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杜路口村 溯源 "大槐树"铭记"老鹳窝"630万杜姓及亿万中国人血脉密码和移民情结

山东菏泽定陶区仿山镇杜路口村溯源 "大槐树"铭记"老鹳窝"

630万杜姓及亿万中国人的血脉密码和移民情结

杜文忠 本人热心民俗文化和宗亲事情,参考<<洪洞槐树移民系列资料>>.<<洪洞古大槐树志>>.<<明太祖实录>>.<<定陶县志>>.<<曹县县志>>.<<郓城县志>>.<<巨野县志>>.<<嘉祥县志>>(杜文忠本人于二00五年发表的<<话说明朝大移民>>及马学民.郝秀玉等人的资料经过收集整理和分门别类,现将有关大槐树移民的系列资料陈列给大家,恳请宝贵意见。

"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老家名字叫什么,山西洪洞老鹳窝"。 这是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杜路口村族谱上宗亲的传说及鲁、豫、苏、皖、冀一带广为流传。

杜姓渊源:

定陶古称"陶"上古时期为华夏部落活动的核心区域,因尧又叫陶唐氏,遂得名为陶丘。尧舜时期为古陶国,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杜姓的一支源于祁姓,出自帝尧裔孙刘累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姓氏。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个叫祁的,尧姓伊祁,杜氏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代。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地为部落居住地,遂被人们尊称为陶唐氏,故有帝尧陶唐氏之称号。因此说定陶是杜氏发源地之一,这对于研究杜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要知道尧帝诞生地及一生工作生活主要时间在定陶,杜氏是尧帝的后裔,定陶也是尧帝后裔六十多个姓氏祖源发源地,菏泽雷泽祖源文化研究院

已经审批在菏泽成立,本文作者被推选为副院长。

杜氏发源地也在定陶,山东省杜氏宗亲会第一届第一次代表大会于二0一八年一月二十六日在杜姓发源地天下之中的定陶召开,本文作者被推选为山东省杜氏宗亲会长。

包括现在的西安杜姓杜伯及京兆杜等发源地都在定陶,杜姓现为中国人口的第四十七位姓氏,人群大约占有全国的0.41%,总人口大约近630万。

上图是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小江南举行杜氏家族传统文化第十四次中秋传代会

有人认为"酒圣"杜康是杜姓的始祖。《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记载,《说字解文》也称:"古者少康(夏朝第五代君王)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上一图是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杜路口村杜氏宗祠广连门,上二图是祠堂。始祖及后裔迁移:(杜路口谱)。溯始祖讳成,于明代永乐二年九月(公元一四零四年九月)奉诏由山西省平阳洪洞县迁居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城东北五里王瓜园,祖茔地位于王瓜园之阳。始祖迁自洪洞何地不可细考。然杜氏族人有一民谚: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随后迁往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杜路口村,因该村位于古驿道路口而故名,全村全部姓杜人口约900人,距今六百余载,传二十七世族人。杜路口村谱上族众散居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牡丹区、开发区、高新区、郓城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东明县、曹县、河南濮阳县宁陵县民权县商丘梁园区江苏铜山县安徽濉溪县等四省十八个县、区,一百二十六个村庄,世代繁衍,族人已达两万多人。"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老家名字叫什么,山西洪洞老鹳窝"。这两句民谣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一带广为流传,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幼皆知,随便哪一个人,不论他的祖先是不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也不管他对明朝移民的史事相信与否,只要是说到这个话题,他都能说出一两个典故来。但是,如果要问:明朝大移民在历史上究竟有无其事?移民的范围有哪些省份?为何要举行这次大移民?是什么原因造成山西人口稠密而山东、河南人烟稀少?……这一连串的问题,你未必能答得上来。经过十几代,二十几代,人们大多数都不知先祖被迁自何村何地,但大家都知道:洪洞老鹳窝是我老家,大槐树是我的故乡。这一点谁也没有忘记。这种移民文化现象和大槐树情结的渊薮就是当年移民离开大槐树时铭刻在心的情景。几百年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创造了灿烂的移民文化,形成移民后裔深深的大槐树情结。本人热心民俗文化和宗亲事情,参考<<洪洞大槐树移民系列资料>>.<<洪洞古大槐树志>>.<<明太祖实录>>.<<定陶县志>>.<<曹县县志>>.<<郓城县志>>.<<巨野县志>>.<<嘉祥县志>>(杜文忠本人于二00五年发表的<<话说明朝大移民>>及马学民.郝秀玉等人的资料经过收集整理和分门别类,现将有关大槐树移民的系列资料陈列给大家,恳请宝贵意见。本文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根据搜集到的史料、记载,以及民间传说,向杜姓后裔及亿万中国人做一个简明扼要的说明。

