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牛与邱舆

平邑县丰阳镇南埠庄村西,几段黄土夯筑的小城的古城墙虽经岁月侵蚀仍依稀可见。我们今天早已无缘领略小城昔日的繁荣风光,但小城却因为一位历史名人——司马牛而载入史册。

司马牛,孔子学生,亦称司马耕,姓司马,名耕,字子牛,春秋末年宋国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前481年后。据《左传·哀公十四年》记载,他是宋国贵族出身。兄弟四人,以他最小。其二哥司马桓魋势力最大。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宋国时,司马桓魋想加害孔子,结果逼得孔子“微服过宋”。司马牛反对他的几个哥哥在宋国作乱,为了与他们脱离关系,辞官奔齐。不久,司马桓魋失败奔齐。司马牛于是离齐奔吴,誓与兄不共事君。后来从吴国来到鲁国,成为孔子的学生。

孔子教育学生是“有教无类”,因人而宜的。对于同一问题,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孔子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再譬如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司马牛和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张一样,话特别多。不同的是,子张的性格随和,而司马牛的性格是“多言而躁”。据《论语·颜渊》记载,有一次司马牛向孔子问仁时,孔子就根据司马牛的性格回答说:“仁者,其言也讱。”孔子借他提问的机会,叫他有话先存在心里忍一忍,不要一不顺心就火冒三丈。

司马牛虽然兄弟们很多,但是由于其兄司马桓魋作乱于宋,其他兄弟也参与其事,致使家族人等或死于其难,或逃散他方,大有败落之势,使司马牛产生了一种忧惧情绪,出现“司马牛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的感叹。子夏安慰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为改变司马牛的忧惧情绪,所以当他向孔子问“君子”时,孔子就回答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己乎!”现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和“四海之内皆兄弟”已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典故,丰富了中国汉语言内容。

司马牛是儒家学派的成员,当然具备儒家的基本思想。由于古籍记载很少,至于还有什么其他特点,不得而知。所以,总起来看,他对后世的影响不大。不过因为他是孔子的学生,他反对叛乱的思想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有好处,所以历代官府在倡导尊孔祭孔的同时,对他也给以封赐。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在祭孔的同时,也开始祭祀孔门弟子——当然司马牛也包括在内。唐代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为“向伯”,宋代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被加封为“楚丘侯”。可见后代官府对司马牛也是给予重视的。

据《左传·哀公十四年》“司马牛......卒于鲁郭门之外。阬氏葬诸邱舆”的记载,司马牛最后死在鲁国郭门之外,阬氏把他安葬在邱舆。杜预注曰“泰山(郡)南武城(县)西北有邱舆城。”清《山东通志》邱舆城“在(费)县西境80里。”结合《山东省志》、《兖州府志》、《费县志》、《平邑县志》等志书记载,经文化考古部门现场调查,今平邑县丰阳镇南埠庄村西的古城即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城邑邱舆。城址呈长方形,分内城、外城。内城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外城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50米。内外城墙均由黄土夯筑而成。现外城西南角残墙最高处约6米。内城现仅东城墙高出外城2米。城内陶片遍地,有红陶鼎、白陶鬶、蛋壳陶杯、残豆柄、板瓦、筒瓦、云纹瓦当等。出土器物年代,上自原始社会晚期龙山文化,下迄东汉,前后延续两三千年,说明邱舆历史上曾有过较长时期的繁荣。邱舆故城遗址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汉时期普遍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分别在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村置南(武)城县,在今仲村镇临城村东,南、北昌乐庄之间置(南)武阳县之后,邱舆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开始削弱。西汉末更始年间起源于莒县的樊崇赤眉起义和东汉末北方战乱以及齐鲁世族南迁对邱舆造成很大影响。唐贞观元年(627年),今平邑全境并入费县后,邱舆城逐步衰败,渐成废墟。宋代,人们于城东河边聚居成村,取名为埠庄,后分为南、北两个村,南村称为南埠庄。城西三个自然村分别叫城后、大城西和小城西,盖根据与邱舆城的方位关系而得名。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除研究司马牛儒家思想外,还可以从当时居民起名字时把牛和耕连在一起的情况可知,春秋时期鲁国已大量生产铁器并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了更多的产品剩余,这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之后,鲁国率先实行“初税亩”,中国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邱舆位于春秋鲁国疆域之中,距离孔子出生地曲阜尼山夫子洞直线距离约20公里,离孟子出生地邹城市城北的凫村约30公里,离宗圣曾子故里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不足20公里,处在鲁文化圈的中心区域中,当然带有浓厚的孔孟遗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17043d05d40b297b55de5b332d561ddb574434ff

声明:此文由 沂蒙史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