道路如今早已被G30连霍高速、G312国道等干路所取代,而锁阳城则被“遗弃"在南方数十公里之远的地方——从瓜州去往锁阳城,需要先向南40余公里至锁阳城镇,再向东20余公里方可到达。而原来的丝路是如何走的呢?
从祁连山脉发源的疏勒河,古名籍端河。“疏勒”之名,源于古突厥语, 意思是来自雄伟大山的河流。湍急的河流在涌出昌马峡口后,进入走廊平 原,河道呈现放射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击扇面。玉门位于扇面的东端. 锁阳城便在西端的古冥水(疏勒河的旧称)绿洲上。古人在干旱的西北行走,水源最是不可或缺。所以,势必会沿着这个冲积扇面外缘的绿洲,一直向西,到达锁阳城。而后,再向北、向西抵达现在的瓜州和敦煌。这条远去的路,也正是我们来时的路。
盛唐之际,锁阳城是四路烽燧的辐合之地:一路由锁阳城向东北,直抵酒泉:一路向北,跨越疏勒河干流折而西北,直趋伊州(今新疆哈密); 一路向西,直达敦煌;一路向南,沿榆林河谷,过愉林窟,进抵雍归镇(今 甘肃肃北县石包城)。因而,在当时锁阳城是重要的军事枢纽。考古发现也 显示,锁阳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西走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古城。还能列出锁阳城的更多之最:
锁阳城是集古城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古垦区等多种文化为一 体的古文化遗存地;这里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烽燧信息传递系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范本;古垦区及古代水利灌溉系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标本;其沧海桑田的沙漠化演变过程,也是中国西部最典型的活标本。
锁阳城内城中,大部分被 如上图所示的爬满了耐旱 植物的“土馒头”所湄盖,它们是原来建筑的遗址, 从中依然可发现一些碎陶瓷片和古钱币等文物。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苍凉、黄莽、寥阔。
这是我进入锁阳城的第一印象。电瓶车疾驰在避让建筑遗址而开辟出的一条土路上,卷动起来的黄沙扑面而来。柽柳、白刺、骆驼刺等耐旱植物,是调剂漫漫黄沙的唯一绿色。但这些荒漠特有的绿色,更平添几分荒凉。
锁阳城虽保存完好,但也只是徒有残垣断壁。城分内外。内城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城墙采用夯土版筑,长四五百米不等,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一道500米的隔墙,将内城分成了东西两城。其中,东城较小,是子城,为衙署驻地;西城较大,是罗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外城面积则数倍于内城,多达80万平方米。
锁阳城平面图
与附近一些边长百米左右的古城相比,锁阳城是当之无愧的大城。内城城墙长四五百米不等,总面枳约28万平方米。一道500米长的隔墙将内城一分为二,东为衙署驻地,西为商业、居民区域。内城之外,还有外城,数倍于内城大小,面积达80万平方米。
内城城墙基宽19米。虽经风雨剥蚀,残高犹有10米许,顶宽4米左右,足可容得下双马并行无碍。且四面城垣上皆筑有马面,计有24座之多。马面又叫墩台,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它是城墙上外凸出去的矩形墩台,不仅可以支撑墙体,使之更为坚固,更重要的是可以令守军从正面、侧面等几个不同方向反击攻城敌军,大大增强了城池的防守能力。而锁阳城马面分布之密集,更加突出了其军事防御的重要地位。此外,瓮城、角墩的设置,也起了相同作用。内城四角均建筑有角墩,尤以西北角墩最为高大——用土坯砌成高约18米,是瞭望敌情、俯瞰全城的制高点,已成为了锁阳城的重要标志。
