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附近发现佛像窖藏坑,出土石刻造像34尊!
点击
20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6年的考古发掘,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发掘工作有了重要进展。窖藏坑内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34尊,造像时代上起北魏,下至唐代。
2013年9月,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秀容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委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出露石质佛教造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对现场进行了考察,初步认定其为佛教造像窖藏坑遗存,随后对窖藏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窖藏坑位于忻州古城址西北部,东北距明代忻州古城北城门楼约150米,北距北城墙基址约20米(图一)。发掘工作从9月末到10月初,历时一周,在原来施工开挖的基础上布探方一个,东西长7.1、南北宽2.4米,揭露面积近17平方米,清理灰坑2个,其中H1出土了一批北朝到唐代的佛教造像。现将窖藏坑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 窖藏坑位置示意图
一 地层堆积及遗迹
发掘探方所在地现为居民小区院内,南距居民楼不足3米,探方内分布有4条地下管道。以探方南壁为例,地层堆积情况介绍如下(图二)。
图二 探方平、剖面图
第①层:现代水泥地面及垫土。垫土为浅黄色土,质地疏松,包含有砖、白灰颗粒、细铁丝、水泥块等。厚0.35米。
第②层:近现代扰土层。灰褐色土,质地细密,包含少量白灰、烧结炭粒、砖瓦碎块等。厚0.5~0.7米。
第③层:明代地层。分③a、③b两层,厚0.4~0.7米。③a层为黄褐色粉沙土,质地疏松,含少量白灰碎粒、料礓石、砖瓦碎块等,厚0.3~0.5米。③b层为黄褐色粉沙土,质地致密,含少量白灰颗粒、炭粒等,厚0.2~0.3米。
第④层:汉末至唐代地层。灰褐土,质地疏松,含烧土块、小石块、白灰碎粒、兽骨等,出土有陶片、三彩釉陶、板瓦残片等。
第④层以下为生土。
H1 位于探方中南部,叠压于第③层下,打破第④层。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2、南北宽1.2、深0.85米。开口距现地表1.5、坑底距现地表2.35米。坑内遗物以石刻佛教造像为主,造像堆积情况为中、下层放置佛像身躯肢体,上层以堆放佛头、背屏头像为主,伴出1件灰陶盘形灯盏和1件橄榄形木质器物,木质朽毁,仅存泥胎(图三)。
图三 窖藏坑局部
二 出土遗物
经室内整理修复,窖藏坑内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34尊,其中立式佛像6尊,坐式佛像6尊,立式菩萨像4尊,骑象普贤菩萨1尊,背屏式佛造像3尊,跪式供养人像1尊,造像碑残件1尊,佛头6尊,菩萨头3尊,弟子头1尊,束腰莲座1尊,经幢残件1尊。另出土陶碗形灯盏1件。本次发掘的佛教造像时代最早为北魏,最晚到唐中期,以北齐时期为最多,是寺院供养佛像。其中编号H1∶X004立佛背屏后题记,佛像为建义寺沙门僧恪为东魏大丞相高欢祈福而造,可知寺院原名建义寺。编号H1:X009菩萨头高45厘米,推测菩萨身高将近2米,说明当时寺院规模不小,延续时间也较长。
