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德湾华:岭南风韵流淌,美德之花常开

湾华村历史悠久,开村740多年。湾华村主要由湾梁、西街、南街、桥沃、西华五个自然村组成。

湾华村于1996年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村内建有绿化休闲公园四个,总面积近万平米。围绕村内的明窦涌碧波荡漾,蜿蜒两公里长,宛如一条银链,两岸古榕参天绿树成荫,相映成趣,更有多座古建筑祠堂美缀其间,好一幅美丽的珠三角风情画。

村中古建筑有平兰陈公祠、北溪梁公祠、万瑜何公祠、见泉公祠等,其中平兰陈公祠列为佛山文物保护单位。在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湾华剧社”,今改为“湾华曲艺社”,为村民娱乐之余,弘扬南国红豆戏曲文化

走进禅城区石湾湾华村,会被众多的古建筑深深吸引,惊叹于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陶醉于古建筑美轮美奂的魅力。

这里是佛山传统名特产品柱候酱发明者梁柱候及历史知名人物何淡如的家乡,村内有保存完好的蚝壳墙,经历百年风霜仍坚如磐石,古榕、古祠随处可见,岭南风韵肆意流淌。

这里是佛山市首批古村落活化试点之一。华丽变身的明窦涌,韵味十足的粤曲粤剧演唱,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天后诞”“太公祝寿”,洋溢文明风尚的“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好邻居”“道德模范”“好子女”“上进青年”评选活动,承载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公园、图书馆……处处彰显出湾华的时代芳华和蓬勃活力。

如今,湾华村正在全力向美丽文明示范村发起最后冲刺。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推陈出新,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弘扬好家风好乡风,传播正能量,传统古村正迎来新的蝶变。

看蜕变 臭河涌变清鱼儿回来了

走进禅城区湾华村,感触最大的就是水的变化。碧波荡漾的明窦涌,蜿蜒两公里长,九曲十八弯,宛如一条银链,把有着74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巧妙地环绕着,两岸古榕参天,绿树成荫,相映成趣,蚝壳屋、曲艺社、参天古榕、古祠堂,这些明清古建筑和岭南风韵,仿佛在诉说几百年来的变迁,勾起人们对乡愁的忆记。

在河涌边的临江亭,湾华村的老人三五成群,或坐着闲聊,或驻足凝视明窦涌成群出没的小鱼,河涌边的人气又旺起来了。

“这里变靓了很多,大家现在都喜欢待在河涌边闲聊。”站河涌边,看涌面碧波荡漾,享秋风习习,在明窦涌附近居住了一辈子的何伯说,家门口的臭河涌能变成如今的样子,是一个奇迹。“我今年78岁啦,真没想到明窦涌又恢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清澈,湾华村有福气更有灵气!”

从澜石大涌引出的明窦涌就像穿过湾华村心脏的主动脉,从去年开始,它已经由昔日暗黑的臭水涌,蜕变成一条景观涌。整条河涌被石砌雕花、古朴有质感的复古栏杆包围,形成亲水平台,两旁的树木葱葱郁郁,沿途古建筑群错落有致,一步一景,让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

何伯说,明窦涌与澜石大涌对接,是穿越禅城石湾的主干河涌,其水体污染呈现黑臭的状态,一直困扰湾华村村民。

由于历史原因,河涌沿线片区排水设施简易、落后,明窦涌成为湾华村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纳污主体,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河涌,导致河水变黑发臭,水质长期为劣Ⅴ类水。

从2016年开始,禅城区开展了明窦涌综合整治工程。该河涌污染源来自企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控源和截污成为整治的关键。随着污水管网工程分段建设、陆续完工,明窦涌周边片区的污水收集系统逐渐成型,明窦涌一改几十年来“喝污水”的命运。

此外,通过加大明窦涌引水泵站的引水力度,一系列工程让来自东平河的“活水”源源不断流入明窦涌。在清淤等工作的配合下,此条河涌的环境修复逐渐步入正轨。工程完工后,明窦涌已由一条死气沉沉的黑臭河涌,实现华丽转身。

