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文史资料 | 回忆贺龙将军在津市

回忆贺龙将军津市

陈万玉、彭家祥、王紫芝等口述

宋先熙 纪录整理

贺龙将军是桑植洪家关人,早年胸怀大志,以解放工农大众为已任。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以两把菜刀起家,为革命艰苦创业,驰骋沙场,鞠躬尽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卓绝的贡献。他在投入革命前,任澧州镇守使和常澧镇守使时,曾常住津市。一九三〇年和一九三五年他曾两次率领红军来到津市。因此,贺龙将军对津、澧有深厚的乡土感情和革命情谊,常对人说,“津澧是我的第二故乡”。贺龙将军与劳苦大众心心相连。他关心人民疾苦,热爱人民,人民也爱戴他、崇敬他。贺龙将军青年时代名扬九澧,威镇湘西。他的英雄事迹,在九澧群众中广泛流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有人曾形象的说,贺龙两个字,就抵得上两军人马。足见对其评价之高。

“四人帮”横行时期,贺龙将军不幸遭受迫害致死。但他当年在九澧一带的光辉业绩,九澧人民记忆犹新。津、澧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为革命奋斗终生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1

任澧州、常澧镇守使时期

一九二三年秋,贺龙将军率部由贵州常德。当时澧州镇守使唐荣阳横征暴敛,荒淫掳掠,群众深受压榨,人称“活阎王”。老百姓都切望贺龙将军前往治理。贺龙将军顺从民意,采纳了王育瑛“取而代之”的建议,率部由常进攻澧州。并事先策动唐部田子云、易正洪两团倒戈,内外夹击。唐见大势已去,不战逃回石门。于是,在一九二四年九月,贺龙将军取代了唐荣阳的澧州镇守之职。所以,贺龙将军常笑着对人说:“为了除暴安良,我这个官是自封的。”事后,当时湖南省长赵恒惕才派代表谈判,正式委任贺龙将军为澧州镇守使兼第一师师长。一九二六年又提升为常澧镇守使。

贺龙将军为了减轻人民负担,任职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商的措施,如救济贫民,废除苛捐杂税,只征特税(鸦片税)防止地主豪绅巧立名目,敲诈勒索,深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他随时接见群众,经常下乡访问,了解民间疾苦。还派廉活奉公的干员担任所属各县的县长,为民兴利除弊。

在贺龙将军任职期间,正遇澧州九十年来未有的大旱,田主失收,粮价飞涨,穷苦大众挣扎在死亡线上。为了帮助群众度荒,他采取了如下的果断措施:一面发出紧急通告,责令各地士绅富户交出囤积的粮食,不得违抗。贺龙将军雷厉风行,首先从大户着手。这年六月的一天,贺龙将军冒着酷暑,脚穿麻草鞋,头戴草帽,身着便衣,带领一连人马,前往王家厂向家大屋找大地主向应东借粮。一路上,号召穷苦百姓同去开仓,响应跟随者有九百人。向应东闻讯逃跑了。队伍一到,立即砸开仓门,人们看见一仓仓金黄的谷子,笑逐颜开,有的背着布袋,有的挑着箩筐,还有的推着手车,蜂涌而上,争着装粮。一时领粮的人群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遍山盈野,欢声雷动。另一方面是预征田赋。提前征收田赋,这在澧州还是第一次,为了慎重起见,事先张文贴榜,各级召开会议,讲明道理,接着任务下达到区,区分对象,大财主预交三年,中财主预交二年,小财主预交年(如无大谷,可以现款折价),然后分别派员下乡督办。并规定限日交清,违者严惩。当时,澧县东路缴纳田赋的钱粮柜就设在津市元和宫(现津市四完小)。财主们看榜后,迫迟交了挨整,都争先交纳。津市及东路的地主们都纷纷到钱粮柜窗口交钱折谷完纳。但也有少数顽固不化之徒,软拖硬抗,受到了严惩。如庹家祠堂大地主庹朝喜,有几百担田,并拥有十多枝枪的武装,还有亲戚在省里做官,自恃财富势大,一贯横行乡里。听说要预交三年田赋,就拉拢县里派来征收田赋的军法官黄载安,天天烟酒款待,还给黄送礼。黄载安受贿后,心想多交少发在我一句话,对庹拍胸说:“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事情很快被人告发,贺龙将军怒不可遏,立即派人捉来黄载安,当众宣布罪行,判处了死刑。同时,还把庹朝喜和其他几个顽抗地主捉来同陪斩。风声传出,一些企图顽抗的地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都乖乖地预交了应出的田赋。预征工作顺利结束后,得到了大批钱、粮,贺龙将军便组织人员在津市和澧县所属各乡(镇)搭赈饥台向饥民散发。同时又责令津市商会派人前往滨湖各县采购大批粮食,在市上设立公卖处,平粜给平民百姓,