(一)北魏时期造像
背屏式一佛二菩萨像 标本H1∶043,石灰岩质。三尊像造于长方形高台上,后有背屏。中央坐佛头残,削肩,双臂屈肘略外张,左小臂内屈下垂,手抚左腿,右小臂内屈平伸,右手置胸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内着僧祇支,衣缘稍露;体表大衣通覆双肩,左半覆左肩、臂及上体左侧,衣缘斜内下,右侧自背后绕出,覆右肩、臂及腹部以下,大衣右角横搭左肘,覆小臂垂下,衣裙下摆分两重垂覆座前,褶襞繁复密集,下缘作连续波浪状,每重褶边均两侧呈“八”字形外分,其间垂下U形尖角两个。左菩萨高发髻,右脸颊残,上体左倾,胯略右送,双臂屈肘外张,小臂内屈,左小臂略下垂,手置胯外,右小臂横于腰外,手握莲蕾置于胸前,跣足立于方形台座上;上身袒,下着裙,长裙下摆向两侧外张作尖角状;披帛自双肩斜下,于腹部交叉,垂至膝部后上提,绕搭双肘后飘垂而下,膝下披帛转角处作尖角状。右菩萨衣饰同左,姿态与之对称。佛、菩萨像身后舟形身光素面无纹饰。底部长方形台座高15、宽29、进深13厘米。台座正面两侧浅浮雕3个供养人,均双手合十于胸前。左侧两身,内侧者为大衣通肩披覆的比丘形象,外侧女性头顶Y形冠,身着交领袍服。右侧一人为女性,身着交领袍服。台座左侧面浅浮雕3个女性供养人,头顶Y形冠,身着交领袍服,双手合十于胸前。台座右侧面浅浮雕4个女性供养人,3人束高发髻,1人头顶Y形冠,身着交领袍服,双手合十于胸前。通高54厘米(封二∶1;图四∶1、五)。
图四 造像
1.背屏式一佛二菩萨像(H1∶043)2、4、5.立佛(H1∶X002、X004、X008)3.坐佛(H1∶X001)6.菩萨立像(H1∶003)(1、6为1/10,5为1/12,余为1/15)
图五 背屏式一佛二菩萨像(H1∶043)座侧供养人
1.北魏背屏式一佛二菩萨像(H1∶043)
造像碑残件 标本H1∶034,砂岩质。正面上部为水波纹、三角纹帐帷,下部为火焰形尖拱龛楣,龛楣浅浮雕七佛题材,现存5佛,中央46佛像有桃形头光,均为结跏趺坐,施禅定印,高肉髻,大衣袒右披覆,其中内衣覆上体右半,衣缘直垂。龛楣外侧浮雕4尊闻法比丘,大衣通肩披覆,双手合十于胸前。背面为千佛题材,现存2层6身坐佛,均为结跏趺坐,施禅定印,圆形头光,高肉髻,大衣袒右披覆,其中内衣覆上体右半,衣缘直垂。佛像身之间刻写供养人姓名,上层右侧刻“刘郎都造”,左侧刻“刘明造”。下层右侧刻“冯□造”,左侧刻“孙□造”。通高20、宽20、厚7厘米(图六、七、二一∶1)。
图六 造像碑残件(H1∶034)
图七 造像碑残件(H1∶034)背面
(二)东魏时期造像
立佛 标本H1∶X004,砂岩质。佛背有舟形身光。右手残失,双臂屈肘,小臂前伸,左手施与愿印,跣足立于圆形台座上。佛像头顶肉髻高大,表面刻出涡状发纹,额头发际线作尖拱状,面像方圆,眼较小,眼角线上挑。内着僧祇支,边缘饰作宽带状,胸腹之际束带,正中作结后长垂至膝;体表大衣通覆两肩,两侧衣缘自颈外垂下,状若双领,其间胸部出露,大衣右半自背后遮覆右肩、臂及下体后宽搭左肩外,其衣缘近U形垂至腹部;大衣下摆呈连弧状垂至小腿中部,其下另露衣裙摆边两重,垂至脚面,均底端外张,衣裙褶襞密集繁复,边缘作稠密的波浪状。大衣造型宽大,双腿表面各饰以双阴线刻的浅水波状衣纹。足下圆台直径34、高14厘米。佛像身后为一体的舟形身光,以佛像为中心自内至外分作莲瓣、忍冬和火焰三重;肩上项光以头为中心,中央为复瓣圆莲,外为圆环三重,自内至外分别刻莲瓣、弦纹和忍冬纹。通高128厘米(封二 ∶ 2;图四∶4)。
2.东魏立佛(H1∶X004)