一、明朝大移民的历史背景。

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呢?这要从两方面说起:一是黄河泛滥;二是战争频繁。

莽莽苍苍的黄河,它曾经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同时也是中下游人民遭受灾难的罪恶渊薮。下游的黄河向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元朝曾有二十多年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的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据《元史·五行志》记载:丛至顺元年到明朝洪武二年(1330-1369)的四十年间,波及中原地带的黄河决口就达七次之多。每一次决口,只见黄水滔滔,洪峰山崖一样,铺天盖地而来,吞没村庄,淹没田园,顿时方圆数百里一片汪洋。百姓游家漂没,灾民奔散,呼吁求救之声凄厉悲惨。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成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几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豫鲁一带大片土地荒芜,赤地千里,渺无人烟。元朝时的黄河曾有20多年不堵口子,任其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

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短短的89年,但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元朝末年,由于政府腐败,从朝廷到官僚地主骄奢淫逸,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民百姓生灵涂炭。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这曲《 醉太平小令 》说的是元末官逼民反的事。那时候,黄河两岸就流传这样一句歌谣:【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黄河泛滥,冲垮了山东地方的盐场,官府的收入大受影响。因此,朝廷不得不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强令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地方的民工,开始疏通黄河。四月的一天,民夫们在黄陵冈(今河南兰考)附近的河道底下挖出一个独眼石人,石人背后刻着现行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正好与流传的歌谣相吻合。于是,以白莲教的传人韩山童、刘福通为首的三千教徒在颍州白鹿庄发动起义。因起义军以红布包头,人们便称为红巾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红巾军起义。许多农民本不愿意作战,也被强征入伍,充当了所谓【燕王扫碑】的牺牲品。如此一来,中原大地更是十室九空无人处、万户萧疏鬼唱歌。荒凉到什么程度?有传说,在冀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十字路口摆上元宝,过三天三夜再去看,竟原封不动,也就是说,这一区域的的确确已成了无人地带。

在中原一带兵荒马乱之时,山西晋南一带却俨然是另一种景象。一是因为那是有元将扩廊帖木耳(绰号【王保保】)镇守,这家伙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再加上那里四周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起义军虽然多次发兵进攻山西,可都是因地形险要而屡屡败北。另一方面,山西那些年正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于是,便呈现人丁兴旺、经济发达。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听说山西富庶,而且不打仗,正所谓太平盛世,于是便纷纷往那里逃。如此一来,与中原一带的人烟稀少相比,山西倒是人满为患了。

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变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政府只好把一些路降为州,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元史.顺帝本纪》)就是到了明朝,由于人粮剧减也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了下府(《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一百九十三)。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百六十四)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3000户的30余州降为县。(《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四)。户部侍郎刘九皋又奏请迁移山西之民以实中原,终于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于是拉开了—场轰轰烈烈移民活动的序幕。

二、明朝大移民的规模和步骤。

公元1368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府新落成的宫殿里登上了雕龙宝座,从此,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做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他费尽千辛万苦夺得的江山仅是一个千疮百孔、积重难返的烂摊子。洪武元年他就发出这样的感慨:【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不少大臣也纷纷上疏奏本,陈说中原一带的荒凉。如明督府左断事高巍普说:【臣观河南、山东、北平数千里活壤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为蓁莽之虚。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十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就连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初建县时也是【地瘠民稀,萧萧数楹,仅同村落,不足以供一郡。】户部郎中刘九皋也曾说:【今河南诸处,自兵后田金荒芜,居民鲜少,山东(按:指胶东一带)、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备。】朱元璋曾谕户部侍郎杨靖曰:【山东地宽,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一个分批分期规模宏大的移民潮在晋南地区拉开了序幕。

