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和勤劳铸就的辉煌—晋商|西行文化
说山西人在娘肚子里就会做生意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其实山西并不是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材料。也有人说山西人抠门和会算计,精明,所以生意做的好。其实诚信和勤劳才是古今商业活动的精髓。人类商业活动发展到今天,互联网也好,阿里巴巴也好,一带一路也好,其主要目的不外乎就是消除贸易壁垒,建立互信机制,完成商品交换。而诚信和勤劳则是一切商业活动的不二法门!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晋商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经说过:“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这段话出自一个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晋商口中,着实令人惊叹。这番论述不仅点明了经商的不二法则,也道出了为官与为人的基本遵循。在王现等晋商看来,不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按照信义利这一法则为人处世、入仕经商,必定会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晋商历史
隋唐以前是晋商资本的发韧前期
古镇碛口:当年这里商贾云集,马队、驼帮、船工、货栈一派繁华 by 蓝月山谷
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晋文公称霸之时,山西的榆次、安邑就是有名的商业集镇,对内使“工商食宫”,对外便“轻关易道通商”。以后“猗顿居犄氏,用盐盐起”。《孔丛子》又说,他受陶朱公之教“大蓄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赞比王公,名驰天下”。今临猗县王寮村有猗顿之墓,并有陶朱公庙。秦汉时代,太原、平陆、平遥、汾阳等地已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市场。隋唐五代又出现了漳州(今晋城市)、太谷、平定、大同等新兴商业城镇。李唐起兵太原,定太原为北都,跨汾河两岸,商业繁荣。唐诗人韩愈有诗描绘: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
宋元时代是晋商的发韧时期
古镇碛口 by 蓝月山谷
宋代蜀南、南商、北商等都是有名的地方商人,其占近世商业中坚的晋商、徽州商人,也大体在这时显出身手。宋代,山西地处北东边防,宋王朝所需战马大都依靠北方的辽来供应,而辽更需要宋的手工业制品。公元996年(至道二年)在山西“边州置榷场,与藩人互市,”而“沿边商人深入戒界”进行贸易。后来赵宋王朝怕危及自己的政权,曾几度下令闭市,但是事实上无法办到。庆历年间(十一世纪四十年代),宋王朝出藏绢二千余匹,市马于山西奇岚,又诏三司出绢三万匹,市马于山西各州府。其它商品交易,非官市者听其与民交易。元代,虽然战争对工商业有一定破坏作用,但是元朝政权结束了宋、辽、金的割剧局面,特别是元代驿站的完备,使商业活动的地域扩大了。从《马可波罗行记》可以看到“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获得巨额利润”。
明朝的晋商
古镇碛口 by 蓝月山谷
晋商的兴起,首先是明朝“开中制”政策的实施,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次,山西矿产资源丰富,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当时已初具规模,这又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晋商逐步走向辉煌。此外,由于晋南一带地窄人稠,外出经商成为人们的谋生手段,晋中商人当时已遍及全国各地,北京城曾流行这么一句话:京师大贾数晋人。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利益,晋商的商业组织开始出现。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朋合营利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现在的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晋商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的出现虽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其重要标志就是会馆的设立。会馆刚开始是为联络同乡感情的,到后来发展成为维护同行或同乡利益的组织。
清代的晋商
晋商发展到清代,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世界经济史学界把他们和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给予很高的评价。商业的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财富,而且也改变了当时人们多少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们都说“家有万两银,不如茶庄上有个人;当官入了阁,不如茶票庄上当了客“。茶庄票号正是当时非常热门的行业。这一时期,晋商雄居中华,饮誉欧亚,辉煌业绩中外瞩目。晋商一共树有3座丰碑,那就是驼帮、船帮和票号。
