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易水注》考略
《水经.易水注》
○易水
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迳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谭,不同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其旧居,世以为五大夫城,即此。潘岳《赞》云:五王在中,庞葛连续者也。
易水又东,左与子庄溪水合。水北出子庄关,南流迳五公城西,屈迳其城南。
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之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二城并广一里许,俱在罡阜之上,上邪而下方。其水东南入於易水。
易水又右会女思谷水。水出西南女思涧,东北流注于易,谓之三会口。
宽中谷,按地形地貌推析应即今良岗镇东北之较为宽阔平坦的山谷地带。
五大夫城与五公城,守敬按:《寰宇记》,五公城去易州西三十里。又西三十里有五大夫城。城在今易州西。按此结合注文“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迳五大夫城南”作方位、距离等综合校验五大夫城疑与今方岗遗址有关[1]。(河北文物局,2013)(备注:方岗遗址 (良岗镇方岗村东200米·战国一汉) 1990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万平方米。采集遗物有夹砂红褐陶绳纹釜和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罐、盆等残片。)
子庄关,杨守敬认为即今紫荆关。(守敬按:今紫荆关在易州西八十里,宋时谓之金陂关,一名子庄关[2]。)
五公城,具体位置不详,但按注文所述约位于今易县刘家沟一带。
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与樊石山水合。水源西出广昌县之樊石山,东流迳覆釜山下,东流注于易水。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又东迳渐离城南,盖太子丹馆高渐离处也。
关门城,具体位置不详。但在燕长城遗址易县段考古工作者于1996年发现一座障城即吴城子障城遗址,颇疑与关门城有关。(备注:吴城子障城遗址位于易县尉都乡尉都西南约l公里名为“吴城子”的小山上]1996年调查发现。障城西、南两面城墙紧临长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88.5、南北宽84米,地表城墙无存,地下夯土墙基残高约1.5、宽约2—3米。城址内文化层厚约1.6米。暴露及采集遗物有夹砂红陶绳纹鬲、夹砂灰陶绳纹罐、扳瓦、泥质灰陶盆、豆等陶器残片。破坏严重。
燕之长城,此处应与今考古发现的燕南长城遗址易县段有关。位于易县县境南部·战国·省文物保护单位) 1977年调查发现。长城分布:裴山乡、塘湖乡、尉都乡,基本呈西—东走向……长城墙体在山上为石砌或士石混砌,平原为黄土夯筑,底宽2.5—3.8、残高0.8—6.3、夯层0. 11一0.17米。沿线有吴城子障城址1处,狼窝尖山婚燧遗址1座。长城周围采集有夹砂灰陶绳纹罐、泥质灰陶豆、盆等残片。保存较差。当时燕南长城又名“易水长城”,为护卫燕下都的屏障[3]。(河北文物局,2013)
渐离城,《寰宇记》,高渐离城,在易县南十六里。按此,今易县高村乡一带分布的数处战汉遗址(西高、中高等)疑即渐离城之孒遗。
易水又东迳武阳城南。盖易自宽中历武夫关东出,是兼武水之称,故燕之下都,擅武阳之名。左得濡水枝津故渎。武阳大城东南小城,即故安县之故城也。
汉文帝封丞相申屠嘉为侯国。城东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诱云,易水迳故安城南外东流,即斯水也。诱是涿人,事经明证。今水被城东南隅。世又谓易水为故安河。武阳盖燕昭王之所城也,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故傅逮《述游赋》曰:出北蓟,历良乡,登金台,观武阳,两城辽廓,旧迹冥茫,盖谓是处也。易水东流而出于范阳。