从各种历史资料上看,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历时近50年时间。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囤、民屯等几种。遣返即是将在战乱时期逃到山西避难的外处人,先行返回原籍。军屯即是籍民为军,选民丁立都卫,置卫屯田。当然,更大规模的还是民屯,即将【有丁无田】、【丁多田少】之户,迁到人少地广的地区,其中有些是自愿的,但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办法。俗话说:家穷难舍,故土难离。你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可谁也不想迁到那里去。没办法制订徙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见《洪洞县志》资料从书)的比例迁徙,并规定凡移民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去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甚至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采取诱骗形势,官府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愿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官兵四面合围,百姓齐哭乱嚎,那些不愿迁移的少不了要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结起,在兵官的鞭挞和喝道下慢慢上路。而那些待在家里的妻子老幼闻讯赶来,自然是【爹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那种生离死别的悲壮情况,想都令人肝肠寸断。三、明朝大移民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是历史远久的农业国,她不同于北方游牧民族,也不同于像美国加拿大那样本来说是以各地移民为主的国度;中国的农民自远古来就有一个固定的家园,世世代代如此。他们把【乡】、【土】、【家】看得那么重要,那么至高无上,而把【抛家舍业】、【背井离乡】视作万万不得的事情。因此,一次迁徙移民,往往造成多少代人精神上的虚无和不安,一种失却家园的惆怅和痛苦,一种对故土本土的刻骨铭心的眷恋和思念,会在后人身上留下深深的永远难于抚平的疤痕。明朝大移民虽然已经过去六百年多年了,但是有关移民的种种传说流传那么广,那么深,一说到【大槐树】、【老鹳窝】,就感到那么亲切令人陶醉。其原因也正这里。在鲁豫冀皖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明朝大移民的传说,比较普遍的如:移的原因,一是说胡大海杀人成性。胡大海出身贫苦,参加起义军之前曾在河南林县一带讨饭为生。因为他长得五大三粗,且面貌丑陋,人们怕见他,即使有剩饭也不肯施舍给他,成天饿得他团团转。后来,胡大海成了明朝的开国元帅,第一件事就是去河南报仇雪耻。朱元璋念他功勋卓著,特准他到河南只杀一箭之地。可胡大海一箭射在雁尾上,大雁一飞千里,胡大海就一路杀将去,结果是血流成河,尸陈遍野,杀得河南几乎没了人烟,所以只好从外地移民。另一个说法是朱元璋因为屡屡不下山西,便迁怒于山西人,发誓将来得了天下,非把山西人迁到外地不可。还有的传说:凡是小脚趾甲是复形(两瓣)的都是山西洪 洞迁来的。这是为什么呢?一说是明朝官府利用诱骗形式把人骗到大槐树下,强迫人们迁移,并一个个登记注册,每登记一个,就用刀斧把他的小脚趾甲劈开做为记号,以防逃跑;也有的说留在家里的老母心疼孩子,在生离死别之际,匆忙把孩子的小脚趾甲咬做两瓣,留作记号,以备将来查找。后来就代代遗传,小脚趾甲便成了复形的。还有关于【背手】和【解手】的传说:在迁移途中为防在,人们还喜欢倒背手走路。在押解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大小便时,便央求兵官将手解开去方便一下,回来再绑上。如此次数多了,语言也简单化了,该方便就说:【长官我解手!】以后,【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当然,类似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明朝政府为了使移民能顺利进行,曾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川资(迁移路费)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到那里土地可以【自便置屯耕种】,还【免其赋役三年】。这样的政策真是优惠的了,可是最初人们还是不愿意迁移,一路上逃跑的事经常发生。曹县就有一种刘姓的始祖被称为【一只耳老爷爷】,就是因为迁移途中屡屡逃跑才被割去一只耳朵的。明朝还颁布了一些具体条令,如:同性同宗不能迁到一地。因此在不少地方都流传着【打锅牛】的传说:当时洪洞县就有牛姓五兄弟,在大槐树下分别之际,为了留个纪念,以备将来续祖寻宗,便将所带一只铁锅打碎,兄弟五人各执一块,做为将来认宗的标志。但是,也有的弄虚作假、哄骗官府,本来是同宗兄弟,为了能生活在一地,其中一个改作他姓。例如:我杜氏宗祠所在的村北面游集村游姓与定陶县孟海乡牛楼村牛姓,他们是异性同宗,都迁到定陶县。