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清水县——轩辕黄帝略考
轩辕是父系氏族社会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酋长,汉民族国家的开创人。他降生于甘肃清水县。
三皇五帝在古史及传说中说法颇多,较为混乱。三皇者,说法有七:《史记·秦始皇本记》李斯言:“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史记·补三皇本记》引《河图》、《三五历记》说是天皇、地皇、人皇;《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言为伏羲、女娲、神农;西汉孔安国《尚书·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言为伏羲、神农、黄帝。五帝者,说法有四:《世本》、《大戴礼》、《史记·五帝本记》以及东汉应劭、三国谯周均以黄帝起头;《礼记》说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及少皞 、颛顼,《皇王大纪》说伏羲、神农、黄帝 、唐尧、虞舜为五帝。且史书对黄帝的记述比较详细。尤其是司马迁所作的史记记事起于黄帝,足见史家之灼见。
次看传说。三皇之首伏羲,唐代司马贞《三皇本纪》说:“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三皇本纪》自注:“其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皞,皞,明也”。郑玄注《礼记·月令》说:“此苍精之君”。“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其相日角”,“蛇身人首”。所谓雷、风,日之明,似均与上天有关,孔颖达解释说元气广大谓之皞,天则皞皓。在《汉书·古今人表》中于“上上圣人”中直书“太昊帝宓羲氏”。故伏羲与天皇为同义复指。女娲与伏羲一说为兄妹关系,故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之说。但女娲传说中最大的特点是抟土造人,治平洪水。在女娲传说中似乎更与地相关。
再看神话。《补三皇本纪》中说:“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五。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各立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兄弟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万八千岁。”天皇比地皇多出一头;天皇无所施为,地皇有山可依。
由是观之,我们是否可以把伏羲和女娲看作是人类最早对天与地的感知。就如同把有巢氏和燧人氏看作是居住和熟食的感知一般,是房子与火的符号。
又传说伏羲和女娲兄妹通婚而生出了人类,故伏羲被视为人宗爷。在汉画像砖中有伏羲女娲,两尾相交的情景。李贽言:“上古男女无别,帝始制嫁娶”(《史纲评要·卷一伏羲氏》)。伏羲、女娲漫长的神话时代是一个由男女无别到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衍进过程,而伏羲和女娲则是由天皇向男性,地皇向母性过渡的对接符号,是先民对雄、雌性别认识的升华。赵国华先生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说“女娲本为蛙,蛙原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又发展为女性的象征,尔后再演化为生殖女神。伏羲也许本为蜥,蜥即蜥蜴,原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尔后奉伏羲为“春皇”,原因即在于他是一位生殖繁育之神。”《帝王世纪》说,伏羲“一号雄皇氏。”据宋兆麟《上已节考》说河南淮阳过去在人祖庙(即伏羲庙)会上还有男女野合的现象。
传说中伏羲始画八卦正是对上述分析最好的注脚。八卦者,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白虎通义号篇》说“于是伏牺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王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下”。但所谓伏羲画八卦本身是一个奇特的传说:《尚书中侯·握河记》说:“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以画八卦”。所谓八卦把天地万物用阴阳二爻来表示,体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义理。因此,我们说所谓伏羲实在是一种文化现象,就如同我们对龙的理解一样。他不是个体,而是泛指。元代祭祀伏羲的乐章中有“八卦有作,诞开我人”句子。明代胡瓒宗在祭祀伏羲的献供乐章中说得更清楚:“神之来兮,见龙在田;神之去兮,飞龙在天”。可见伏羲确实是代表着人类的诞生,说他是人之初祖、或人宗人祖是十分恰当的。