驼帮:
是晋商中以骆驼运输为主从事贸易活动的重要商帮之一,他们主要经营的产品为茶叶。当时南来烟酒糖布茶北来牛羊骆驼马。晋商经营茶叶的独到之处,就是运销一条龙。
晋商在福建、两湖、安徽、浙江、江苏一带购买茶山,同时收购上茶叶以后就地加工成砖茶,然后经陆路、水路两条路线运往他的各个分号。晋商的茶叶主要销往蒙古及俄国一带。在销往蒙古的时候要路过杀虎口。遗址在现在的朔州的右玉县,当时运销茶叶非常艰险。
船帮:
黄河拉纤
出现在清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量猛增,但当时我国产铜量极低,仅靠云南一地产的滇铜远远满足不了铸币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晋商组织船帮对日贸易采办洋铜。介休范家就是最为突出的代表。范毓宾时期,范家的商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人们称为著名的“洋铜商”。晋商在利用“驼帮”、“船帮”经商的过程中,真可谓是“船帮乘风破浪,东渡扶桑,商帮驼铃声声,传播四方。”写下了部部艰辛的创业史,但是晋商并没有只盯着洋铜和茶叶,晋商的最大的创举是票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
是由平遥李家独资创办的日升昌票号,地址在平遥的西大街上,现在一开发为“中国票号博物馆”。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祁县、太谷人群起仿效,形成了平遥帮、祁县帮、太谷帮。祁太平三帮曾有一度“执全国金融界之牛耳”的美誉。当时全国51家大的票号中,晋商开设有43家,晋中人开设了41家,而祁县就开设了12家。在这些票号中值得一提的是祁县的第一家票号合盛元。1907年时,合盛元票号不惧风险,远涉重洋,在日本的东京、大阪、横滨、神户以及朝鲜的新义洲等地,设立了票号分庄,从事国际汇兑业务,开设了我国金融机构向海外设庄的新纪元。
by 雪舟青藤
票号即票庄、汇兑庄,主要办理国内外汇兑和存放款业务,是为适应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以前用起镖运送现银的办法,费时误事,开支大,不安全。自嘉庆、道光年间,民间有了信局,通行各省,官吏及商人迫切要求以汇兑取代运现,遂诞生了票号。票号办理汇兑、存放款,解决了运送现银的困难,加速了资金周转,促进了商业繁荣。票号商人与官府勾结,代清政府筹措汇解京饷、军饷,筹还外债,收存中央及各省官款,起过代理国库和省库作用。票商也曾资助民族资本,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助产婆”。
晋商垄断西北市场
山西博物院晋商精品by 刘星云
在我国西北地区出产许多名贵药材,如甘草、杨记、房香等,尤其是大量的皮毛诸类商品,须向外输出。那里需要的茶叶、布匹、绸缎需要由外地购进,从事这项交易活动的主要是晋商。
晋商独占北京商业之鳌头
北京商业,自明以来山西人就很活跃,到清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北京的粮食米面行,多为山西祁县商人经营;北京的油盐酒店,多为山西襄陵人经营;北京的纸张店,多为山西临汾和襄陵人经营。北京的布行多为山西翼城人经营;鲜鱼口往西有布巷,全为翼城人。其他如颜料、染纺、干鲜水果、粥行等都是山西人占优势。专为宫廷搬运元宝的“茂盛水”,专为下层人服务的小米粥摊贩,都是山西翼城人。北京至今仍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乐仁堂”等均是山西浮山、临汾等地商人经营的企业。
晋商足迹遍布南方各省
四川隆昌、荣昌、内江一带盛产夏布,为朝鲜族喜穿之衣,中国人畴昔也有穿者。经营此业者,均多山西中区人。1895年晋阳人周永沣在昆明金殿有三笔捐献,这也是晋商。在贵州,山西盐商挟川盐入黔,著名的贵州茅台酒“是1704年山西盐商郭某雇工制造”,开始只是“盐商自饮”,后来“出现专为销售的烧房”,“从山西雇了酿造杏花村汾酒的工人来茅台村和当地酿造工人共同研究制造。”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一带产茶叶,很早就为山西晋中地区商人经营,最盛时,有一百多家专营商号,清时称为茶帮。广州有一条长街叫濠畔街,其房子多是山西票号、杂货商、药材商修建的。由海上出口的茶叶,如销往印尼的茶,都是由晋商在产地收购,运往广州,潮帮商人又从晋商手中购进转销南洋的。至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更是晋商活跃的重要舞台,扬州盐商、江西茶商、福建菜商、以及由长江口出海与日本的贸易,晋商最为活跃。
晋商走向世界
湖南晋丰厚茶行34位大掌柜合影 by 中华合作时报
晋商和商业资本发展水平的另一个标志是对国外市场的开拓。明代晋商努力已发展到全国以至东南沿海。其时海禁森严,只限国内贸易。故晋商北趋以求陆路与俄贸易。我国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直到1851年(咸丰元年),政府始终不收税,商人获利丰厚,也不像广州那样要经过行的剥削。晋商在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采购并加工包装砖茶,由陆路一直运往恰克图,销于恰克图市场。“所有恰克图贸易商民,皆晋省人”。
