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你听过安顺“一两石屑一两银”吗?这个地方藏着瑰宝!

安顺文庙

文庙是安顺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有些“老安顺”会知道,文庙曾经作为八小(安顺市第八小学)的校址。

但是作为安顺人的你不一定知道,安顺的文庙历史悠久,里面还有“国宝级”的宝物。

全国仅存的二十一座

国保文庙之一

安顺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

文庙,是孔子的祠庙,分为家庙、国庙,学庙,而安顺文庙就是作为安顺的学庙,修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约公元1368年),作为官办学校,用作于安顺学子学习儒家经典及对孔子进行祭祀

国内现存文庙1600多座,而安顺文庙则是保存完好且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1座文庙之一。

下马石

下马石,基座为石雕白象形兽。

进入文庙大门,可以看到一个下马石,碑文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轿马。

秀才游泮

圜桥泮池,秀才方可游泮。

过下马石,一进即是“泮池”,池上有一座圜桥,发音同元,在过去,只有考上秀才功名的人,才能从桥上走过,称为“游泮”,现在还不时有家长带领孩子过桥,讨个喜气。

一进左右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石牌坊

棂星无门

安顺文庙的棂星门

安顺文庙二进可看到棂(音灵)星门,左右两侧的门是只有进士功名在身的人才能进入。

和其他地方的文庙不同的是,安顺文庙的棂星门是没有中门的,准确的说,是正门被石栏封死了。

棂星是为天上的天镇星、文曲星、魁星,安顺文庙的棂星门之所以正门被封,据传是为了等文曲星下凡安顺,考中状元,入庙祭祀时,为他破门。

一两石屑一两银

镇庙之宝:透雕石龙

过棂星门,可见大成门,门外伫二浮雕石龙柱,石狮驮柱,龙盘于上,浮雕精美,可惜今天只能做配角。

今天的主角,是站在大成殿外的两颗透雕石龙柱。

相传在文庙始建之时,缺少两对镇庙檐柱,安顺府贴出告示,招募能工巧匠,并许诺,每雕下一两石屑,工价就多一两银子。

消息一出,无数巧手石匠汇聚安顺,展现自己的高超手艺。其中一位拿出一石雕算盘,算珠竟然和木质算盘一样拨动,镇住了众石匠。

当他将要上前揭榜的时候,人群中走出一个手提鸟笼的人,笼子篾丝纤细,笼中有一只画眉鸟,啾啾婉转。

大家定睛一看,鸟笼和画眉鸟居然都是石头雕刻而成,只能自叹技不如人,悻悻散去。

揭榜石匠没有留下姓名,却留下了堪比国宝的透雕石龙柱。

透雕石龙柱是用两块巨石透雕镂成的盘龙大柱,柱础为石雕狮子,柱高近五米,直径约八十厘米。两条石龙宛如从天而降,龙身时隐时现,龙首遥相呼应,栩栩如生。柱础石狮为雌雄二狮,雄狮足蹬绣球,雌狮怀哺幼狮,口含铜铃。二狮背负万钧,昂首奋吼,形象骁猛异常。它们与大成门外的另两根石龙柱,同被称为“文庙四大石雕瑰宝”。

在过去的一段悲痛岁月里,安顺文庙作为“四旧”,作为镇庙之宝的龙柱险些被毁,据说是安顺乡绅商议,事急从权,不顾龙柱的损毁,用石膏将龙柱包裹,藏进深山,途中龙须被折断,令人扼腕。

如今两根透雕石龙柱依然伫立在大成殿的门口,柱身透露出了安顺的岁月与文明。

内容来源:安顺微旅游

Hash:aca85650ce774928019b90251405cf73a4076cf8

声明:此文由 贵州省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