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行(二)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新圩尾

新圩尾村位于平潭镇东南方,距离镇中心约5公里,东邻鹊地村,西邻鹤湖村,南邻光明村,北邻光辉村;村内有“双江双山”环绕,西枝江位于村南方、梁化河位于村北方,红岭岗、野营山位于村入口,海拔最高80米,独特的地势地貌使得新圩尾独具鱼米之乡江湾风情。

新圩尾村世居民族为汉族,世居民系为潮汕,以钟、黄两个大姓为主,户籍人口750人,其中:男性365人,女性385人,最年长者98岁;村中以种植淮山粉葛、红萝卜蔬菜等特色经济农作物为主,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得人口45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人口有300人,实际在村人口450人,以本村人口为主,非户籍外来人口仅为12人,方言为闽方言;新圩尾村的华侨较多,其中: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有160人,台湾同胞有1人,祖籍本村的华人华侨有2户人,分别定居在美国法国。传统祭祀节日为清明和春节,传统节庆食品为粽子粉粿

国道G324、乡道800沿新圩尾村而过,1965年村中通电,1966年通电话,1995年通网络,2005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2017年全村通自来水;村内有新湖小学,有2个年级,2个班级,在校学生22人,教职工2人;有活动中心1个,藏书1500册,文化广场1个,有球场、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等文体活动基础设施,为村民提供了看书学习,沟心通气、休闲娱乐,亲子交流的公共活动场所,村民喜笑颜开,老人怡然自得孩童追逐雀跃、沉浸在民富、村美、风正的美好生活中。

清朝末年,福建漳州府村分支流落至此定居,形成了自然村落,村民勤劳耕作、生活富足,辖区内的西枝江航道一度航运发达,港口渡头常年商务往来络绎不绝,周边地区商人、游客汇集于此,形成了“新圩”集市,故本村取名新圩村,新圩尾村位于集市末尾而取名新圩尾。近代,随着公路的发展,航运才逐渐没落。民国时期,新圩尾属归善县平潭公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惠阳县平潭公社,新圩尾村、三角湖村、鹊地村、鹤湖村合并为新圩乡;1962年,新圩乡分为新圩大队和鹤湖大队;1977年,新圩大队分为新圩大队和鹊地大队;1989年,新圩大队改为管理区;1992年,属惠州市;1999年,新圩管理区改为新圩村委会;2006年,属惠阳区

新圩尾村现存宗祠6座,主要为钟氏宗祠和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朝末年,钟氏宗祠占地面积138平方米,黄氏宗祠60平方米,其中钟氏宗祠文革时期被毁坏,于1992年进行重修并沿用至今。新圩马王庙,建于两百年前,文革时期被拆除,后于1993年重建,是为了纪念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将军。马援(前14年-49年),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马村)人,一生为国尽忠,最终殒命疆场,实现了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民间对马王爷极为虔敬,传说他有"妻财禄之祝,百叩百应",民间求男生男,求女生女,买卖一本万利,读书金榜题名。民间又把马王爷视为"火神",马王爷的"神诞"是九月二十八日,可他八月初一就由天上下凡,如果八月初一这天下雨,那么一年的火灾就少,只是北方和南方对马王爷的祭祀形式有所不同。

新圩马皇庙

钟、黄氏祠堂

淮山、粉葛

新圩尾粉葛

新圩尾淮山

供稿:新圩村

编辑:黄慧婷

Hash:42ec304747b34a6a8086c1bac0622e795bea902f

声明:此文由 今日平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