背光背面自上而下分为两部分。上部阴线刻绘6个人物图像,中央为一佛,舟形火焰纹身光,头残,身着大衣,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右脚出露,结跏趺坐,衣裙摆边垂覆台座前,褶襞繁复。佛左侧面佛侍立三人,内侧为一沙门,左手垂于体侧,提香囊,右手持长柄香炉,体表大衣通覆两肩,右角垂搭左腕,前上方题“沙门都比□□供养”;沙门身后二人均外着交领广袖长袍,双手拢于腹前,持一长茎莲花(蕾),内侧者头前上方题“魏故新兴太守邢阳□□”,足下方题“夫理”,外侧者头挽发髻,头前上方榜题“邢氏母马法华”;佛右侧面佛侍立二人,内侧一人头顶高冠,外着交领长袍,下身着分裆裤,左手托举火焰宝珠,头前上方题“勃海大王高欢□□□”;其身后一人头着包巾,外着长袍,下身着分裆裤,右手做向前高举状,身后题“征虏将军刘愿侍佛时”,足下方题“令史虎”和“令史王诞”。佛像下方刻动物、植物形象。佛像下方为一立象,侧身背后有树干、枝叶,象头前方刻一相向卧姿公鹿,头有角,头举向佛。象尾后刻母子二鹿,母鹿站姿,身形随小象头举向佛,身下方幼鹿跪卧哺乳;象右侧刻一卧鹿,头举向佛。
背屏后下部为发愿文,魏碑体,文字刻于方形界格内,字径2厘米,21行,足行16字,共298字(图八、九)。录文如下(辨识不清用“□”表示,行段用“」”表示,空格处用“○”表示):
图八 立佛(H1∶X004)背面
图九 立佛(H1∶X004)背屏拓片(1/10)
夫理原冲赜而想范」于形名自非息阐北首无以署」德于睱级故育王起万塔以徙圣容二□」影响以趣辰极无轨大千莫不秽罪故释」迦维法弟子沙门都建义寺比丘僧恪季」年五十有五师徒卅其人志契忘心博揽」十二见或缠羇藉托邢氏与魏故济南太」守弘农人杨道在石碑山寺禅讼谷慨法」业嚣微不遇诸圣因大○王建义愿为造」灵图三级饰彩将成仰酬恩德永保世□」多屯弗获速就令嘱值大丞相勃海王匡」辅魏刚四方有始回愿仰名敬造人中王」像一区通光趺六尺上愿三宝永延国康」万代七世见存内外眷属普及无间非□」有心众生同成妙觉大魏武定二年岁次」甲子二月丙辰朔十五日庚午刊记」伯曾祖魏故郡功曹州主薄邢龙供养」曾祖魏故郡功曹定襄令奉辟从事中□」本州平□大中正邢潜供养」祖魏故曜武将军河涧太守」邢粹供养」
背屏式佛造像 标本H1∶021,石灰岩质。底为长方形台基,上承高坛,坛上造像,背屏及两侧造像均有残失,主尊左手五指及右手残,双臂屈肘,小臂前伸,手置于腰部两侧,左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束腰圆座上,跣足下有两个圆莲相承。馒头状肉髻较为宽大,表面磨光,额头发际线呈尖拱形,面像丰圆,眉目细小,颈较短粗。内着僧祇支,胸腹之际隐显束带;体表大衣通覆两肩,两侧衣缘自颈外垂下,状若双领,其间胸部出露,大衣右半自背后遮覆右肩、臂及下体后宽搭左肩外,垂之背后,颈下衣缘翻折若带,呈U形垂至腹上,大衣下摆垂至小腿中部,其下另露衣裙摆边一重,垂至脚面,衣裙下摆褶襞繁复密集,下缘均作连续的波浪状,大衣表面衣纹较密集,为双阴线刻的多重水波状。佛之胁侍仅存右侧弟子,头上半残失,内着僧祗支,体表大衣作袒右式披覆,右半稍覆左肩、上臂,遮覆下身后上搭左肩,左手平置于胸腹之际,托一扁圆形物,右小臂内屈上抬,手置胸前,掌心向外,五指并拢上伸,跣足立于透雕而成的粗茎圆形莲座上。佛座下长方形高坛前面正中为蹲坐的承托力士,双手托举长几,上置香炉、长茎莲蕾及莲叶,左右两侧分别对向蹲踞一狮子。坛外两侧各立一力士,双手扶持金刚杵,跣足而立,身饰披帛,于腹前交叉。背屏后面线刻一思惟菩萨,头残缺,袒上身,左腿下垂,右腿盘屈搁置于左膝,脚掌上翻外露,坐于山石台座上。臂缠披帛下垂,左手抚摸右腿,右手支屈上抬,做思惟状,像两侧似为山林。残高42厘米(图二一∶2)。
图二一 造像
1.造像碑残件(H1∶034)2.背屏式佛造像(H1∶021)(1为1/4,2为1/6)
