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人都不知道吧!!唐县有个传统古村......

“依山傍水吉祥地,古风新韵幸福人。信步石堡老街巷,静赏时光小惬意”。在石房前沉思,在石街漫步,在石堡驻足,看道情古曲演出,听民间西乐会演奏,学少林会拳法……,在这里能看到时光最好的样子,在这里能满足你对优雅慢生活的想象!董氏民居

吉祥的名字,吉祥的地方。

吉祥庄,单听说名字,祥瑞、平安吉利、幸运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心就向往之;若是你到过,就不得不被它的魅力所震撼所吸引。吉祥庄村,南宋末年建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该村村容村貌保存较完好,建筑物很少重修,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古村落。2016年被河北省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吉祥庄东南一里地有一叫父子三的小山村,传说最早由父子三人迁来此地居住而得名。时间不长,父亲看到西边不远处一块地方风水很好,环境也不错,于是就自己搬离父子三村到这里来居住,逐渐繁衍成村。由于当地管父亲叫“爹”,于是人们就把这个新村叫“爹庄”。明朝万历年间,唐县县令万子尧到这里巡视,听到“爹庄”这个名字,觉得不雅,于是他就给其改名为吉祥庄,意为祝福村民吉祥如意。唐河吉祥庄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白合镇西部,距县城22公里,与唐县迷城乡、大洋乡临界。省道保阜公路在村东经过。吉祥庄由狮子山、塔山龟山凤凰山三面环绕,东南角有唐河一水奔流,村落位置十分优越。与塔山对应的凤凰山与东迷城的赵家峪毗邻,像一只向东南起飞的凤凰,村西有一土岭,因貌似一只卧龙,称之为土龙。岭前有一隆起的土岸,形似一只蜗居的蜘蛛,故有龙凤戏珠(蛛)的传说。蜘蛛西是龟山,龟脖子处是贾、贺、李三家祖坟。吉祥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唐河),按风水学来看,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站在塔山俯瞰,群山拱卫下的吉祥庄村,一户户居民随地势而建,南低北高,层次分明。整个村庄好似一只展翅欲飞的春燕。春、夏时节,这里青山蔼蔼,绿水悠悠,景致秀美。石石瓦瓦彻垒的老屋和胡同,见证着古村落往日的岁月。秋天可以在村西山坡上摘柿子、黑枣,柿树树龄在200年以上有120余棵。黑枣树树龄在200年以上有50余棵。村庄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石瓦建筑群,冬季里显现高低错落线条清晰,凝重醇厚。一群70多岁的老人聚在街边、胡同口,或谈天或打牌或寂然静坐,那种泰然的神情似乎是在守望着这座古老而神秘的村庄。远处,青山蔼蔼,绿水悠悠;近处,留连在这里的积水,荡漾起炫目的灵光。远远望去,那棵与村同龄的不知名的古树和树龄400年的古槐在时间的流逝中,仿佛是两个圣物在观看着时代的变迁。吉祥庄东门古堡南门旧大街两旁民居明代官井位于村东乾隆三年建的姑子庵西侧的一眼官井,深约10米,至今村民仍在使用,你也可以亲身体验一回打水的乐趣,玩一把穿越。村边河里洗衣服的妇女们更让人觉得村庄充满了古生古色 味道。董氏民居古堡民居七百年,访古探幽作游仙

留住乡愁留住根,古屋伴着新农村

吉祥庄早在清末时就有两条东西大街,北街几乎没什么变化,两旁清一色的旧民居,共十余处,依然保持原貌。

“原来是四个古门楼,后来北门楼被破坏了,东、西门楼是明朝万历年间重修的,南边的门楼也在清咸丰时修葺过一回,这些村史中都有详实的记载。”董九星今年63岁,在村子的各项工作中,他对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古迹尤其上心。曾有村民嫌古门楼碍事,车辆进出不方便,主张拆掉,结果被老董耐心说服。“这可不能轻易拆,这是吉祥庄的历史,就当给后人留个纪念也不能拆。” 村支书董九星希望给村民们带来更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尽量让村子多保留些古味。这些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和老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古时是“爹庄”,村里世代讲孝道。 吉祥庄不仅大力保护好现有遗产,村民们也世代传承着崇善厚德、孝老敬亲的美好品德。“我们村风一流,多少年来,就没听说过谁家有不孝顺父母的。儿女孝顺,老人们都很长寿,现在90多岁的老人就有8位。”村支书董九星介绍说。据记载,即便在物质条件相对较差、医疗水平落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老人也都能活到90多岁。一直以来,本村村民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极少出现家庭纠纷。

北街的一石一瓦记录着村庄的过去,南街的新房则展示着村庄的现在。

南街已被拓宽并铺成水泥路,街两旁有近一半都换上了新房,一派现代农村景象。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吉祥庄古村不仅承载着我们的乡愁,而且是一部厚厚的历史,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根基。 古村落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在吉祥庄人的呵护下,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他们在逐步完善有关保护和管理制度,把吉祥庄建设成一个古屋常在、古风长存、生态优美、村风文明、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推动太行山生态文明村建设树立典范。

Hash:36f7a74c16040239ad62e6f933d8066847a63bc7

声明:此文由 直击唐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