内城之外,距离主城墙10余米,有一些残高1.6〜3.2米不等、厚1.5〜2.2 米不等的墙体,较之主垣逊色得多。这是唐代城市典型形制——羊马城。羊马城战时作防卫之用,平时为畜养牲畜之所。即使锁阳城内线防御系统具备了隐蔽性,也可疏导、隔离外城过往的商旅人员。
为了保护这片脆弱的遗址,城内只保留了寥寥数个观景点,西南瓮城是其中之一。时光在城墙上划上道道深刻及骨的沟壑,沙砾蔓延堆积在角落,与城墙等高。城门旧有的楼梯早已消失无影,在流沙上搭设一道阶梯,便可让人轻而易举地登上这座雄关。登斯城也,举目四望,锁阳城的苍凉气象涌入心胸,蓦然波澜壮阔。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城内曾经密集的屋舍楼宇,已化作一个个隆起的土丘,上面爬满了芨芨草。如果下去翻一翻黄土,或许能够发现一些散落的陶片、 铁箭头等遗物,幸运的话,还能栋到“开元通宝” “熙宁通宝"等唐宋古钱币—— 可以想见,唐宋时期这里是一座繁华的城池。
站在城墙上极目南眺,荒漠连戈壁,一直延伸到祁连山下。其实,锁阳城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有祁连山支脉长子山,北面十工山低矮平缓、独立成系,其东疏勒河自南而北又折而西流,其西则是榆林河,形成两山、两河合围的局势。既合于堪舆学风水布局,也利于交通、生产和生存。
唐三彩的提示
锁阳城遗址和墓群出土的文物,为锁阳城历史的分期提供了依据。上图唐三彩镇墓兽,出土锁阳墓群。其风格和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唐三彩如出一辙。可略窥盛唐之时锁阳城的兴盛。
两千年的开发,在这片地区留下不止一座锁阳城。在其周围,还分布着南岔大坑古城、马圈古城、破城子、六工城等古城遗址,与锁阳城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在锁阳城南数十公里的山谷中,又散布有榆林窟、东千佛洞、下洞子、碱泉子和旱峡等5处石窟群。其间相隔的寥阔戈壁滩上,2000余座汉唐古墓星罗棋布,曾不乏有丝绸、胡人俑、唐三彩等典型文物出土。
我向南望去,想看清楚这些“土馒头”究竟何等规模,但远处风起云涌,滚滚浮沙将其彻底蒙蔽,大有压城之势,两处茫茫皆不见。
① 莲花纹方地砖
② 宝相卷草纹方地砖
〖 这里曾发生真实的空城计 〗
黄沙渐渐拟盖城区,掩盖了昔日繁华盛景,并延伸到南城墙脚下,堆积成个很长的斜面。上面散布着许多拳头大小的粗砺石头,竞是原置于城墙上用于守城的礌石,似是提醒人们硝烟从未远去。正是在我脚下的这一座瓮城上,近1300年前,发生了历史上真真正正的一出“空城计”。
公元727年,大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的第十五个年头。九月,吐蕃来犯,进掠河西地区。迅速攻占瓜州,并生擒瓜州刺史田仁献,又乘胜进攻到今天的甘肃省玉门市。但就在战事正炽的时候,主管河西地区军政的凉州都督王君㚟(chuo)被瀚海州司马护输阴谋暗杀。一时之间,河西地区人心惶惶,十分惊恐,史载“河西汹惧”。
当此危殆之际,唐玄宗将原任朔方节度使萧蒿调到河西,担任河西节度等副大使。紧接着,萧嵩又奏请一人赴往战争前线瓜州,挑起了瓜州刺史的重担。这人便是张守珪。
张守珪,陕州河北(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史书里对他的评价是“仪形瑰壮,善骑射,性慷慨,有节义”。他担任幽州节度使时,提拔了一个盗羊贼为偏将,并收为养子。但他不会想到,在他去世十几年后,这个养子和同时擢为偏将的一人,引发了留灭大唐盛世的安史之乱。他的名字正是安禄山,那个同伙偏将叫史思明。史书里有个有趣的细节,张守珪嫌安禄山过于肥胖,而禄山因畏惧守挂威风素高,以致不敢饱食。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西南瓮城
