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藏”着一座八百年古村,一般人还真找不到~

探寻龙岗历史,讲述龙岗老故事,展示龙岗老风貌,弘扬龙岗老传统。大型文史项目 《龙岗记忆》第二季“乡愁印迹”第二十八期,带你了解龙岗荷坳背后的故事。

龙岗荷坳

荷坳村,位于深圳龙岗区园山街道荷坳社区,古称上淮贺村、荷村、河凹,陈氏先祖陈康适于宋朝淳熙年间落籍于此,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龙岗现存最早的古村落。陈氏子孙立足荷坳开枝散叶,先后在黄阁坑、白灰围、仙人岭乃至博罗东莞紫金等地开基立业,还有不少移居港澳及海外,后代中不乏风云人物。如今荷坳社区还保留有兰桂书室、鬼楼、荷坳炮楼等历史建筑,并以古建筑的西洋特色著称。

龙岗河上游一带古称上淮水,梧桐山河、大康河、爱联河等支流潺潺汇入,为沿岸带来了盎然生机。其中,爱联河与龙岗河交汇处,有一村庄因地理环境得名,曾被称为河村、河凹,又因河与贺、荷发音相似,还一度被称为上淮贺村、荷村、河凹,这便是荷坳的前身。

宋淳熙年间(1174——1189),归善盐场盐使司陈康适来到该地,“乐其两水合夹,群山环抱,诸般山水风土之美”,在此开基立业,拉开了荷坳800余载历史的序幕。

陈康适:深圳历史上

最早见载的盐官之一

宋朝淳熙年间,陈康适在归善县一盐场任盐使司,退隐后来到荷坳村所在地开基立业,如今他的墓葬还在西榄冚山。他是深圳历史上最早见载的盐官之一,也是龙岗历史上最早见载的历史人物。

南宋年间,为避战祸,许多百姓阖家南迁,其中就包括朱熹的弟子陈朝举(名孔硕)。据《深圳古代史》作者陈海滨介绍,陈朝举先是从洛阳迁至南雄,在南雄结庐授课,颇有名望。晚年他迁至归德场(今宝安区沙井街道),建起了锦浪楼,他的到来让深圳一带理学进一步兴盛。他的三个儿子也以“学富品醇”闻名,其中二儿子陈康适(名世昌),生于南宋绍兴年间(1160年),年纪轻轻就先后在归德盐场及归善县任盐官。

荷坳炮楼。

据陈海滨介绍,深莞惠一带自古多盐场,根据考证,“东莞”一名就是汉代“东官盐场”演变而来。至宋代,深圳地区及周边更是盐场遍布,主要有东莞、黄田、归德等盐场,每个盐场下属诸多盐栅。据明成化年间荷坳陈氏族谱记载,陈康适到惠州府归善县任盐使司。这是深圳目前发现最早见载的盐官之一。

据记载,陈康适任职期间“忠于朝廷、力行敬业、政绩显赫”。但不知因何缘故,短短数载后他就退隐官场,落籍于当时两水合夹、群山环抱的惠州府上淮贺村(现龙岗荷坳村)。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年仅25岁的他就撒手人寰。

陈康适虽英年早逝,所幸有子陈文彬,文才出众,任职登仕郎(宋正九品文官阶)。但陈氏在荷坳的繁衍生息也并非一帆风顺,从荷坳陈氏第五代起,因元、明朝代更迭,饱受兵乱之苦,被迫四处躲避、典当田产,甚至纷纷外迁。直到荷坳陈氏第八代传人陈楚英成年后,才又回到荷坳,担负起重振家声的使命。同期,他的弟弟陈楚彦迁居仙人岭,开基立业,成为望族。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陈楚英之子迁居蒲芦围,为蒲芦围开基之祖。明末,荷坳陈氏第十一代子孙迁居黄阁坑,在这里开辟了崭新的村落。

从明代至民国,朝代更迭,风起云涌,小小的荷坳村能人辈出。明成化年间,荷坳陈氏后人陈琳官拜广西庆远府知府、陈瓘官拜江西抚州府粮判。清光绪年间,荷坳陈氏后人陈兆麟中了武进士,传闻曾任太子少保。到了清末民初,则出了一位陈观海。

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监事长、文物保护专家彭全民研究发现,根据现存史料,陈观海是近代中国最早到德国读书的留学生,也是基督教信义宗最早的华人牧师,被认为是“清代中德关系不容忽略之媒介人物”。