武阳城,即燕下都遗址[易县高陌乡境内·战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时期燕国都城遗址。燕国早期都城在蓟,称上都。后来复于武阳建都城,称下都。秦灭燕国后,都城废弃。城址位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1930年调查试掘,1957年以来全面勘察和重点发掘。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中央有一条南北纵贯的古河道“运粮河”和一道城垣将全城分作东西两城。东城是全城的主体,平面近方形,东西长约4.5、南北宽约4公里。城垣夯土筑成,基宽约40米。东垣和北垣各发现一座城门。城内北部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将东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分布着大型夯土台建筑基址群;南部是手工业作坊区和一般居址区;西北隅是墓葬区,分布着有封土的大型墓葬。西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约4、南北宽约3.7公里。城垣夯土筑成,基宽约40米。城内文化遗存堆积较少,分布有居住遗址和墓葬,应属防御性的郭城。城址内出土遗物有陶器、铁器、钢器、骨器等。陶器分生活用具和建筑用陶,前者有釜、盆、罐、瓮、豆等;后者多为板瓦。简瓦、瓦当等。其中瓦当以半瓦当居多,装饰纹饰以饕餮纹。双龙纹为主,颇具特色。(见《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
△东过范阳县南,又东过容城县南。
易水迳范阳县故城北。秦末,张耳、陈馀为陈胜略地燕、赵,命蒯通说之,范阳先下,是也。汉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代为侯国,王莽之通顺也。
范阳县故城:范阳故城疑与今定兴固城镇三街遗址有关[10]。‘
容城县故城,据《畿辅通志》记载:自西汉始建容城县起,至元代,容城县县治一直在城子村。唐初曾地此置北义州。城回七里,为土城。此外按《嘉庆重修一统志》直隶保定府古迹.容城故城条:容城县故城在今容城县城北约十六里之城子村;亦佐证此说。
易水又东与濡水合,水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东流与源泉水合,水发北溪,东南流注濡水。濡水又东南,迳樊於期馆西,是其授首于荆轲处也。濡水又东南流,迳荆轲馆北,昔燕丹纳田生之言,尊轲上卿,馆之于此。二馆之城,涧曲泉清,山高林茂,风烟披薄,触目怡情,方外之士,尚凭依旧居,取畅林木。
濡水,大致相当今北易水。
荆轲馆,疑与今易县易州镇荆轲山遗址有关。(河北文物局,2013)
濡水又东迳武阳城西北旧堨濡水枝流南入城,迳柏冢西。冢垣城侧,即水塘也。四周茔域深广,有若城焉。其水侧有数陵坟高壮,望若青丘,询之古老,访之史籍,并无文证。以私情求之,当是燕都之前故坟也,或言燕之坟茔,斯不然矣。
濡水,按此处注文“濡水又东迳武阳城西北旧堨濡水枝流南入城”,则入武阳城之濡水应即考古发掘报告中所谓的“(武阳城)中央那条南北纵贯的古河道[4]”
柏冢,郦道元认为是“燕都之前故坟也”,并非“燕之坟茔””。而 按注文“(濡水)南入城,迳柏冢西”。结合相关考古发掘报告综合考量,位于武阳城东城的西北的九女台墓区及西北隅的虚粮冢墓区恰当其位,应即柏冢。这两处墓区被考古工作者判定为燕贵族墓地,其中九女台墓区推测可能是王陵区。《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
其水之故渎南出,屈而东转,又分为二渎。一水迳故安城西,侧城南注易水,夹塘崇峻,邃岸高深,左右百步,有二钓台,参差交峙,迢递相望,更为佳观矣。
故安城,按注文“武阳大城东南小城”、“一水迳故安城西”等综合考量,故安城应位于武阳城之南偏东位置,城址不明,按方位推析约今易县高陌乡东南带。
其一水东出注金台陂,陂东西六、七十步,南北五十步,侧陂西北有钓台,高丈馀,方可四十步。陂北十馀步有金台,台上东西八十许步,南北如减,高十馀丈。昔慕容垂之为范阳也,戍之,即斯台也。意欲图还上京,阻於行旅,造次不获遂心。北有小金台,台北有兰马台,并悉高数丈,秀峙相对,翼台左右,水流径通,长庑广宇,周旋被浦,栋堵咸沦,柱础尚存,是其基构,可得而寻。访诸耆旧,咸言昭王礼宾,广延方士,至於郭隗、乐毅之徒,邹衍、剧辛之俦,宦游历说之民,自远而届者多矣。不欲令诸侯之客,伺隟燕邦,故修建下都,馆之南垂。言燕昭创之于前,子丹踵之于后,故雕墙败馆,尚传镌刻之石,虽无经记可凭,察其古迹,似符宿传矣。
