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卫辉话过十级的人才能念好本文

卫辉方言的几个特点

有人说普通话就像白开水,而方言则像妈妈亲手煲的一碗热汤。普通话让我们走得更远,但方言是为了不让我们忘记从哪里出发。方言让人就有了归属感,有了文化认同感,有了追本溯源的渴望和对自己地域文化的自信。

在我们卫辉媒体上,就有关卫辉方言的话题已经很多了,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卫辉人,今天也来凑个热闹,也说卫辉方言的几个特点。

卫辉方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惜字如金。

相声大师侯宝林有个相声名段《戏剧与方言》,其中一个桥段“谁、我、抓、尿”,说的是河南人说话简练省事,卫辉人说话何尝不是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呢。

首先,在用字方面,能用一个字就能表达意思的决不用两个字。在卫辉方言中,有许多“万能”的动词。

例如:碓、耳、弄、寻、瓤等等,用在一句话中能顶多个字用,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

“ 碓(dui)”,它不仅是一种春米的用具,而且它在我们卫辉方言中还是个万能动词。从下边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碓字的作用可谓无所不能,它的意思包罗万象

他可洋兴,我碓了他一顿。这句中的“碓”,是揍的意思。

糊涂面条好吃,我碓了两碗。这句中的“碓”,是吃的意思。

这活儿大,一晌没碓完。这句中的“碓”,是干活的意思。

这个石头碓椎窑儿,是个老物件。这句中的“碓”,是石臼的意思。

夜隔黑俺老俩碓瓶,后晌一觉儿碓到天明。这句中的第一个“碓”字,喝酒的意思,第二个“碓”,是熟睡的意思。

“耳”字,它不仅是人的五官之一,它也是个万能动词与“碓”有异曲同工之妙,就不再举例了。

“弄”字,卫辉发neng的音,它也属于万能动词。

像下边这几句话,里边的“弄”字表达的意思都不尽相同。这个锅有点脏,你赶紧弄干净;我头发分叉了,下午去理发店弄下;电脑蓝屏了,弄了好久也没弄好;今天在家大扫除,弄一身灰;心情有点不好,别惹我,不然弄你。

“寻”,卫辉话发xin的音,用的地方不同,意思就有天壤之别了。例如:

我去给你寻(白要的意思)点青菜回家下面条

你家的闺女寻(指找对象、结婚的意思)了没有?

他把我孩子的玩具弄坏了,寻(有点兴师问罪的意思)他家长去。

你这东西白寻(无偿赠送)个我都不要。

“瓤(rang)”,用这一个字能省不少字。

他可不是个瓤(性格软弱,没能耐、容易受人欺负)茬儿。

他可瓤(体质虚弱),走路都没力气。

西瓜沙瓤(果肉)嘞可好吃。

他的英语水平确实不瓤(低、欠缺)。

我称了一下,两斤瓢(不足)一点。

其次,在发音方面,能发一个音就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决不用两个音。

卫辉话中,不少词语都是连发成一个音。它的发音一般取首字声母和后一字的韵母,组成一个新的读音。

例如:“顶上”发的dingang音、“知道”发zhao的音、“底下”发die的音、“出来”发cuai的音、“起来”发qie的音,等等。

这个发音特点,特别是庞寨乡的柳位村和东夹堤村尤为明显。

他们“椅子”发yao的音、“桌子”发zhuo的音、“勺子”发shao的音、“茄子”发qiao的音、“筷子”发kiao的音、“小妮”发niao的音、“男孩”发xiao的音,等等。

卫辉方言另一个特点:温文尔雅。

你别以为卫辉方言可土,大多数人,特别是文化人,说话委婉温文尔雅,不会“伤”人、不会让人难堪,使人下不来台。

你听,对疾病的称呼。称胃癌、食道癌等癌症叫吃不下病;对那些有生理缺陷的,聋子称耳朵有点背、肥胖称富态、有福相。到饭店吃饭,服务员给你醋时,会把醋说成“忌讳”,绝对不让你“吃醋”。

在卫辉话中,同样是用钱去买东西,却不是都用“买”字,而是根据所买物品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动词来表示“买”,舍弃了不少“铜臭味”。

例如:割肉、抓药、扯布、截布、捉小猪儿,等等。是根据物品交易时的动作,来确定来表示“买”的动词。

又如:罐醋、罐酒、罐酱油,等等。这是根据购买物品时的承载工具、容器,液体的都用罐,来确定来表示“买”的动词。

再如:在山上进一车红薯、从第一化肥厂拉一车化肥、从百威啤酒厂批10件哞酒等,这几句中的“进”“拉”“批”,这是根据购买物品的渠道,来确定来表示“买”的这些动词。

还有一种是买祭祀用品时,特别是上年纪的老年人更不用这个“买”字,会用“请”来表示买,以示对神灵的敬畏。例如:年习了,请一副老灶爷像。

卫辉人平时说话遇到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都会想法避讳,用其他词代替。例如“淡”,如果你听说谁饭菜太“甜”了,一般不是糖放多了,而是盐放少了。

在卫辉农村,各种动物到了发情期,要交配,这些称呼就更有意思了。狗、猫称瞎窝的,猪称打圈,驴称靠槽、翻槽,马称下丝,牛称慢栏,羊称跑羔,鸡称捞窝。文雅含蓄不?

卫辉方言还有一个特点:爱憎分明。

不用多说,你单从对人死亡的称谓也就能看出卫辉人的爱憎分明。

对尊重的的人,大家都用婉辞。例如:病故、老了、走了、去世了、回去了、过去了、合眼了、挤眼了、倒头了、入土了。

你再瞧对所憎恨的人死亡的称呼,抻(chen)脖了、断气了、蹬腿了、噶了、灭噶了、拉倒了、见阎王了。解恨不?

当然对那些既不尊重,也不十分憎恨的人的死亡,是一些较为中性的说法:死了、木了、不在了、不中了、拉倒了。

对未成年人的死亡,称不成人、拌(ban)了、丢了。

来源:卫辉慢生活

▌编辑:卫宝儿

Hash:05b58a1f9a2b51c595a31e8be48c8ea1aba13808

声明:此文由 你好卫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