西南城门的瓮城,砂砾堆积如山,几乎将瓮城填满,唐代,瓜州守军张守珪在此上演空城计,鸡腿了来犯的吐蕃军队。
唐代的瓜州和今天的瓜州县城并不是同一处,那时的治所就在锁阳城。就任来到瓜州后的张守珪,迅速采取行动,整修兵备率领城内剩余的兵众修筑城池。但吐蕃猝然而至,有多快呢?史书里说“板堞才立",建造城墙需要先树立起两边的木板,再往里面填土。连城墙都不完整,如何守城?“城中人相顾失色,略无守御之意"。
此时,张守珪淡然说道,敌众我寡,且我方刚经历大战,满目疮痍,不能和他们硬拼,应当以奇计取胜。说罢,便在城墙上置酒作乐,与将士摆起了宴会。吐蕃见状,登时怀疑城中设有埋伏,竟不敢发动进攻而退。于是,张守珪乘机纵兵追击,大败吐蕃。然后方有了充裕的时间,修复廨宇,招徕流民,休养生息。为了嘉奖战功,朝廷将瓜州提升为都督府,以张守珪为都督。瓜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这个点一旦落入吐蕃之手,那么就意味着河西地区和西域的联系被切断。张守珪的智计保证了丝路的畅通,瓜州的重要性亦展露无遗,州品的等级得到了升格。
张守珪在瓜州的传奇还没有终结。战事中被毁的渠堰因缺少林木而难以修葺,这是一个棘手且致命的难题,渠堰是耕地的命脉所系,重要性不言而喻。守珪便设祭祈祷,一夜过后,山水即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守挂使取充堰,于是水道复旧。当地人为了纪念,刻石以记其事。然而,一千多年过去,坚固的石碑无从寻觅,土木的渠堰也已剩下些许痕迹。
锁阳之得名
锁阳城一带土质疏松多沙,日照充足,适合一种名为“锁阳”的植物生长,它有壮补阳气、益精血等功效。锁阳城也因此得名
〖 锁阳城的名字来自于“锁阳”〗
锁阳城为什么叫锁阳?令外地人难以想到的是,锁阳是当地盛产的一种植物,城名也因此而来。在西北的一个货摊上,我曾偶然看到锁阳:只见一根根粗细不等的“木棍”,二三十公分长短,呈棕黑或棕红色,质地坚硬。原来这就是:锁阳!我确实有些莫名惊诧了,因为后来才发现,售卖锁阳的摊贩在瓜州可谓随处可见。
锁阳生长条件较为严格,锁阳城一带土质疏松多沙,日照充足,适合锁阳生长!隆冬季节.万木凋零,却是锁阳通肥硕的时候。长在沙土里的锁阳吸引了不少的人采挖,有道是“三九三,挖锁阳,挖不上锁阳霉半年”。锁阳药用价值高,古代的本草医书中载:“锁阳可大补阳气,益精血,兴阳润燥,养筋滑肠。凡阳气虚损、精血衰败者珍为要药。”可见,“锁阳”之名正是其含义的体现。不过,人们发现它的这种药用价值,是确乎有疗效,还是出干以形补形的原理,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锁阳和锁阳城,当地还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唐太宗时期,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打到苦峪城后,中了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在城中,久不得脱。城中粮草马上新绝,老将程咬金挖出一条通道跑出去求援,唐军只得节衣缩食,以树皮、草根充饥。一日,薛仁贵忽然发现城内遍地的锁阳可以食用,便令士兵掘而食之。唐军于是靠着锁阳撑到了援军的到来。
传说究竟是不可信的,哪怕它已经被当作了锁阳城旅游宣传的标准文案。揆诸史籍,也很难将薛仁贵与被困锁阳建立起联系。据新旧唐书本传,薛仁贵数次西征突厥、吐蕃,军中称赞其“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实际上这个故事的蓝本更接近于清代历史演义小说《说唐三传》里的情节。“空城计君臣受困,宝同一困锁阳城”,唐太宗、 薛仁贵、程咬金并三十万军队,全部困于锁阳城中,最终被薛仁贵之子薛丁山率兵解围。