曹县长刘庄刘姓与相隔2里地魏庄魏性始祖迁到山东时为亲堂兄弟,现合为一谱。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各地相当普遍。山西移民来到中原地区,看到那么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一时间慌了手脚,有的跑马占地,以马蹄印为界,谁圈起来就是谁的;我始祖杜成始迁定陶县西关,但在离城东北五里王瓜园开垦土地,以犁占地,围着大地犁上一圈,这地就归我杜家所有了《中华民国》时期末,我祖茔地在王瓜园还有四亩,祖坟、石碑、石供桌、柏树近百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宗祠所在地杜路口每年清明佳节前往祭祖扫墓,有了就张罗着盖房造屋,建立村落,有的依据地形叫村名,如定陶县的张河、宗祠所在地杜路口、张湾、曹县我杜氏族人所在的杜坑;有的根据依据不同的行业,会种菜的叫王菜园庄,会打铁的叫张铁炉,会打油的我杜氏族人在曹县王集乡叫杜油坊,会暖鸡的叫鸡坊;还有不少地方如郓城、巨野一带,以【屯】、【营】取名的村庄很多,如:丁官屯、随官屯、程屯、李屯以及张营、刘营等。这些屯和营都是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实行中屯田、民屯田所致。据菏泽市定陶区地名办公室调查:定陶区有村庄1050个,其中有386个村庄的居民祖先是明朝时由洪洞迁移来的,另18个是元清时期由洪洞县迁来的,最多是明洪武时来陶241户,当时移民每户一般为一至三人,个别有四至五人,按此推测明朝时从洪洞县移民来定陶县约396户计800余人。其情况如下:元朝末期14户,明朝洪武时期241户,其中洪武初年为130户,明朝建文年间2户,明朝永乐年间100户,明朝洪熙年间1户,明朝宣德年间4户,明朝正统年间2户,明朝景泰年间7 ,明朝成化年间11户,明朝弘治年间3户,明朝正德年间1户,明朝嘉靖年间3户,明朝万历年间9户,明朝崇祯年间9户,共有移民398户,800余人。杜路口谱上始祖杜成即是明代永乐二年九月迁移到定陶区城东北五里王瓜园,祖茔地位于王瓜园之阳。随后迁往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杜路口村。曹县地名办郝秀玉同志《明初晋民东迁与曹县移民建村考》中说:"据地名普查资料统计,曹县共有自然村2776个,系明代移民建村者竟达1606个,占总数的57.9%;现行的31个乡镇驻地,明代移民建村的即有18个,占乡镇总数的57%;资料同时表明,移民时期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移民大多来自山西洪洞。"据《郓城县地名志》统计:郓城县共有自然村1388个,其中明朝建村966个,有279个直接迁自山西洪洞县。据潘永修先生调查:郓城县有杨氏、高氏、魏氏、侯氏、宁氏、徐氏、司氏、王氏、刘氏、郁氏、何氏、张氏家乘均记载是山西洪洞移民,有不少写的非常具体,侯集李庄迁自洪洞县双龙街,贾楼迁自东门里,黄堆集的文桥集迁自洪洞县双狮子胡同梳洗楼的牛庄迁自洪洞大椿树胡同;有的把洪洞县的村庄名字也带来,如陈坡的康庄迁自洪洞县北六里老康庄,张集的蔺屯迁自洪洞县蔺村,侯集的秦集迁自洪洞县城南秦家堡,苏阁的杨庄迁自洪洞县城北杨六庄,侯集的枣杭迁自洪洞县枣园村。还有的提到洪洞县的广胜集、老关沟、魏石沟、舌关村、大柳庄、霍山玄帝庙等。嘉祥县地名办公室调查,全县70%的自然村均为明洪武、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的。民国版《重修莒志•氏族》载:洪洞马氏,明洪武迁至弧山庄;洪洞县潦洼村高氏,明洪武迁至石岭子;洪洞县孝义村郝氏,元末迁至城西粟园;洪洞县万氏,明初迁至万象山;洪洞县赵氏明初迁至山东益都县,永乐间迁莒北门;洪洞县赵氏,明洪武初迁至棋山乡赵家庄子;洪洞县徐氏,洪武二年迁至棋山乡水沟;山西段氏,洪武初迁至棋山威服村;洪洞县孙氏,迁至棋山乡褚家坡;洪洞县韩氏迁至棋山乡长宁村;洪洞县林氏,迁至棋山乡大林茂;洪洞县潦洼村高氏,洪武迁至招贤乡高家桥;山西省祁县,明迁至徙阿庄。这些姓氏除家谱传说外其中孙氏1958年尚存有当时迁民执照,惜无保存下来。巨野县扶集村让德成函告其让氏为洪洞移民。这些对山东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村庄户数的抽样调查统计,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的所居村占到一半以上。著名作家李存葆采风调查说:"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要数山西洪洞了。……我乃山东五莲人氏。儿时,却不知有五莲而先知洪洞。……年长后,我曾多次问父亲老家究竟在哪里,父亲总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老家就在洪洞县的老槐树下,是洪武年间迁来的。投锄从军后,烹文煮字的生涯使我有了遍游鲁豫燕赵的机会。不论是在宋江的家乡郓城、墨子的故里腾州,还是在沂蒙大山皱褶里的小村落、中原腹地里的开封府,谈及先祖何处,不管耄耋老叟、垂髫年少,还是田夫村姑、文人雅士,大都说他们的先祖也在洪洞。前些年,我浏览过不少鲁北豫东农村的族谱、碑文、墓铭,大多记载其先祖是明初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李存葆《祖槐》摘自《中篇小说选刊》1999年第六期)