濡水自堰又东,迳紫池堡西,屈而北流。又有浑塘沟水注之,水出廼县西,白马山南溪中,东南流入濡水。濡水又东至塞口,古累石堰水处也。
廼(nǎi)县故城,遗址位于今涞水县北关村北300米处。城址近方形,边长约1600米。城垣夯土筑城,基宽5-8、残高1-5米。采集遗物有铁剪、铁刀和泥质灰陶瓦当、筒瓦、板瓦、方砖、瓮、罐、盆等残片[7]。(2013,河北文物局)
濡水旧枝分南,入城东大陂,陂方四里,今无水。陂内有泉,渊而不流,际池北侧,俗谓圣女泉。濡水又东,得白杨水口,水出 廼县西山白杨岭下,东南流入濡水,时人谓之虎眼泉也。濡水东合檀山水,水出廼县西北,檀山西南。南流与石泉水会。水出石泉固东南隅,水广二十许步,深三丈。固在众山之内,平川之中,四周绝涧阻水,八丈有馀,石高五丈,石上赤土又高一匹,壁立直上,广四十五步。水之不周者,路不容轨,仅通人马,谓之石泉固。固上宿有白杨寺,是白杨山神也。寺侧林木交荫,丛柯隐景。沙门释法澄建刹于其上,更为思玄之胜处也。其水南流,注于檀水,故俗有并沟之称焉。其水又东南流,历故安县北,而南注濡水。
又东南流,于容城县西北,大利亭东南,合易水而注巨马水也。故《地理志》曰:故安县阎乡,易水所出,至范阳入濡水。阚骃亦言是矣;又曰:濡水合渠。许慎曰:濡水入涞。涞、渠二号,即巨马之异名。然二易俱出一乡,同入濡水。北易至涿郡范阳县会北濡,又并乱流入涞,是则易水与诸水,互摄通称,东迳容城县故城北,浑涛东注,至勃海平舒县与易水合。阚骃曰:涿郡西界代之易水,而是水出代郡广昌县东南,郎山东北,燕王仙台东。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翼岭,岫壑冲深,含烟罩雾。耆旧言燕昭王求仙处。范晔《后汉书》云:中山简王焉之窆也,厚其葬,采涿郡山石以树坟茔。陵隧碑兽,并出此山,谓之石虎山。山有所遗二石虎,后人因以名罡。罡之东麓,即泉源所导也。
《经》所谓阎乡西山,其水东流,有毖水南会,浑波同注,俗谓之为雹河。司马彪《郡国志》曰:雹水出故安县。世祖令耿况击故安西山贼吴耐蠡,符雹上十馀营,皆破之,即是水者也。
大利亭,熊会贞认为在巨马水西侧。(会贞按:大利亭在巨马水之西。)
易水又东迳孔山北,山下钟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煹。火寻沙,入穴里许,渡一水,潜流通注,其深可涉。于中众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于疑路,必有历记。返者乃寻孔以自达矣。上又有大孔,豁达洞开,故以孔山为名也。其水又东,迳西故安城南,即阎乡城也。历送荆陉北,耆旧云,燕丹饯荆轲於此,因而名焉。世代已远,非所详也。遗名旧传,不容不诠,庶广后人传闻之听。
孔山,即今易县孔山,系千古名山。地处南易水南岸,高耸的山岭上,有大小三孔,呈双星伴月。可惜的是郦道元注文中所述神秘的孔山溶洞今已无从寻觅。(详:中国地理探奇:易县孔山探秘)
西故安城(阎乡城),结合相关文普资料推析阎乡城约今西城阳遗址。(河北文物局,2013)
送荆陉,易县西南三十里[5]。
易水又东流,屈迳长城西,又东流,南迳武遂县南,新城县北。《史记》曰:赵将李牧伐燕,取武遂、方城是也。俗又谓是水为武遂津。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史记.赵世家》云:孝成王十九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与燕,燕以葛城、武阳与赵,即此也。亦曰汾水门,又谓之梁门矣。易水东分为梁门陂。
易水又东,梁门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于梁门,东入长城,东北入陂,陂水北接范阳陂,陂在范阳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谓之为盐台陂。陂水南通梁门淀,方三里。淀水东南流,出长城注易,谓之范水,易水自下有范水通目,又东迳范阳县故城南,即应劭所谓范水之阳也。
长城,此段长城仍为燕国南长城。(河北文物局,2013)
武遂县,约今徐水县遂城汉遗址。(河北文物局,2013)备注:遂城城址,【遂城乡遂城村周围·战国一宋·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瀑河南岸的台地上。平面近方形,北城垣长1044、东城垣长1014、南城垣长1037、西城垣长1097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约-25.残高1_10米。采集遗物有灰陶罐r盆、瓮、盘、板瓦和白釉瓷碗等残片。据史载f1&国时期此地已有武遂城,隋置遂城县,元时省。根据考古资料分析,现存城垣大部乃宋代所建,故该城址应是唐宋时期的遂城县故址。
