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宝
黄梁美梦中的黄梁指的是什么:小米。
黄袍加身中的黄袍,当时是穿在哪个皇帝身上的?
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宝
对外展览交流中,文物损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一级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目的是保护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其出境展览。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陶质彩绘,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陶鹰鼎
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后母戊铜鼎
属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亦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 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4.利簋
属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 馆。
5.大盂鼎
属西周康王时期,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异凝重、雄奇恣放、质朴平实等数类,大盂鼎属于瑰异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 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其居首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6.虢季子白盘
属西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出土。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后县令以数钱据为己有。几经动荡,此盘被刘铭传觅得,极为珍惜。在其后几十年内,觊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 放异彩,供世人欣赏。虢季子白盘先曾藏于故宫博物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六龙三凤冠
三龙二凤冠
县长9 九龙九凤冠
十二龙九凤冠
7明代凤冠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定陵出土的凤冠共四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 顶。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最少的95块;珍珠最多5449颗,最少的3426颗,最重者2905克,最轻者2165克。冠上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 鬓,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作成,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8.嵌绿松石象牙杯
属商代,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这件象牙杯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段制成,因料造型,颇具匠心。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9.晋侯苏钟
属西周厉王时期,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出土。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 字,共刻铭文355字,最后两钟为2行11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 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现藏上海博物馆。
10.大克鼎
属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出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现藏上海博物馆。
11.太保鼎
属西周初期,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通高50.7厘米、口径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两个立虎,器身上有棱脊与纹饰,腹内有“太保铸”三字,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现藏天津博物馆。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食器,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口径10.6×9.2厘米、高 5.7厘米、底径7.6×7.2厘米。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13.良渚出土玉琮王
属新石器时代,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墓主关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高8.8厘米、射径 17.1—17.6厘米、孔径4.9厘米。黄白色,有规则紫红色瑕斑。器形呈扁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4.水晶杯
属战国时期,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实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5.淅川出土铜禁
属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 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现藏河南博物院。
16.莲鹤铜方壶
属春秋中期。1923年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大墓出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126厘米、口长30.5厘米、宽24.9厘米。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壶身的纹饰为浅浮雕并有阴线刻镂的龙、凤纹饰。
此壶原为一对,一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馆。
17.齐王墓青铜方镜
属西汉时期,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千克。背部有五个环 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现藏淄博市博物馆。
18.铸客大铜鼎
属战国时期,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又名楚大鼎或大铸客鼎。鼎口平沿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依惯例以开始二 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堪称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漆木屐前面是有一个孔栓绳子,后面有两个孔作成木屐的形态。这个漆木屐和现在的木 屐样子差不多,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当年在日本展出时候还引起了轰动。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中日之间就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没有出土以前,一般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的,通过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证明木屐是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 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 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属北魏时期,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现藏大同市博物馆。
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属北齐时期,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出土。《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3.涅槃变相碑
属唐代,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石雕碑高302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大云寺寺宇早毁,碑于1957年移入山西省博物馆陈列。碑为螭首龟趺,额部雕众神将护持之须弥山。碑正面雕涅磐故事六图,上部四图——左面为“纳棺”、“临终遗戒”,右面为“荼毗”、“送葬”。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4.常阳太尊石像
属唐代,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像高150厘米,以白石雕造,形象丰颐,神态和穆。右手持扇,左手扶几,盘坐于长方石座上。座的四面刻有铭文及供养人姓名。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5.大玉戈
属商代前期,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6.曾侯乙编钟
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7.曾侯乙墓外棺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此外馆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8.曾侯乙青铜尊盘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 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文。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9.彩漆木雕小座屏
属战国时期,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通高15厘米、长51厘米、座宽12厘米、屏厚3厘米。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30.红山文化女神像
属新石器晚期,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出土。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以及**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Hash:7ccb3699e5327894997d9d7d119221e089466014
声明:此文由 博古鉴赏沙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