山东济宁北关大街正中至今还保留一颗数百年前的古槐树,虽然几近干枯了。可还是用铁栅栏围起来。据当地人讲:这颗古槐就是当年自山西洪洞带来的树种载种的,用以怀念故乡洪洞,还念大槐树。这样的例子,在其他地方也有。

明朝大移民前前后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长达50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那么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对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呢?一方面,使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增加,使那里地多人少的状况得以解决。同时也使山西【丁多田少】的矛盾得以缓解。对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振兴中原。开发边疆、巩固边防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明朝的移民屯田政策,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田赋增中,不少府县得以升格。如:商丘(指现在商丘县)曾一度将为州,嘉靖年间又得升为府;开封曾于明初定为下府,不久即升为上府。

另一方面,山西人来到中原地区,即带了生产技术,也把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带到中原各地。如:鲁西,鲁南一带有一种面食叫【河捞】,据说就是源自于山西移民。菏泽市有一种地方戏曲【枣梆】,因为它最初是山西人带来的剧种。而山东人称为【枣子】,所以称【枣梆】,也有的称【本地枣】。后来为了简化,才沿变成了现在的枣梆。几百年前,山西人与各地的土著人杂陈而居,既有交流和融合,也必须有矛盾和竞争,正是这些不断发生和消解的矛盾和竞争中,克服了民族惰性,激发了聪明才智、生机和活力;也正是一代一代婚配、交流和融合中,优化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激活了人的各种潜在素质,在我国中原地带的人类进化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个历史功绩也是毋庸抹杀的。