民间传说常出于各种目的,在一定事实基础上,将古人附会以传奇色彩。或许这可以增加许多额外的谈资. 但或多或少会遮蔽它本身的而貌。比如,“苦峪城"是明代对锁阳城的称谓,就不可能出现在唐代。因此,要了解真实的锁阳城,不仅要回到基本的史籍记载,还要进行实地考古。
〖 斯坦因的考古 〗
1970年6月9日,敦煌驻军长官沙洲营参将林太清(1850-1912年)从敦煌县城来到莫高,他要会见其时正处于第二次中亚考察期、已在莫高窟逗留20余日的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劝说其离幵敦煌,转去安西直隶州(即今瓜州)考古。
斯坦因在日记中写道,林太清告诉他一处靠近石包城一带的石窟寺。 显然这个石窟寺就是榆林窟。但是,林太清并没有提到锁阳城。6月12日 斯坦因启程去往安西,并于三日后到达。在和一个突厥族穆斯林商人交谈 时,斯坦因第一次知道了“桥子古城” 即锁阳城的信息。
在斯坦因于敦煌、安西等地的“考古调查"中,一个名为蒋孝琬的湖南师爷为之鞍前马后地带路。斯坦因对外交流、与官府交涉、资料整理等工作,均由蒋孝琬包办,可谓是居功至伟。正是他成功说服王道士,斯坦因才得以从莫高窟藏经洞满载而归。
在榆林窟的第17窟,我们可以看到几行以拙劣刀法刻在壁画上的题记:“大清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廿一日(即1907年6月30日),湖南湘阴县蒋资生、英国总理教育大臣司代诺当幕游历到此。”蒋资生即蒋孝琬,司代诺即斯坦因。而所谓“英国总理教育大臣”之官名,乃是斯坦因为了方便获得通关文牒而假冒的头衔。
榆林窟是斯坦因在安西的第二站,此前数日,他一直在桥子乡,进行锁阳城的考古工作。斯坦因首先到达今称塔尔寺的窣堵波遗址,进行编号和挖掘。而后,继续走锁阳城遗址,做些同样的工作。每天记完日记后,师爷蒋孝琬都会在上而对一些地名做一些批注。如在“锁阳城”的旁边,蒋师爷写下“琐阳城”。原是对锁阳只知发音,而不知其意思,从而误写作同音错別字。
幸运或者不幸,除一些基本的调查勘测外,斯坦因并无发掘出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论如何,斯坦因的工作是对锁阳城遗址的第一次考古学调查,所以他称得上锁阳城遗址考古的奠基人。
锁阳城木骨今安在
锁阳城城墙采用版筑夯土法建成,为了加固城墙,在夯土层中间,每隔一段距离便均匀安插木骨墙筋,称为紝木。经沧桑剧变,木骨早已腐朽不存,但上图中城墙上留下洞眼说明了它们曾经的存在。
兴衰皆由水
锁阳城处于勒河冲积扇面西缘的绿洲上,靠着开通堰渠将疏勒河水引流到城的周围,开辟大量耕地,才成功滋养了锁阳城,但由于清初疏勒河水被导流致扇缘东北部,致使锁阳城一带水源断流,最终逐渐沙漠化。但现在依然可以看到风蚀弃耕地和渠堰的残留痕迹。上面地图即展示了锁阳城周边故恳区的分布情况。
〖 成也疏勒河,败也疏勒河〗
我想,当每个人登上锁阳城的城墙,环视这片残垣断壁时,都会产生 一个疑问:这样一座丝绸之路上的雄关重镇,为何就遗弃、荒废成这般模样了呢?当我们去梳理锁阳城的历史时发现,它的经历可谓坎坷不平。
根据学者们考证,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敦煌郡冥安县,县治便在今锁阳城东北45公里处。然而,冥安县城之选址,存在天然缺陷:地势太低,北墙距冥水南岸仅20余米,春夏之际,河水暴涨,极易水淹城池。因而,后来城址进行了一次搬迁。
是迁移到了今天的锁阳城?还是另外一个地方?学者们对此发生了分 歧。有的遵从前者,认为《旧唐书》所载“晋置晋昌郡及冥安县”就是指的唐代锁阳城,因而锁阳城的初建年代是魏晋;还有学者认为冥安县先是向南迁移了1.5公里,在魏晋时期隶属于晋昌郡治下,五百年之后方才荒废,再是隋代时于晋代和晋昌郡以西5公里建造了锁阳城。