二、轩辕黄帝是人皇、泰皇,华族部落大酋长,汉民族国家开创人。
比较而言,轩辕黄帝的生平事迹,尽管有神话的色彩,但毕竟真实得多了。不管各种记载或传说把他列为三皇之末,五帝之首,但神的成份少多了。在三皇之中,他或他和炎帝神农氏完全充当了人皇或泰皇。对黄帝的记载,司马迁时代较多,有所谓“百家言黄帝”,但“其文不雅训”。司马迁“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之首。”所以,司马迁的记载是可信的。《史记·五帝本记第一》对轩辕姓氏身世、出生、去世、发明、征战、治国等方面进行了完整的记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尚书》说“黄帝少典之族有熊氏”。《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鞒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皇甫谧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改姓姬”。《初学记》说“黄帝母附宝,见大雪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这里的轩辕与伏羲、女娲时代大有不同。轩辕不仅有其父母,而且有其兄弟。也有说其与炎帝是一父两母的(炎帝母女登,任姒。《》说:“神农氏姜姓,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轩辕有妻子,有子孙。《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要于西陵之女,是为媒祖。媒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易山氏女,曰昌什,生高阳。”“黄帝崩,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玄,是为帝颛顼也”。“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显然,轩辕时代已由男子专权的父系氏族社会取代了伏羲女娲时代的蒙昧社会和母系氏族社会。
轩辕时代的发明很多,伶伦造律吕,区分五音;隶首作算数,记述数字;创造指南车,征战远方。蚕桑、造纸、舟车、宫室、文字等之制,皆始其时。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我,暴虐百姓,而神农氏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于干弋,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尤最为暴,莫能伐。黄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八方,教熊貌貅驱虎,以与黄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尤战于涿之野,遂杀尤。而诸侯咸等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民,是为黄帝。天下有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这里着重讲了两次大的战争。所谓诸侯,也不过是小部落而已。秦腔古戏有《黄帝开国图》。
经过战争,黄帝所辖疆域也在扩大。“车至于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合符山,而邑于之阿。迁徙往来无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量左右大,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山村禅与多焉。获宝,迎日推。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之之难,时百管草木,淳化鸟兽虫,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动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这段文字,反映出黄帝时代治国有有邑,设有内外之官,又有四大臣及军队、营为,俨然已具备了国家的雏形。这种情况与《补三皇本纪》中对人皇的记述大抵相近:“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而与“天皇、地皇”的记述大相径庭。因而,我们是否可以说三皇之人皇、泰皇、,就是轩辕黄帝。