除中俄边界的交易外,各商号在俄国的莫斯科、多木斯克、耶尔古特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巴尔纳乌、巴尔古今、比西克、上乌金斯克、聂尔皮斯克、彼得堡等城市都设有分号。输出的主要是茶叶、绸缎、绫罗、绢纱、磁器、手工艺品、烟等,输入的主要是哈喇、呢子、毛毯、哔叽、钟表、金沙、皮毛、五金、玻璃器具等。徐沟县“万胜通”、“万胜顺”、“万胜高”、“豫盛达”等就是专门在省内推销俄国货的“羌贷庄”。此外,晋商对朝鲜、日本也有商品交易活动。对朝鲜主要输出复布,输入人参,榆次常家人称“人参财主”。对日本贸易有文字记载的主要是介休范家,他垄断对日的生铜进口和百货输出。
晋商垄断对蒙贸易
张家口 by Jiazi86
汉民族对蒙古游牧民族的贸易,一般都要经过张家口和杀虎口,俗称东口和西口,为商品交流的必经之地。张家口最大的企业是山西祁县人范家开设的“兴隆魁”。这个时期每天从外地进入张家口之皮张、药材、杂物、牛马羊等可售一千两银子。张家口上堡的日升昌巷,下堡的锦泉兴巷,就是山西货币商人建立起来的,并是以票号,银号名称来命名的。由张家口往北经多伦至齐齐哈尔、呼伦贝尔,是晋商对蒙古东北部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至今该地还有一个正阳街,为山西宁武人聚居之地,山西人吃醋的习惯也流传在当地蒙民之中。
by 随风随性
对蒙贸易的西口,即杀虎口,后改移归化城。赴蒙古草原贸易者,其经营地域有前营、后营及西北营路之众前营即乌里雅苏台一带,后营即科布多一带,西北营路则是北雅尔、伊犁、古城子(奇台)、红庙子等处。这种贸易,运输之货、以绸缎、布匹、茶、糠、烟为大宗,而以其他杂货附之,运回者,以绒毛、皮毛、各种牲畜为主。从新疆方面回来的还有白银、金砂、鹿茸、葡萄干、杏瓜之类。运回之货物在丰镇、归化、包头出售。上述行商之中,专门定草原到蒙民中去贸易的商人因为会说蒙古语,称为“通事行”。当时最大的“通事行”就是山西人开办的“大盛魁”。它创办于康熙年间,1929年(民国十八年)倒闭。盛时驼队有一万六千到二万峰骆驼。其从业人员之众,有六、七千人;其活动舞台之广阔,囊括内蒙各盟旗和外蒙古喀尔喀四大部、唐努身染海、科布多、马里雅苏台及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塔尔巴哈台以至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内地有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
晋商家族
山西晋商八大家
明清晋商称雄商界五个多世纪,但从家族个例来看,兴盛时间一般不超过二三百年。从地区来看,大商人家族明代多在山西南部,清代在山西中部。自明初至清朝中叶300多年间,是平阳帮一枝独秀的年代。这一时期平阳帮的突出代表是临汾亢家。亢家既是大盐商,又是大票商、大粮商和大地主, 其生意垄断华北,辐射全国。自清朝中叶至清末一百多年间,是“北号南庄”,或者叫平祁太介帮与平阳帮两大商业劲旅竞辉并存的年代。
晋商精神
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当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晋商,有着很进步的经商理念。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诚信”二字,这可能也是社会上比较缺失的一种价值观念。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进取精神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晋商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晋商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晋商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
敬业精神
by 欢乐真人
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但明清晋商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晋商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敬业是事业成功的源泉,而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又是敬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这是大多数晋商具有的良好品德。
群体精神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晋商的商帮群体精神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从朋合营利到合伙经营。