此外,荷坳陈氏还有许多英雄儿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当中抛头颅、洒热血。其中,有在红花岭战役中牺牲的陈少平;有参加东江纵队被国民党捕获,宁死不屈的陈其昌;曾在粤赣湘边纵队立下战功的陈成进;在淮海战役大辛庄战斗中英勇负伤的陈光……

据荷坳族谱记载,目前荷坳陈氏子孙后裔数以万计,聚居在深圳荷坳、黄阁坑、沙塘围、麻地头、白灰围、蒲芦苇、仙人岭、低山、车村,博罗九子塔,紫金下石,东莞茶山竹边围、陇头等村,还有不少移居香港和海外。

“荷香万里,物华天宝昇平日;坳集千祥,人杰地灵气象新。”这副刻在荷坳村门楼两侧的对联,浓缩了荷坳800多年的历史。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张一兵认为,荷坳陈氏对古代深圳的开发建设及广府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广府文化独具特色

融合发展显荷坳风情

陈康适家族自洛阳经南雄再到荷坳,属广府系移民。他们说粤语,建“非”字形大围,曾有大壮宏图门楼、日月楼等建筑,在龙岗诸多客家风格建筑中显得独具特色。同时,荷坳在800年的发展中,也吸收了客家文化、西洋文化,融合发展出今日的荷坳风情。

如今,炮楼是荷坳村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932年,当时它把守着荷坳大围一角。荷坳大围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坐东向西,村中央有一条较宽的主巷,巷口有门楼,上书“大壮宏图”。村中还有多条垂直于主巷的窄巷,300多间房屋沿巷道整齐排列,俯瞰呈“非”字形,整齐有序。主巷将大围分成两大部分,各有一个中心,南边和北边各有一个高近10米的青砖楼,分别被称为日楼、月楼,是村民们的避难所。日楼和月楼面前各有一口井,被村民们成为鸳鸯井

这些建筑特色均异于龙岗常见的客家围屋,因此龙岗有俗语“荷坳屋,雁田谷。”意为荷坳的房屋十分有特色。然而,荷坳大围已于1999年整体拆除,就地兴建起荷坳新村。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满堂老围、东洋围仍保留古祠堂和数间民居,但已经看不出原有的大围特色。

修葺一新的兰桂书室。

值得一提的是,荷坳村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1855年,来自德国的牧师罗存德到荷坳传教,就住在荷坳东洋围,因此,东洋围也被当地人成为鬼佬楼、鬼楼,自此,荷坳的建筑中增加了不少西洋元素,现存的兰桂书室、于2006年方拆除的敏斋公祠等处都可见西洋风格的灰塑。

荷坳村中曾有陈氏宗祠,用于纪念开基祖陈康适,但在1849年,荷坳陈氏与龙岗新屯畲吓一洞的一次冲突中,宗祠被焚毁。不过,陈康适的墓葬却历经朝代更迭、战火纷飞,完好地保存下来。如今,陈康适安眠于荷坳西侧榄冚山,他的儿子陈文彬、孙媳林氏的墓分别葬于两侧。2005年,他的发妻欧氏也附葬其右。陈康适墓于1992年、2001年两次重修,墓穴、盖板保存完好,墓前还有残砖可见。2005年4月,经市、区文物专家鉴定,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同年参考荷坳陈氏族谱和深圳其他宋墓进行修整。2006年7月14日,被评定为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保护碑。

三所古学堂

承载教书育人重任

陈氏一族得朱熹真传,诗书传家。在晚清及民国时期,荷坳村一度同时建有三座学堂,其中,既有尊崇“圣贤”的静安书室,也有教会学校厚德学堂,更有中西合璧的兰桂书室。

厚德学校。

在荷坳社区荷坳新村大门外,矗立着一座有着112年历史的老学堂——兰桂书室。张一兵介绍,兰桂书室由荷坳陈氏静安堂陈毓之次子陈瑞屏所建,始建于清朝光绪末年。陈瑞屏在建完书室之后考取了秀才,但未曾入仕,一生皆留在荷坳教书。这间书室属于私塾,建成之后,陈瑞屏一家人都居住于此。此后百年,兰桂书室几经修缮,受传教士和留洋归国村民影响,内部装修越来越西化,甚至借鉴西洋教堂装饰,采用了大量西洋风格的灰塑,堪称“深圳洋化风格最突出的古建筑”,因而也成为深圳最有代表性的私塾之一。

