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潇湘的“红色力量”
红色潇湘的“红色力量”
这是 1 月 26 日在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秋收广场拍摄的红旗雕塑 陈思汗摄 / 本刊
◇1978年,湖南全省GDP只有147亿元,人均GDP不足300元;到2020年,湖南经济总量跨过4万亿元台阶,人均GDP突破6万元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新一代共产党人带领七千多万湖湘儿女,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时值仲夏,长沙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北去湘江浪流奔涌,橘子洲头草木葱茏,青年毛泽东雕塑前游人如织。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登橘子洲,面对湘江两岸壮阔秋景,联想到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写下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抒发对民族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忧思。
湘江之问,历史作答。
芳华百年。中国共产党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高度政治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成为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三湘四水始终响彻着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为根本遵循,湖南省委省政府迅速动员部署,精心策划实施,从严从实推进,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注入强大“红色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
甘厚美老人如今最喜欢的,是在天气适宜的时候,坐着轮椅去秋收广场转几圈,回忆往昔峥嵘岁月。
1927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大成村的他,与秋收起义“同龄”,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讲述秋收起义的故事。年轻时,甘厚美曾在部队多次立下战功,退伍后甘做煤矿井下工人等基层工作,在淡泊、清贫中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
“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那点功劳不算什么。荣誉属于党,属于部队,不属于我个人。”甘厚美老人说。
今年“七一”前后,位于湘赣边罗霄山区的文家市镇被装点得格外喜庆,来革命圣地重温红色历史、感怀革命先烈的人群络绎不绝。秋收广场东南方,以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万里长城、毛泽东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为主要元素的“光辉起点”红旗雕塑格外醒目。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由于敌强我弱,各路起义进攻受挫。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提出放弃进攻长沙,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发展。
从此,中国革命踏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党支部宣传委员甘武说,秋收起义打出了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建设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如今,秋收起义纪念园景区已成为湖南弘扬爱国主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年接待游客量超过百万人次。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百年党史上,湖南这片热土发生过很多建党、建军、建政史上的大事,前赴后继的革命人物更是数不胜数。
——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创建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蔡和森第一个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第一个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红军创建初期,三大主力部队中的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在湖南诞生。1928年“第一军规”在桂东县诞生。
——1930年7月底在长沙成立的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是全国建立最早的省级红色苏维埃政权。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王文珍告诉记者,党成立之初,多位党员是湘籍;党的“五大书记”中有3位是湖南籍;新中国1614位开国将帅中,202位是湘籍;全省40多万人参加工农红军,英名在册的烈士有15万。
“湖南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舍生忘死,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说。
正因为“群星璀璨”,湖南的党史资源和红色资源极为丰富。遍布三湘大地的每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文物旧址、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载体。
今年全国两会一结束,湖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沿着青年毛泽东在长沙的革命足迹,到橘子洲头、岳麓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聆听“时代大潮与中国共产党”“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第一师范与中国共产党”等专题党史讲解,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三湘四水迅速形成热潮。
无论在唱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冲、映照党的初心使命的“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还是在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桂东县、传唱《马桑树儿搭灯台》的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桑植县……湖湘儿女矢志不移传承红色基因的故事正在续写。
赓续“红色精神”
6月初,一场特大暴雨袭击桂东县,县城和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在沤江镇侃大村综合服务中心,记者见到身着迷彩服、卷着裤腿、脚踩雨靴的“85后”村支书、村主任唐意翻时,一群心急如焚的受灾群众正围着他,七嘴八舌反映灾情。
“接到暴雨预警后,我们马上组织群众转移。”唐意翻满脸憔悴,声音嘶哑,他对记者说,红军在桂东县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第一条就是“行动听指挥”。山洪来得快、来得猛,只有按照上级党委政府要求迅速行动,严防死守,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通过引导广大党员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湖南致力于推动红色精神发扬光大。