这是最初的群体合作形式。朋合营利就是一方出资,一方出力,有无相资,劳逸共济。而合伙经营是一个人出本,众伙而共商,也就是财东与伙计合作经营,它与朋合经营不同之处是,一个财东可有许多伙计,故“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显然,伙计制比朋会制规模大,伙计制是在朋合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就其规模组织而言,在中国商业史上实无前例。
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
晋商太原会馆
这一种形式是在朋合营利和伙计制基础上,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组成的群体。晋商在各地设立的会馆,就是这一地方商帮形成的重要标志。这种地域帮以晋商来说,统为晋帮。但在山西内部又按省内各地区形成不同的商帮,如泽潞帮、临襄帮、太原帮、汾州帮等。清季票号兴起,又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商帮。
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份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
榆次常家在1880(光绪六年)设独慎玉,并以独慎玉字号在莫斯科设立分庄,主要经营茶叶。
联号制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股份制是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创立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劳资组织形式。股份制的实行,劳资双方均可获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商业企业经营中充分发挥了群体作用。
晋商文化
儒贾相通观: 对于儒和贾,明清社会上的一般看法是“儒为名高,贾为厚利”,认为儒、贾追求目标不一。但一些晋商却提出了儒贾相通观,他们认为行贾也可习儒,儒可贾,贾可仕,仕可不失贾业。晋商还在河东盐池为其子弟设立了运学,在两淮盐区其子弟独有商籍,而徽商则无。
义利相通观: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禁约人们行为的准则。在义利相通观的影响下,诚信戒欺,重视商誉,则成为晋商的商业道德观。义利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诚”与“不欺”,尽管“不务仁义之行,而徒以机利相高”的商人大有人在,但奉行诚信不欺的商人仍为主流。诚信不欺,以诚信重义作为商人处世立业之道。
谋略竞争观: 义利思想是明清晋商的精神价值观,也是经营管理哲学。但商品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也”。深谋略,通权变,作为商场上的竞争之道,体现出明清晋商文化观的又一个特色。
修身正己观: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培养人才之道是“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我修养为前提。晋商用人唯贤是举。勤俭经商也是晋商修身正己的一个重要内容。
科技应用观: 数学、地理、交通与商人的经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晋商很注意对数学、地理、交通等科技的实际应用。晋商还在清代江苏王氏所著《生意世事初阶》基础上,编著了《贸易须知》,总结了培养学徒和坐贾经商等经验。
晋商会馆、三晋会馆、山陕会馆
苏州三晋会馆: 余秋雨在其《抱愧山西》一文中曰:“现在苏州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国戏曲博物馆,我多次陪外国艺术家去参观,几乎每次都让客人们惊叹不已。尤其是那个精妙绝伦的戏台和演出场所,连贝聿铭这样的国际建筑大师都视为奇迹,但整个博物馆的原址却是‘三晋会馆’,即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说起来苏州也算富庶繁华的了,没想到山西人轻轻松松来盖了一个会馆就把风光占尽。”该馆是光绪年间山西寓苏晋商汇兑、办货、印账三邦集资购筑,占地五亩。馆内建筑融北方粗犷豪放的风格和江南玲珑典雅的特色于一体。金碧辉煌的戏台龙凤雕椽,飞檐翔丹,层台高耸,气势巍峨,是全馆建筑之精华,为苏州现存古典戏曲室中最为精美的一座。
类似苏州全晋会馆的晋商会馆,目前在全国尚有多处。
开封的晋商会馆:
地处闹市中心徐府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第旧址上,清乾隆41年(1776年)由旅汴晋商集资兴建。道光年间陕商加入,易名山陕会馆。清末,又加入甘肃商人,遂又易名为山陕甘会馆。
by 语溪子
其布局严谨,建筑雄伟,富丽典雅,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洛阳城一东一西,有两座晋商会馆: 东为潞泽会馆,西为山陕会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潞泽会馆)
位于鏶河区的潞泽会馆,占地15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系清代乾隆9年(公元1744年)居住洛阳的潞安府(今长治)、泽州府(今晋城)两地商人集资所建,所建之初为关帝庙,后改为会馆。