津市九澧贫民工厂原是九澧各县人士发起创办的救济牲的工厂,内设纺织、印染、针织、缝纫等车间,并附设学校,半工半读。工厂的设立,对解决当时许多失去父母的孤儿与青年无钱读书、无业可就的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因执事人员贪污渎职,以致有的工人散了,老师走了,弄得车间不能正常开工,学校不能正常上课,眼看就要垮台。一九二五年四月的一天,当时,贺龙将军已任澧州镇守使,他骑着一匹乌雅马,带着几个卫兵从澧州来津市,刚进街口就碰上了一群拖儿带女的贫民,遂下马询问情由,方知是贫民工厂失业的工人。贺龙将军非常同情,便在津市商会召集各界人士开会,提议整顿九澧贫民工厂。并指示当时警备司令方玉振,在特税项下征收百分之零点五的附加税作为该厂整顿经费。以后,贺龙将军每次来津,都要到该厂视察,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在贺龙将军的重视、关怀下,经过整顿,工厂很快恢复正常,贫苦孤儿继续得到学艺、读书的机会,群众异口同声,称赞货龙将军“做了一件大好事”。贺龙将军参加北伐前夕,这个工厂特地赶织了几千双袜子送给了部队,还另织了五双结实美观的袜子敬献贺龙将军,干针万线,表达他们的热爱、感戴之意。

贺龙将军驻扎在澧州时,每次来津市就住在津市巨商镇大煤油公司经理张思泉家。有一次由张思泉与王芝九(吉大祥绸庄经理)陪同他到万寿宫参观了小补慈善堂,得知慈善堂平日为一般贫苦市民施药送诊、赠送寒衣和发放年米等事,当即对张、王等人说:“你们会弄钱,还要会用钱。这个慈善堂还做得不够,何不再办个半日学堂,让贫苦人家的娃儿也有上学的机会,半天读书,半天做活。”嗣后,张思泉、王芝九、喻瑞辉等人,根据他的指示,就在万寿宫办起了一所小补慈善堂半日小学,接受城市贫苦人家子弟免费入学读书。这所学校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时期才停办。这也是贺龙将军在任澧州镇守使时期的德政之一。

在这时期,贺龙将军为了打倒军阀,积极进行参加北伐的准备工作。在澧州设立教导团,培训中、下级军官,作为北伐骨干。另以唐荣阳留下的雄磺一批,折价光洋七十万元,派售津市殷商富户,作为部队给养之用。

一九二五年,津市爱国青年徐金生等六人打死了住在华洋旅社中两个英国军火走私商人,驻北京英使馆派员前来交涉,要求赔偿损失,惩办凶手。贺龙将军义正严辞,据理痛斥,卒使来使一无所获,悻悻而去,人们拍手称快。贺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也充分表现了他抗强权、不媚外的民族气节。

2

第一次攻克津市

一九三〇年十月,在当时极左路线的指导下,贺龙将军率领的红二军团,被迫离开洪湖革命根据地,奉命配合红一、三军团攻打长沙。红二军团在征程中,昼夜奔驰,顽强战斗,连

监利南县华容、藕池、石首公安,于十月二十七日到达津市附近蔡口滩、马家河、中渡口一带,遭遇国民党川军徐源泉一个团以及津市挨户团王树棠、澧县挨户团李华甫、石门挨户团罗效之等反动地方武装的堵截,经激战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拦击,胜利地渡过澹水,于十月二十八日进驻津市。

红军此次进驻津市,因系路过,时间短暂。据说,当时段德昌同志驻津市,贺龙同志驻澧属十迥港。

这时的津市,通过红军的宣传发动,农民进城了,贫苦群众起来了,暄喧嚷嚷,充塞街头。“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打土豪分田地”的红绿标语遍街都是,一幅巨大的标语:“全国总暴动!”更是引人注目。市面上,顿时出现了一派紧张热烈、生气勃勃的革命气氛。

这年津、澧一带大水,城乡贫苦群众无衣无食。为了济贫,红军打开了士绅杨鳝堂(曾任广州临时大总统府咨议)的谷仓,将一千多担大谷分给了劳苦群众。当时津市三家最大的当铺源顺、源远、源隆也被打开,将衣物分给群众。盐仓也打开了,每人分盐一面盆。同时又没收了声大、伟纶、伟章、吉大祥四家大绸庄的布匹,并在万寿宫后坪搭台,召开群众大会,到会的有三千多人。红军还在会上讲守话,大意说,我们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保护穷人的。我们要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让你们过好日字。你们不要怕。没收资本家的布匹,现在分给你们。会后,当场分发每人布匹一段,约五、六尺同时,军还从新洲运来衣服和铜元四小船,散给穷人卸寒和买米度荒。这年阴历九月,津市石家巷发生火灾,受灾人民临时搭棚栖身,无衣无盖。红军挨户发放衣被,及时把温暖送给了灾民。津市城乡穷人都高兴地称赞红军:“贺龙一来,实就亮了。”当时还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公鸡叫,红军到,腰里撇的盒子炮。干革命,为穷人,财主哭,穷人笑,红军不来不热闹。”