新城县(杨守敬认为即北新县故城[6]),按注文所述次序综合考量,本文颇疑北新城县即为徐水县规模庞大的防陵汉遗址。(备注:防陵遗址[大因乡防陵村东北200米·西汉] 1985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聚嚣遗迹有灰坑口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板瓦、筒瓦、瓮、罐、盆、豆等残片[35]。)
范阳县故城、盐台陂:按熊会贞考量范阳陂即今定兴县阎台村(熊氏以为阎台系古盐台之讹)西之狼儿淀。(会贞按:《一统志》引旧志,定兴县西五十里,阎台之西,有狼儿淀,地形洼下,郎山之水潴焉。盖即盐台陂,阎台乃盐台之讹也。)另按《水经注》卷十一易水条下可知范阳城位于范阳陂东约十里处。(水上承易水于梁门,东入长城,东北入陂,陂水北接范阳陂,陂在范阳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谓之为盐台陂。)结合Googleearth考量范阳(盐台)陂、范阳故城(今固城镇)的方位大致如下:按《一统志》:范阳,故城今定兴南四十里故城镇。周振鹤给出了大致的方位参考:”治今河北定兴县西南[8]”。而经Googleearth 测量固城镇距离阎台村约6公里与易水条下注文“范阳陂在范阳城西十里”亦大致吻合。熊会贞认为“(范阳)故城在今易州东南六十五里[9]”;而固城镇距离今易县城距离约32公里与熊氏所言六十五里亦基本相当。故按上述注文“又东南迳范阳县故城北,易水注之”及易水条下范阳陂方位描述:“陂在范阳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谓之为盐台陂” 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考量范阳故城疑与今定兴固城镇三街遗址有关[10]。‘
易水又东迳樊舆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条为侯国,王莽更名握符矣。《地理风俗记》曰:北新城县东二十里,有樊舆亭,故县也。
易水又东迳容城县故城南。汉高帝八年,封赵将夜,于深泽,景帝中三年,以封匈奴降王唯徐卢于容城,皆为侯国,王莽更名深泽。
樊舆县故城,杨守敬认为即滱水注中的祭隅城,(守敬按:《易水注》言樊舆城在北新城东二十里,是樊舆即祭隅,地望不差[36])樊舆县故城即清苑县御城遗址,位于清苑县城东偏北18.6公里处,南与御城村相连。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300米,地面上散存大量陶片。1986年农民在此取土,发现汉井七眼,采用陶井瓦和汉字砖砌成。遗址文化层1米左右,出土文物有高腿实足鼎和刻有龙虎纹的陶壶等。据《汉书》记载,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封中山靖王之子刘修为樊舆侯,置樊舆国,建樊舆城。后因樊舆王之妻死于此城之隅,又称祭隅城,后演变为御城。西晋时在此置樊舆县,寻省,改置乐乡县[37]。
易水又东,泥水注之。水上承二陂於容城县东南,谓之大泥淀、小泥淀,其水南流注易水,谓之泥洞口。水侧有浑泥城,易水迳其南,东合滱水。故桑钦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东入滱。自下滱、易互受通称矣。易水又东,迳易京南。汉末,公孙瓒害刘虞於蓟下。时童谣云:燕南垂,赵北际,惟有此中可避世。瓒以易地当之,故自蓟徙临易水,谓之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里。赵建武四年,石虎有辽西南达易京,以京鄣至固,令二万人废坏之。今者城壁夷平,其楼基尚存,犹高一匹馀。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楼,即瓒所堡也。故瓒所与子书云:袁氏之攻,状若鬼神,冲梯舞于楼上,鼓角鸣于地中。即此楼也。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阚骃称: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与宾客知谋者祖道,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宋如意和之。为壮声,士发皆冲冠。为哀声,士皆流涕。疑于此也。余按遗传旧迹,多在武阳,似不饯此也。汉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仆䵣< dá>为侯国也。