四、明朝大移民的历史见证—大槐树公园。山西洪洞县位于晋南临汾盆地的北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县城。出县城向北约二华里有一座林氏建筑,这就是明朝大移民的历史见证—古大槐树处,现在被辟为【大槐树公园】。据文献记载:明朝时,这里有一座广济寺,系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绝,唐宋以来,此地又建驿站,办理四方往来的公差事务。寺旁边有一株汉代古槐,【树身数围,荫蔽数亩】,树上筑满黑鸦鸦的老鸹窝,每到清晨、傍晚,一群群的乌鸦在槐树上空盘旋聒噪,景象甚为壮观。相传,明朝的大移民就是在这里设局驻员,为迁徙的移民办理手续,移民并不一定全是洪洞县人,但都是必须都广济寺的大槐树下邻取【凭照川资】。因此,这颗大槐树下就成了历次移民的集散地。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有推车的有挑担的,扶老的携幼的,因为是生离死别,自然少不了呼天抢地,哭哭泣泣,有的扶槐号啕,有的折槐为记,因兵官的催逼下踏上征途,一边走,一边频频回首,最后看到的只有这颗大槐树和老鸹窝了。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了离别家乡故土的唯一标志。五六百年来,移民子孙遍布全国各地,人们世代相传,都说是自大槐树下迁来的,有的干脆把老鸹窝理解为地名。于是便有了:【问我祖先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老家名字叫什么,山西洪洞老鸹窝。】大槐树公园坐北朝南,园门由三个飞檐斗拱的门楼组成(见前面图像,下同),当中门额上书【迁民遗址】四个大字。进门迎面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影壁,正中一个大大的【根】字令人浮想联翩。绕过影璧,向北又是一座门楼,琉瓦飞檐,紫色的廊柱,一边一个宫灯,显得古朴而典雅。公园内草业葳蕤,绿树成荫大多是国槐,也有松柏。沿着甬道,迎面是一座木质牌坊,下面是【誉延嘉树】,背面是【荫兹群生】。牌坊西边是【槐荫亭】,东边是大型镶嵌壁画【大槐树迁民】。穿过牌坊再向北,就来到了公园的中心—寻根祭祖堂。堂前一座石碑,高丈许,宽二尺有余,上刻【古大槐树处】了,五个隶属大字。碑的背面镌刻迁民事略的碑文。祭祖堂的后边有一座石碑,虽不十分高大,但它却是广济寺唯一幸存的遗迹了。在石经幢的东边有一堵石砌的高崖,崖上有一株干枯的高大古树,用钢筋水泥加固,它,也只是【第二代古槐】了。据《洪洞县志》记载:当年的广济寺和汉代古槐,早已被汾河大水冲毁,为敬宗怀祖,我族众人拟绘第一代古槐树和拍摄第二代古槐树一副,幸而在汉槐的东边同根孽生出第二代古槐,后来也干枯了,1974年又被巨风刮到。现存的第三代槐树已有合围之粗,枝繁茂叶,正是兴旺时期。在它的周围,又孽生出大大小小的槐树,已经蔚然成林。它标志着遍布神州的洪洞移民代代昌盛,兴旺发达。然而,历史上对移民遗址并不重视,直到清末,一个叫景大启的洪洞人在山东曹州(今菏泽市)任散厅官吏,在长期的宦游中,屡屡听到人们对于洪洞县大槐树寄予那么深的感情,逐起意筹建移民遗址,并率先在山东曹州与作者所在村山东省菏 市定陶区仿山镇杜路口村十六世杜裔贡生杜倚(外号杜二疯子)共同筹得纹银390两。洪洞人贺柏寿从河南杞县告老还乡,也筹钱300余吊,由他们携手共同兴建。正在这时候,辛亥革命爆发,山西巡抚张锡鉴率卢永祥部进攻革命军,一路烧杀掳掠,当进入洪洞县,虽也有【半天不点名】之说,可是军中士卒大都是山东河南人,来到大槐树下,纷纷下马罗拜,并将一路抢掳之财供于大槐树下,以示赎罪。洪洞人因大槐树避免了一场大祸,自此才知道大槐树对中原人那么重要,更加激励了修建移民遗址的积极性。这就是木牌坊上【荫庇群生】四个大字的来历。解放后,政府多次拨专款修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又增加了好多建筑,并辟为公园,咱们槐裔后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上国家主席江泽民于九四年二月一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于九二年四月一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于九三年六月四日、国务委员李贵鲜于九四五月二十八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戴于九四年六月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宋平于九四年九月二十二日、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于九五年三月二十二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于九五年六月十八日、国务委员李铁映于九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最高法院院长肖杨于九六年六月二日、全国政协第一副主席孙孚凌于九九年五日、全国残联主席邓朴方于二零零一年五月十五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于二零零一年四月一日、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于二零零一年十月四日、全国副委员长布赫于二零零二年三月四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于二零零二年七月五日都曾来此视察认祖。每年的四月一日到十日,洪洞县都举办一次大型【寻根祭祖节】,来此参加祭典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槐裔华人多达十几万人。由此可见,我杜氏家族续谱建祠之事,可谓上合国法,下应人愿,实乃众望所归,势在必得,功德无量。移民始发地600年前,老祖宗们看到的大槐树,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当时他们看到的也就是现在洪洞大槐树景区里的那个水泥雕塑大槐树(这棵大槐树也称之为第一代大槐树,相传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栽植,明朝移民的时候,已经近1000年的树龄),雕塑大槐树是依照记载,按照1:1的比例进行复原的。洪洞大槐树总共移民超过150万以上,很多人不解,一个小小的洪洞县,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其实,这是对移民的误解,从政史资料记载迁山西平阳之民却有数处。洪洞县是平阳府人口最多的县份,洪洞县是迁民重点应是无疑问的。而且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通幽燕、东接齐鲁、南达秦蜀、西临河陇,洪洞县北关的广济寺又是唐宋以来的驿站。大槐树只是当时移民的一个集合点。根据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记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明代初期山西的移民,说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走的,实际上远远不止如此。根据《明史》记载,"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丁多田少",以"分其丁口"的办法进行移民。这个范围是相当 的,包括现在的晋中、晋南、吕梁和晋东南等地区。按照明初山西的行政区划,所谓太原指太原府,辖6个州20个县;平阳即平阳府,辖6个州29个县;泽是泽州,为省直隶州,辖4个县;辽是辽州,省直隶州,辖2县;沁指沁州,省直隶州,辖2县;潞是潞州,省直隶州,辖6县;汾指汾州,省直隶州,辖3县。这样,明初山西移民就涉及到2府、17州、66个县。在当时关山重重、道路阻塞的自然条件下,这么多地方的移民全要集中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可能?恐怕是没必要也不可能的。但是,由于洪洞大槐树下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点行地",在后来的历史上影响特别大,移民后裔们自然也就乐于认同这样一个出发地了。移民目的明朝统治者为了恢复生产,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至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移民方法明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谁也不愿迁去,只好制定徙民条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并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甚至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采用诱骗形式。官方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奴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凡不从者便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那些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闻讯后赶来。