(三)北齐时期造像
坐佛 标本H1∶X001,石灰岩质。头颈下部断裂,经粘接修复;左手五指残失,右手自腕断失。上身比例大,双臂屈肘,小臂前伸,左小臂略下垂,左掌掌心向外,五指在下;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右腿在外,右足仰掌出露。馒头状肉髻表面磨光,面相丰圆。内着僧祇支,边缘饰作宽带状;中衣通覆两肩,衣缘自颈外侧直垂,右端覆右肩、臂,覆小臂处内外分垂;体表大衣作袒右式披覆,左侧覆肩,衣缘直垂,右侧自背后经右腋下绕出,右角上搭左肩,垂之背后,衣裙遮覆双腿,下摆稍覆座前,刻出衣褶三列。上体衣纹宽疏,作斜向弧线状,两腿衣纹左右对称,状若“八”字。通高95厘米,座长57、宽26、高10厘米(图四∶3、一○)。
图一〇 坐佛(H1∶X001)
标本H1∶X012,石灰岩质。头、双手残失。头、双手及左腿部残失。上身比例大,双臂屈肘,小臂前伸,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左腿在外,左足仰掌出露。内着僧祇支,边缘饰作宽带状,胸腹之际束带,正中作结垂下;中衣通覆两肩,衣缘自颈外侧直垂,右端覆右肩、臂,覆小臂处内外分垂;体表大衣作袒右式披覆,左侧覆肩,衣缘直垂,右侧自背后经右腋下绕出,右角上搭左肩,垂之背后,衣裙遮覆双腿,下摆稍覆座前,中间及右端刻有衣褶两列。左臂、腹部及右腿处衣纹宽疏,作斜向弧线状。残高72厘米(图一一)。
图一一 坐佛(H1∶X012)
标本H1∶X013,石灰岩质。头、左手五指、右手及双腿残失。双臂屈肘,小臂前伸,左小臂略垂,左手施与愿印,似结跏趺坐。内着僧祇支,边缘饰作宽带状;中衣通肩披覆,右端覆右肩、臂,衣缘自颈外侧直垂,覆小臂处内外分垂;体表大衣作袒右式披覆,左侧覆肩,衣缘直垂,右侧自背后经右腋下绕出,右角上搭左肩,垂之背后。残高57厘米(图一二)。
图一二 坐佛(H1∶X013)
立佛 标本H1∶X002,石灰岩质。头及双手残失。溜肩,双臂屈肘,小臂前伸,跣足立于圆台上。体表大衣通覆两肩,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颈下衣缘翻折若带,呈U形垂于胸前,大衣下摆平齐,垂至踝上。胸前另露一稍浅的U形衣边,或即大衣内中衣之上缘;内裙下摆略出露于大衣摆边之外,几近脚面。大衣表面衣纹宽疏,自颈下呈水波状贴体垂下。残高76厘米,圆台直径20、高20厘米(图四∶2、一三)。
图一三 立佛(H1∶X002)
标本H1∶X005,石灰岩质。头、小臂及双足残失。双臂屈肘,小臂前伸,立姿。内着僧祇支,边缘饰作宽带状,胸腹之际束带,正中作结后长垂至膝;中衣通覆两肩,衣缘自颈外侧直垂,右端覆右肩、臂,覆小臂处内外分垂;体表大衣作袒右式披覆,左侧覆肩,衣缘直垂,右侧自背后经右腋下绕出,右角宽搭左肩外,垂之背后,大衣下摆近踝,其下另露一衣裙摆边垂至脚面。大衣下半表现出宽疏的衣纹,作左肘为中心作斜向弧线状。残高99厘米(图一四)。
图一四 立佛(H1∶X005)
标本H1∶X008,砂岩质。头、颈部断裂,经粘接修复,手、足残失。双臂屈肘,小臂前伸,左小臂略垂,手置腰外,右小臂略上抬,手置胸侧,立姿。头顶肉髻宽大低平,表面磨光,面相稍显丰圆,眉目细长。内着僧祇支;中衣通覆两肩,右半外露,衣缘自颈侧下垂,右角覆小臂垂下少许;体表大衣作袒右式披覆,右侧自背后经右腋下绕出,右角上搭左肩,垂之背后,衣缘翻折若带,大衣下摆近踝,其下另露一衣裙摆边垂至脚面。体表大衣衣纹宽疏,作斜向弧线状。残高107厘米(图四∶5、一五)。
图一五 立佛(H1∶X008)
