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通州这个千年古镇简直就是一个历史收藏家!

通州,一直都是一个有历史的城市。通州的历史,来自她每一寸土地上所承载的故事。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看看在漷县存在的历史故事。

漷县镇内原有古石刻甚多,诸如南阳村南元郭府尹墓石像生、尚武集村北明刑部侍郎董政神道碑、北堤寺村北辽大安汉白玉经幢、漷县村西口元佑国寺经幢、漷县县衙大门大石狮、东定安村庙宇石雕香炉须弥座等、漷县岳正祠石匾额、漷县小城镇建设施工中出土的辽代墓志铭、漷县砖窑地出土的别致磨豆浆小石磨、地主豪绅家大门的门枕石等等,可以说镇内村村都能看到石刻。

松江方塔园的石像生

虽然在历史上的某些特定时间里面,这些文物多少都遭到一些损毁,致使现存的石刻多为残件,但仍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李丹樵墓碑

在李辛庄村南部金属制品厂院内。原立于村东李家坟墓地,“文革”间被推倒,方座就地掩埋,碑身被运砌于生产队办公处厕所遮挡墙。2002年,李氏家族后人复将此碑配座立于所办金属制品厂内。

此碑身为艾叶青石制。方首高60厘米、宽76厘米、厚22厘米,碑阳浮雕折枝花,方额篆书阴文“万古流芳”。

其阴浮雕祥云,方额篆书阴文“永垂不朽”。其身高125厘米、宽64厘米、厚19厘米,阳面正中纵刻楷书“丹樵李老夫子文教碑”,乃题额;阴面纵刻楷书铭文20行,满行35字,首题为“通州漷邑李丹樵孝廉墓表”。

碑文主要记述李廷诏倡议捐资修葺漷县城中文庙,以繁荣文教,并且积学深,立品正,为人师表,善于训迪门人,为通州古代文教发展做出贡献。

此碑是古代通州乡间兴办教育的历史见证。其碑文撰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秋,尚称李丹樵“世居通州漷邑李新庄”,是当时村名中“新”、“辛”并用,表明此村初名“李新庄”,后以古代“新”“辛”有相通之义,而演变为“李辛庄”,对研究通州古代历史地名的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旌表节孝侯姜氏纪念碑

通州的旌表节孝侯姜氏纪念碑立于侯黄庄村西南角外耕地中。

↑资料图 来源网络

旌表节孝

旌表节孝意思是表彰节妇、孝子。

旌表是古代统治者提倡封建德行的一种方式。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对所谓义夫、节妇、孝子、贤人、隐逸以及累世同居等大加推崇,往往由地方官申报朝廷,获准后则赐以匾额,或由官府为造石坊,以彰显其名声气节。秦始皇为巴寡妇清筑女清怀清台,可为旌表之始。

面南,汉白玉制,方首方座。首高46厘米、宽68厘米、厚24厘米。

阳面浮雕二龙戏珠、祥云纹,方额小,内篆刻“万古流芳”;阴面浮雕行云山石,方额同前,内篆刻“永垂不朽”。

身高144厘米、宽65厘米、厚20厘米,阳面四围阴刻正反相错丁字文,内纵刻小楷铭文16行,满行42字,首题为“清光绪二十八年奉旌表节孝建立牌坊侯姜氏纪念碑”;阴面围无纹饰,内纵刻人名数十。

据悉,这类碑文大都是大事宣传妇女“三从四德”的理念。因此,通州漷县发现的这块碑主要就是盛赞侯姜氏守节数十年,虽数米而炊,拾柴而烧,亦不改嫁,坚持抚养子女成人。其中在传播封建伦理道德之间,亦反映中国妇女吃苦耐劳、教养子女的美德。

这块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思想、与优良传统美德的实物见证。为研究封建王朝陋俗提供了详实资料,今现存不多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李永弼墓碑

遭遇与李丹樵墓同,生产队解体后,碑主后人将碑身运至院前街侧仆置。但并未找到相关图片。

碑青砂岩石制,方首高54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两面浮雕祥云,阳额篆书“永垂不朽”,阴额篆书“万古流芳”;身高116厘米,宽、厚同首,碑阳正中纵刻楷书大字“直轩李老夫子文教碑”题额,碑阴纵刻小楷铭文17行,满行35字,首题“通县恩贡生李直轩先生墓志铭”。

碑文主要记述李直轩虽家境艰难,亦攻读不辍,后半读半教,以讲学为业,门人名士较多。又勤俭持家,诚恳待人,诲人不倦而德邵乡里。为通州古代文教兴旺做有一定业绩。碑文撰于民国十一年(1922),时村名称“李辛庄”,由“李新庄”演化之。