自然是"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情景了。移民过程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据《中国通史•明•》记载: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1307年开始移民垦田。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税三年。移民次数关于移民的次数,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学者们的反复考证,洪武、永乐两朝共有17次。简单的情况是:洪武六年(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再从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凤阳垦荒。因为是冬天,政府发给移民过冬的棉衣。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从山西招募2.4万户百姓从军,后又都复员为老百姓,就地安置垦荒种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 从山西的泽州、潞州,挑选"田少丁多"或无田之家,迁往彰德、正定、临清、归德、太康等地垦种。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116户自愿外迁屯田,户部给予奖励,让他们回沁州招募居民。同年同月,后军都督朱荣向朝廷报告:由山西迁居到大名、广平东昌三府的百姓,一共分给他们2.6万顷土地。同年十一月,命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等迁移山西百姓,到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等地栽桑种枣,垦荒种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与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从军,共设16个卫所。大约是平阳府选了9卫,太原、辽、沁、汾选了7卫,每卫5600人,共有9万余人。同年十二月,朝廷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徐礼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户,分别迁至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地。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2.66万人,往塞北筑城屯田。建文四年(1402年),户部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迁至北平各府、州、县。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山东。其中我始祖讳成(杜路口谱)于明代永乐二年九月(公元一四零四年九月)奉诏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移民到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再次从以上地区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县吏李懋等214户人愿到北京为民,户部给他们发了安家费。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朝廷命户部从山西的平阳、泽、潞及山东的登、莱等州,招募了5000户到北京的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向朝廷申请到北京、广平、清河、正定、冀州南宫等府州县为民,开荒种地,依律交税,得到政府的奖励和资助。综上所述,明初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半个世纪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回顾中国历史上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汉代仅限于屯垦戍边,并没有形成全国规模;三国割据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垦兴盛,但安史之乱以后废弛;宋代重文轻武,屯田时盛时衰;元代全国兴屯,但很快天下大乱。所以说,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移民分布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当初直接迁入地是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晋等省市。然而数百年间,峰回路转,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又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解放前的"下南洋",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探亲、定居,到现在,大槐树的后人已经是遍布神州大地、天涯海角。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统计出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涉及2217个县市。其中河南123个 市,北京、天津、河北142个县市,山东109个县市,山西104个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陕西甘肃宁夏182个县市,黑龙江吉林辽宁171个县市,浙江福建江西227个县市,广东广西、贵州248个县市,四川、内蒙古青海274个县市,云南、西藏、新疆210个县市,海南台湾111个县市。移民姓氏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近千个,主要有: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庞、樊、殷、施、陶、洪、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章、鲁、葛、韦等。陕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较多,大概是与山西一河之隔距离近的缘故。据征集的谱谍看,武功县的戴氏、麟游县的赵氏、邢氏、扶风县的刘氏、彬县的陈氏、固源县的郑氏、米脂县的杨氏、并氏、眉县的刘氏,其先祖都是明初从洪洞迁去的。综前所述,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当初直接迁入地是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晋等省市。然而数百年间,峰回路转,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又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特别是近几十年里,迁移的浪潮此起彼伏。例如解放前的"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建国后的城市知青"支边"、"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探亲、定居,更使洪洞移民后裔的足迹,踏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移民意义明代人口的大迁徙所造成的山东村落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东昌府的洪洞移民数量,洪武二十八年后军都督佥事朱荣说东昌、大名、广平三府移民58124户。其中东昌占多大比例,没有明文。若按三府平均计算,东昌府为19375户。而从今菏泽一带的洪洞移民村落分布情况看,菏泽一带的洪洞移民不比东昌府少。且按东昌府19375户计算,东昌、兖州两地洪洞移民约38750户,按每户5人计算,计193750人。菏泽的枣强移民数量,今已难考,从今枣强移民村落分布情况看,比东昌、兖州都少。云南移民和四川移民数量,史无明文,但规模肯定比洪洞移民小。此外,明代还有其他地区的移民进入山东,如河南、安徽、 苏,特别是江苏海州移民山东日照胶南的较多。若把枣强移民、云南移民、四川移民以及其他省的移民按东昌府19375户计算,明朝山东外省移民总计约58125户,290625人。第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进入山东的移民主要是垦荒屯田,这对于促进山东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此,《明太祖实录》有明确的记载。如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礼报告: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移民凡五百九十八户。"