标本H1∶X009,石灰岩质。颈、胸及腿处断裂,经粘接修复,手、足残失。双臂屈肘,小臂前伸,左小臂略垂,手置胯外,右小臂略上抬,手置腰侧,立姿。馒头状肉髻,表面磨光,额头发际线呈平滑的弧形,面像丰圆,眉目细长,眉间刻出圆形白毫相。内着僧祇支,边缘饰作宽带状,胸腹之际束带,正中作结后长垂过膝;体表大衣通覆两肩,两侧衣缘自颈外垂下,状若双领,其间胸部出露,大衣右半自背后遮覆右覆肩、臂及下体后上搭左肩,垂之背后,颈下衣缘翻折若带,呈U形垂至腹前。左臂及下体刻出大衣衣纹,作宽疏的斜向弧线状。通高87厘米(图一六)。
图一六 立佛(H1∶X009)
标本H1∶005,砂岩质。像身外涂红彩,头、双手及双足残失。内着僧祇支,边缘刻阴线一道;中衣通肩披覆,右端覆右肩、臂,衣缘自颈外侧直垂,覆小臂处内外分垂少许;体表大衣作袒右式披覆,右侧自背后经右腋下绕出,右角上搭左肩,垂之背后,衣缘翻折。大衣下半阴刻斜向弧形衣纹。残高29厘米(图一七)。
图一七 立佛(H1∶005)
背屏式佛造像标本H1∶X010,汉白玉质。残存佛上半身及一弟子和一童子。佛素面圆形头光,肉髻低矮扁圆,面相丰圆,右手屈举贴胸,似手握摩尼宝珠。大衣袒右披覆,其中内衣覆上体右半,衣缘直垂。佛身左侧背屏浅浮雕一沙弥,沙弥上方为一拢袖盘坐的童子像,童子右肩部上方曲绕花绳带。残高26厘米(图一八)。
图一八 背屏式佛造像(H1∶X010)
菩萨立像标本H1∶003,石灰岩质。菩萨跣足立于圆莲形座上。头戴高枝花鬘冠,冠前立宝瓶,冠带自耳后垂至双肩,双肩上有宝缯,缯带自肩上顺臂过肘垂下于体外侧;颈戴尖桃形项圈。上身着僧祇支,下身系双层裙,外裙短于内裙,束裙大带下垂如绅,带上打蝴蝶结,裙带左侧有帛带穿圆环垂下。披巾自两肩搭下后于腹前穿兽首交叉下垂,绕于膝前,其尾上搭两肘与缯带一并垂下。连珠璎珞压于披巾之上,于腹前穿兽首垂下。通高69厘米,圆台径20、高17厘米(图四∶6、一九)。
图一九 菩萨立像(H1∶003)
标本H1∶X006,石灰岩质。头残失,颈戴穗状项圈,上饰连珠纹、宝珠状璎珞,跣足立于圆莲座上。双肩上有缯带自肩上顺臂过肘垂下于体侧,上身着僧祇支,下身系双层裙,外裙短于内裙,束裙大带下垂如绅,带上打蝴蝶结;披巾自两肩搭下后于腹前交叉下垂,绕于膝前,其尾上搭两肘与缯带一并垂下;穗状璎珞压于披巾之上,于腹前穿双环垂下;膝前另各有帛带垂下,帛带上饰连珠璎珞。残高61厘米(图二○)。
图二〇 菩萨立像(H1∶X006)
标本H1∶X003,砂岩质。头及双足残失。双肩上有宝缯,缯带自肩上顺臂过肘垂下于体侧,颈戴连珠纹桃形项圈,中心有垂珠;裸上身,下身系裙,束裙大带下垂如绅;披巾自体外侧垂下,绕两肘向内侧垂下;璎珞粗大,自两肩垂下,于腹前穿璧垂下至膝前。残高70厘米(图二二∶1、二三)。
图二二 造像
1、2.菩萨立像(H1∶X003、038)3.菩萨头及头光(H1∶006)4.佛头(H1∶X007)5.菩萨头(H1∶009)(1为1/15,2为1/15,余为1/6)
图二三 菩萨立像(H1∶X003)
标本H1∶038,汉白玉质。头残失,菩萨左肘平前置,垂手执环状物,右手贴胸持物状,跣足立于圆莲座上,体态略显丰腴。颈佩项圈,双肩上有宝缯,缯带自肩上顺臂过肘垂下于体侧。披巾自两肩垂下,于腹前穿璧做“十”字节垂下至膝前。内着长裙,裙摆在足上做花褶。正面残留黑彩,背面上背红彩画图案,模糊不清。通高88厘米(图二二∶2、二四)。
图二四 菩萨立像(H1∶038)
菩萨头及头光标本H1∶006,汉白玉质。面部残损,宝缯从双耳下垂肩部,颈佩尖桃形项圈。头光下部左右各坐一化生童子,双手合十,中部各有三飞天双手托举宝物,相向而对,上中部为二龙缠绕,身中部托举一束腰须弥座蕉叶塔。造像残高42、头光径37厘米(图二二∶3、二五)。
图二五 菩萨头及头光(H1∶006)