今年完成换届后,湖南省先后3次开展村社两委成员集中培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省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系列要求和部署及时传递到全省23791个村、5422个社区、17万名新一届村社干部和130万名基层党员,引导基层党员以学促行、以行践学。
2017年第一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炎陵县鹿原镇西草坪村村支书、村主任张湘军接手的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烂摊子”:贫困发生率达10%,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里各项工作陷入“停摆”状态。
工作怎么开展?张湘军没有蛮干,一头扎进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决心先研究下“老革命们”的工作方法。
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炎陵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7年10月,发生在炎陵县的“水口连队建党”,是“三湾改编”确定的“支部建在连上”原则首次成功实践。
张湘军深受启发:毛主席将支部建在连上,小组设在班排,村里开展工作也可以借鉴。
此后,根据发展需求,西草坪村成立水果种植合作社、建设公司、旅游发展公司、红白理事会、环境整治协会。按照个人条件和兴趣,村党支部将30多名党员分别编入这些产业或项目中,成立党小组,并确定1名党小组长。
“以前党小组按片划分,平时开开会,表表态,没发挥什么实际作用。现在党小组按产业或功能划分,实现了基层党建和具体工作的深度结合。”张湘军说,如今的西草坪村焕然一新,短短几年就发展成村子美产业旺的“明星村”。
从毛泽东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开始,共产党人百年来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开展工作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湖南提出“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扶贫一线建功立业。
三湘四水的扶贫战场上,大量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一个个在工作岗位上倒下的干部,用鲜血和汗水诠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是党员我先上”“贫困不除我不退”的誓言丹心闪耀,“宁肯自己多受累,也要让群众快脱贫;宁肯自己掉下几斤肉,也要让群众走上致富路”的表白感人至深,“父子兵”“夫妻档”“姐妹花”“兄弟连”“全家班”成为了最扣人心弦的风景。
经过八年持续奋战,湖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省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连续三年获评全国脱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省份。
“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孙子朱小红说:“过去最困难的时候,三位女红军给我家留下了温暖的被子;现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共产党又给了我们幸福路子。”
激发“红色动能”
2019年,“工程机械巨头”中联重科宣布,计划在长沙高新区投资1000亿元,建设中联智慧产业城。
根据规划,中联智慧产业城将布局建设超过7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300余条智能产线,以及一个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大数据中心。这个“超级产业项目”被湖南省决策层寄予厚望,备受海内外关注。
“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党支部!”为保障项目顺利落地,长沙市高新区雷锋街道迅速成立中联智慧产业城临时党支部,投入精兵强将奋战在项目保障一线。
顺利拆迁,稳妥安置,及时供地,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一期建设目前正“快马加鞭”,将提前投产运营。
“将党支部建在项目一线,打造有温度的‘红色’工地,就像一个个强有力的‘红色引擎’,形成澎湃的驱动力量,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庆年表示。
离塔吊林立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工地不到5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个闻名海内外的“红色地标”——湖南雷锋纪念馆。
雷锋在长沙的故居,依然保存着泥墙草舍的风貌,但周边早已不再是田园景致,一个大型现代化住宅小区环绕故居。一条绿荫如盖的小路,连接故居和纪念馆。
在响应号召前往辽宁支援鞍钢建设前,生在旧时代、长在新中国的雷锋已开着心爱的拖拉机,驰骋在家乡的田野上。
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像雷锋这样的热血青年以饱满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那时的湖南处处迸发出“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建设热潮。
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第一台干线电力发动机、第一根硬质合金棒材、第一辆微型汽车、第一枚空空导弹……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后,湖南在这一时期打下的工业底子,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1958年春天,长沙决定在望城沩水河畔围垦起来的团山湖开办一个农场,把荒芜的湖沼地变成鱼米之乡。雷锋拿出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20元钱,捐给农场购买拖拉机。
如果雷锋还活着,他会欣喜地看到:过去进趟城都困难的穷乡僻壤,如今早已变成产城融合的国家级新区;昔日连拖拉机都十分“稀罕”的家乡,如今已发展成为“工程机械之都”,坐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行业巨头。
雷锋家乡的沧桑巨变,是湖湘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一个生动缩影。怀抱“富民强省”的梦想,湖南在艰苦求索中走过了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
“五四”时期,毛泽东倡导“造一种湖南文明于湖南领域以内”;新中国之初,湖南省提出“建立巩固的属于人民的新湖南”;改革开放之初,湖南省提出“为建成社会主义工业省而奋斗”。
进入新时代,湖南省提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书写“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崭新篇章。
通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湖南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内陆封闭到创新开放,从温饱不足到人民幸福的伟大跨越。
1978年,湖南全省GDP只有147亿元,人均GDP不足300元;到2020年,湖南经济总量跨过4万亿元台阶,人均GDP突破6万元。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湖南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湖湘特色小镇,深化湖南自贸区改革,抓好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实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新一代共产党人带领七千多万湖湘儿女,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Hash:bc3d5ce7d1ccd571d53b63208634b756c08563f7
声明:此文由 红网益阳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