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疯狂盗掘,令几代中国考古人痛惜!金村大墓开启考古勘探

2022年初,考古界公布了一个堪称轰动的“大项目”——洛阳金村东周王陵考古调查与勘测工作日前正式启动,预计将持续5年。

近一百年前,金村东周王陵因一场暴雨而被发现并惨遭疯狂盗掘,大部分稀世珍宝都早已流失海外,成为一段令人痛惜的历史。如今,首次直接针对洛阳金村大墓的全面考古调查即将启动。按照初步计划,未来5年,考古工作人员将分三个阶段,全面了解王陵区的文化遗存基本情况——东周王陵在中国陵寝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项目将为解决中国古代陵墓转型和文化传承等重大问题提供极具价值的考古信息。

金村王陵地表如今已是耕地(图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1928年的一场暴雨和金村文物之谜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建都洛阳,史称东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东周时期的25代周王均埋葬在洛阳附近,分为周山、王城、金村三个陵区。

其中,位于今洛阳市孟津平乐镇的金村东周王陵,在中外考古界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但这一远播海外的知名度,却伴随着一段令人不忍回首的盗掘历史。

传闻在1928年夏秋之交,金村遭遇了连续数日的暴雨。村东头的农田突然下陷,地表露出一个巨大的坑洞。胆大的村民进洞探看,发现淤泥中竟有状似编钟的古物。当地人很快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座古墓的入口,金村王陵内的珍宝也由此被发现。不过,这一传闻并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资料佐证。

近百年前的中国,时局动荡,外敌环伺,当时的政府无心也没有能力对大墓及其出土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监管与科学发掘。据资料记载:1928年-1932年,金村先后有8座大墓被盗,出土了一大批精美绝伦的东周文物。这批稀世珍宝大多数都流散到了海外。

其中,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William Charles White)便搜集了一大批金村文物,运回加拿大。如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便藏有多件来自金村大墓的精美文物。怀履光后来根据自己对这批文物的整理,写了一本《洛阳故城古墓考》(洛阳古城古墓考)。

但据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员沈辰在《金村传说:怀履光与洛阳文物之谜》一文中指出,由于怀履光本人从未亲临挖掘现场,所得文物基本都来自古董商之手,因此书中所写的许多文物,年代和出处都不明确,其中一部分很可能并非来自金村大墓。

然而,这些谜团因为第一手考古资料的缺失,答案可能永远无法确知了。

怀履光所著《洛阳故城古墓考》

定陵之后,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数十个城市,都发现了疑似金村文物。这也是近代以来我国被盗掘规模最大、文物等级最高、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90多年来,金村大墓散落海外的珍贵文物一直是我国考古界的遗憾。”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赵晓军说,“在很多考古人心中,都对金村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

文物已失,但历史仍在。此次对金村王陵的全面考古调查、勘测,主要不是为了寻找文物,而是以全面了解金村王陵、陵园、附属墓葬、车马坑等为重点,但不涉及对东周陵寝的发掘。

“东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转型的关键时期。”赵晓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上世纪20年代末虽然发现了陵墓,但都是盗掘,没有留下完整科学的考古信息。”

之所以不再去发掘东周王陵,有个历史背景——上世纪50年代曾发掘过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保护手段不足,外加其他历史因素,造成了大量珍贵文物的损毁。自那之后,不主动挖掘帝王陵成为了考古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国家文物局一般也不会批准对帝王墓葬的考古发掘。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注意到:2021年底,位于陕西白鹿原的江村大墓被确认为汉文帝霸陵的新闻报道中,真正被“发掘”的只是一些帝王陵墓外围的外藏坑、陪葬坑以及为霸陵烧制建筑材料的陶窑等,对于汉文帝的霸陵以及汉文帝之母薄太后的南陵,都只是做细致的“考古勘探”,而非正式发掘。

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的“金村大鼎”是国内仅存的三件确认出土于金村大墓的文物之一

洛阳铲打头阵,大规模勘探年后启动

据赵晓军介绍,围绕金村大墓开展的考古工作,初步计划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通过对金村陵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全面勘探,了解金村东周王陵文化遗存的基本情况。

第二步是在第一步工作的基础上,选取有助于解决重大学术问题的关键遗迹,进行考古试掘。“目前的设想是选取陵区内一座陪葬车马坑或者小型墓葬进行试掘,以了解遗存的文化内涵和年代关系,开展相关的考古学研究工作。”

第三步则是通过前期田野考古工作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金村东周陵区的文化遗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学术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进一步的文物保护方案。

采访的最后,赵晓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洛阳之前下了场大雪,“今天刚放晴。”春节过后,他们便将继续进行调查工作,具体方式则是用著名的洛阳铲,进行大规模田野勘探,“除了正式发掘之外,勘探工作最管用的办法还是洛阳铲。”

唐代诗人王建曾写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如今,这片分布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的东周王陵区,目前都是耕地,地面之上早已没有相关遗迹。但考古人不会忘记。一把把探铲从考古队员们的脚下深入两千多年前的泥土,在茫茫大地上,耐心寻找着那段历史留下的痕迹。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李洁

Hash:439efde189a8b681153ebb054f9056908bb215c8

声明:此文由 红星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