如今,短短两公里长的明窦涌变清了,鱼儿又回来了,意味着湾华村如同凤凰涅磐般得到重生。村因水而秀,水因村而华,湾华越来越有岭南水乡韵味了。

忆乡愁 历史文化传承看得见摸得着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禅城,粤剧、武术、龙狮、陶艺和粤菜等瑰宝浸润一方风土,成为当今支撑中心城区发展最具活力的元素。有着740多年历史的湾华村,不仅具备这些元素,还有不少别具特色的古建筑。因此,湾华成为佛山市首批古村落活化试点之一。

蚝壳墙

建设美丽文明村居,不仅仅是巧妙改造、硬件投入,更重要的是通过软实力的建设使创建成果长久保持下去。

“湾华村历史悠久,开村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尽管全村面积只有0.8平方公里,但村内的古建筑却不少。”对于湾华村几百年来的历史沉淀,湾华村党支部书记陈力纯如数家珍:清代古祠堂有6座,古榕树有55棵。此外,还有古书屋一间,以及上百年历史的蚝壳墙民居。走在村内,随时都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

在禅城的谋划中,美丽文明村居建设被视为禅城打造首善之区,建设“三宜”高品质国际化现代化大城市“强中心”的抓手。形成美丽文明村居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相交融的城市形态,正是禅城志之所在。

为了保留和传承文化,市、区相关单位多次走访湾华老居民,收集历史,整理资料,发现了家喻户晓的“柱侯酱”是由湾华人梁柱侯首创的,了解到有着众多美誉名号的广东名人何淡如是湾华人。同时,积极协助湾华村制定古建筑“平兰陈公祠”“北溪梁公祠”和“湾华蚝壳墙古民居”的修缮计划。湾华村古村落活化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活化后的湾华村将以全新面貌迎客。

一直以来,禅城市民十分重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培育,湾华村也不例外,不仅举办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创作文艺作品、活化古村落,还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播工作中,为保护本土文化贡献力量,进一步增强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让属于佛山人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留住最美乡愁。

好家风 美德如星火在全村燎原

今年中秋前夕,一场大型的庆中秋文化展演在湾华村委会门前小广场举行,数百村民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在展演的最后环节,湾华村对2018年度获得“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好邻居”“道德模范”“好子女”“上进青年”等数十位村民及其家庭进行了表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很多群众对获得荣誉家庭及个人报以热烈掌声,肯定其多年来孝老爱亲、互帮互助、关爱和睦等良好品行。不少村民更当即表示,要好好学习身边的这些先进事迹,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友爱。

如此大规模对模范家庭和个人进行集中表彰奖励在湾华村还是首次,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湾华村村党委委员何铭勇介绍,湾华村本身就有着优良的传统,村民大多非常淳朴,很多人做好事不留名,也不愿意张扬,还有更多的人只是默默在做,正是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才让一个个家庭和睦发展,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其他人。

“有一位村民,每天陪着自己的母亲到社区卫生中心看病,多年来风雨无阻,事情看起来是村民的家事,但却是很好的孝老爱亲典范。”何铭勇介绍,这位村民也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表彰。

类似的例子在村内还有很多,何铭勇认为,这样的例子就像点点星火,而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奖励,就是希望弘扬好家风、好品德,让美德的星星之火可以在全村燎原开来。

重传承 文化味厚重脉脉温情在

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丰富的民俗活动在乡野代代传承不息,成为撒落在民间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在湾华村,长期保存的两个传统民俗节日——“天后诞”和“太公祝寿”,令村民们引以为豪。民俗文化扎根基层,兴在村居,代代传承,成为村居发展强大的精神养分。