供养人跪像标本H1∶022,石灰岩质。头及双手残失,双手拱于胸前,左膝着地,胡跪于方台上。内着交领内衣,右肩覆有布片;外衣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左侧边缘自颈下垂下,右侧边缘自右胁下绕出覆腹后衣尾上搭左肘垂下,作右袒式;外衣衣纹厚重。残高43厘米(图二六、三九∶1)。
图二六 供养人跪像(H1∶022)
佛头 标本H1∶X007,石灰岩质。螺发,扁圆肉髻,面相宽方。高27厘米(图二五∶4、二七)。
图二七 佛头(H1∶X007)
标本H1∶012,石灰岩。螺发,尖圆肉髻,面相方圆。高24厘米(图二八)。
图二八 佛头(H1∶012)
标本H1∶013,石灰岩。螺发,尖圆髻,面相方圆。高25厘米(图二九)。
图二九 佛头(H1∶013)
标本H1∶015,石灰岩质。馒头状肉髻,表面磨光,面相方圆。高27厘米(图三○)。
图三〇 佛头(H1∶015)
标本H1∶016,石灰岩质。螺发,高肉髻。高25厘米(图三一)。标本H1∶017,石灰岩质。馒头状肉髻,表面磨光,面相方圆。高19厘米(图三二)。
图三一 佛头(H1∶016)
图三二 佛头(H1∶017)
菩萨头 标本H1∶010,石灰岩质。菩萨头着花冠,面相长圆。高22厘米(图三三)。标本H1∶009,石灰岩质。头着高花冠,面相丰圆。高45厘米(图二二∶5)。
图三三 菩萨头(H1∶010)
弟子(阿难)头像 标本H1∶018,砂岩质。面相丰圆,露齿,有头光。高22厘米(图三四)。
图三四 弟子(阿难)头像(H1∶018)
(四)唐代造像
坐佛 标本H1∶019,砂岩质。头及右手残失。躯体硕壮,颈刻三道,双臂屈肘,小臂前伸,左小臂垂搭腿上,手抚膝下,右小臂上抬,结跏趺坐于圆台座上,左腿在外,足不出露。内着僧祇支,胸肌显露,下刻“八”字形胸际线;中衣通肩披覆,右端覆右肩、臂,衣缘沿体外侧垂下,覆小臂处内外分垂;体表大衣作袒右式披覆,左侧覆左肩,露出小部,衣缘自颈外侧外弧而下,右侧自背后经右腋下绕出,右角上搭左肩,垂之背后,将左肩大衣大部遮覆,衣裙裹覆腿、足,下摆长垂座缘。大衣衣纹以圆刀刀法雕刻,断面近半圆形,作多重水波状垂下,左腋下另刻较小的U形纹三道,覆座的衣摆叠作多个锐角,表面亦做水波状。残高37厘米(图三五)。
图三五 坐佛(H1∶019)
标本H1∶020,砂岩质。头及右小臂残失。躯体硕壮,颈刻三道,左臂屈肘,手抚左膝下,结跏趺坐于圆形台座上,左腿在外,足不出露。内着僧祇支,胸腹之际束带作结;体表大衣作袒右式披覆,左侧覆左肩,露出小部,衣缘自颈外侧外弧而下,右侧自背后稍覆右肩头和上臂外侧,经右腋下绕出,大衣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将左肩大衣大部遮覆,当胸衣缘翻折若带,衣裙裹覆腿、足,下摆长垂座缘。大衣衣纹以圆刀刀法雕刻,断面近半圆形,上身衣纹作斜向弧形,覆座的衣摆叠作多个锐角,表面亦做水波状。残高46厘米(图三六、三九∶2)。标本H1∶024,石灰岩质。佛半身以上断缺,结跏趺坐于圆台上,施禅定印。袈裟下摆悬布于圆台四周。残高25厘米(图三七)。
图三六 坐佛(H1∶020)
图三七 坐佛(H1∶024)
骑象普贤菩萨 标本H1∶X011,砂岩质。菩萨缺头、右臂及右足,左腿顺象身下垂踩踏莲花,右腿盘屈坐于象背。颈佩项饰,袒上身,披巾从左肩斜下过右腰再后搭缠绕于左肩。下体着长裙,长裙轻薄贴体,衣纹线条刚劲。象鼻、尾及四足残。菩萨及象身原涂色彩。残高26厘米(图三八、三九∶3)。
图三八 骑象普贤菩萨(H1∶X011)
图三九 造像
1.供养人跪像(H1∶022)2.坐佛(H1∶020)3.骑象普贤菩萨(H1∶X011)(1、2为1/6,3为1/4)
圆莲座及足 标本H1∶025,砂岩质。像身无存,仅有足部和束腰仰莲圆形台座。莲座直径16、残高14厘米(图四○)。
图四〇 圆莲座及足(H1∶025)