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
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岸的东关双街南首。这是一座庙宇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体,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会馆坐西面东,南北阔43米,东西深77米,占地总面积为3311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由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两看楼、南北两碑亭、关圣帝君大殿、财神大王北殿、文昌火神南殿、春秋阁、望楼、游廊、南北两跨院等组成,共计160余间。聊城山陕会馆是山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所会馆,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
占地7758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院落的宏大建筑基本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它的修筑,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始建,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全部工程历时136年。从《创建春秋楼碑记》可知,兴修过程中,“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烧制琉璃砖瓦的瓷土,则是从山西用骡马远道驮运而来的。单是一座春秋楼,“建楼费白银707844两”,可惜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捻军的烧焚,现仅存月台遗址。
by 洛县旧墟
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已兴旺红火了近百年,山陕商界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为此捐出的白银达25000两。
by niubaby8
在扬州最古老的东关街上,也有一座晋商大院,即位于东关街的山陕会馆。在剪刀巷北墙上,目前尚能清晰地看到刻有“山陕会馆”字样的西墙界碑石,偌大的深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让人顿觉繁华如梦。
by 知非
会馆山门古朴气派,东为钟楼,西为鼓楼,门前立石狮一对。正殿是晋商会馆的点睛之笔,它建在石基的高台上,采用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抱厦下面有四个大红立柱支撑,青石鼓形柱基敦实厚重,而立柱和横额之间所嵌的三层透雕的木雕龙凤云板却是灵透精巧。正殿供奉着关公关老爷。
遍及全国的晋商会馆是晋商创造辉煌业迹的缩影
by 知非
最早的会馆兴起于明代中期,产生于京城,起初只是供来京城应试的同乡举人寄宿的暂居之地,有人称之为“官绅会馆”或“科举会馆”。而地位低下,排在士、农、工、商“四民”之尾的商人,在这些会馆是不得入住的。随着明朝中叶商业的迅速发展,囊丰箧盈的商人们便开始建立自己的会馆。他们的置建会馆就不仅在京城,更在全国各地的商业都市和商业城镇置建,于是专门服务于商业的会馆应运而生。
四川省山西会馆的掖门和旗杆 内部的庭院 by 土窑瓷
明中期,山西的粮商、布商、盐商、茶商、票商遍布全国,并远涉它国,凡是有山西商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其所建的会馆。在全国各地的晋商会馆不计其数,东起江浙,西至新疆,北自奉天,南到两广皆有晋商会馆。晋商还在天津;山东恩县、东阿、济南;上海;江苏南京、盛泽大馆圩、盛泽西杨圩、镇江;湖北汉口、锺祥、当阳、郧西、随州、江陵、公安、沙市;浙江杭州;河南浙川、舜阳;广东佛山、广州;湖南长沙、湘潭;广西南宁;青海西宁;新疆巴里坤;安徽芜湖、涡阳;重庆;四川成都、灌县;福建福州;内蒙古多伦诺尔等地设有会馆。
祁县晋商老街by 永恒
山西商人对外统称晋帮,但在内部又以不同的地区形成商帮,如泽潞帮、临襄帮、太原帮、汾州帮等。清代票号兴起,又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商帮。各帮又有各帮的会馆,各行还有各行的会馆。
晋商会馆功能
by 知非
商业会馆的建立,是联络乡谊、聚会议事、沟通信息、维护同乡同行利益、公议现行、祭祀神灵、聚岁演戏及各种庆典、购置冢地、举办善举的处所。会馆是晋商的中心社团,也是其社会活动最重要的阵地。昔时,交通落后,邮递不畅,晋商在外闯荡,并不一定都能达到理想的结果。而遇到灾难之时,甚至会客死他乡。会馆则“专寄同乡、同业旅榇,不取寄费,俟购得冢地。再行代为掩埋,以成其善”,“以慰行旅,以安仕客”。一旦“横遭飞灾,同行相助,知单传到,即刻亲来。各怀公愤相救,虽冒危险不辞,始全行友解患扶危之谊”。每当同乡在外发生“疾病疴痒”,会馆便“相顾而相恤”,提供钱财药物。对年老失去工作能力者则更要予以救济。对穷儒寒士也会提供方便。
by 知非
晋商会馆中皆供“义薄云天,精忠贯日”的武圣关公。因为关羽是山西人,以义行天下,最受乡人崇敬,成为晋商之精神偶像。
