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红色湛江 (第15期) | 海康县烈士陵园

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习近平

康县烈士陵园

地 址

湛江雷州市西湖街道办湖中社区西湖新村

东经 110° 05′ 16",北纬 20° 54′ 52"

联系方式

黄恒 13827162093

简 介

海康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坐西向东,主体为6米高大土堆墓,面阔130米,进深150米。外围是石栏杆,中竖纪念碑,通高15米,碑基贴大理石板刻毛泽东诗词,碑正面仿毛泽东书迹“烈士纪念碑”。2007年重修, 陵园内设有“烈士纪念馆”。1992年12月公布为海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故事

1924年11月间,共产党员、农讲所学员、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黄杰返家乡海康开展农民运动,点燃海康革命星火。1925年10月,共青团雷州特别支部成立,1926年6月,中共海康支部成立。在党的领导下,海康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引起国民党右派的恐慌,共产党员程赓被杀害,成为南路第一位革命烈士。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7月初,海康县党组织根据南路特委统一部署,在第七区发动农军举行南路著名的“东海仔暴动”,沉重打击国民党高压统治,农军死伤100余人,鲜血染红了雷州湾。

大革命失败后,海康党组织重整旗鼓,秘密恢复农会、赤卫队组织,积极配合中共南路特委策划高雷兵变。撤往斜阳岛东海岛的农军,坚持开展曲折的武装斗争,但由于敌强我弱,最后被镇压。

抗战初期,雷州师范学校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雷州地区进步青年王文劭等外出寻找并加入了中共党组织。全面抗战爆发后,王文劭返回家乡,重建海康党组织。从此,党组织领导海康人民开展抗日联防、独立自主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为抗战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高雷地委、雷州地委主要领导人沈斌和南路人民武装主要领导人支仁山,以海康、遂溪为中心,建立交通情报网络,领导高雷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新区,建立人民政府。1949年12月,海康全境解放。海康解放后,海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力支援解放海南岛,“解放海南,功在海康”。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海康人民的优秀儿女欧汝颖、陈伟仕等247人英勇牺牲。

来源| 《湛江市红色文化名片

编辑| 王春晓

审核| 庄贝妮

Hash:b14d8d72ae4df94ddb6d136e02a89ca5fc89dfdf

声明:此文由 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