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京的三个“网红”地方

南京的名胜美景数不胜数,更有“金陵四十八景”的称号。

来到南京游玩的旅客每年也是络绎不绝。

而小编最近发现,南京的“网红圣地”貌似也多了起来。

有几个地方经常会遇到,“帅气的小哥哥和美丽的小姐姐”在那里拍视频,做直播...

不信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不到夫子庙 枉来南京城

这第一个“圣地”必然是夫子庙啦!

夫子庙建筑古风,并且适合拍摄,吸引了很多自媒体人的到来。

夫子庙始建于宋代,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后多次遭毁并重建。它与北京孔庙曲阜孔庙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也是夫子庙最主要的景点,有“不到夫子庙,枉来南京城”之说。

夫子庙里有一个民间艺术大观园,你可以观看现场制作灯彩、剪纸、微雕等工艺品,听地方戏曲和南京白局。进夫子庙时可以留意一下演出时间表,演出时长约10分钟。

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夫子庙都会举行春节灯会(又称秦淮灯会、金陵灯会),尤其元宵节时万灯齐明,游人如海。此外,夫子庙也不时地举办“雨花石展”、“古代礼仪文化展”、“古代雅乐表演”等展演活动,十分热闹。

整个夫子庙建筑群前面是文庙,后面为学宫,布局左右对称,自南向北构成一个儒学文化中轴线。迈过棂星门和大成门,就是中心庙院。石砌甬道直通大成殿,殿前立着一尊4米多高、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甬道两旁有十二贤人的汉白玉塑像

大成殿是夫子庙的主殿,里面悬挂着一幅6米多高的孔子画像,被称为中国孔庙一大杰作。大殿四壁上是38幅彩石镶嵌壁画《孔子圣迹图》,反映了孔子的生平事迹。

从大成殿后门走出就到了学宫,包括明德堂、尊经阁(即民间艺术大观园)等。大门上有清末状元秦大士题写的“东南第一学”门匾。学宫南侧矗立着四块石碑,其中《孔子问礼图碑》最为著名,记载了孔子从家乡去周王城洛阳考察典章制度的经历,可谓“镇庙之宝”。

参观夫子庙之余,自然还要体验一把秦淮河小吃,这一带餐饮店很多,蟹壳黄烧饼开洋干丝牛肉锅贴、鸡丝浇面、鸭血粉丝汤等一定要试试。另外,这里的商铺也鳞次栉比,你可以挑选一些价钱实惠又具有秦淮特色的纪念品。

南京美景之秦淮河

秦淮河是长江下游右岸的一条支流,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全长110公里,流域面积2630平方公里。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是南京最大的地区性河流,被视为南京的“母亲河”,其中流经南京城内的一段被称为“十里秦淮”。

秦淮河古称龙藏浦、后称淮水,直到唐代诗人杜牧作《泊秦淮》之后才被广泛称为“秦淮河”。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南京城外城城门上坊门进入南京市区。

秦淮河在南京城东南通济门外九龙桥处分为内、外两支:

内秦淮为正流,过九龙桥直向西,由东水关进入南京城,向西流至淮清桥与青溪会合,再向西南在利涉桥汇小运河,再经文德桥、武定桥、镇淮桥转折向西北,过新桥至上浮桥、陡门桥,与运渎会合,再过下浮桥,向西经过南京夫子庙,从西水关出城;

外秦淮在南京城南外绕行,是五代十国时开凿的护城河,过九龙桥向南转折向西,经长干桥后汇合落马涧,向西至赛虹桥、觅渡桥在西水关外与内秦淮复合,内外秦淮合流后向北经草场门、定淮门、石头城,在三汊河汇入长江。

外秦淮在与内秦淮合流前,在赛虹桥分出支流,过江东桥在北河口入江。秦淮河在从三汊河入江以前分出支流惠民河,向东北经中山桥至下关入江。秦淮河从北源至三汊河全长110公里,全流域面积2630平方公里,内外秦淮河合流之后的武定门闸处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5立方米每秒。

此外,在江宁东山与长江之间还有一条17公里长的秦淮新河,是1981年建成的人工河道,经西善桥到金胜村入江,河口设节制闸和抽水站。

内秦淮河全长9.6华里,称为“十里秦淮”,六朝时为都城内繁华的居民区和商业区,隋灭陈后凋敝。明清复兴,内秦淮两岸人烟稠密,金粉楼台,十分繁华。明清时代此地设有江南贡院,还有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官营艺妓院“富乐院”,也称“旧院”,与江南贡院隔河相望。

明崇祯末年散文家张岱在《秦淮河房》一文中描写秦淮河的盛况:“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际、便淫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女各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着人。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

”清康熙年间余怀在《板桥杂记·秦淮灯船》也描述秦淮灯船之盛况:“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

南京美景之中华门

中华门为南京城正南门,位于内外秦淮河之间,原名聚宝门。中华门城堡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瓮城,也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堡垒瓮城。城门规模宏大,设计巧妙,结构复杂,被中国国务院列为中国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中华门门内是内秦淮河,以镇淮桥连接自南唐以来历经千年繁华的中华路;门外是外秦淮河,以长干桥连接雨花路。

中华门城门上的题字则是在1931年的双十节前夕,由当时的中国领袖蒋中正所题。

历史渊源

明太祖朱元璋自1366年开始修筑南京城垣,其中聚宝门是在南唐都城南门的故址上重建的。

传说门下埋有江南富户沈万三的聚宝盆,1931年改名为中华门。此门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15,168平方米。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首道城门高21.45米。并有马道可骑马登城。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在仅存闸槽和门位遗迹。瓮城上下设有藏兵洞13个,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14个,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据估计可容纳三千人。

周末,带上你的小伙伴们快去进行一次美丽的邂逅吧!

本文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版本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siming@jmtad.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公众号ID

njstudy888

Hash:ebe621c63b77df185a66117129038365667a44ff

声明:此文由 南京学习在线订阅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