今年11月16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九),湾华村将会迎来一年一度的太公诞(太公祝寿)。对这一天的到来,村民们可谓望穿秋水,届时2000多名村民参加村中这一文化盛事。这也是湾华村古村落活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太公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举行一次,30多年没有间断过了。”80岁的村民何叙良说,太公何氏在600多年前的宋朝末年从顺德登州迁徙至此地开村。为了纪念他,村民修建了大祠堂。

何叙良表示,每年的太公诞最讲究仪式感,当天整个湾华村将会热闹非凡,三支狮队敲锣打鼓,轮流在村里的何氏祠堂舞狮祭拜,当天是他们的大太公何潜溪的诞辰。全村老少聚在祠堂口,村里喜气洋洋。舞狮、划龙船、烧鞭炮,活动从上午延至傍晚。举行晚宴,各自然村分别在自己祠堂筵开百席,共祝大太公寿辰。

陈力纯说,跟太公诞同样热闹的,还有村里每年农历3月23日举行天后诞庆典活动。湾华“天后庙”坐落在毓秀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二十六为“天后诞”活动日子,这几天全湾华村男女老幼身穿盛装、舞狮、烧鞭炮,由村内德高望重的村民为天后娘娘出巡举行仪式,并用轿子抬着天后娘娘佛像,在村内巡游,寓意为天后贺诞,热闹非常。

“传统民俗的延续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聚机会,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彰显了湾华村的传统文化厚度。”何铭勇介绍,尽管这些年来村经济发展了,但是村民对传统习俗和文化的坚守依然非常看重,除了保留这些传统,保护好旧有建筑,很多村民在经济富裕之余,也越来越重视好家风的建立和传承,使全村不仅拥有厚重的文化味,也有脉脉的温情在。

乐悠扬 唱粤曲演粤剧生活有韵味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诸多国际知名城市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一座城市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在禅城,以文化创新来推动城市文明进步,以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已经成为“强中心”持续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推手。

湾华村有一个曲艺社,社员有20余人,闲来无事,他们便会聚在一起,交流切磋技艺,丰富日常生活,有时候还外出展演。早前,他们还登上了祖庙万福台,上演了一把曲艺秀。外来人口的流入并未冲击本地文化,至今,唱粤曲、演粤剧仍然是湾华人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粤曲悠扬,乐器声响四重奏,曲友相聚八方来”,是湾华村粤曲文化气质的真实写照。在这个曾出过岭南幽默大师的岭南古村,声声粤韵表达了人们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坚持和传承。

为了呵护村民的文化爱好,湾华村不仅为曲艺社提供了活动场所——将原粮食加工厂改造成活动区域,同时还为他们每月发放一定的资助,方便他们开展日常活动。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曲艺社、舞蹈队、舞狮队等多支文体队伍自发组建起来,成为活跃在村民身边的一道道靓丽风景。村民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

针对越来越多的年轻村民希望有固定的阅读场所需要,湾华村还专门建设了一座4层楼高的图书室,里面藏书数百册,还有电脑可供上网。同时,为了方便村民日常休憩,该村还对河涌沿岸进行了美化,增设了众多的休闲设施,如河边的临江亭如今就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聊天的好去处。

“根据美丽文明村居建设规划,我们还将在进村大道两侧增设风格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识,同时继续强化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将古村打造得更加靓丽。”何铭勇介绍,目前相关建设正在有序开展,未来的湾华,将颜值更美与内涵更丰。

美丽文明村居的建设,兼顾环境设施等硬件和文明文化等软实力两方面。禅城正在打造佛山“首善之区”,湾华村向着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如今,湾华村正在全力向美丽文明示范村发起最后冲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乡村乡风文明新气象,湾华村正在向人们呈现一幅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和谐景象,宜居住、宜休闲、宜观光、宜旅游的独具岭南特色的古村风韵,已经逐步成型。

来源:禅城区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珠江时报记者李清平/王崇人/区辉成

图片来源:珠江时报记者谭兼之

编辑:佛山新闻网李旖彤

Hash:7fd33e47fcc04ca473dcfd2a9c04d5437f95a9e3

声明:此文由 禅城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