2002年,敦煌研究院和瓜州文管所发掘了大以陶器、瓷器、唐三彩、古钱币等文物,以两汉、魏晋和隋唐时期为主,允其是锁阳城墓群出土的唐三彩,和内地的如出一辙。盛唐,是丝绸之路最辉煌的阶段,也是锁阳城最为繁荣的时期。它的繁荣,离不开疏勒河的滋养。
前面提到,锁阳城位于疏勒河冲积扇的西缘,这片地貌如今以成片分布的风蚀古耕地为主,便是耕地的遗留。废弃的农田之间,古渠道、堤堰的痕迹清晰可见。在锁阳城东南8公里,有一道残存的拦水坝遗址,其上源有古河道与疏勒河的出峡口相沟通,其下则又分成了数条灌渠,一直通到锁阳城的周围。每一灌渠再分为若干支渠,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巨大的水渠灌溉网络。
安史之乱后,河西地区军队调入内地平叛,吐藩遂乘虚而入,蚕食了大部地区。大历十一年(776年),瓜州陷落。直到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率众驱逐吐蕃,收复瓜沙等地。此后.迭经北宋、西夏统治,在元代几度兴废,但锁阳城绿洲仍是一处兴旺的地域。
真正令锁阳城产生质的变化,是在明淸两代。明代的锁阳城称"苦峪城”,明初,这里是哈密蒙古势力和明王朝的角逐之地,屡受侵扰。正德年间(1506—1521年),苦峪等城率多残破,绿洲垦区也不复经理,趋于荒败。到了清代,则完全沙漠化了。乾隆《重修肃州新志》里描述了锁阳城周围的景观:“城外北面多红柳黄茆,耕地尚少……(渠堰)今倶干涸无水,渠身沙砾。”
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战乱频仍、角逐争夺、破坏渠堰……这些都有可能,但根本而言,还是因为“水"——疏勒河。根据历史地理学者李并成教授的研究, 清代前期,昌马河亦即疏勒河中游流域的开发地域发生了转移。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疏勒河冲积扇扇缘东部新罝靖逆卫(今玉门镇);雍正元年(1723年) 在扇缘北部设安西厅及所属安西卫——这也便是瓜州前称“安西"的由来:乾隆初年,安西厅在扇缘东、北开渠十余条,总长150公里,辟地10余万亩,人口增至万人以上,远超过盛唐时期整个瓜州的人口数目。
人口激增,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而对于有限的水资源来说,东、北部被大量引灌,只能使得西部——锁阳城一带断流干涸。更何况,靖逆卫堵塞昌马河口,逼迫河水东流。原来昌马河向西分流的故河道彻底断流,并很快被流沙壅塞,锁阳城一带的土地最终演变为风蚀弃耕地,以及灌丛沙堆相间分布的沙漠化土地。人力改造自然,利用水利灌溉开垦耕地,造就了一个宜居的城市:而沧海桑田,又蜕变为沙漠。这两个过程,锁阳城都堪称标本。
西夏王崇佛
西夏统治下的瓜州锁阳城设置有西平军司,是一大重镇。而且于西夏统治者崇信佛教,瓜州、沙洲(今敦煌)一带佛教得以迅速发展。瓜州塔尔寺、榆林窟、东千佛洞,皆有大量西夏遗迹。上图为敦煌莫高窟第409窟西夏王供养像,体现了西夏统治者崇佛之心。
〖 孙悟空的原型是来自瓜州的胡人 〗
在锁阳城以东1公里多的地方,还有一片寺庙建筑遗址,叫做塔尔寺。其中耸立着一座高14余米的覆钵式塔,或许正是塔尔寺——当地又叫做"塔儿寺”—— 名字的由来。寺庙越本只剩下一些台基,如钟鼓楼、僧房数间等。丝调之路上来往不绝的入流中,僧侣和商人是主要群体。1300多年前,塔尔寺便迎来了一位去往西天取经的僧人。
公元627年,玄奘—《西游记》的主角大唐三藏法师赴印度求取佛经。其时,因国家百姓私自出关,所以玄奘的行为实际上属于偷渡,“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玄奘昼伏夜出,到达瓜州后,面临了一个严峻形势:从瓜州向北50余里有瓠芦河,洄波揣急,深不可渡;其上有玉门关,是西去的咽喉,盘查甚严;关外还有五座烽燧,相去百里,中无水草。玄奘无奈在瓜州逗留了长达一个多月,就是借住在这座塔尔寺里。
鸟瞰塔尔寺