计今年所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千一百八十万三千余斤,见种麦苗二千一百八十余顷。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贫者少矣。'"(《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后军都督佥事朱荣言东昌等三府屯田迁民五万八千一百二十四户,租三百二十二万五千九百八十余五,绵(同棉)花二百四十八万斤。"第三,促进了民俗的重组。人是民俗事象的"综合载体",一个人或是少数几个人进入一个新的民俗圈,往往被当地的民俗所同化,这便是所谓的"入乡随俗"。但是,当大批的成群结队的男女不断拥入,当地民俗就很难把他们一口吃掉。进入山东的外省移民一般都相对集中地分布在某一地区,如洪洞移民主要分布在东昌府、兖州府西部,枣强移民主要分布在济南府、青州北部,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登州府南部,四川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掖县。在这些移民主要分布区,当地原住民的民俗不可能完全同化他们,移民民俗与当地原住民的民俗在融合过程中重组,形成新的民俗。如今莱州民俗就明显与周边地区不同,原因就在于莱州是明朝四川移民的中心。再如即墨是云南移民村落比较集中的地区,即墨一带的民俗带有云南移民的烙印。流行于今山东聊城、菏泽的"梆子戏",也叫"泽州调",是洪洞移民带入山东的。社会影响明朝政府为了使移民能顺利进行,曾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川资(迁移路费)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到那里土地可以"自便置屯耕种",还免其赋税三年。山西移民来到中原地区,看到那么多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一时间慌了手脚,有的跑马占地,以马蹄印为界,谁圈起来就是谁的;有的以犁占地,围着大地犁上一圈,这地就归我所有了。有了地就张罗着盖房造屋,建立村落,有的依据地形建造,叫某坡、某坑、某河口、某湾;有的依据自己的姓氏,叫某村、某庄;也有的依据不同的行业,会种菜的叫某菜园;会打油的叫某油坊;会造纸的叫某纸坊。还有的依据盖的房子取庄名,盖瓦房多的就叫某瓦房;盖平房多的就叫某平坊;盖楼多的就叫某楼等。还有不少地方以"屯"、"营"取名的村庄很多。如:丁官屯、马坊屯、欧山屯以及张营、李营、孟营等。这些屯和营的来历大都是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实行军屯田、民屯田、商屯田所致。据部分调查资料显示,中原一带特别是山东一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如:山东省金乡县共有村庄1247个,元朝以前建村69个,明朝建村830个,清朝建村323个,民国 后建村8个,建村年代不详17个。金乡县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山东省曹县共有自然村2276个,属明代移民建村的就有1606个。滕州市现有1223个自然村,属明代建村的就有687个。现存425部族谱和碑文中,有225部族谱明确记载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民来此。社会评价明朝大移民前后经历三代皇帝长达50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几百年来与各地土著人杂陈而居,既有交流和融合,也必然有矛盾和竞争,正是在这些不断发生和消解的矛盾和竞争中,克服了民族惰性,激发了聪明才智、生机和活力。也正是在一代一代婚配、交流和融合中,优化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激活了人的各种潜在素质,在中国国中原地带的人类进化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轶事典故对于这些移民者来说,外迁意味着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可能父子兄弟终身不复见注定是一个悲剧,因此产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与传说,但是洪洞大槐树移民对于民族对于国家来说都有很大积极意义。1、解手移民中还创造了一个词叫"解手",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使用,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百姓们被迫登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途中逃亡,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串连起来。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他们一步三回头,天愁地也愁。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子日复一日,人复一人,次数多了,日渐简化,只要说上一声:"老爷,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解手。2、背手一是"背手",有许多人说,背手也是大槐树后嗣的典型特征,由于在大槐树下移民时,为防止大众逃跑人们都是被反绑着手走路的,行走多日也就成了习气,至今大槐树后嗣们还有这种习气,如今背起手来走路,倒也觉得挺舒服。3、连手在洪洞当地和许多当地还把朋友称为"连手",是由于移民外迁时手都被串在一条绳子上,是手连着手的,通过翻山越岭,祸患与共,等到了目的地也成了祸患见真情的朋友,一般用这个词来来表明极端亲近的朋友,只要对很好的朋友才会用到。4、 小拇趾两半就是在小脚指甲上有个小芽,乍一看像是两个指甲。这一点也有传说,只有洪洞移民的人才有此特征。据移民后的后裔讲,他们有两个特征:"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背抄手走路,那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遂成习惯。小拇趾甲是两个,说的是脚的小拇趾甲盖儿上有一道竖纹,乍一看像是两个指甲。"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惟洪洞移民有此特征。一个更为盛行的传说,说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就让他们脱掉鞋子,在每人的小拇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特征。5、"思乡鸟"传说每到三月下旬,不计其数只小鸟突如其来,形体相似麻雀,但比麻雀略大,色彩较灰,喙尖而内勾,翅大,尾长呈圆形,羽呈灰褐色,脖周有一圈白色,在大槐树祭祖园区内飞来飞去,一时鸟声鼎沸,热烈非常。它们时起时落,交颈偎依,似乎经年不见的老朋友,在倾吐昔时离别意,畅谈今天在它处的思乡之情。传说它们是大槐树移民逝世后所变,生不能归故土,死后化做鸟儿也要飞回故土,看看家园的改变,祭祖节一过,便自行散去。6 折槐枝与供神树风俗在晋、豫、冀、鲁、秦等省民间,不少人都把槐树视为一种吉利树,喜爱在大门口和十字路口栽植槐树,据说这与明代迁民有关,源自明代迁民时的"折槐枝"的传说。最初,移民们不肯离乡背井,不少人纷繁拽住大槐树,就像拉着亲人的手,死死不放。那些官兵用棍棒驱逐不开,便拔出刀剑,砍断人们拽着的槐枝,驱逐移民起程,但移民们手抓槐枝依然不肯扔掉,到了移民地后,移民们对家园的爱情,对亲人的怀念,便把从古槐树上折下的槐枝,栽植在新居的宅院里,移民们眼看着回归无望,逐渐也就安心开荒耕耘,繁衍后代了。但他们始终把自家宅院里的槐树,作为故土的标志,逢年过节时,不少人还在此树下献上好吃的,烧香焚纸,叩头祭拜。7、送盘缠迄今为止,栖息在胶莱平原上的百姓寿终正寝,家人还要举行一种送魂回云南老家的仪式,名曰"送盘缠"。其仪式是:死后第二天黄昏,子女拖着"哭丧棍",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一匹马、一个童子,携带着大量纸钱,一路哭着来到村东的"土地庙"前,长子(或长孙)拿一根高粱秸,顶端夹一张纸钱,手握另一端绕"土地庙"拖着走,谓之"拖魂"。待觉得高粱秸沉重时,便是拖着"魂"了,把高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摆着祭品——这是请"魂"用餐,好上路。一会儿,估摸"魂''用完餐了,就把它请上纸扎的车,驾好马,那童子便是车夫。家人训诫童子:"吃饭别离车中间,宿店别等黑了天"云云。然后,把车、马、童子烧掉,并焚烧大量的纸钱——这是送给"魂"的盘缠。火光中,长子站在凳子上顿脚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大路向西南,千慎万慎苦处花钱!"连喊三遍,谓之"指路"——指明回云南老家之路也。作者:杜文忠,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杜路口村,二零一九年十月十八日

Hash:76a67303a6c9592bb34f6797134540f3c99242a5

声明:此文由 发现镇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