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铺展新时代千年运河新画卷

沧州,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城市。运河给沧州带来千年辉煌,留下了宝贵财富。近年来,沧州主动接轨国家战略,统筹做好保护、传承、利用3篇文章,在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体现沧州担当、打造沧州样板。

2021年以来,沧州市坚持规划引领,以园博园南川楼和朗吟楼、百狮园等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带、运河生态景观带、全域文化旅游带、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带,推动构建“河为线、城为珠、线穿珠、珠带面”的融合发展格局,将发展图景由“大写意”变成“工笔画”,铺展新时代千年运河新画卷。

顶层设计全域规划,再现运河繁荣盛景

古老的大运河蜿蜒流淌,厚重的运河文化犹如涓涓河水生生不息,滋养着沿线百姓。沧州作为一座运河古城,凝聚着大运河文化的精髓,承载着宝贵的文化记忆。

近年来,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省、沧州市推动文化带建设的规划和政策相继出台,给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创造了重要机遇。

2021年以来,沧州市委、市政府以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指导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为抓手,完整准确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系统性思维,坚持高位谋划、高频调度、高效推动,先后召开专题会、调度会30余次,调研检查20余次,紧密对接国家、省上位规划,对全域215公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对中心城区31公里运河沿线整体规划设计。

“着眼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全市形成了以《沧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为总纲,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交通体系建设等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6’全域规划体系。”沧州市大运河办主任张强介绍。

在此基础上,沧州市提出将大运河作为城市精彩中轴线、建设运河文化名城的发展思路,将大运河规划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园博园、大化工业遗存改造提升、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中心城区大运河生态廊道、南川楼片区改造、百狮园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形成中心城区完整规划系统,通过打通运河绿廊、促进城河互动,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再现运河繁荣盛景。

深挖地域文化资源,“四带”建设添动力

2021年9月,大运河吴桥段9个运河驿站全部建设完工,驿站综合运河沿线的历史底蕴、人文典故、区位节点等元素,全线衔接吴桥运河绿道,展示运河沿线乡村的特色风情,成为带动运河沿线经济、环境、文化、旅游综合提升的一张亮丽名片

大运河吴桥段的显著变化,是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生动写照。大运河流经沧州8个县(市、区),沿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2021年以来,沧州市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统筹推进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沧州市始终坚持走保护优先之路,建设大运河文化保护带。古建筑文物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修复、保护是激活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一年来,我们从文物修缮、考古勘探等方面着手,对沿线176处文化遗产和375个非遗项目进行勘察摸底,建立保护名录,加强对连镇谢家坝、泊头清真寺、吕宅、孙福友故居等重点文保单位的修缮,完成泊头沉船考古挖掘、南川楼建设工地新发现沉船抢救性清理。”张强说,一项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拓展大运河文化内涵和外延,展示大运河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

沧州市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运河生态景观带。运河之美,美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一致,美在沿线风景的点缀。该市持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形成“林水相依、绿廊相连、绿块镶嵌、景色优美的绿色长廊”。在此基础上,实施河道治理管护等工程,运河沿岸“散乱污”企业全部动态清零,沿线核心监控区472个村庄全部实现生活污水管控,引黄引江水1.8亿立方米,实现运河全线有水。

沧州市始终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建设运河全域文化旅游带。抢抓省第六届园博会在沧州举办机遇,坚持全域统筹、配置发展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域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全域协同发展转变,将沧州运河沿线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一方面,将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和沧州大化工业遗存作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的先期展示区,与园博园同步使用,构建运河沿线8省(市)非遗文化展陈体验区,精心打造“大运河上永不落幕的园博会”;另一方面,借助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契机,完成吴桥杂技旅游片区等总投资51亿元的18个特色项目,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沧州样板。依托全域贯通的堤顶路,推出“运河古郡·匠心传承之旅”“文武沧州·杂技醉心之旅”“又见运河·非遗精华之旅”3条大运河沧州段非遗旅游精品线路,沧州运河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

沧州市始终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建设运河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带。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推动沿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文旅休闲、产业发展、乡村示范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生态休闲农业、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带动美丽乡村提升。着力打造青县大司马蔬菜东光澳牧粮食现代农业园区,着力培育泊头鲜梨、南皮苜蓿等特色产业示范区,着力推动青县红木小镇、沧县明珠服装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着力打造吴桥县古运河畔和青县曹寺镇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有序推进89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

创新开发建设项目,全面激活运河活力

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离不开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沧州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资金平衡的原则,积极采取多元化主体投资的方式,2021年共实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重点建设项目25个,总投资177.5亿元。

近日,走进中国大运河非遗展示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工程建设者正在紧张施工。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打造成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承载地。

“以片区平衡开发推进项目建设,推进由单一项目建设向成片区域开发转变,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了中冶建工集团、中铁投资集团两家战略投资者,已组建项目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张强说,目前,全市已完成园博园片区内5个村庄(社区)651户村民和8家企业搬迁安置。园博园场地平整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园路施工和调蓄工程。大化工业遗存提升改造已完成房屋拆除和止水帷幕建设。南川楼、朗吟楼已初步呈现沧州运河历史名楼的精致风貌。

下一步,沧州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做好保护传承利用文章,加快推进“四带”建设,全面缴活运河活力,全力打造沧州运河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 通讯员刘占勇)

Hash:f4d3747508c0492574ce620559baa98592495b10

声明:此文由 央广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