2019年,龙岗区对其进行修复。如今,修葺一新的兰桂书室面阔11米,进深15米,总面积165平方米,内有“三间二进”。大门门额上书颜体行楷繁体“兰桂书室”4字,檐下雕有人物故事砖封檐,屋梁画彩墨山水花卉、名诗雅句。但最具特色的是各边门周边的西式浮雕,浮雕内容包含花盆、花卉、动物等等,上面镶嵌玻璃,风格接近基督教教堂。中西合璧的兰桂书室不仅是荷坳片区兴办教育的痕迹,也是中西文化碰撞的宝贵见证,具有较高保护价值和观赏价值。

除了兰桂书室,荷坳曾经还有一座私塾——静安书室。静安书室建于清咸丰末年,占地200平方米,1999年旧村改造时被拆毁。同时被拆毁的,还有同样有着百年历史的厚德学校。

厚德学校所用校舍是荷坳陈氏先祖在清朝咸丰年间建立的大屋,1919年,陈观海捐资将这里改建为学堂。因荷坳陈氏一世祖陈康适的堂号为厚德堂,所以学校命名为厚德学校。

厚德学校的建立对于荷坳有着重大意义。厚德学校建校时,村中虽然已有静安书室和兰桂书室,但都是供有钱人家子弟读书的私塾,而厚德学堂当中有传教士,一边教书、一边传教,孩子们可以免费就读。如今村中读过书的长者,几乎都是厚德学校毕业。

1999年,旧的厚德学校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荷坳小学,但在2019年,荷坳小学本着“传承历史,不忘初心”的理念,沿用有着百年积淀的“厚德”二字,更名为厚德小学,继续承载起教育荷坳后人的重任。

乡愁故事

被省档案馆收录的陈观海家族

陈观海一家的档案是广东省档案馆首次收录家族档案。其中,陈观海作为中国赴德留学第一人的传奇故事,陈观海妻子从孤儿到留学生的传奇人生,以及陈观海子孙们在战争年代的不凡作为,都令人啧啧称叹。

陈观海。

陈观海,字赐昌,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当时荷坳村旁,已经有两位德国传教士居住,陈观海的父母就是当地较早的一批基督徒。陈观海小时候跟随德国传教士学习,清同治六年(1867)春,被巴陵会的牧师韩士伯送去广州神道学校就读。同年10月13日,十六岁的陈观海乘坐德国货船前往德国柏林,入巴陵神道大学学习4年,又到礼贤神道大学深造2年。

陈观海毕业时,不仅精通德文、英文,还掌握了法文、西班牙文、俄文等外国语言文字。他作为基督教信义宗的第一位华人牧师,清光绪元年(1875年)回国任职。然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陈观海愤然辞去教会一切职务,潜心写作和翻译,著有《基督圣模》和《基督德性篇》,这是19世纪华人教职员撰写的少数几本基督教神学著作。翌年,陈观海开始协助有识之士兴办洋务和教育事业。他翻译的《德意志帝国刑律》一书,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第一次把德国刑律介绍到中国,是清政府制定《大清刑律》的蓝本,对晚清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大清刑律》的修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陈观海的妻子梁琼羡是近代中国较早的女留学生。她本是孤儿,在香港被德国牧师收养,19世纪60年代由教会送去德国留学。她和陈观海还是全国最早的一对留学生夫妇。

陈观海的长子陈敬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了中国政府派赴协约国的医疗队,北伐战争时期在冯玉祥和杨虎城两将军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中任军医,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枝江县人民医院首任院长。

陈观海的次子陈敬道曾任荷坳厚德学校名誉校长,热心教育与慈善事业。据荷坳长者陈国荣回忆,1938年日军占领惠阳宝安后,许多乡亲逃难到香港新界,时任香港惠阳商会会长的陈敬道带头发动捐款捐物,把大批粮食、衣物送给乡亲,助他们渡过难关。

陈观海的幼子陈敬安,留学德国富来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总统府医生。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参加英国海军,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他所在的运输舰队,担负着运输同盟国支援苏联和中国抗战物资的任务。“二战”结束后,他回国在中山大学任教。

受荷坳陈氏心怀天下的家风及陈观海爱国思想影响,仅陈观海的后人,就有12位投笔从戎,还有一些践行实业兴邦,为家乡做贡献。陈观海家族不辍先祖之志,不辱先贤之名,始终满怀爱国热情,热心教育和慈善事业,是荷坳陈氏800年来传承良好家风的典范。

来源:龙岗融媒(记者 尹萌)

责编:饶启楠

Hash:2b5a59af74c8a217ae7311934a22eba07abba59a

声明:此文由 掌上龙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