大泥淀、小泥淀,即今白洋淀“大王淀”和“小王淀”。
白洋淀,摄于2017年8月24日
泥洞口,约今安新同口镇。
浑泥城,学界多认为即今安新新安城。【备注:新安城(今安新县新安镇·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原战国时期燕国浑泥城,金泰和四年(1204)改渥城县,元至元二年(1336)改新安镇,九年置新安县。明崇祯年间包砌城砖。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3.51公里。四面各辟一门,门外各筑瓮城一座。城墙现存高3、顶宽2.2米。四门已毁。(河北文物局,2013)】
易县故城,考古工作者多认为即今容城县南阳遗址。【备注:南阳遗址【位于晾马台乡南阳村南200米·东周一汉·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一高出附近地面约0.5—3米的高岗地上。面积约7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1958年以来,时常出土一些东周时期的重要文物,如“燕王职戈”、铜爵、铜壶和刀币等。1981年调查。暴露遗迹有灰坑和红烧土堆积。采集遗物主要是陶器残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可辨器形有鬲、鼎、豆、壶、盘、罐、瓮等。征集遗物有铜器鼎、壶、刀币,陶器壶、豆等。其中陶器上有戤印的“易市”字样。遗址主体遗存属东周时期,延续时间可能到汉代。据史载,战国时期该地域有易城,秦置易县。该遗址可能与古易城和易县有关。(《考古》1993年第3期)】
易京城,按注文“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里”作方位及距离结合考古综合考量,颇疑今容城县罗河遗址[7]与易京城有关。
△又东过安次县南。
易水迳县南,鄚县故城北,东至文安县,与虖池合。《史记》苏秦曰,燕长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谓此水也。是以班固、阚骃之徒,咸以斯水谓之南易。
安次城,西汉高祖初年置安次县隶属幽州渤海郡,治今廊坊市古县村。(2013河北文物局)
鄚(mào)县,即今河北省沧州市鄚州镇古州城址。遗址位于鄚州镇古城村,平面近圆形,南北长约1500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22、顶部残宽6、残高l—10米。城内采集遗物多届战国至汉代,有铜壶、刀币和陶器残片。陶器有夹砂和泥质灰陶绳纹鬲、罐、盆、板瓦、简瓦和索面豆等。另采集到少盈唐代的青釉瓷碗等残片。据史载,战国时已有鄚邑,属赵;汉置鄚县,唐.置鄚州,宋省。该城址应是战国至唐代的鄚县故城址。(
△又东过泉州县南,东入于海。
《经》书水之所历,沿次注海也。
泉州故城,治今天津城北武清县城上村。遗址东西600米,南北500米。城墙为夯筑,宽17米,夯层厚10厘米,残高约2米。城址东北部是永定河。城址内遗存丰富,出土文物较多,并曾在东南11公里处的双口镇发现印有"泉州"二字的陶罐、陶钵和陶盆残片。
[1]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65页
[2]《水经注疏》,第1021页
[3]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69页
[4]《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
[5]《水经注疏》,第1035页
[6]守敬按:后魏之新城县即故北新城。《水经注疏》,第1036页
[7]河北文物局,2013
Hash:c0b01af8f119e8addd582c6901872649146eb20e
声明:此文由 掌上易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