从太史公作史记把黄帝列为五帝之首,经高阳、高辛、唐尧、虞舜、夏、商、周、秦,论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合二千二百一十三年”。统治者出黄帝一系,均为轩辕后裔。后世亦莫不以黄帝子孙自居。秦始皇称帝,李斯管言三皇中之泰皇最贵。《秦本纪第五》:“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曰女。”就连唐先祖也称其为“高阳氏之苗,秦将军之后矣。”
如果我们把伏羲和女娲与西方之亚当和夏娃相比较,神话传说应当是反映了远古先民的一种生存意识的话,那么,轩辕黄帝则应当是真正的汉民族形成的代表者,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人文始祖,也是最先的开创中国之君。
三、轩辕故里的由来
轩辕文化的传播十分广泛,轩辕活动的范围较广,所谓“迁徙往来无常处”。因而,关于黄帝诞生于何处的说法也较多。(一)、司马迁《史记》说:“黄帝居轩辕之丘”;(二)、《帝王世系》说:“黄帝居若水”;(三)、郭璞《水经》说:“帝生于天水轩辕谷”;(四)、《史记》、《五帝记》说:黄帝“邑于啄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五)、《国语》说:“黄帝以姬水成”;(六)、宋.罗沁说:黄帝“生于姬水,长于寿邱”;(七)、姚瞻说:“黄帝都陈仓,非宛丘”;(八)、于右仁《黄帝功德记》说:“今陇右,黄帝遗迹甚多”。范文澜、何光岳、吴正中、安江林及古代胡缵宗等专家学者均认为轩辕故里在清水县。
〈一〉史书记载
〈〈大戴礼 ·帝系〉〉〈〈史记〉〉说:“黄帝居轩辕之丘”。〈〈汉书·人名表〉〉说:“有峤氏以戊己日生黄帝于天水”。〈〈水经〉〉载:“帝生于天水轩辕谷”,“今城东南七十里有谷与溪焉。”郦道元〈〈水经注〉〉说:“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王母之山有轩辕台,射者不敢向。”〈〈淮南子·地坠训〉〉说:“轩辕之丘在西方”。
〈〈甘肃通志〉〉记载:“轩辕谷隘,清水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直隶秦州新志〉〉载:“帝生轩辕之丘,名曰轩辕。今清水县东南七十里,黄帝诞于此。”明代胡缵宗有〈〈轩辕故里生清水考〉〉。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编〉〉中说“轩辕黄帝诞生于甘肃清水。”陇上学者吴正中撰有《轩辕黄帝及其故里考》一文,对轩辕故里清水说作了详备论证。上列史书尽管有转引摘录,但其方位、范围却有由大到小,由含糊到清晰,最后确定为在清水县的过程。
(二)人文史迹
萧兵先生说:“我国原始人民的主体属蒙古人种,即黄帝;“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西北黄土高原”。所以,我国人崇拜黄土、黄色”,盖称黄帝者,因有“土德之瑞”也。宫玉海先生在《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中说:“华、夏按理应作夏、华,只是因为汉族的祖先源于西北地区,因而自称华族”。伏羲、女娲的传说时代其主要地区是天水、秦安。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记”。唐司马贞在其《三皇本记》中说:“华胥,履大人之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记”,并自注曰:“成记亦地名。按,天水有成记县”。后人均袭此说。神农炎帝活动的主要范围在关中地区的宝鸡一带。《帝王世纪》说“女登游华阳,生炎帝神农氏于姜水”。姜水即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流域。杨晨东先生说:“炎帝神农氏的故地在宝鸡市,黄帝轩辕氏的故地在甘肃天水与宝鸡市交界地”(《炎帝论》)。作为人类生存繁衍链上父系氏族社会的集大成者,崛起在陇县与秦安之间的清水,也验证了渭河流城天宝地区是华夏民族孕育地的推断。
(三)考古实证
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写道:“我们现在虽然在考古学上还未能具体证明‘伏羲’的时代和他当时社会的内容,然而汉族最早的传说和神话,都在渭水流域,特别是渭水本源的上游,这却无可怀疑”。汉族是否由中亚细亚来的,我们尚不得而知。但近几十年发现的天水地区大量的古遗址,从科学的角度充分说明了天水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对论证轩辕诞生于清水有很充分的价值。
秦安大地湾遗址据有关资料介绍,发现房址240座,灰坑窑穴342个,墓葬79座,窑址38个,各类文物8000多件。其中有距今约8170—737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纹饰陶器绳纹红陶足碗以及深穴窝棚式建筑。有距今约5500年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的人首葫芦形彩陶。也有距今约5000年仰文化晚期的原始地画狩猎图和原始宫殿。证实了天水地区曾经居住过规模宏大的原始部落,也印证了伏羲女娲时代的传说。