经幢残件 标本H1∶057,石灰岩质。不规则柱状,周盘龙头,上中部突出柱状榫头,龙头下部存楷书“诵法”二字。径15、残高19厘米(图四一)。
图四一 经幢残件(H1∶057)
(五)其他
陶碗形灯盏 标本H1∶029,灰陶。敛口,浅腹,平底。素面。口径16、底径9、高5厘米。碗内底部圆形盏。盏底径7、高1厘米(图四二)。
图四二 陶碗形灯盏(H1∶039)(1/4)
三 结语
忻府区古城所在地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建立新兴郡,晋惠帝时改为晋昌郡。北魏道武帝天赐二年(405年)置九原镇,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置肆州。当东魏、北齐之时,肆州北临柔然、突厥,西界西魏、北周,成为国之籓屏。《魏书·孝静帝纪》:“(武定元年八月)是月,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1]军事上的重要性引发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开窟造像盛极一时。今忻府区合索乡苗庄村有北魏景明年间(500~504年)石窟,三交镇北冯村存有孝昌年间(525~528年)摩崖造像,定襄县七岩山佛教摩崖造像龛窟有北魏神龟二年(519年)、东魏天平三年(536年)和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造像及碑记,王仲荦《北周地理志》有“大魏武定七年(549年)肆州永安郡定襄县高岭以东诸村邑仪道俗等造像”[2]。同一时期,五台山地区佛教信仰和建立寺院方兴未艾,北齐时期寺院已达200余座。忻府区为当时晋阳去往五台山的必经之地,寺院修建和造像成为必然。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忻州。有唐一代,随着五台山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忻州也成了全国各地巡礼五台山的必经之路。
此次发掘的佛像窖藏坑位于忻州古城西北部北城墙边,造像窖藏坑形制规整,专为埋藏佛像开挖。埋藏的佛像头部和身部断裂,佛像身躯放置底部,佛头放置上部,有意识地保护佛头面部的完整,明显是寺院受到强制措施不得已对佛像采取的毁坏和埋藏行为。本次发掘的佛教造像时代最早为北魏,最晚到唐中期,以北齐时期为最多,是寺院供养佛像,编号H1∶X004立佛背屏后题记,佛像为建义寺沙门僧恪为东魏大丞相高欢祈福而造,可知寺院原名建义寺。编号H1∶009菩萨头高45厘米,推测菩萨身高将近2米,说明当时寺院规模不小,延续时间也较长。根据探方地层堆积情况和窖藏坑内埋藏遗物下限为唐代中晚期,结合唐代武宗会昌年间大规模灭佛行动来推断,窖藏坑的佛教造像埋藏时间应在会昌四年(844年)到会昌五年(845年)。晚唐五代时期敦煌僧人著述的《往五台山行记》记载:“去过雁门关,南至忻州,内有仁泽寺、开元寺、铁佛寺。”[3]未提及建义寺,可见会昌毁佛后,建义寺再未恢复。佛造像以单体圆雕为主,也有背屏式组合造像;造像题材有一佛二菩萨、七佛、千佛等;造像质地以石灰岩为主,也有少数砂岩和汉白玉。本次窖藏佛教造像的出土,对于研究忻州地区北朝到唐的佛教文化艺术和五台山地区佛教传播有重要价值。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Hash:064adcb63cab7062d03c7fe499dee73dc83a101e
声明:此文由 收藏重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