塔尔寺遗址为一处大型佛教寺院遗址,分内部寺院和外围院落两层,据考古推测为唐至西夏时期。唐玄奘取经经过瓜州,在此寺逗留月余,上图是从西北向东南的航拍图。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凉州发来的通缉文牒到达了瓜州。牒云:"有僧字玄奘, 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一个名叫李昌的州吏因崇信佛教,对玄奘网开一面,撕毁文牒,劝他早早离去。
但是北去的问题仍然存在。玄奘便在寺内的弥勒像前祈祷,希望可以得到一个人引领过关。心诚则灵,玄奘在瓜州的第二个“贵人”果然到来了。
第二天,一个胡人来到寺里礼佛,希望玄奘为他摩顶授戒。他姓石,字槃陀。玄奘答应了他的请求,又见他恭敬肃容,便告诉了他出行的想法。石槃陀许诺,把玄奘送过五烽,直到伊州,即现在的新疆哈密地区。玄奘与胡僧石槃陀乘夜出发,骑着一匹枣红马,三更时分来到瓠芦河,玉门关已遥遥在望了。熟悉地形的石槃陀知道,在关隘上游十里许的地方,两岸仅有一丈左右的宽度。于是,石槃陀把玄奘带到到这里,又将岸边的梧桐树木砍下,制成桥梁,终于使玄奘平安过河。这是师徒二人度过的第一个磨难,却也是最后一个。
此去路途艰辛,最为致命的是缺水,而要想去五烽之处取水,一旦被发现,便会立刻被处死。石槃陀动摇、退缩了,甚至欲杀人灭口。而且他深知自己的偷渡行为忤逆国家律法。他起初劝说玄奘回去,未果。在逼迫玄奘发下即使被擒捉也不出卖他的重誓后,两人分道扬镳。但无论怎么说,石槃陀都是玄奘得以将旅途进行下去的一个功臣。
这些事迹记载在玄奘的徒弟慧立为表彰其师功业所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历史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后人也为玄奘和石槃陀的这段交往留下了一些“影像记录”!
在距离锁阳城不远,有两座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和东千佛洞,描绘了6幅“唐僧取经图”。它们都是大幅经变图中的插图,描绘的画面大体一致:玄奘双手合十,面向菩萨恭敬行礼,身后一人胡人模样,头戴发箍,毛发旺盛,牵着一匹枣红马,正是石槃陀。两人一马,像极了《西游记》中唐僧与孙悟空师徒二人的形态。而壁画的创作年代是西夏,早于《西游记》的诞生数百年。可以说,石槃陀就是后来孙悟空的原型。但为何唐代的故事到了西夏时期描绘在壁画中?
❀
最早的孙悟空
唐初玄奘去往印度取经,在瓜州留下了一段石槃陀引领玄奘过关的故事。上图为东千佛洞第二窟“唐僧取经”壁画的临摹图,描绘的便是这个场景。图画中唐僧双手合十,其后石槃陀面若猴子,被认为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壁画创作于西夏时期,比《西游记》早了数百年。
原来,西夏统治者信奉佛教,因而佛教在西夏统治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西夏统治瓜州的近两百年内,大量石窟被开凿,东千佛洞就是其中的代表,榆林窟中也有四个西夏窟。绘制石窟壁画时,当地流传已久的石槃陀帮助玄奘取经的故事,便成为了壁画创作的素材。
烈日灼热下的极旱荒漠,像是要榨干体内的最后一滴水一般,疯狂汲取人们对时间的耐心和渴望。黄沙不只掩埋掉过往的辉煌与繁盛,也似乎将吞噬掉一切生机,除非把自己改造得如骆驼刺、芨芨草一样耐旱。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锁阳城沉默了下来,也将一直沉默下去。
来源:中华遗产2017第10期
撰文/苏蘅 七七
摄影/薛绣珍 阿霞 等
Hash:0693adf9126cec514dd4e1f0657427bb7e42288a
声明:此文由 丝路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