黄帝时代所形成的文化,考古学称为龙山文化。它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遗址,在清水发现四十多处。从永清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较之大地湾出土文物有很大的变化。在约1—3米的地下文化层,有大量灰坑、灰层、房址、窑穴和陶砾堆积物遗存。层内有兽首,陶片、石器等。生产生活工具主要有石斧、刀、铲,陶纺轮、陶网坠、骨锥、陶鬲、陶钵、陶环等。由石器到陶器,工具由粗到细,以及房屋的出现,说明在这一时代,黄帝部落不仅能从事狩猎、捕鱼的生活,而且能从事农业、手工业、饲养业等活动。同时,对偶婚姻家庭也已大量出现,至少证明了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完成了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程。在轩口窑断崖处也有壁薄红色的龙山 家文化陶片及灰坑多处,亦居龙山齐家文化遗存。
(四)地名特征
《史记·天宫书》说:“轩辕黄龙休”;《晋书··天文志》说:“轩辕十七星,在七里北。轩辕黄帝之神,黄龙体”。 何光岳先生解释道:“可见轩辕星正位于轩辕谷之上天,代表轩辕氏部落的位置”。《秦 州直隶新志》记载“今清水县有轩辕谷”。轩辕谷,又称“三皇沟”。因轩辕黄帝位居伏羲、神农之下,故“三皇”当作轩辕黄帝解释。其地理位置在今清水县东山门乡白河村,距清水县城约七十里。其谷地处关山腹地,越关山而进入陇县、宝鸡,北靠清水盘龙山,南有元龙镇。谷中有丘,溪水注入通关河。这是否与《水经注》“水出南轩辕溪,其水北流注泾谷水”、“清水东南入渭”有联系。同时,从轩辕丘所处的位置来看,西临大地湾不足二百里,东距炎帝诞生地峪家村也不过几百里。在“三皇谷”以西之白沙乡有山,名日西陵山。有人认为西陵即先零,西陵氏即指清水先零羌。在同一地区又有桑园,桑 园峡,是古代养蚕的地方。轩辕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嫘祖又是养蚕的创始人。在清水县城有地名轩口窑,该村有古洞,传为轩辕母携帝栖身之所。
(五)民间祭祀
《帝王世纪》说:“黄帝铸鼎以疾崩,葬桥山”,后世祭祀不断。《礼记·祭法》说:“有虞氏黄帝而郊窑,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帝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秦灵公三年,作吴阳上峙,祭黄帝;作下峙,祭炎帝。后世官方多在陕西黄陵公祭。民间祭祀似不多见。在山门“三皇沟”旧时有庙,主祭“轩王爷”。清水县城有三皇庙垣,亦有三皇庙,祭祀轩辕黄帝。这类庙宇在清水境内亦是绝无而仅有。可见,他和民间通祭神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封闭的地方三皇沟代代因陈,祭祀“三皇爷”,恐怕绝非偶然。
(六)实物遗存
明代学者胡缵宗曾在县城三皇庙题有石碑。并在县城门楼书写“轩辕故里”匾。清水城也因之曾建有轩辕镇、轩辕区等行政区划。
(七)民间传说
在文字发纫阶段或产生之前,由于记事手段的艰难,人们只能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记述事件。这种口头传承能力和人们的记忆能力往往要强于今人。因此,世代相传的民间传说尽管与事实可能有出入,但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因而不应轻易否定。清水有古窑洞,据说过去有壁画的印迹。该洞民间世代相传为轩口窑,或轩辕窑,为轩辕母子栖居之所。民间亦流传有“清水有生龙的穴,没养龙的潭”的说法,说的是清水曾经出过皇爷、或轩王爷。这一传说的背后寓意着轩辕的出生和出走。
(八)民间风俗
清水丧葬棺材做法独特,与外界有很大的不同。清水平盖平底平档,被称为“纱帽头”式样,而外界如陕西等地均为圆档隆盖,被称为“靴子头”式样 。色彩上,清水无论老幼亡者,均用大红,而外界则用黑色或本色。这一习俗的原因传说是因为清水出过“轩王爷”的缘故。关于这一点,西北大学雷树田教授曾作过研究,予以确认。另外,清水有一种石头,系辉绿岩,老人们称之为太皇石,也称长石,今人改名为庞公石。这种石头人们采集或置于案头供奉,或置于庭院。据说可以避邪。我认为所说的太皇也许与轩辕有关。
(九)古老姓氏
三皇沟十分偏僻闭塞,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与外界接触不多。99年,我在该村下乡了解到一种现象,村民以姓龙、苗、熊者居多,而张、王、李、赵之类的姓居然很少。这些姓氏在清水县几乎是绝无仅有,是古老姓氏,也都是所谓“得其姓名十二人”之姓,是否为轩辕正宗后裔,待深入研究。
Hash:0c257a1f8cb2372e553fa23ce9a682c96b9c0806
声明:此文由 爱清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