增建紫清祠碑

据悉此碑共2通,原立于今漷县镇马头村北口大运河南岸解放后,此庙辟为完全小学,将碑推倒弃置院内。

1995年学校迁走,精美浮雕二龙戏珠大碑座与其中一块碑身不知去向,今仅余一块碑身在该村后街北侧一农户门外仆置。

碑汉白玉制。螭首高85厘米、宽86厘米、厚38厘米,方额内篆刻“祝延万寿”4大字;

身高168厘米、宽82厘米、厚34厘米,两侧面浮雕各一条升龙,正面四围浮雕赶珠龙与水波纹。内纵刻小楷铭文20行,满行46字,无首题。

碑文在煽诱民众敬奉庙内所奉神灵之后,简概点出马头村滨临运河南岸,每到夏秋之交,常有水患,又处京津要冲,又有战祸,使当地百姓栖身无地,所谓天灾人祸频仍。

增建紫清祠碑明白反映旧社会此地人民之无穷苦难,有一定历史价值。又本碑文乃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所撰写,为名人之笔,且为名人林世焘所书,字体柔劲相辅,为书法精品,堪谓民国名牌。

翟各庄兴隆寺经幢

在翟各庄村中街冯祥家房后猪圈旁有一经幢身,该物是辽代帝后“捺钵文化”的产物,是延芳淀东部边沿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碑身汉白玉制,高90厘米,面径40厘米,八角宽窄面相同。剥蚀严重、露面字迹不清。

据悉,辽时为迎合帝后来延芳淀游幸而于放鹰台东翟家庄建寺,且取帝业兴隆之义而名兴隆寺。

到了民国,这里曾易作小学校,解放后仍为之。“文革”间改建校舍,寺拆幢倒,顶、座无存,幢身弃置于操场北侧。1982年后移至主街南侧,后被冯氏运至房后存放。

明《漷县奉敕重建记》碑

据了解,这块碑原立于漷县县衙大门内,1958年被推倒,弃于大街路下,2006年重修漷马公路时发现此碑碑身,遂移存于漷县村委会院内。

汉白玉制,高2.38米,宽0.81米,厚0.22米。螭首,长方额内阴刻铁线篆书两行:“漷县奉敕重建记”;身纵刻小楷铭文22行,满行47字,落款为“成化元年六月吉日立”。

据悉,碑文与书丹皆是岳飞第十三代孙、漷县人、曾任内阁大学士、翰林修撰、兴化知府的岳正所为。主要记述县令贾贞率领主簿、典史与漷县乡贤绅士等恤民生,均徭役,课树艺,禁浮费,惩闲懒,攻苦食淡,以身作则,身先士卒,重建漷县的事迹。

岳正乃明代的著名书画家,他的字工正、严谨、有力,但存世稀少,此碑篆额及书丹都是岳正字迹,极为珍贵,有着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昭勇将军杨仁墓志

据悉,在1983年2月,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昭勇将军杨仁墓志,后于1984年5月,将志底收集于区文物管理所。

志底艾叶青石制,横56厘米、纵55厘米、厚8厘米,正面纵刻楷书志文27行,满行30字,首题为“昭勇将军坐营杨公之墓志铭”。

重修大悲寺佛殿碑

据了解此碑原立于军屯村大悲寺佛殿前。

大悲寺

大悲寺创建于明正统二年,清康熙四十年、道光十七年、咸丰十年曾予扩建重修。解放后,寺改小学校,将碑推倒,身、座分置。“文革”间,碑身砌铺于纸盒厂西厢房门坎前,1984年秋生产队解体后,将碑身置于村机井房南侧。方座无存。

碑身为石灰岩白石制。方首高40厘米、宽62厘米、厚20厘米,方额内刻双沟楷书“永垂不朽”;身高120厘米、宽60厘米,厚同首,四边线刻缠枝花,内纵刻小楷铭文,首题为“重修大悲寺佛殿碑序”。

碑文记述军屯等三村乡绅商议捐资重修大悲寺佛殿而使之焕然一新以娱神。重笔描绘修葺后壮观景象,又铭语甚长,乃本碑特点,与区内类似记碑迥异,是古代记事碑另一类型。古代民俗以修庙为善事,故一呼即应。

石刻是散布在民间的瑰宝,也是民俗的见证。在这里小编呼吁大家,认真保护先人留下的财富。那些镌刻在石刻上的文字,有些虽早已消失在岁月的洪流中,然而,只要石刻在,这文化便会永远不朽!

来源:青春通州

Hash:f76d0ebf2fbc956331135fbd71e0d3e5bf3244cc

声明:此文由 通州小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