by 知非
因此,山陕会馆在当地又俗称“关帝庙”。不少地方的山西会馆便是这种“关帝庙”的形式。在全国诸多的晋商会馆中,没有不祭祀关羽的。
山西会馆戏楼 by 小山楼
戏楼往往是晋商会馆中最为精美的部分。每至喜庆节日,晋商会馆必演戏酬神。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蒲州梆子
晋商会馆客观上养活了戏班,捧红了梆子名伶。“商路即戏路”,凡有晋商会馆的地方,就有山西梆子戏的演出。由晋商而带动的山西梆子戏,还衍生出口梆子、京梆子(即后来的河北梆子),而上党梆子则衍生出山东的枣梆、河北的“西调”。泽州商人在鲁西南一带经商,光绪初年,又有泽州戏“十万班”长期在菏泽、郓城等地演出,从此以泽州调为主形成的枣梆,便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剧种。
by 知非
时过境迁,各地幸存下来的晋商会馆,已然成为晋商文化符号中的历史残片,百多年前浓浓的梆子之腔、郁郁的乡党之谊如今都已成为了少数人的记忆,百多年后的精美建筑、宏大规模也已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文保单位。从这些建筑中,人们看到了千里之外的乔家大院、曹家大院,而其中的故事却怎么也续不下去,衔不起来。楼宇再高也望不见故乡,醋味再浓也浓不过乡愁,晋商会馆是远方乡愁的一丝慰藉。
晋商大院
乔家大院:
by 山不转谁也不转
位于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占地8724平方米,6幢大院,20幢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整体为“双喜”字布局,全院以一条平直的通道将6幢院分隔两旁,院中有院,院中有园,既重整体美感,又具局部特色,无不造型考究,匠心独用。全院装饰木雕300余件,几乎每件都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
by 文竹叶青
院内砖雕,俯仰可见。100个“寿”字组成的照壁,百字百样,方劲古拙,灵动纤秀。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又是民俗的堂殿。这里已建为华北民俗博物馆。
渠家大院:
by 观海听涛诗意生活
同乔家大院一样,是清末民初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晋商渠源浈的宅院。渠家大院占地5317平方米,共8幢大院,19幢小院,240间房屋,迈入大门,一连五进,深达百米。象征着官品地位的“十一彩”牌楼,戏台院,栏杆院,木雕、砖雕、石雕,或圆雕、浮雕,多处镂空,立体感甚强。渠家大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遗产,已成为新的经济文化的载体-晋商文化博物馆。
曹家大院:
位于太谷县城西南的北恍村东北角,是明清的晋商巨富北恍曹家的一处“寿”字 宅院,占地10638平方米。该院外观雄伟高大,形似城堡,现存房舍277间,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尤以按“福”“禄”“寿”"禧”字形建造的四座大院最具代表性。幸存下来的“寿”字型宅院,俗称“三多堂”,现已辟为博物馆。
王家大院:
位于晋中市灵石县静升村北端的黄土丘上,是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氏的住宅建筑群。
大院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
by 方舟
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石鼓、门窗等均构思奇妙,造型逼真。
王家大院砖雕 by 张志刚
王家大院以其宏伟气势和精美绝伦的建筑被誉为华夏第一民居、山西的紫禁城、中国民间故宫!
看过电视剧《乔家大院》和《晋商》的电视记录片的人,一定对晋商的诚信为本留下深刻的印象。山西人是诚信的,几乎所有和山西人打过交道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要没有这样的诚信土壤,怎么能培养出忠诚到极致的关帝?怎么能出现“信义利”汇通天下的晋商团体?山西人是本分的。看看山西的历史,山西是绝无仅有的没有闹过匪患,没有人民起义的省份。山西人是厚道的,中国八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是山西人民陪着八路军度过的,晋西北的黑豆和小米通过贺龙的120师运输到陕北,滋养了党中央机关干部和中国革命。山西人是朴实的,你看看陈永贵官至副总理依然农民打扮,薄一波那么大人物却一点山西味道也没有少,依然活脱脱一个山西老乡。山西人从来不掩饰自己是山西人。山西人从来也不忘记自己是山西人。正是诚信成就了古代山西的伟人和霸业,也成就了古代晋商的辉煌。今天的山西人依然是在这块诚信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今天的山西人还能象祖先们那样把“信义”放在“利”字前面,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再现山西人的辉煌吗?
来源:西行
Hash:bc9bc8035c987ca068cc1b37dc9ed3732a75a5dc
声明:此文由 大美忻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