红军与群众,鱼水情深。贺龙将军领导的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津市东河街唐汉英家中曾住过红军。一次,有个红军战士不慎打破了唐的一个饭碗,唐一再表示。“一点小事,不要放在心上。”可是这位红军战士还是买了一个新碗赔给住户。还有一个排长,因作风不正,败坏红军声誉。贺龙将军闻悉,大为震怒,即下令将其处决了,群众拍手叫好。许多老人说:“过去了好多朝代,我们今天才看到这样不准乱来的军队,这真是百姓之福啊。”

这次红军刚进入津市,随即砸开了设在关帝庙的监狱,释放了无辜被关押的群众三十多人。现津市荆河剧团退休老演员汤魁云就是当时被救出的一个。征尘未拂,红军就发动农民,在津郊谭家湾成立了农会,封祖远被选为农会会长。农民发动起来后,为了除暴安民,在谭家湾三神庙前召开群众大会当场公审和枪决了土匪头子、红帮三哥吴玉堂。曾任津市永安团团总的劣绅许绍荣也被镇压。鸨母卢金玉因虐待妓女也被杀死在义元生南货店的豆鼓仓内。

红军驻津未及一月,稍事休整后,于十一月下旬就续上征程,攻石门,克临澧。后因红一、三军团从长沙撤退,红二军团决定停止南下,再次命令攻打津、澧。这时国民党湖南省主

席何键纠集十八个团的兵力向红军主力扑来,红二军团以疲于长途行军作战,遂未再进津市,在津郊撤出战斗,退向湖北松滋

3

第二次攻克津市

一九三五年六月,贺龙将军率领红二、六军团采取“诱敌深入,歼其一路”的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对湘、鄂、川、黔苏区的围剿,趁敌人溃败,红军战胜的声威,由湘西大举东进,连克大庸、慈利、石门,于八月二十七日一举进占津市,次日攻克澧县县城。

红二、六军团第二次攻克津市,正是党中央突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率领大军大举长征北上抗日,在征途召开遵义会议不久的事。

红军进入津市后,市面安定,商店照常营业。贺龙将军住在镇大煤油公司(现人民路,当时经销美商德士古煤油)经理张思泉处,并在这里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门首两侧,书写对联一幅:“军纪似铁,国法如炉”八个大字,对市民起了极大的镇定作用。革命标语到处可见,这次出现了“抗日救国”的口号,不见了“全国总暴动”的标语。

贺龙将军这次在津市,除了维护地方秩序、保持市面安定外,在不长的驻扎时期内,积极为参加长征、北上抗日作物资和兵源的准备。为了保证军糈给养,红军通过当时商会向富商大户一次派款数万元。并没收美商德士古、美孚两公司存津的大批煤油,以每听光洋两元低价售给群众。为了早日作好红军过冬准备,保护战斗力,贺龙将军集中全市所有裁缝在镇大煤油公司日夜为红军赶制冬服。完工后,除工资照付外,还赠与每个缝工衣服一套,以示酬谢。

红军来津之初,驻湖北公安国民党军队二七师尚不知红军已进驻津市,某日派一艘满载枪械弹药、面粉、药品、银元的轮船驶津,拟解救驻王家厂国民党军一八O师之困。当即有人报知红军,贺龙将军随派兵堵截,在小渡口经过短暂战斗,歼敌一排,俘获该轮,卸下了全部战利品。

贺龙将军这次率军来津,又逢九澧流域一带大水成灾,堤垸溃决,庐舍成墟,城乡劳苦群众嗷嗷待哺,而地方政府又坐视不顾。这客观环境为红军的扩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宣传鼓动,当时就有一百多穷苦的农民和市民报名参加了红军。原任中共津市市委副书记、现已退休的王玉同志和现在成都部队某部任职的黄层云同志就是这次参加红军的。

红二、六军团驻津仅约一月,在此期间,经过休整,补充了给养,扩大了兵力,在编制上已由四个师扩大为六个师了。九月下旬,贺龙将军完成了休整,调头挥师西上。不久,由桑植出发,迅猛地突破了澧、沅两水的封锁线,直捣湘中,辗转战斗,走上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征途。

来源:津市文史资料(第一辑)

Hash:5e1a621e244219180bba5cc27d34260a65bcef94

声明:此文由 津津乐道0736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